当前位置:首页>品牌用家>Graham Audio 格雷厄姆
  • 名称
    Graham Audio 格雷厄姆
  • 成立时间
    不明
  • 创立者
    Paul Graham
经典延续经典:Graham Audio LS5/9   作者:李建桦

  当接到这次器评工作前内心十分忐忑,原因并不是喇叭本身有多么娇贵不可攀,而是背后代表的历史意义。试听的喇叭是英国品牌Graham Audio推出的复刻版LS5/9,因为自己从未听过原始版本,因此无从比对其中差异,忐忑由此而生。不过当笔者开始了解这款喇叭的制作背景后,不安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相信能够透过这次评测,忠实的拼凑出LS5/9的光荣过往。

绝对的正统性

  如果是稍有资历的音响迷,都该知道LS5/9与锋头最健的LS3/5A当初都是为了符合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需求而推出的喇叭,制造与单体都必须符合BBC的规范与认证。LS5/9推出的时间是1983年到90年代为止,之后一如已经停产的LS3/5A,BBC都未再发认证给厂商制造,当前市场所见复刻版本,都是未经认证。这款LS5/9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LS5/9停产多年来唯一经过BBC官方认证者,这也不禁让人好奇制造商Graham Audio的背景。

  Graham Audio不仅对读者,对于笔者也是陌生面孔,而且目前旗下的产品就这一款。根据资料,他们在专业领域拥有超过20年经验,创立品牌的目的是为了陆续重现BBC时期的经典喇叭,而LS5/9就是第一款,这也让人对他们未来的产品动态有了高度期待。事实上,负责这款复刻版LS5/9的核心人物Derek Hughes可说出自名门,父母亲Spencer Hughes与Dorothy Hughes正是英国喇叭品牌Spendor的创办人,他们也是BBC当初研发经典BC-1喇叭的主要负责人,Spendor也曾经生产BBC认证喇叭。可见Derek Hughes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掌握BBC规范喇叭的设计眉角,也是让这款LS5/9顺利取得认证的关键。

单体力求原汁原味

  即便Derek Hughes有了老一辈的内力相助,但是要复刻符合BBC规范的LS5/9仍是非常艰难的任务。有多难?读者不妨前往Graham Audio官网下载一份1983年BBC公布的LS5/9设计规范PDF档就能了解。BBC认证喇叭要于今日重现,最大困难处在于单体的取得,规范中对单体选用有着清楚要求,例如当初LS3/5A限定采用的高音与中低音单体都必须是KEF的产品,Graham Audio复刻LS5/9自然也遭遇相同的问题。先看到高音,当初原始LS5/9使用的是法国Audax生产的34mm软凸盆单体(HD 13D34H),幸运的是。这款单体目前仍在生产中,取得不是问题,而且也遵照原版,在振膜前方罩上了相同开孔结构的金属保护罩,每一对LS5/9使用的高音单体亦先行经过严格配对。

  接着看中低音单体。因为原版当初使用的是Rogers生产的PP振膜单体,目前Rogers已不复在,要取得相同单体已经不可能,因此Graham Audio与英国单体厂Volt合作,找来了相同的振膜材质与结构用料制作跟原始版相同的单体。Volt是专为专业领域生产单体的公司,创办人David Lythe在专业领域拥有大师级地位,他们对BBC规范单体也有深入了解,被赋予重任也不让人意外。

对品质负责

  虽然单体都是依照规范制作,但是因为近代材料特性的改变,特性还是跟原始版稍有不同,为了让最后的频率曲线符合原始BBC规范,分音器部份也做了修正。响应频率要符合原始规范,要注意的环节不只是单体与分音器,箱体结构也很重要。Graham Audio版本跟原始版的箱体内部结构也完全相同,单体与分音器也一如原版锁在前障板上,箱体材质则是单片式桦木夹板制作,内部的阻尼材质则是用上不易受到天候与长时间使用而分解的中密度岩棉。此外,网罩拆开后还可看到面板左侧有个外露的高频量感可调整设计,只不过必须透过焊接方式改变设定。到此为止,Graham Audio版几乎所有设计都跟原版一致,唯二不同处就是面网从原本的魔鬼毡形式改掉,喇叭端子则从Bi-Wire改成Single-Wire。

  为了确保质量,原厂除了强调复刻版所有单体皆经过配对外,每对喇叭出厂前不但必须经过仪器测试外,也会在原厂的聆听室播放,经过最后确认后便会在每一只喇叭背板标签上签名以示负责。这就像奔驰AMG性能车款,每一具引擎都有技师的签名金属铭牌。
 

把规格数据抛一边

  在谈论听感前,先来讨论喇叭的规格数据,这款复刻版因为要忠于原味,带宽也维持在50Hz~6kHz的数据,50Hz的低频以现在标准来看书架喇叭仍具水平,但是高频延伸才16kHz,会不会太没有说服力了?建议大家可以找机会用带宽数据更好的喇叭聆听16kHz的粉红噪音,只要年纪跟我一样超过30岁,听到的音量可能比蚊子叫还小声。按道理,这样的高频数据是够了。而且高频质感好坏并非取决带宽延伸数据,一切好坏由耳朵判断,先把规格数据摆一边。

  这次试听过程笔者一共搭配了三套扩大机系统,分别是AVM PA3.2与SA3.2前后级组合,还有Bladelius Thor MK-III Novitas与DA&T A-38两款综合扩大机,讯源都是AVM CD3.2CD唱盘。老实说刚开声并没有听到令人满意的声音,总觉得声音像喉咙被掐住而无法开嗓,听起来很闷。难道大名鼎鼎的LS5/9声音这么不堪吗?当然不是,经过各搭配环节的诊断,问题出在喇叭线,当我把原本的参考线换上个性中性的MIT线材后,声音竟然像出自另一对喇叭。显然具有监听血统的LS5/9对于线材很敏感,强烈建议用家为它搭配中性的线材才不会误杀忠良。

展现真实的美味

  在搭配上,这次选择的三款扩大机表现各有特色,也都很好听,其中Bladelius与DA&T的表现最能将这对喇叭的特质发挥出来,正好两款扩大机输出功率一大一小,表示这对喇叭并不难推,首重个性搭配。搭配DA&T时,会多了一分A类放大电路特有的温暖丰厚,搭配Bladelius时则是整体表现最平均,因此就以此组合定稿。

  究竟这对喇叭声音如何?如果您是吃惯人工香料(听惯色彩渲染过重)的人,肯定觉得这款喇叭平凡无奇。但是若用食物比喻,这款LS5/9的声音就像我到南部喝的热汤现淋温体牛肉清汤的味道一般,完全却不需要多余的味素、香料甚至盐巴调味,就是单纯吃新鲜温体牛肉的鲜甜。第一口或许会觉得口味太淡,但是再喝下去便能感受食材本身的鲜甜,好滋味慢慢显现,也慢慢散去。举例来说,当在听Edouard Ferlet那张「Think Bach」钢琴独奏专辑时,就把钢琴这项乐器的美感与乐手欲传达的情绪以真实的传达。16kHz的高频延伸不够好吗?最高处的延伸或许未达最高标准,但是耳朵听到高频既流畅又透明,同时散发着柔和又温润的光泽。50Hz的数据听钢琴会吃鳖吗?或许最低端的延伸或者能量不如大喇叭系统,但是低频共鸣声听起来却是很丰富的,当乐手左手按揉住低音键,就算右手弹奏的中高频琴音绵迭而出,仍可以听到低频残响在后方扩散衬底,就像打水飘一样,当石头最后一下敲击水面激起涟漪时,第一下的涟漪还在水面上持续向外扩散。

人声迷死人

  最难过关的钢琴都能拿高分,我对这对喇叭的信心自然大增。一连播放了各种类型乐器的演出,都能将不同乐器真实的美味引出,但是我要特别大力称赞的是人声表现,例如当在听Jose James那张「For All We Know」专辑时,极为宁静的音乐背景与干净无毛边的线条描绘能力,感觉录音空间中就是聆听者与演唱者独处进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人声听起来好宽松、好活生也好自然,一点都不压迫,人声的音像却又立体浮凸异常。

如果一碗汤里的简单食材美味能被引出来,那么汤里若同时摆放多种食材会不会味道就不好了呢?我陆续播放了几张大编制的交响乐曲目,得到的感想是:LS5/9可能是最被忽略的BBC经典之一,它的光芒都被LS3/5A给掩盖住了。以全面性来说,LS5/9肯定大胜,尤其播放大编制音乐片段时更能显现差异性。举例来说,当在播放依凡费雪那张「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时,左右音场非常的开阔,深度虽然没有现代喇叭来的那么深。但是配器的前后定位与层次表现都很棒,每项乐器都依旧展现其真实的音色特质,动态对比与瞬态的凌厉或许也没有许多顶尖系统来得果决震撼,但绝对收放自如不拖泥带水。一碗丰富配料的汤,喝起来口味不混浊,能尝到每一种料的美味,口味丰富有层次.


高频调整
这个原版最具特色,需要以焊接方式改变高音量感设定的设计也被沿用复刻版,一般空间聆听不太需要动到此设定。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密接触,我透过这对Graham Audio LS5/9拼凑出的音乐面貌应该跟原始版的LS5/9相去不远,它肯定不是那种色彩浓郁过头或者是音响迷口中老声的喇叭,别忘了当初它可是符合专业用途规范而生的喇叭,您当然可以为它加上过度的人工调味或染色,但是其真实个性才是最迷人的,能够引出所有乐器与人声的天然美味,也能将不同录音的特性清楚告知,也是建立经典地位的主要条件。


                                                                                                                                     ——视听发烧网
 

  
  • 共0个1/0页

经典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