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役的Tannoy产品线中,Presting系列可谓最接近Tannoy早期经典设计的产品。但是不可否认,对于最死忠的Tannoy拥护者来说,1940年代末期到1970年的Tannoy同轴单体,才是他们心目中的Tannoy精神象征。只是,就算是最资深的Tannoy玩家,恐怕也没有机会实际比较过Tannoy新旧喇叭的声音差异。在这次Tannoy特别企业中,编辑部特别选定Presting系列喇叭,将其移往本刊顾问陈老师家中,与陈老师所使用的12吋Monitor Red喇叭进行一对一的下面对决,并邀请主笔潘定磊先生共同试听,解开Tannoy新旧差异之谜。以下就是这次集体试听中所获得的重大发现。
50年前的经典单体
再进行实际试听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本次的竞争对手——陈老师所使用的Monitor Red喇叭。这对12吋Monitor Red生产于六O年代初期,高音号角口外罩有一个橘色的纤维材质防尘盖,这个防尘盖的材质较厚,稍微抑制了高频泛音的表现,所以陈老师另外加了一个Jensen超高音,以补足20kHz以上的频段。晚期Monitor Silver的防尘罩则改为黑色,厚度也较薄,改善了这个问题。陈老师另有一只15吋Monitor Silver单体,他曾比较过这两者的差异,Monitor Silver的号角较深,因此指向性较为明显,声音也较为严肃;Monitor Silver的高频延伸虽然略讯于Tannoy的声音塑造,也扮演极为重要的地位。
塑造Tannoy声音的另一个关键—音箱
问题是,Tannoy原版的早期音箱数量稀少,而且极为昂贵,二手市场中一对原版的GRF Corner音箱甚至叫价70—80万元,而且即使买得到,也不保证状况良好,许多二手音箱都被修改过,已经丧失了声音原貌。这点陈老师在本刊第14期[世界音响遗产]专栏中也曾提及。
为了发挥Monitor Silver与Monitor Red单体的实力,陈老师决定自行打造合适的音箱。实际试听时用的音箱采用折叠式号角设计,号角长度及开口大小都根据原厂设计进行修正计算。陈老师认为适当的音箱共振,是塑造Tannoy早期声音特质的关键,因此木板也比照早期音箱采用了[较薄]的6分厚美松板,只在音箱背板部设计有一道补强横梁。
至于本次试听的Yorkminster,则是在传统的音箱基础中,补强了箱体结构。因为新版Dual Concentric同轴单体改采HE双重悬边,冲程幅度已有提升,因此不再需要依靠折叠式号角音箱补强低频。Yorkminster的音箱使用低音反射式设计,两管反射孔位于音箱背板,设计理念更趋近于现代喇叭的方向。
需要更大功率驱动的Yorkminster
本次试听使用了陈老师制作的单端300B扩大机,陈老师为了让这台机器可以换插300B、275及45等不同功率管,因此将偏压设定的较低,使用单端300B时输出功率仅有5瓦。实际驱动时,我们发现Yorkminster的效率虽有94dB,比Red Monitor还高出2Db,但是Red Monitor在号角音箱的辅助下,却比Yorkminster还易于驱动。以Yorkminster重播柯普兰[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交响曲,在大音量下可以明显察觉扩大机功率不足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Yorkminster是一对难以驱动的喇叭,因为在聆听过程中,不论播放摇滚、爵士,或暂熊强烈的钢弦吉他演奏,5W的扩大机功率对Yorkminster来说都毫无不足之处。
自然宽松VS.精确层次感
接下来尝试喇叭摆位对这两对喇叭的影响。印象中,Tannoy喇叭摆位的要求并不严苛,但是当我们尝试对调两对喇叭的摆放位置,改变左右声道喇叭的距离时,音场表现却起重大的变化。Yorkminster在左右喇叭距离拉开后,音场豁然开朗,整体表现也更为轻松。至于Monitor Red虽然状况类似,但是差异较不明显。
比较两对喇叭的音场表现,Monitor Red的音场较为宽松,形体感也稍大一些,展现出大开大关格局气势。Yorkminster的音像则较为精练,轮廓线条明确,并且较为著重层次感的表现。尤其在重播大编制音乐时,乐器线条特别清晰,乐团各部乐器的层次表现也更为明确。不可否认,Yorkminster的音场规模的确不及Monitor Red恢弘洒脱,但是Yorkminster宽广的音场与轻松的规模感,依然是现代喇叭所难以取代的。
截然不同的代频表现
同Tannoy Dual Concentric同轴单体的演进史中,我们可以了解低频表现一直是 Tannoy改进的重点,而低频的表现也的确是这两对喇叭差异最大之处。Yorkminster的低频质感较为凝聚,定音鼓敲击的收放快速,控制良好,接近现代音响的低频特质。Monitor Red的低音则饱满而有弹性,定音鼓敲击的自然动质感,颇接近聆听现场演奏的感受。在低频量感的表现上,Monitor Red或许是因为折叠式号角音箱的辅助,低频比Yorkminster还要多。不过Yorkminster较为精练的低频量感,或许更适合空间有限的聆听环境。
不变的温文儒雅
不论聆听蔡琴的老歌,或舒伯特的[阿贝鸠奈大提琴奏鸣曲],两对喇叭都能充分唱出音乐中细腻的感情,只不过两者诠释感情的风格有所不同。Monitor Red的声底浓郁,唱起来轻松自然,毫无拘束感,弱奏的表情特别丰富。Yorkminster的声底较为清爽纤细,人声演唱能量凝聚,两者相较,很容易发现前者的声音较感性,后者则是以较为精确理性的方式,建构音乐的情感。
聆听Michael Hedges的[Taproot]专辑,两者重播钢弦吉他快速拨奏的暂熊反应都颇为明快,线条也没有浑浊膨胀感。但老实说,两者的表现都比不上陈老师另一对EV喇叭来得火辣过瘾。潘先生称EV的表现是一种超越现场演奏的[音乐式的快感],形容的极为贴切。陈老师则直言,豪放刺激本来就是不是Tannoy所追求的方向,温文儒雅的气质,与怎么听都不觉得吵的自然声底,才是Tannoy的最大特色。
不论新旧,都不存在所谓老声
许多音响迷都把Tannoy的温文儒雅,归因于温暖晕黄的音染,认为这是老器材共有的特质。老实说,在经历这次实际试听之前,我也存有相同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我所听到的Monitor Red非但没闷,高频还极为飘逸延伸。聆听慕特演奏的莫札特[小提琴协奏曲],不论新旧喇叭,琴音都同样凝聚而能量充沛,但是线条一点也不显紧绷僵硬。整体演奏鲜明活泼,气势昂扬,音色亮丽高贵,完全掌握慕特炫技奔放的演奏风格。在小提琴的表现上,我们一致感受到了Yorkminster与Monitor Red一脉相传的Tannoy传统声底,在Yorkminster身上,我们依然可以嗅到那种沉稳而不慢、活泼而不躁、亮丽而不刺耳、潇洒而不乱的独特韵味。
聆听Cannonball Adderley的[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专辑,我们都惊讶于萨克斯风音质的逼真感,并且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爵士乐的摇摆韵味,热情开朗的饶钵敲击、能量充沛的铜管吹奏,与弹跳有劲的贝斯拨奏,在在展现出这两对喇叭鲜明活生的一面。回顾Tannoy同轴单体的设计初衷,本来就是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相位特性,并且消除频段衔接所产生的音染。这场跨越时空的Tannoy新旧喇叭交会,再一次证明了昨日的传奇,依然是今日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