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
◎5萬元以下◎
A級
NHT 2.5i喇叭 48,000元(高全)A級
很少有喇叭在不到五萬元的價格內,擁有加工水準高的外觀、紮實的音箱、誇張的重量以及超乎想像的爆棚能力。事實上NHT 2.5i是針對AV用途而設計的喇叭,它的爆發力非常驚人,動態範圍也大,暫態響應五萬元內幾乎沒對手,只要使用大約100瓦的後級,即可嚇跑大部分同價位對手。不可否認的,AV喇叭在音效的表現上確實有過人之處,但音質缺乏細緻的質感也是NHT 2.5i的小缺點之一。播放人聲及弦樂器時容易產生較為生硬的毛噪感,雖然如此仍不建議使用管機驅動,因為要享受到無滯礙的爆發力,仍然有賴於晶體機較大電流的驅使。建議將來有可能升級AV系統的人使用。(109/256)
AR 310HO 31,000元(怡眾)
由於AR新HO系列喇叭的出現,逼得我們將龍虎榜來個大翻身。這是由Infinity創辦人之一Cary Christie負責設計的,現在Cary乾脆買下整個AR公司,以徹底發揮他的理想。AR 310HO的身材高大,前面有三個單體,側面還各有一個25cm的大低音,效率則高達95dB,兼有防磁效果,是音響/AV兩用的全能型喇叭。AR 310HO低頻可以到35Hz,而且氣勢洶湧,恐怕小房間容納不下,這是它唯一的問題。(98/292)
Dunlavy SC-1 元(鈦孚)
Dunlavy最小的喇叭,與Duntech PCL-25屬於同級產品,價格卻便宜得多。不過它的兩音路密閉式設計不容易推得好,陳弘志用Rega Hal/Exon前後級才讓它發出生龍活虎,聲底厚潤的聲音。由於Dunlavy標榜時間同軸設計,所以SC-1最好以大角度Ton-In擺位,如此才能獲得最好的音場與豐富的解析力。陳弘志認為搭配擺位得宜,SC-1的表現可以直追十萬元級產品。(92/265)
PSB Stratus Silver 48,000元(濟正)
搬起來很重,聽起來很大的加拿大喇叭,經過我們多方比較,在這個價位帶,可能只有Mirage的一些落地喇叭可以與PSB互相較勁。它的低頻雄渾,中音飽滿,高頻質感雖未臻完美,但龐大的氣勢無論是AV或純音樂都很合適。(88/274)
B級
B&W CDM-1 28,500元,SE版34,500元(皇佳)
可以搭配同廠的800ASW主動式超低音使用,構成最便宜的全音域系統。CDM-1是以電腦開發出來的現代化產品,劉總編說它在大空間中的表現是很可怕的,雄厚的低頻根本與身材不符。嚴格講起來,CDM-1的各項音響表現都持平,但是它的平衡性與鬆軟適度的特質,不論播什麼音樂都容易取得好成績。(84/217)
B&W P-6 48,000元(皇佳)
這是B & W新一代的平價喇叭,P系列一共有三款,皆是落地式低音反射式設計,其中P6是體型最大的一款。三兄弟中皆採用子彈穿不破的功夫龍單體,頻寬向兩極延伸,動態大、速度快,聲底清晰音染低,尤其是播放輕快的流行音樂,大跳Disco更是過癮。不過金屬高音能量雖強,大音量之下仍然火氣過旺,搭配一部管機會更好。(95/287)
Platinum Studio 1 48,000元(福克斯)
外型與Solo一模一樣,不過在音箱材料、單體與分音器都做了更換,定價也隨之下滑。Studio 1不像Solo那麼大食,對擴大機的要求也和善許多,整體完成度很高。但Solo所具有的龐大氣勢、紮實有彈性的低頻、堪稱驚人的音場、溫暖中性的音色卻一樣在Studio 1身上重現。劉名振面對Studio 1,直說它是這個價位帶喇叭的新標準。(91/272)
C級
JM Lab Megane Carat 30,500元(音寶)
由於JM Lab喇叭型號頗多,而且推出新產品得速度又快,我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替它們定位。總之JM Lab喇叭也是一分錢一分貨,越大的型號低頻就越豐富,越高的價錢在單體運用與音質表現上也越好。這對小喇叭的作工漂亮,低音能量充沛,在書架型喇叭中算是少有的,只要能妥善搭配與擺位,讓它的高頻亮度降低,JM Lab的Hi-Fi效果絕不輸人。(110/270)
TDL RTL-1 17,500元(馬克士)
很小巧的傳輸線式音箱喇叭,也因為體積不大,傳輸管道較短,所以不會有拖著低頻尾巴的困擾。RTL-1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小喇叭之一,嚴格講起來它的高音還不夠細緻,透明感與解析力也不很強調,倒是中頻以下的人聲渾厚有肉,低頻的量感豐富,用來聽流行音樂或當AV喇叭,都能得到相當的滿足感。(110/274)
AE 100i 17,500元(東加)
挾著當年AE 1與AE 2的威名,AE一系列便宜的喇叭在英國大受歡迎,除了將金屬振膜單體會成塑料材質,結實的音箱也稍微簡化,其餘瘦瘦小小,有兩個反射孔的理念與AE 1相當不遠。AE 100i有很好的透明度與解析力,速度感也夠快,反倒是溫暖厚實的感覺少一些,適合耳尖的挑剔音響迷使用。(110/272)
Axis Veritas 34,500元(駿捷)
五萬元以下的喇叭戰況激烈,沒有幾把刷子很難出頭。來自澳洲的Axis推出這款兩音路低音反射式小喇叭,雖然號稱以更好的音箱結構與更精準的單體配對,使其可以達到鑑聽喇叭的嚴格要求。但由於同廠有一對頗受好評的LS-38落地式喇叭美譽在前,Veritas的光芒就不容易凸顯出來。朱耀明說它聲音平順,追求真實而不誇張,具有鑑聽喇叭中性的特質。(108/222)
AE 109 32,000元(東加)
AE一向都製造小喇叭,而且是很貴的小喇叭,最近他們推出的AE 109與AE 100真的讓專家跌破眼鏡!AE 109以不到三萬元的價格,兩音路三單體的落地式設計,同時能發出很響亮的聲音與不錯的質感,而且效率高,很容易推動,因此一上市就賣到熱滾滾。(99/281)
Axis LS-38i 42,500元(駿捷)
最大的特色在於Axis LS-38i具有虎斑紋路的木皮,在喇叭中確實少見。整體而言高、中、低頻平衡不越矩,效率高不太挑擴大機,在五坪的空間內可以再生充足的低頻量感,不論用來聽流行或是純聽古典音樂皆適合。(71/251,96/281)
Ruark Talisman II 48,000元(麥登)
改款的Talisman II從外觀上不太容易分辨出來,只知道Ruark在分音網路與音箱上做了修正,高音單體也有所更換,Ruark向來略帶甜味的高頻、緊密富有彈性的質感都如數保留。Talisman II的層次感極佳,陳弘志認為它的低頻乾淨,劉名振卻以為可能在音箱裡還要再加一些鉛粒會更好。陳弘志則建議,Ruark的最佳搭配還是真空管機。(81/177)
Spica TC-60 32,000元(雅風)
比第一代的TC-50,TC-60的體積加大了,低頻延伸更好,中頻的正確性值得稱道,使用越好的擴大機來推它,Spica越能發出好聲音。(79/181)
Sonus Faber Concertino 43,800元(垣豐)
是目前為止Sonus Faber最便宜的喇叭,單體不再使用Dynaudio,而改較便宜的單體,與平價英國小喇叭的配置類似,但義大利的設計師卻仍然為Concertino配上了一個實木音箱以及仿牛皮外飾,看起來仍然高貴又大方。響往義大利喇叭口袋又不豐的人,Concertino是讓您解饞的第一選擇。(95/292)
Elac Elegant 305 Pro 34,000元(仩易)
號稱世界上面積最小的Hi-End喇叭,到底有多小呢?比我們的書都還小,不過深度卻很大。Elac使用他們的獨家技術設計出兩音路反射式的超小型喇叭,頻率下限可到42Hz,除了極低頻的天限外,其餘順暢的聲音很難挑出缺點,適合雅痞族使用。(84/263)
Harbeth HL-P3ES 28,000元(施佳)
用來取代行之有年的LS 3/5A,但它們的中頻厚度與韻味仍然比不上LS 3/5A,高低頻延伸卻好得多。Harbeth把新的STS、Frameless Frame等技術都用在HL-P3上面,型號改為ES,基本上,這也是一對可以讓你聽過世的小喇叭。(95/326)
Monitor Audio 702PMC 49,500元(雅士)
新一代的Monitor Audio喇叭,除了高音採用鍍金鋁鎂合金振膜單體外,現在連低音都用了鍍金的鋁盆振膜,搭配紅木貼皮,只能以「金光強強滾」來形容。與過去毛主席設計的喇叭一樣,質感很是細緻有光澤,中低音則是乾淨俐落沒有肥肉的類型,最好以較豐潤飽滿的擴大機推動。(98/295)
PMC TB1 29,000元(瑩昇)
PMC最小的喇叭,同樣也是為錄音室設計的鑑聽揚聲器,因此有正確的音色與優異的特性。TB-1為兩音路設計,使用一支一吋金屬高音與一支七吋低音,低頻可以延伸到45Hz,如果還不滿意,原廠另外生產了一支XB-1超低音提供搭配。TB1的聲音有多好呢?學錄音出身的楊德宜聽過以後自己掏錢買了一對,就足以說明一切了。(99/291)
Quad 77 10L 26,000元(比特)
Quad首次推出的箱型喇叭,由於欠缺經驗,他們請另一家英國公司Spendor代工,但聲音卻以Quad ESL-63為調教標準。10L是表示這對喇叭的音箱容積,非常的小,高音就是Spendor自己在用的,低音很小,果然它有非常寬深的音場,一塵不染的感覺很像靜電喇叭,動態平衡也不錯。當然還是以搭配整套Quad器材聽感上最為舒適宜人。(98/282)
Rogers Studio 3 30,500元(百韻)
體積與Harbeth HL-P3ES一樣,其實與LS 3/5A也差不多,但是單體更換成軟凸盆高音與透明塑料振膜低音,高低頻延伸去得更盡。朱耀明認為Studio 3的音響特性比較鮮活,聲音輕巧通透,適合搭配真空管機或者低頻比較多的週邊器材。Studio 3的價格較低,但製造品質明顯不如Harbeth,消費者可視預算來選擇。(95/326)
System Audio 1005 17,500元(愛爾法)
很湊巧的,這對喇叭與先前排行榜上的System Audio 910定價一模一樣,那對小喇叭的定位非常精準,劉名振說具有WATT/Puppy的水準。同樣的,朱耀明也說System Audio 1005的音場結構、定位與空氣感都非常好,但受限於嬌小的體積,低頻表現與音像大小都屬於輕量級的,推薦在軟調的小房間裡使用。(105/282)
B&W DM302 9,800元(皇佳)
非常便宜的小型喇叭,音箱為塑料一體成型,背板使用靈感來自無響室的稜柱狀設計,可以有效打散箱內駐波,使得聲音更乾淨無染。DM302上市以來全球到處熱賣,經常處於缺貨狀態。B&W運用電腦設計的喇叭果然有其優點,黃若農認為它有分樸實清爽的感覺,適合在小空間以甜美的擴大機來推動。(93/284)
◎5-10萬元◎
A級
B&W 803 Series II 82,000元(皇佳)
改良後增加了一個低音單體的B&W 803 Series II,的確有著物超所值的實力。803 Series II同樣採用專利的矩陣式蜂巢結構,張醫師連它的面板都欣賞極了。令人驚異的低音、出類拔萃的中高音,中性傳真又具有音樂性,十足一副鑑聽喇叭的架式。可喜的是803 Series II價格合適,容易擺位。(80/184)
JPW Ruby 4 98,000元(鈦孚)
在Stereophile被列為全音域B級榜的喇叭,使用全金屬振膜單體,漂亮的玫瑰木皮音箱可以裝填鉛粒以增加低頻穩定性。原廠建議至少要兩百小時的熟化過程,朱耀明一聽傾心,他認為Ruby 4有相當清澈透明的質感,很快的速度感,高超的解析力,以及很大的空間感與傑出的定位效果。另外一個好處是Ruby 4很好推動,真空管機二十瓦就能應付,晶體機則在低頻有更好的表現。(90/274)
Linn Kelidh 79,000元(志仁)
對Linn的稱讚,全世界皆然,這對喇叭的實售價應該在五萬元左右,要找最具音樂性的落地式,恐怕非它莫屬。Linn的產品一向都不強調音響特質,Kelidh用了兩支五吋塑料振膜低音與一支獨家開發的陶瓷膜合金高音,其貌不揚。它沒有華麗的極高頻延伸,沒有地震的極低頻震撼,而且最好是靠牆擺才好聽,但是一但聽過了,只怕很難忘記Kelidh的醇美味道。(96/269)
Martin Logan Aerius 82,000元(商豪)
堪稱Martin Logan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混血喇叭,由於加強了靜電振膜的強度,把分頻點也提高到500Hz,所以高低頻之間的銜接、速度、能量都無懈可擊。搭配有足夠驅動力的擴大機,Aerius很容易就會消失於無形。陳弘志建議最好用Bi-Wire接法,而劉名振建議線材以凝聚結實的個性為上,這樣才能讓Aerius不沾一絲濁氣的好處充分發揮。(82/252)
Thiel CS.5 74,000 元(福克斯)
在這一級的產品中,它算是個子比較小,低頻也比較少的。不過Thiel喇叭有神奇的隱身能力,它的三度空間感太好了,高頻的堅實感與飽滿的中頻直追大型喇叭,賴英智說利用大功率擴大機伺候,它能給你一個全新的驚喜。比起Thiel更大的喇叭,這對小不點其實有更好的連貫性與更和善的脾氣。(101/314)
Westlake LC 6.75 79,000元(承奇)
鑑聽喇叭名廠的第一款家用小喇叭,無論是聲音特色與製作方式都延續了專業鑑聽器的高水準表現。極低的音染,平順的各頻段能量分布,以及相當大的承受音壓,都證明了這對平價喇叭擁有鑑聽喇叭的血統;當然,也繼承了不好推的特性。雖然我們並不迷信原廠的推薦,但是Westlake用Boulder來推確實特別好聽,值得有興趣的讀者做為參考。(106/289)
Elac CL-142喇叭 80,000元(仩易)
很多人對德國喇叭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德國喇叭的聲音一定生硬,高頻是粗線條,低頻也硬梆梆的。當然,這可能是過去聽到了不夠好的德國喇叭,所留下的特殊印象,但新一代的Elac喇叭特性與質感卻相當好,以CL-142來說,它具有延伸極佳的高頻響應,只要擴大機的音質夠好,高頻就能呈現通透無染的細節;只要擴大機的速度夠快、驅動力夠強,它就能夠瞬時反應毫不猶豫。使用靜電喇叭的江俊德最不能忍受混濁、有箱音、速度快不起來的喇叭,而CL-142竟然是他的最佳推薦,並且說是可以讓評論員使用的喇叭。事實上,CL-142確實是一面照妖鏡,能夠輕易分辨擴大機,甚至是線材、保險絲對聲音造成的影響,用它來試聽軟體,不必正襟危坐也能夠輕易查覺音樂裡的細節。(108/200)
B級
Castle Harlech 58,000元(巴哈)
這對Harlech的設計使用了quarter wave技術,利用精心計算長度的箱體,能以小口徑的單體再生出40Hz的低頻。一個中低音單體朝上的設計也是相當罕見的,而事實上他們的設計也相當成功。Harlech雖然只有94公分高,但是氣勢驚人,有龐大的規模感及寬深的音場。搭配管機可以改善中頻韻味,擺位須多加費心。(112/269)
Aliante One/Zata 99,000元(愛爾法)
作工不輸給Sonus Faber的漂亮小喇叭,音箱為胡桃實木製成,使用一個一吋的軟高音與一個七吋的低音,反射孔在背後,與旗艦One/HEX差別只在獨立的分音器與零件用料。朱耀明說Aliante One/Zata的聲音清澈透明,質感高雅,高音清亮而低頻量感不多,需要較大的擴大機驅動才能發出好的聲音。(98/277)
Avance Dana 95,000元(荃祥)
丹麥製書架型喇叭,建議一定要用穩重的腳架支撐,還有夠力的擴大機也不能省,這樣才能讓它發出好聲。朱耀明說Avance Dana很多聲音表現都與Sonus Faber相似,它的音場深度傑出,音質細膩,解析力與動態都很好,低頻段清晰而不膨脹,也是屬於久聽不膩的喇叭。(87/276)
JM Lab 802LE 66,500元(音寶)
JM Lab就是Focal,他們盛產各式各樣的單體與喇叭,老板「馬虎」先生說他們線上隨時擁有百餘種產品,送來評論的各式JM Lab產品當中,我們發現它們都有下列共同的特色:具有能量強、動態大的高音單體;低頻反應速度快速;效率通常都很高;喇叭箱的做工相當好。802 LE也具有上述特質,在一般聆聽空間中高頻量感也許會多了一些,JM Lab的某家經銷商建議您把喇叭靠近背牆擺,如此即可獲得均衡的響應。由於JM Lab的小喇叭效率甚高,幾乎不太挑擴大機,將來即使有機會組成環繞系統,以目前日本AV擴大機的驅動能力來說,不必另選擴大機也能讓JM Lab喇叭,獲得相當好的表現。( 108/204)
Elac EL121 JET 70,000元(仩易)
鄭澤孝極力推薦的中型喇叭,高音採用A.R.E.S.的JET高音,這顆高音在Burmester喇叭上也用到了,可知其質感表現如何。EL121 JET為三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造型相當新潮,鄭澤孝認為它的平衡度非常好,不過最好是貼近後牆擺,這時EL121 JET是非常中性的,所以我們說它是「顛覆傳統」。(100/299)
Elac CL132 68,000元(仩易)
採用雙層振模(下面是紙質振膜,上面再黏貼一層鋁金屬)的低音單體,高音並沒有用JET單體,而是改良過的0.8吋金屬振膜單體,組成了低音反射式的結構,低頻可以到40Hz。大小功率來者不拒,這是CL132的特異功能之一,完全沒有金屬味則是特異功能之二,可以爆得很厲害是特色之三。此外,CL132有著Elac最高水準的木皮外飾,是德國喇叭的高標準之一。(105/294)
Ensemble Animata 69,800元(巴哈)
其實你可以想像,這對喇叭是Ensemble回饋消費者變相降價的產品,它的結構與PA-1幾無二樣,只少了Bi-Wire喇叭端子與前障板粘貼的吸音材料。Ensemble的美妙質感如出一轍,只要用好的真空管幾驅動,它是小房間的至尊喇叭,賴英智將它推薦為九六年年度風雲器材。(99/257)
Platinum Solo 89,000元(福克斯)
原來英國AE老板Phil Jones到美國另起爐灶,以Platinum為名推出一系列喇叭,聲音表現比以前更洗練,不過同樣的效率頗低,都需要大功率後級來推動。這對小喇叭除了有不可思議的三度空間表現外,低頻非常的真實,延伸雖然受限,緊密的彈性實為一絕!腳架需另購,售18,000元。(85/212)
Paragon Radiant 元(亞柏利)
全部使用Dynaudio單體的瘦高型喇叭,貼櫻花木皮的音箱相當漂亮,用料也不錯。不像一些Dynaudio喇叭那麼難推,由於音箱較小,低頻能量相對受限,質感也還未到最純淨的程度。但也因為聲箱瘦小,音場表現極為驚人,在五坪以內的空間中,是享受Dynaudio美味的選擇之一。(106/260)
Ruark Paladin 72,000元(麥登)
與Talisman II非常類似的喇叭,單體進行了一些改良,整體而言作工異常精緻。Paladin並不難推,陳弘志建議用小功率管機搭配。它的聲音緊密,音質純度極高,同時不難調整,只可惜低頻延伸還是少了一些。(87/286)
Sonus Faber Minima Amator 88,000元(垣豐)
最漂亮的義大利小喇叭之一,使用Dynaudio高音與Seas低音,低頻效果雖然沒有Electa Amator飽滿誇張,但速度感與透明度猷有勝之,速度也更乾淨俐落,輕易能呈現出龐大的三度空間感。Minima Amator的音色清亮透明,中頻飽滿,動態幅度很大,高頻華麗而漂亮,使用越好的擴大機搭配,越能體會它的好處。(91/216)
Polk Audio RT-20P 90,000元(凱穗)
如果以低頻量感、延伸程度和控制力作為喇叭選擇標準,這款RT-20P絕對有實力列名十萬元以下的榜首。主動式超低音單體設計,上半截則是貨真價實的兩音路小喇叭,組合成為一套不佔空間的3D系統。調整擺位相當容易,音場表現可圈可點,還有空間的適用性等,也都是這款喇叭的優點。當Manowar在這款貌不驚人的喇叭上過關時,楊德宜和陸怡昶都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而陸怡昶更將它列為AV系統的最佳主喇叭推薦。若是中高頻能夠更柔美一些,絕對有A級表現的實力。(108/215)
C級
KAR Amber 89,000元(美格)
很漂亮的中型英國喇叭,不能欺負它只用了兩支170mm的單體,在小房間中反射式的Amber可是會讓低頻滿出來的。沒錯,Amber有著超乎想像的低頻能量,所以需要較大的空間來容納,而且擴大機的控制力要足夠,才不會有下盤過於臃腫的情況。KAR最令人好奇的是它所標示的諧波失真率,不知道它們如何量測的,但是看起來相當厲害就是了。(110/237)
Harbeth HL-7 ES 58,000元(施佳)
比起Harbeth從前的力作HL-5,HL-7擁有更符合現代的聲音與設計,也採用了許多新技術。從前陳弘志所聽過的是普通版,今年推出了ES版本,高音改用鍍金單體、低音反射孔也與單體成一直線排列,與普通版有很大的不同。蔡啟智很喜歡這對喇叭散發出的音樂感;層次分明、中頻飽滿,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112/277)
Axis LS-88 85,000元(駿捷)
LS-38再加上兩個中音單體的擴大版本,由於採用瘦高柱型音箱與假同軸排列設計,LS-88有很好的音場與定位。高達92.5dB的效率也讓LS-88很容易就能發出巨響,用家在擴大機上會省下一筆費用。朱耀明認為LS-88不影響視線,低頻能量也足夠,是當AV主喇叭的好選擇。陳弘志則說LS-88需要較長的時間讓它熟化,否則很容易會忽略它的好處。(81/135)
JMR Evolution 2 77,000元(仲敏)
單體與眾不同,結合反射式與傳輸線式的音箱也大異其趣,法國JMR果然是喇叭設計的奇才。劉名振說Evolution 2最好是以正三角形擺位,大角度的Toe-In,這樣能獲得非常精準的定位與神奇的音場。它的低頻色度不慢,量感也可以,就是往下延伸比較少。幫它找到合適的擴大機,才能盡情享受JMR的好處。(92/271)
Opera Callas Gold 71,500元(駿捷)
很漂亮的義大利小喇叭,作工比起義大利的最高水準還是有段距離,但售價卻相當可親。這對兩音路設計的小喇叭音場表現甚佳,高頻延伸很好,音色清澈明亮,中低頻結實凝聚,基本上是精確多於感性。賴英智認為在大空間中Callas Gold的表現反而更好,更沒有壓力,搭配擴大機也需要注意。(105/279)
PMC LB-1 II 68,000元(瑩昇)
現役的BBC廣播大樓鑑聽喇叭,傳輸線式設計,以小巧的體積能取得相當不錯的音域平衡。高音單體從Dynaudio換成特製的Vifa單體,高頻延伸反而增加了。由於這是為了家庭使用所作的修正設計,所以售價不升反降,當然值得推薦。(88/266)
Sonus Faber Concerto 69,800元(垣豐)
可以說是Sonus Faber倒數第二便宜的喇叭,與最小Concertino的外型一樣,尺寸則大了一些,低音單體比Concertino大,整體表現更加完美。江俊德在五坪的空間中使用昕樂300B管機,就可以得到相當令人滿意的效果,聲音特色類似Ruark中型喇叭的表現,外觀則是如假包換的義大利設計,評論完之後江俊德就順便把它買下來了。另外可以搭配Sonus Faber的環繞喇叭系統,與義大利傢具融合一體。(101/303)
Avance Signature 8 95,000元(荃祥)C級
來自北歐的Avance,向來一直被人當成是窮人的Dynaudio,可能是受到當地的生活環境使然,喇叭箱製作相當紮實,木皮也以深色處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色,高頻響應透明清亮,與他們呼吸的空氣一般。由於Signature 8的體積頗大,兩個低音單體能夠營造相當豐富的低頻,在一般的客廳空間中,即可獲得豐富飽滿的低頻。不過低頻雖多,要獲得與高音單體一樣清晰的控制力,夠力的擴大機不可少,否則低頻的清晰度以及暫態反應的速度可能會打折扣。另外Avance也推出了許多適合AV環境使用的喇叭,使用Avance Signature 8當作主聲道,日後只要添購環繞喇叭兄弟們,即可輕鬆獲得一套音響/AV兩用的揚聲系統。(107/272)
◎10-20萬元◎
A級
B & W 801 III 128,000元(皇佳)
音響史上的長青樹之一,它體積那麼大,低音那麼沈,卻只賣那麼低的價錢,這也是它廣受歡迎的原因。不過買了B& W 801 III的用家,十個中有五個都很頭大,因為它不容易推動,找不到低音;萬一推出來了,低音又多得小房間裝不下,所以調整B& W 801 III的過程,就是一段與低音的奮鬥歷程。調整妥當的801具有小喇叭的細緻與大喇叭的氣勢,目前雖然價格略有調漲,我們仍然認為它是最抵買的揚聲器。(92/184)
Klipsch KLF-20 115,000元(志仁)
十萬元以下少見的大型號角喇叭,兩顆十吋低音單體所激發出來的能量相當可觀,由於效率很高(100dB),尋常擴大機就能把鬼太鼓播得震天動地。新的KLF系列還有一項大的改進:把中高音號角分開,讓高頻更延伸細緻。過去Klipsch中高音號角不容易有很好的透明感,KLF-20已經大幅改善這個狀況。此外,賴英智也發現它不一定要靠牆擺,而能有不錯的三度空間音場表現。用小功率管機推KLF-20,高效率喇叭的滋味是很迷人的。(110/227)
Mirage OM-6 138,000元(雅士)
看來在喇叭的低音部份加上主動式擴大機,增設可調整裝置,會是將來的一種設計潮流。Mirage的中高音採Omni-Polar全方位發音方式,前後都有單體,由於把低音獨立開來,所以OM-6不會像過去Mirage M-1那麼難推,卻能獲得很類似的廣大空間效果。喇叭的下面有兩個八吋單體分置左右,內置150瓦擴大機,可以達到18Hz延伸的可觀成績。劉名振試聽這對喇叭時說得非常聳動,認為它是表現全面,平易近人的好喇叭。(110/247)
Elac 215-4π 200,000元(仩易)
香菇頭狀的360度鋁帶超高音使215-4π有非常優異的立體音場和無止盡的高頻延伸,連帶的細緻質感也叫人感動不已。四個150mm中低音速度很快,由高到低的平衡感絕佳。經由分音器的高低頻增減,在小空間中高低兩端可避免聲音溢出,大空間裡可適度加強。除了極低頻力有未迨外,Elac 215-4π這個價位帶整體表現最好的喇叭之一!(72/258)
Magnepan MG3.5 155,000元(鈦孚)
動板式設計的平面喇叭,由於前後發聲,振膜面積又大,所以聲音非常輕鬆,重播鋼琴低音鍵的能量與弦樂群的豐富感,是一般箱型喇叭不容易達到的。不過選擇MG 3.5前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它需要較大的空間,它沒有真正的極低頻,它無法承受很大的音壓動態,它需要大功率的晶體後級推動。萬事俱備,就剩下音樂而已。(86/216)
B級
Opera DIvina 105,000元(駿捷)
這家來自水都威尼斯附近的義大利喇叭廠,使用非洲紅木來製造音箱,又是一個把喇叭當傢具的鮮明例子。不過狗喇叭的走向與早期義大利喇叭濃稠有韻味的形象不太一樣,它可以是百變金剛,搭上什麼擴大機就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整體而言,這對喇叭是高EQ值的,它沒有低音不足的問題,能夠輕易與人相處,整體平衡性相當好。不論是買外觀或買聲音,它都很吸引人。(107/238)
Paragon New Regent 176,000元(亞伯利)
改款以後的Regent音箱變得比較方正了,本地消費者比較能接受這樣的造型。單體仍延用Dynaudio產品,採假同軸方式排列,在前障板下方有個長形反射孔。以製造品質來說,一支重六十幾公斤的Regent沒得嫌,不過Dynaudio單體天生不易推動的問題還是存在。陸怡昶說Regent是對「忠實的喇叭」,挑選擴大機時除了考慮電流量,最好也具有豐富的低頻量感,Gryphon就是不錯的選擇。(109/233)
Ensemble Reference Silver 150,000(巴哈)
Ensemble的小喇叭旗艦,除了錐形單體的選用之外,與PA-1、Animata的設計理念幾乎如出一轍。極具穿透性的高頻解析力,高貴又不失清澈的音質,還有異常優異的音場表現,使得這對體積小巧、造型獨特的喇叭受到各國評論界高度評價。在這個價位帶,您可以輕易找到低頻比它更深沈有力,動態氣勢也更加威猛的大型喇叭,但是卻很難獲得這種近乎「純水派」的純淨質感。在器材搭配上應首重平衡感,豐潤聲底而又具有良好控制力的擴大機最為適合,如此才能同時保有高低兩端豐潤而不帶毛邊的表現。建議與原廠腳架Landmark搭配使用。(107/281)
Avance Dana Magnum 185,000元(荃祥)
書架型Dana喇叭加上一個低音單體所組成的落地喇叭,也是丹麥Avance目前最高級的產品。委屈Dana Magnum位於B級的位置,主要是考慮它的售價,純粹以聲音表現來說,它具有A級的實力。特別是Dana Magnum所用的Dynaudio D260高音,聽起來透明度、細緻感、解析力、高頻延伸等幾乎與最高級的Dynaudio喇叭沒什麼差別,中低音量感也是較保守類型。難怪賴英智一直稱讚,說它是最佳的Dynaudio替代品。(97/260)
ATC SCM-20 Rosewood 115,000元(雅風)
SCM-20也有著不易推動的問題,由於採用密閉式設計,低音量感不算多,但中頻的飽滿結實讓其他喇叭望風披靡,聽人聲與弦樂都無可挑剔。搭配大功率後級時SCM-20也能有氣勢磅礡的規模感,喜歡濃濃稠稠味道的人,Jadis DA-30也能辦到。SCM-20高頻延伸略有衰減,所以透明感不是爐火純青,需要長時間聽音樂的人反倒是好處。(28/85)
Diapason Adamantes 128,000元(歐美)
整個製造品質出乎意料的好,包括v.d.H的銀線等,這也是它賣得貴的原因之一。不像其他義大利喇叭,Adamantes很容易推動,國外評論以Ensemble綜合擴大機也能讓它發出美聲。它得音色並不亮麗耀眼,音質細緻有高貴的氣息,中頻平滑柔韌,低頻部份可以用特大號BASS來形容。原廠木腳架是必須的。(91/210)
Genesis 400 175,000元(藝聲)
被賴英智形容為「Genesis最超值的產品」。Genesis 400基本結構與Genesis Ⅵ是一樣的,高音有兩個,一前一後以增加空氣感,凸盆鋁振膜中音是Genesis獨家開發的,兩支八吋金屬振膜低音則少了主動式的伺服擴大機。由於Genesis 400單體排列比較傳統,只向前面發聲,所以擺位非常容易,而效率頗高,不需要大功率擴大機也能推得很好。它的動態兇猛,透明度高,細節豐富,如果中頻更飽滿一些就好了。(98/267)
Infinity Kappa 9.2i II 135,000元(卡門)
Kappa家族中最大的一款,除了EMIT-R高音為平面振膜,其他四支單體都是傳統錐盆設計。劉總編認為Kappa 9.2i II的音質爽脆,透明感、度度感與暫態反應、堂音都很好。另外,編輯部也認為Kappa 9.2i II的低頻又沈又足,爆棚起來非常過癮,它的27Hz低頻延伸實實在在,用來看AV一定很過癮,這種低頻也是它最大的賣點之一。(96/253)
Infinity Compositions 135,000元(卡門)
這原來是Infinity環繞聲系統的主聲道喇叭,造型充滿現代感,中高音是由七支小單體所組成的,12吋的低音卻是主動式設計,因此整體效率高達96dB,而且是貨真價實的容易驅動。賴英智原本一直尋尋覓覓要找300B能推得動的全音域喇叭,最好又不太貴,最後它發現Infinity Compositions無疑是最佳選擇,多單體發聲的結果,使得它的表現非常輕鬆,紙盆振膜則獲得一些古早的趣味。(99/261)
Jamo Concert 11 108,000元(台音)
丹麥Jamo最高級的喇叭之一,外觀非常漂亮,但售價卻非常合理,果然是大廠風範。Concert 11為三音路三單體低音反射式設計,單體都是Jamo自己開發的,劉總編說它的音色像極了丹麥人愛用的飽滿色彩,對比強烈,個性也是明朗敏捷,反應非常快速,音場既大且深,有精確的本質又有開放的表現。此外它的效率很高,小功率擴大機就能伺候。(103/205)
JBL S-2600 168,000元(功學社)
包含S-3100在內,這兩對喇叭連續兩年在日本得到最高賞的榮譽,足見定有迷人之處。S-2600是從DD55000改良而來,號角經過電腦設計,低音為紙質振膜,效率不如Klipsch那麼高。賴英智建議用聲底厚而暖,韻味濃一點的擴大機來搭配S-2600,最能發出悅耳輕鬆的聲音。喜歡爵士樂的人,號角喇叭尤其值得推薦,它肯定是爵士樂高手。(92/259)
MBL 303 Stain 135,000元(鋼琴烤漆)(藝聲)
可以說就是MBL 323的擴大版本,單體完全一樣,規格也沒改變,多增加的下半截音箱可以讓用家填充鉛粒,讓低頻延伸更結實凝聚。在MBL家族中,這對喇叭算是飽滿多汁的,高頻漂亮得難以形容,建議還是用同廠的擴大機搭配,可以收紅花綠葉之效。(85/198)
Spendor G-1000 120,000元(上瑞)
不只是在台灣,幾乎全世界都對Spendor的旗艦G-1000有很高的評價。中頻的自然流暢會讓人眼睛一亮,高頻柔軟漂亮,低頻不是很多但夠緊密結實,效率也算合理而易推。根據我們的經驗,用越好的擴大機推它,它越能發出美麗的聲音。(57/111)
Thiel CS2 2 137,000元(福克斯)
這對喇叭有兩種版本,結構完全一樣,豪華版使用雀眼楓木皮再加十幾曾的聚脂打磨,價格貴了將近十萬元。CS2 2為三音路加上低音輻射器設計,Thiel獨家的時間同步、相位一致設計讓它有非常好的3D空間感,動態、細節與透明度。不過CS2 2的效率不高,所以一部大電流晶體機絕對是不能少的。(96/226)
Triangle Extan 150,000元(螢昇)
廣告上說這對喇叭可以跟售價幾十倍以上的喇叭相提並論,當然這是宣傳手法,不過我們對法國這家廠商的自信感到佩服。Extan是一對三音路五單體低音反射式設計的喇叭,由於它的高音在上,所以有人嘗試以兩對喇叭頂對頂的使用,能量與氣勢都會暴增數倍。基本上Extan的高頻細緻,色彩鮮豔,音場也開闊廣大,但最好搭配速度較快的擴大機,也要注意擺位情形。(105/245)
C級
Epos ES25 105,000元(文鴻)
ES25是Epos在設計師Robin Marshall離開後的突破之作,標示到25Hz的低頻延伸在英國喇叭中極為罕見,份量也很足夠。陳弘志說它的中頻以上相當甜美,尤其播放弦樂更是迷人,全頻段的控制力優秀,音像形體感可以達到浮凸玲瓏的程度。劉名振也認為ES25的弦樂飄著芬芳,瘦高的造型容易擺位,一些英國擴大機都能把它推得很好。(81/147)
PMC AB-1LS 106,000元(瑩昇)
使用傳輸線式的BBC鑑聽喇叭,只有兩音路,但高低頻延伸都讓人嚇一跳,尤其是豐富的低頻量感,五坪以下房間會有溢出之虞。賴英智說它的聲音溫暖、平衡、中性、耐聽,特別適合古典樂迷。建議使用推力足夠的晶體機,才不會失之過軟。(84/239)
Heco Ascada 9 125,000元(秦漢社)
頻率響應標示到18Hz的大型落地喇叭,兩個260mm的低音單體應是功臣,效率雖然高達91dB,但想讓它讓唱得又大聲又好,擴大機的錢絕對不能省。朱耀明說用Ascada 9來聽舞曲真是過癮極了,它的動態夠,低頻多,速度與衝擊力又快,這示一款屬於年輕人的德國新風格喇叭。(100/303)
JM Lab Spectral 913.1 180,000元(音寶)
三音路四單體低音反射式設計的落地大喇叭,靈敏度高達92dB,但實際上需要較大功率的擴大機來推才能擠出滿意的低頻。賴英智認為這對使用Focal高級單體構成的漂亮揚聲器(有鋼琴烤漆與非洲Anigre實木兩種外觀),音色如蔚藍海岸般的明亮,反應靈敏快速,爆棚衝擊力強,但需注意器材的搭配。(96/214)
JM Lab Spectral 908.1 110,000元(鋼琴烤漆)(音寶)
三音路四單體低音反射式設計,效率標示92dB,但陳弘志使用時發現並不容易推動,後來根據其他用家反映,發現把JM Lab喇叭靠牆擺,一方面可以增加中低頻的濃度,一方面高頻也不會太亮。整體而言,Spectral 908.1有不錯的活生感,質感軟中帶硬,速度與反應都很快,味他搭配真空管機似乎是很保險的推薦。如果不想犧牲音場定位,那麼較大功率的後級還是不能省的。(90/259)
Meret Ay 198,000元(民宜)
由過去Artemis喇叭的設計者操刀製作的,外表是非常少見的英國楓木,往後傾斜的造型也很特別,這麼大一對喇叭居然是兩音路設計更為少見。劉漢盛認為Meret Ay的平衡性偏向中高頻,其餘音響特性都非常好,但是它需要一部非常好的擴大機,才不會損及喇叭美好的本質,低頻豐富柔美的週邊器材為上選。(89/275)
ProAc Response 2.5 180,000元(垣豐)
兩音路反射式設計,七吋的低音是ProAc首度嘗試的新單體,結果使Response 2.5有著不同於家族傳統的飽滿中頻,同時又有極高的透明度與解析力。比較可惜的是Response 2.5低頻仍然屬於精瘦類型,適合在六坪左右空間使用。(88/248)
Venture Performance 157,000元(怡眾)
在這個價位帶中,Venture Performance仍舊屬於低頻量感不多的,它適合中小型房間使用,講究的是高貴精緻的質感與超凡的解析力。身為Venture最便宜的喇叭,除了外表沒有用胡桃樹根木皮與聚酯打磨處理外,德國Thiel的陶瓷高音、法國Audax的低音,構成速度很快,活生感很強的現代化聲音。建議搭配聲底醇厚的擴大機與線材,會讓Venture Performance更加耐聽。(95/277)
Zingali 95-106 120,000元(功學社)
在這個價位帶A級產品中,Zingali 95-106是唯一的書架型喇叭,也是唯一的號角喇叭。這個義大利新廠牌只生產專業用的鑑聽喇叭,Zingali 95-106為近場鑑聽使用,號角是原木刻成的,低音單體則為JBL產品,事實上Zingali的老板過去曾替JBL開發過許多產品,所以Zingali喇叭有JBL的味道。由於號角小,高頻延伸就很漂亮,而且還有難得的輕鬆感,再加上音色正確,無論聲音與品質都無話可說。(98/272)
AE2 Series II 102,000元/紫檀木(東加)
並不是該公司最頂級的喇叭,AE2還有一款Signature型號,重量多了一半,價格也飛漲一倍。不過這對小喇叭的平衡度與寬大的氣勢,已經夠讓人著迷了。由於全部採用金屬振膜單體,AE2的速度與暫態反應都很快,細節也很多,但聲底卻相當溫暖,一點也沒有生冷之感。它不特別難推,好的擴大機輔助仍少不了,在八坪以內的空間中,它有能力與大喇叭相提並論。(105/255)
Monitor Audio PMC-705 109,000元(雅士)
擅長於金屬單體的Monitor Audio在Studio系列之後的新作,中低音單體的設計頗有巧思,整體作工仍然沿襲該廠慣有的高水準。暫態反應佳,解析力極強,都是這個新系列的優點,尤其這對最大款的落地式設計更能有寬廣的響應頻率。Monitor Audio的喇叭向來不難推,不過需要長時間Run-In後才會有應有的表現,擴大機的選擇請以真空管設計為優先考量。(105/272)
Naim Credo 110,000元(志仁)
喜歡玩音響的人,請你們把目光轉到別處,Naim只為真正的音樂愛好者生產器材。與英國另一家廠商Linn一樣,Naim的喇叭不強調誇的高低頻延伸,他們刻意把音箱分成兩截,中間露出縫隙,讓空氣可以自由進出,結果造成類似平面喇叭的輕鬆聲音。這對喇叭可以靠牆擺,可以用小功率擴大機推,也可以讓你享受沒有壓力的音樂。(105/267)
◎20萬元以上◎
A級
Burmester 961 484,000元(飛歌行)
可能是無限量級喇叭中價格最低的,體積也最小的。Burmester還有另一款售價高達七十幾萬台幣的大喇叭,它與961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用德國JET高音與法國Audax中低音,側面是一個Visaton的10吋低音。在最近幾次飯店裡舉行的Burmester發表會,這對亮麗的喇叭在偌大的空間內,重播Pink Floyd的搖滾樂聲勢驚人,根本超出想像之外,所以九六年我們給了它最高成就的大獎。(100/151)
Dynaudio Consequence 980,000元(功學社)
把低音單體放在最上面,高音放在最下面的獨特設計,單體都是Dynaudio特選的產品,原廠建議用OCOS線材頗為合適。Consequence的製作非常精美,它可以承受很大的功率輸入,表現出來的定位並不會頭尾顛倒,反而高頻非常清澈透明,對空間感描繪能力驚人,低頻延伸也不錯。建議不要太大空間使用,才不會讓Consequence的密度稀釋。(93/234)
Dynaudio Acoustics M-3 565,000元(福茂)
一樣是專業用的喇叭,造型方正,老實說還真不好看,擺設起來亦不方便,不過仔細聽過它的聲音後,上述的缺點都不算是什麼了。要把這種大傢伙迎娶回家,怕太太俱樂部的人就免了。(80/189)
Genesis Ⅴ 680,000元(藝聲)
被美國TAS的H.P.捧上天的喇叭,低音部份為伺服主動式,六百瓦的擴大機推動兩邊共八個長衝程單體,可發出16Hz的極低頻。這對喇叭潛力深厚,不過前後發聲的特性使它對擺位的要求很高,而低音部份對分頻點、音量、相位的調整也很考功夫。(80/196)
Magnepan MG-20 435,000元(鈦孚)
鄭澤孝目前的參考喇叭,加上原廠的分頻網路後,這對可以由20-40KHz±3dB超頻寬響應的平面喇叭總算有了高完成度。以全頻段的速度和暫態而言,靜電喇叭和箱型複合揚聲器都無法與它抗衡,它不只能秀低音大提琴而已,還能誠實的質疑樂器是否被外在加料了。不過MG-20的擺位頗考功夫,沒有時間與耐性不容易讓它唱出天籟之聲。(73/210)
MBL 111 Piano 750,000元(藝聲)
特殊的金字塔造型,高音為無指向性發聲,中音向上發聲,而低音向下發聲,其實它是一個獨立的超低音加上中高音組合而成。這對喇叭有兩個問題你必須先解決,首先是它前衛的外觀,其次是它需要又好又夠力的擴大機推動。第一個問題可以好好與尊夫人商量,第二個問題簡單,用MBL的9010C後級就搞定了。(86/201,102/199)
MBL 101/201 700,000元(101一對)180,000(201一隻)(藝聲)
梁過正在使用的參考喇叭,但是他用的是第三代型號,據說磁鐵加大後控制力與低頻、細節都更好了,要求完美效果,同廠的201超低音仍然不可少。MBL 101是真正360度發音的喇叭,所以空間感與音場層次所向無敵。它幾乎註定要用全套MBL的擴大機伺候才行,通常是6010後級與9010後級,後級最好還是兩部,整個花費起來相當驚人。(45/77)
WATT+Puppy Ⅴ 666,000元(卡拉揚)
最新一代的改良型號,單體與音箱材質都更上層樓,相對的售價也提高不少。與Genesis Ⅴ比起來,WATT+puppy Ⅴ 的氣勢與低頻都小了一號,不過速度感與音質表現卻卓然可觀。(80/203)
B級
Dynaudio Confidence 5 423,000元(功學社)
Dynaudio家族目前的二當家,體型遠不及Consequence的宏偉氣勢,但卻全部採用了同廠最頂級的單體,遂成為Dynaudio擁護者的另一種選擇。內藏低音單體的Compound設計,使原本就以難推而惡名昭彰的Dynaudio更加頑固,而末端負回授量太大的後級更會遇上反電動勢的困擾。但純以音響性的表現來看,Confidence 5的全面性絕對是同價位對手所難以企及,音色之醇美更是難有敵手,不過在空間處理、擺位上必須多花心思,以避免高音過於犀利的現象發生。楊德宜認為Confidence 5的潛力無窮,不過得先把擴大機的問題解決掉 - 依照他當初的試聽過程來看,沒有貨真價實的純A類百瓦以上後級恐怕很難搞定。(111/282)
Dunlevy IV 298,000元(鈦孚)
如果以體積/價格比來計算,Dunlevy IV肯定可以拿到冠軍。這對曾喇叭獲得Stereophile的年度風雲器材,老美認為它屬於低頻有限類喇叭,劉總編卻只以便宜的B&K擴大機加上螺孔擺位,把Dunlevy IV的低頻找回來了。當然你也可以用高電流大功率的擴大機來對付它,總之這是一對非常有潛力的喇叭,也是「厚聲」的代表之一。(94/274)
Eggleston Altar 650,000元(藝聲)
長像非常奇特的喇叭,高音用Dynaudio最貴的T330D單體,兩個Morel六吋的單體拿來當中音(其他喇叭都拿來當低音),另外有兩個Dynaudio的十二吋低音,可以想像出來Altar會發出多麼飽滿的聲音。Altar的音箱有六公分厚,非常驚人,每支重一百多公斤,劉總編一直說它能爆棚聲音又甜美,是允文允武的好喇叭,不過最好先請太座看過,要能否接受它的造型。(95/293)
PMC MB-1 300,000元(瑩昇)
真正專業錄音室鑑聽喇叭,必須使用專業Neutrik接頭,英國BBC是以三部Bryston擴大機做三路分音推動,一般用家如果要以一台擴大機搞定,功率起碼得兩、三百瓦以上。有了好擴大機,有了足夠的空間,PMC MB-1能呈現出的樂器真實感是很驚人的。PMC MB-1的中高音部份等於是ATC 100的翻版,低音改成一個12吋大單體,低頻延伸與量感比ATC好得多。MB-1出現後,B & W 801與ATC 100多了強勁的競爭對手,但PMC更換代理權之後定價大漲,幾乎要用兩對餘801的代價才能買到,以前沒買的人後悔也來不及了。(96/222)
Ensemble Primadonna Gold 350,000元(巴哈)
劉總編很大聲的說,不論大小、價格,這是它聽過最好聽的喇叭之一。小小的兩個單體,獨特的扁平造型,在中等空間下的確可以發出讓人食不知味,美得無以附加的聲音。(73/234)
Genesis Ⅵ 390,000元(藝聲)
在這個價位帶,能輕易發出極低頻的喇叭,非它莫屬。由於加裝了獨立的三百瓦伺服控制低音擴大機,Genesis Ⅵ能將低頻延伸到25Hz,而中高音部份除了音箱略微簡化外,單體是一模一樣的,售價卻大幅下滑很多,原廠說這是設計給七、八坪空間的音響迷使用,在大一些的空間會顯得不夠飽滿。(88/241)
Infinity Sigma 450,000元(卡門)
可以說是Epsilon的簡化版,價錢比Epsilon便宜,為什麼排名反而較前呢?原因是它好推許多,只要一部後級救能搞定;另外它好擺許多,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馴服它,成功的機率更大了。Sigma的中高音採用EMIT與EMIM平面單體,所以質感相當細膩漂亮,細節也很豐富。中低音則為IMG錐盆單體,速度與能量兼具,整體平衡度不錯。它比A級產品略微不足的,是真正大喇叭的氣勢。(101/194)
Wilson Benesch ACT-1 400,000元(百鳴)
首次出現以Fiber Carbon作為材質的設計,而且同時用在單體與音箱上,造就了這款不平凡的產品。Wilson Benesch的設計巧妙之處頗多,且絕大多數出自於精密的機械加工,還有對於選料一絲不苟的精神。低頻量感十足,但在小空間內卻可以展現出極高的平衡性,對於空間不足、但又不喜愛小喇叭的人不失為一個好選擇。聲音走向與傳統英國喇叭大異其趣,高解析力、高透明度的特色對於周邊器材選用頗為苛求,未能善加處理會落得尖銳刺耳的結果。楊德宜聽過的最佳搭配是全套AudioNet器材,能夠表現出豐潤飽滿而又具有現代感的聲音。只要能夠把聲音調整到令人滿意的境界,加上Wilson Benesch藝術品般的作工與設計,將它當作高級樂器流傳三代都不過份。(109/247)
Thiel CS6 377,000元(福克斯)
目前Thiel CD5i喇叭的新品已經不多見了,市場上由CS7與CS6兩對落地喇叭領軍衝鋒,賴英智卻說他認為CS6的完成度還更高一些。CS6的中高音採同軸設計,連低音振膜全都是白色的三明治結構鋁金屬製成,再加一個被動輻射單體,使CS6擁有27Hz的極低頻實力。如同Thiel的其他喇叭,CS6必須以大功率擴大機驅動才能盡興,賴英智推薦Krell前後級的搭配。處理妥當的CS6有快速乾淨且延伸的低頻,中高音透明又堅實,很有忠實還原錄音的能力。(109/211)
C級
JBL 4344 Ⅱ 395,000元(功學社)
JBL最暢銷的Hi-End經典銘器改款,引起眾人矚目絕對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款二代機種從單體、音箱設計、分音器與接線端子幾乎全部作了更動,說成是一款「延續4344精神的新設計」絕不為過。大音箱、大單體的喇叭所擁有之輕鬆感與能量感,聽過了會讓人不想再回過頭去聽小喇叭,而相似於號角喇叭之特性,更使這款經典銘器擁有變化多端之搭配性。日本音響迷喜歡在小空間裡用單端管機推動4344,楊德宜實際試過,確實有其獨到的韻味。這是一款「可玩性」很高,又能讓您充分享受音樂的喇叭。(108/208)
Audio Physic Virgo 250,000元(功學社)
劉總編在WCES聽到這對喇叭後驚為天人,Audio Physic的產品不多,但幾乎都是精品,而且有著德國人精準的特色。Virgo為三音路四單體的傳輸式設計,瘦高而窄的造型頗討人喜歡,紅燒排翅般濃濃厚厚的音質音色、極為快速的暫態反應、強烈的中低頻衝擊力等都是它的特點。不過最好是在五六坪的空間中使用,搭配真空管機,才能有上述的驚喜。(91/229)
Infinity Epsilon 630,000元(卡門)
Infinity目前最貴的喇叭,中音以上全部使用平面振膜,伺服低音必須以另外的擴大機推動,換句話說,Epsilon需要兩部後級伺候。Epsilon有很多調整功能,需要耐心一一的處理,才能讓它發出好聲。如果你有時間,Epsilon確實是一對可以玩很久的喇叭。(91/233、93/241)
MBL 300C 235,000元(Beech Veneer)(藝聲)
最新改款的MBL傳統型喇叭,由於中高音使用了Dynaudio的頂級單體,質感漂亮得難以形容。另一方面MBL 300C的瘦高身材對音場營造很有幫助,它輕易就能拉開一個巨大的舞台來。將它放在C級的原因,是300C的低頻欠缺權威感,不過極快的速度卻能讓你在小空間裡享受很深沈的延伸。中小空間裡,300C有B級的實力。(103/231)
Paragon Jubilee+JEM (亞柏利)
兩位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生所設計的喇叭,現在加上JEM被動式超低音後,以全新姿態出現。全部使用Dynaudio單體的喇叭會不會難推?劉漢盛認為只要前端訊源的輸出夠大,用五、六十瓦的擴大機就可以把他們應付得很好了。這套組合聲音精準、低頻潛得深、音質純度高,反應速度快,解析力清晰而不強調,但它的低頻量感不很豐富,所以中型房間一樣合適。(74/248、92/243)
Platinum Quattro 228,000元(福克斯)
Platinum老板Phil Johns也就是過去AE的創始人,所以從Solo開始的各款喇叭都與AE產品很類似。Quattro為三音路五單體設計,小口徑低音可以獲得更快的反應與控制力,但需要大功率擴大機來推動。賴英智認為它的透明度、音場寬深與高頻密度,都達到很高的境界。(96/218)
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 398,000元(垣豐)
如果純以小喇叭來橫量,賴英智認為這對喇叭有A級的水準,不過和其他大喇叭排在一起,它的有限低頻就吃了很大的虧。事實上會買這對喇叭的人,很多都是為了它的外觀,你不妨將它當作藝術品,這樣就不會嫌它太貴了。(98/259)
Swans Allure 240,000元(進音坊)
Stereophile評論員Dick Olsher所設計的喇叭,在設計時就考慮到這是要給300B等小瓦數管機推動的,所以效率高達93dB。劉總編利用很多綜合擴大機、小管機來推Allure,果然都得到很理想的聲音表現。它的聲音飽滿靈活,音質寬鬆、亮度高而色彩鮮艷,它是目前300B擁護者的最佳選擇之一。(8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