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港台大烧谈功放(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1422)
  • 推力無礙類後級

    ◎5萬元以下◎

    B級

    Golden Tube SE-40管後級 49,500元(愛爾法)B級

    看到Golden Tube的器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為美國製造的Canary擴大機,它們擁有幾乎相同水準的機箱製造品質,但Canary在內部則下了更多的心(這份用心當然也反應在售價上)。Golden Tube也是單端線路的擁護者,SE-40每聲道使用三支6L6真空管以單端併聯輸出,音色具有傳統管機的濃厚風味,透明度尚不及300B擴大機,但驅動力及中低頻濃郁的程度則比300B有過之而無不及。較慢的速度建議搭配速度快又好推的喇叭,像是JM Lab就是不錯的選擇。Golden Tube另有一款真空管前級,編輯部聽過之後表現非常超值,用家可以嘗試整套西裝的搭配。(109/260)

    ◎5-10萬元◎

    A級

    Monarchy SE-100 98,000 元(高全)

    標示純A類100瓦的單聲道後級,機箱小巧,熱度很高,聲音卻相當有特色。便宜,是SE-100最吸引人的地方,以同樣的價錢買不到這樣的A類後級了。不成比例的推力,是SE-100設計上獨到之處,它的輸入級是差動放大,輸出級每聲道用了八顆150瓦的MOSFET做單端並聯工作,輸出電流強勁。SE-100有厚暖而陰柔的聲底,與單端設計的Pass截然不同,尤其搭配許多清瘦的喇叭,Monarchy剛好用暖烘烘的氣氛讓它們柔化,音樂會變得很好聽。(110/232)

    B級

    Dynaco Stereo 160 81,000元 (勝旗)

    目前Dynaco功率最大的後級,每聲道使用兩支6550達到75瓦輸出,可切換三極放大與超線性放大。Dynaco是真空管老廠,用料雖然不特別豪華,但是線路穩定,品管優良,這恐怕是其他小廠比不上的。賴英智說它具有老式管機的柔軟彈性質感,中頻飽滿輕鬆,低頻卻是控制緊密的,透明度適中,可以用來長時間欣賞音樂。(95/304)

    ◎10-20萬元◎

    A級

    Ayre V3 188,000元(承奇)

    Ayre設計者很懂得把錢花在刀口上,所以每邊輸出一百瓦/八歐姆,阻抗下降功率倍增的V3,看起來竟小巧玲瓏。張典齊醫師說它的聲音極其通透,同時又擁有很好的厚度,形體感真切而具有能量,有一種柔美音樂的能力,甚至Ayre V3只比他的ASR在低頻能量略有不及外。(81/189)

    Pass Aleph 5 148,000元(皇佳)

    Pass新一代的後級,從輸入到輸出總共只也兩級增益,把線路減到最簡單的程度,聲音也跟著進入另一個境界。Alpha 5的輸出並不大,八歐姆負載只有60瓦,但推Genesis II.5喇叭並沒有問題,賴英智說那是它聽過最讓人感動的聲音之一。如果遇見阻抗變化很大的喇叭,仍然可以用Pass三級增益的產品,一般喇叭用純A類大電流的Alpha 5就能輕鬆搞定了。使用Alpha 5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散熱,二是它對前級與電源線反應靈敏,如果能從DAC直接輸入是最好的。(107/248)

    Music Reference RM9 MK.II 148,000元(大目標)

    使用八支6550強放管的線路設計特殊,你可以不經修改直接更換KT88、EL34、KT66、KT77、6CA7等各種管子,當你的CD已經老化時,RM9 MKII還可以唱得很高興。劉名振說這是他聽過聲音最好的擴大機,它的音色純淨沒有多餘的雜質,空間細節與熱烈的氣氛很能吸引人投入,強大的驅動能力足夠提供慘絕人寰的動態。(79/259)

    Sonic Frontiers Power 2 188,000元(進音坊)

    賴英智認為,在Sonic Frontiers這一系列新的真空管後級中,Power 2是價值價格比最高,聲音可能也是最好的。更大的單聲道Power 3仍然有一絲不夠輕快,最小的Power 1則功率略顯不足。Power 2每邊以四支6550輸出110瓦功率,大多數喇叭都能推動,同時還有美妙的三度空間感與溫暖宜人的中頻。(97/271)

    B級

    Audio Research VT-100 197,000元(鈦孚)

    每聲道使用四支6922推動四支蘇聯6550C,得到100瓦功率。比較特別的是VT-100的真空管以橫躺安置,大概是考慮到散熱問題,輸入端子平衡與非平衡兼備。劉總編認為VT-100聲音沈著穩定,音粒飽滿而大,但極低頻與解析力未到最佳狀況。它的中頻相當吸引人,整體而言可以用堅固、樸實、紮時來形容。(99/238)

    Mark Levinson No.331XL 189,000元(卡門)

    與它的同胞兄弟相比,No.331除了體積小一點,功率少一點外,主要構造其實都是一樣的。劉漢盛經過一輪大車拼以後,發現No.3311並沒有因為功率小而在音質音色表現上勝過它的大哥們,反而是No.332等有更飽滿的個性。放眼這個價位帶,以Mark Levinson的名號與高完成度,仍極具競爭力(94/224)

    Mesa Baron 155,000元(鈦孚)

    如果製造品質能夠再加強一點,這部由電吉他擴大機名廠Mesa所生產的真空管後級絕對有A級的實力,甚至還可以跨級挑戰。八隻5881/6L6功率管可以分批切換為三極或五極放大,輸出功率也由60瓦至150瓦可調,負回授、接地還可以讓您自己進行切換選擇,功能之多在後級當中相當罕見。豐潤,堅實,高密度的聲音,在在表露出介於真空管與晶體機之間的一種柔和質感。以這個價錢可以買到驅動能力與美感兼具的真空管後級,難怪楊德宜會說它堪稱為現今同價位參考指標。(103/248)

    Papworth M-100 160,000元(全茂)

    英國製造的單聲道後級,每聲道輸出一百瓦,使用四支EL-34推挽輸出,製造品質相當不錯。它的音質溫厚紮實,中頻圓潤親切非常討好,低頻的權威感不如頂級晶體機,其餘解析力與細節都非常好。(86/230)

    Aragon 8008 105,000元(福克斯)

    十萬元以內所能買到功率最大,推力最強,製作也最豪華的晶體後級。過去Aragon 4004請Krell設計線路,8008的改良頗多,價格也略微提升,但聲音表現隨之更上層樓。8008有源源不絕的力道,速度快得驚人,動態對比強烈,音場表現傑出,惟獨中頻還不夠豐潤。以同廠的Aurum前級搭配可以列為中性的標準,喜歡溫暖一點的最好用真空管前級。(93/255)

    Chord SPB1200 160,000元(上瑞)

    張典齊盛讚這部輸出功率250瓦,但體積與重量皆屬輕量級的英國後級「原汁原味又帶點野性的生甜」,並且將它與Pass 1.2相提並論。Chord輕量的原因是它用了Switching Power的電源設計,所以不需要龐大的變壓器與濾波電容支撐,就能有超大的功率輸出。只是要說服本地消費者,告訴他們這麼小的機箱內有那麼強的輸出,恐怕得多費些口舌才行。(109/205)

    C級

    Alchemist APD27A 168,000元(垣豐)

    這次Alchemist同時推出兩款後級,立體聲的叫APD24A,單聲道的為APD25A,使用晶體單端放大結構。APD27A每聲道輸出200瓦,電源部份除了兩顆變壓器外,還利用扼流圈來濾波,設計大師Tim de Paravicini再次把專業器材慣用的方式引入家用音響中。聽感上APD27A後級透明夠力,暫態反應靈敏,高音亮麗而中低頻量感較少,用來推一些大型鑑聽喇叭非常理想。(100/276)

    ◎20萬元以上◎

    A級

    Audio Research VT-200 420,000元(鈦孚)

    目前Audio Research的VT系列中功率最大者,它的體積與Reference 600相當,線路也有一些類似,反倒是與VT150、VT-130不太一樣。輸出功率200瓦,每聲道使用了八支6550強放管,超線性變壓器輸出的VT-200會有什麼聲音?賴英智說它在推動力、輕鬆程度與控制力方面都勝過VT150,而更昂貴的VT-150SE只在生動自然的空間感與自然流暢的音質兩方面佔了上風。ARC的確是以較低的代價,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享受,ARC的對手只有自己!(111/241)

    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600 1,380,000元(鈦孚)

    壯觀的單聲道真空管後級,每聲道用了十六支6550強放管輸出五百瓦功率,其他電源與驅動級的管子加起來林林總總有十八支,八十公斤的重量可不是蓋的。要談論Reference 600的聲音實在有點多餘,你有上百萬的喇叭,當然要用這種等級的擴大機;你有真的推不動的喇叭,當然也需要這樣的巨無霸伺候。(89/163)

    Audio Research VT-150SE 738,000元(鈦孚)

    ARC第一部平衡式真空管後級,連整流穩壓都用真空管的設計,在Reference 600出現前,它的旗艦地位不容懷疑。單聲道的VT-150真空管很多,和高溫相對的是發燒的音質與讓人陶醉的美妙三度空間感,它聲音的醇厚實在罕見。與LS-5前級配成一套,無論推任何喇叭幾乎都能得到天籟之音的效果。這是賴英智目前的參考機。(63/191)

    Cello Encore 150 865,000元(承奇)

    單聲道設計,連線路也頗多創新的Cello新產品。過去Cello擴大機都用了扼流圈的電源設計,Encore 150每聲道用了兩顆變壓器,卻是分別供應平衡線路的+/-半波,最後再BTL連接提供了150瓦的功率。如同Cello的頂級擴大機,Encore 150有源源不絕的驅動力,但始終不是很暴力型的,它的質感通輕明澈,輕盈靈巧,有種脫俗的美感。(104/205)

    Forsell Statemant 1,100,000元(歐美)

    劉總編大聲的說,這是他截至目前聽過最好聽的擴大機。請注意,最好聽不一定是推力最強、頻寬最廣,但卻是最能讓人融入音樂當中。為了這部後級,劉總編差點忘了寫評論,他還提出罐頭音樂少了一角的理論,而這部立體聲設計,定價九十幾萬的後級,正是找回那失落一角的鎖鑰。(87/145)

    Gryphon Antileon (亞柏利)

    取代DM-100的新後級,輸出功率一樣是一百瓦純A類,散熱片也是張牙舞爪的類型,不過Antileon已經比較不燙了。原來Gryphon已經把Antileon身上的偏壓調整系統自動化了,不過必須與Elektra前級連動才有效,否則還是得手動控制。另外Antileon的濾波電容與功率晶體也都做了更換,劉總編認為比舊款的DM-100在聲音純度上更上層樓,而且活生感非常好,密度高,推動力更是無話可說。(84/222)

    Krell FPB600 600,000元(垣豐)

    Krell新一代立體聲後級的旗艦,輸出功率高達純A類600瓦,你說還有什麼喇叭推不動的?Krell依然使用專利的「持續高原自動偏壓系統」,加上從頭到尾全平衡式的架構,想當然的它會比上一代KSA-300S還貴。FPB600的聲音比過去更透明,音質更細緻飄逸,衝擊力與動態更強,只有極低頻的蠻力少了一些,中頻也不如KSA-300S厚暖。就整體表現而言,FPB600又把Krell推向一個新的高峰。(98/248)

    Mark Levinson No.333XL 340,000元(卡門)

    Mark Levinson新一代的後級,八歐姆負載時輸出三百瓦,雙變壓器提供強勁的驅動能力。由於Mark Levinson怕用家使用的電源線太細,所以No.333的粗大電源線是固定的。大致來說,No.333的音質純度極高,高頻細緻而低頻的控制力與彈跳感非常好,色澤素雅符合中性的要求。最好匹配質感柔軟豐滿的前級,可以收紅花綠葉之效。(94/224)

    MBL 9010C 850,000元(藝聲)

    本刊顧問劉仁陽以兩部橋接的MBL 9010來推動Genesis I的中高音柱,得到的效果是很多音響迷一輩子都夢寐以求的。張典齊醫師聽過這個有三個變壓器,必須用兩組電源的巨型怪獸後,除了讚美感歎外,已經很難有其他形容詞。不過9010需要一段時間的長煲後才能盡顯威力,它推什麼喇叭不是問題,要考慮的是你荷包厚不厚。(64/214)

    Pass Aleph 1.2 485,000元(皇佳)

    Nelson Pass離開Threshold之後自創公司,以晶體單端放大的設計理念又開拓出另一片天地。Aleph 1.2為單聲道設計,每聲道用了十二對大電流Mosfet晶體以純A類方式輸出兩百瓦,重與燙是它最大的特色。張典齊幾乎是全面性的推崇Aleph 1.2,他的Genesis II.5喇叭在Aleph 1.2驅動下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98/229)

    B級

    Isem Quasar Reference 500,000元(瑩昇)

    以價值價格比來說,輸出60瓦A類(120瓦/4歐姆)的Isem Quasar Reference大概只能排到C級,因為它的售價真的不便宜。可是在曹永坤先生家聽過他只用一部後級推動兩對Triangle Extan的龐大規模感表現,又覺得它的潛力無窮。賴英智也認為這部後級不簡單,只要搭配得宜,它是可以發出很可觀的聲音,音質也相當漂亮悅耳。不過一瓦將近一萬元的售價,有多少人可以接受呢?(108/169)

    Audio Research VT-130SE 338,000元(鈦孚)

    等於是VT-150的立體聲版本,具有壯觀的儀表板與龐大的身軀,每聲道用四支6550強放管做平衡式放大,輸出功率110瓦,要注意的是VT-130只有平衡輸入端子。除了堂而皇之的氣勢之外,VT-130有著延伸漂亮的高頻,飽滿到滿嘴肉味的中頻,還有控制力幾乎與晶體機相當的低頻。它再現音場的能力超卓,描繪立體音像能力一流,聽弦樂尤其容易叫人感動!(83/284)

    Cary CAD-211M 480,000元(雅士)

    一般三極管後級的功率都不大,Cary CAD-211M單聲道後級雖然編號是211,卻是每聲道用兩支300B推動兩支845三極管,得到55瓦純A類功率。不要小看三極管的55瓦,真的用起來頗為嚇人,有人用它來推大食著名的MBL 101,規模動態一點都沒少。劉總編認為Cary以「柔美」二字可以道盡,它的衝擊力並非完美,但音質音色卻是可以醉人的類型。(96/249)

    Conrad-Jojnson Premier Eight 720,000元(卡門)

    龐然大物的單聲道真空管後級,每邊輸出275瓦,不知道有什麼喇叭它推不動的?Premier Eight每聲道有八支GE 6550功率管,以及5751二支、6FQ7四支等六支小管子。線路雖然沒有用手工搭棚,不過補品零件與儀器般的製造品質,對恐膽症的人猶如一劑特效藥。與早年C-J擴大機聲音比較暈黃濃厚的風格相比,C-J新一代的設計走的是中性、透明、高解析的路線,搭配時以豐滿的喇叭為宜。(88/222)

    Jadis DEFY 7Mk.II 288,000元(承奇)

    這部早在國外各音響媒體廣受好評的100瓦真空管後級,除了擁有Jadis慣有的「媚功」之外,又加進了許多晶體機的優點,例如不凡的速度感,綿綿不絕的低頻推力等,都會讓您對Jadis的傳統印象完全改觀。適中的樂器光澤,傑出的形體感與結像能力,都足以讓Defy 7Ⅱ站在其他更高價的器材面前而不臉紅。以價論聲,這絕對是Jadis家族中最值得推薦的一件器材。(106/277)

    Jeff Rowland Model 8T 580,000元(歐美)

    立體聲的Model 8與單聲道的Model 9都提供電池供電型號,由於功率晶體數目減少了,過去為人詬病的速度太慢問題已迎刃而解,有時還覺得它像加了渦輪增壓呢!Jeff Rowland一貫的寬厚本質不變,由外到內的機箱結構則有大幅進步,連最新的75瓦Model 2也比照辦理,相信一段時間內這會是Jeff Rowland的設計標準。(59/197,95/252)

    Mark Levinson No.332XL 265,000元(卡門)

    用來取代No.23.5的新擴大機,有點像是縮小的No.33。在結構上,Mark Levinson已經考慮到三度空間的安排利用,所以每邊輸出兩百瓦的No.332體積並不會很大。33系列後級都可以和同廠的No.38前級進行操控的連動,劉總編說乾淨、醇美、精緻、平衡四個形容詞可以道盡其聲音表現。(86/208)

    Sonic Frontiers Power 3 368,000元(進音坊)

    220瓦的超大功率單聲道後級,每聲道使用真空管6550x8、6922x4、5687x2等密密麻麻的真空管,全平衡線路,這樣的擴大機你認為應該賣多少錢?Sonic Frontiers的旗艦後級再度創新紀錄,直接威脅到許多Hi-End產品。賴英智在Power 3身上體會到既溫暖又醇厚的可怕推動力,除了極低頻控制力不如頂級晶體機外,其餘表現可圈可點。(94/234)

    Threshold T-800D 350,000元(進音坊)

    Threshold目前最大的立體聲後級,由於多了dB表,看起來頗有復古味道,沖淡了一點冷冰的感覺。新一代Threshold後級全部採用IGBT晶體,T-800更以全平衡式結構,每聲道28個晶體作到200瓦純A類的輸出,三十幾萬微法拉的電容看起來好壯觀啊!T-800走的是速度快、透明感強烈、解析力高的路線,它呈現了精壯而不肥腴的個性。(100/275)

    C級

    Papworth M-200 280,000元(全茂)

    每聲道輸出200瓦的單聲道真空管後級,一邊用了八支EL-34並連推挽輸出,沒有用6550的原因,可能是取EL-34的甜美,也可能是好的6550不易購得吧。Papworth M-200有音量衰減器,但品質不很穩定,最好還是搭配優質前級。劉總編認為M-200的表現接近晶體機,有細緻的質感,但不很柔軟,除了極低頻是真空管的天限之外,其他表現都在水準之上,200瓦功率推起喇叭也格外輕鬆。(98/288)

    Jeff Rowland Model 2 258,000元(歐美)

    Jeff Rowland現役最小的後級,每聲道輸出75瓦,裡面的變壓器與濾波電容同樣用手銬型的金屬固定,整個完成度很難再加非議。劉總編說Model 2音色帶著溫暖的淡黃,高頻量感不算多,中低頻相當飽滿,驅動能力也不錯,只是速度感仍屬於溫和的類型。(75/233)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