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先设置一些对大多数人都通用的参数。选择 EAC -> EAC Options...或按 F9 键打开 EAC Options 窗口。
面对这些选项,一些新手可能会感到困惑,其实这些都是 EAC 设置中最简单的部分,只要弄清这些参数含义,就很容易进行设置了。
本节将详尽介绍各种设置参数,并给出相关的推荐设置,以便轻松快捷地设置好 EAC 选项的参数。
以下打上 ★ 号的是重要部分,正确设置是抓轨品质的保证。
抓取设置
Fill up missing offset samples with silence(用静音填充丢失的偏移采样):(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在进行offset correction(偏移校正)时(见后),如果驱动器不能通取 Lead-in 和 Lead-out 区,这个选项就是确定在丢失一些采样的时候,是否用静音填补 (是:可以保持正确的音轨长度;否:抓轨出来的 WAV 文件因丢失采样而偏小)。因此,为尽可能接近原盘,当然选用 “开启”。
No use of null samples for CRC calculations(CRC 计算时不使用空的采样):(默认:开启,推荐:关闭)
当进行 CRC 校验时,是不计空采样的。不然,如果音轨的头、尾有空采样,那么 CRC 校验结果就会不同。这个选项不太重要,对于抓轨质量毫无影响。不过,如果有用到偏移选项者,则选用“关闭”为宜。
★ Synchronize between tracks(音轨间同步):(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在音轨的衔接处,EAC 可以进行 jitter(抖动)与 synchronize(同步)校正,以避免在前后音轨之间的衔接处出现爆音或停顿。需选用 “开启”。
Delete leading and trailing silent blocks(删除头部和尾部的静音块):(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EAC 可以去除音轨头尾部的静音块。由于这样将使得所抓轨出来的 WAV 长度短于实际音轨,因此,想要 “100% 复制”,当然就得选用 “关闭”。
Skip track extraction on read or sync errors(在读取或同步时的错误时,跳过音轨抓取):(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如选用 “开启”,那么,EAC 在抓取音轨时遇到读取或同步的错误,就会跳过当前音轨而转抓下一音轨。推荐选用 “关闭”。由于 EAC 的先进的抓轨方式,在遇到读取、同步的错误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痕迹。出现这种错误,EAC 会在 log 文件中报告,这样可以听一下相应的地方是否有缺陷。当然,出现读取、同步的错误时抓轨已不可能完美,不过,如果这种缺陷听不出来,那么,不妨将此音轨抓取出来。话又说过来,EAC 也不是万能的,碰上了劣质 CD,则抓取出来的音轨在质量上的显著缺陷则在所难免。总之,就是根据自己听觉上的判断来确定吧。
Skip track extraction after duration longer than X times realtime(在超过设定时间时,跳过音轨抓取):(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如选用 “开启”,那么,EAC 在抓取音轨时如超过设定的时间,就会跳过当前的音轨而抓下一音轨。抓轨时间过长通常是由于大量纠错所造成的,如果要抓取劣碟上有严重缺陷的音轨,可能要长达数小时。有些人会认为这样的音轨即使抓取出来,也是缺陷多多、“惨不忍闻”,选用 “关闭” 愚不可及。其实,有些耗时 15 小时所得的音轨只有略微纰漏,很容易在音乐编辑软件中修复。
After each XX mins of extraction,cool down the drive for YY mins(在每抓取 XX 分钟之后,就让光驱停滞 YY 分钟以便降温):(默认:关闭)
对于劣碟,因抓取所需时间过长,为避免光驱损坏,每隔一定时间暂停光驱运行为宜。EAC 的先进读取方法造成光头移动频繁,导致某些光驱出现过热现象,并影响读取进程。因此,如果光驱出现这种情况,则以设置 “开启” 为宜;反之,则按默认:“关闭”。
Lock drive tray during extraction(在抓取过程中锁定光驱):(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EAC 可以设置锁定光驱,以避免在抓取过程中不小心弹出光驱托盘。在抓轨过程中光驱托盘弹出,将使 EAC 处于“盲抓”状态,导致抓轨失败。为避免出现这种问题,请设置成 “开启”。
Extraction and compression priority(抓取和压缩的优先级):(默认:正常,推荐:正常)
保持默认值。提高优先级别会影响其它任务的运行。
★Error recovery quality( 纠错品质):(默认:中,推荐:高)
纠错有三个级别,可在对话框中选择。这只是设定在放弃之前的重读次数。既然追求抓轨尽善尽美,此项当然选用 “高”。
常规设置
Use alternate CD play routines(使用其他的 CD 播放软件):(默认:关闭)
EAC 可以通过声卡及光驱模拟端口播放 CD。如这个选项为 “开启”,其它的 CD 播放程序就可以借助于抓取并将数字音频送至声卡而实现播放。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光驱与声卡之间的连接线。其实,在 Windows 2000/XP 中,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设置 “为此 CD-ROM 设备启用数字 CD 音频 ”,从而使得其它播放程序也可以数字播放。不过,建议只对具有较高数字音频性能的 CD-ROM 才采用 “开启” 的设置。
Disable 'CD Autostart' for audio and data CD's while EAC running(在 EAC 运行时禁止使用音频和数据 CD 的 “自动播放” 功能):(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为了避免 CD 的自动播放以及自动运行功能对 EAC 运行的干扰,此项设置为 “开启”。
Display time using frames(以帧显示时间信息):(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在窗口可以显示两种格式的时间信息,即 1/100 秒和 1/75(帧,与 CD 工作原理相仿)。以帧为单位的显示是精确的,而以 100 秒为单位则是近似的。1 秒=75 帧。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喜欢 1/100 秒的格式直观,所以,这个选项就按默认:“关闭”。
Ask before overwriting files(文件覆盖前是否询问):(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如果存在相同文件名的文件时,EAC 可以设置是否提示。设置 “开启”,可以免去诸多麻烦。
Correct bug of wrong filename order in Windows multiple file dialog(在 Windows 多文档对话框中校正错误的文件名错误):(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当选择多文档时,Windows 文档选择对话框会出现第一个音轨与最后一个音轨调换。这项设置就是校正错误,再把这两个文件调换过来。
Show status dialog after extraction(抓取后显示状态对话框):(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这里可以选择 EAC 在抓轨后是否弹出抓轨状态对话框。在这个状态对话框中,显示抓轨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情况、抓轨品质及可疑的地方。这个选项必须为 “开启”。
Beep after extraction finished(抓取完成后声音提示):(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设置 EAC 抓轨完成后是否有声音提示。
Eject CD after extraction finished(抓取完成后弹出 CD):(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就像一些 CD-R 刻录软件一样,EAC 也可以在抓取完成后弹出 CD,这在对多张 CD 进行抓轨是倒是挺方便的。
After extraction finished - Power down computer(抓取完成后关闭电脑):(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如选 “开启”,那么,EAC 抓轨完成后关闭电脑。对劣碟抓轨时,因大量纠错以至于抓轨需长达数小时才能完成,如若不便等待,设置此项功能就很有效。
After extraction finished - Restart computer(抓取完成后重新启动电脑):(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类似上述功能,如选 “开启”,那么,EAC 抓轨完成后重新启动电脑,以恢复“清新”的电脑运行环境。
工具设置
Retrieve UPC/ISRC codes in CUE sheet generation(在 CUE 文件创建时寻获 UPC/ISRC 代码):(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在自动产生 CD 的 CUE 文件时,可能会附加上 UPC/ISRC 代码。这些代码可用于鉴别产品及其制造商。通常这只是专业的 CD 母版制作才需要。代码按不同国家区分。在实际操作中,似乎只有少量 CD 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但有些 CD 在寻获这些代码时颇为耗时。因此,选用“关闭”。
Use CD-Text information in CUE sheet generation(在 CUE 文件创建时使用 CD-Text 信息):
选用,则在创建 CUE 文件会附加上表演者及曲目信息。如果刻录软件以及刻录机支持 CD-Text,那么,这些信息可以自动地写入 CD。这些信息通过 EAC 主窗口的获取 CD 信息对话框取得。如果是以 EAC 配合 CDRWin 或 EAC 的烧录功能来进行音乐 CD 的复制,而且刻录机支持 CD-Text,那么,此项设置选用“开启”。(见下面样例)
Create '.m3u' playlist on extraction(抓取时创建 “.m3u” 播放列表):(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如选用“开启”,EAC 会在相应的目录下创建一个以 CD 名为文件名、以所选抓轨为内容的 “.m3u” 播放列表。这在抓轨制作 MP3 时就很有用,EAC 可以就所抓取的 CD 自动生成 WinAMP 的播放列表。
Automatically write status report after extraction(抓取后自动生成状态报告):(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如选用“开启”,EAC 会在抓轨完成后自动生成一个以 CD 名为文件名的抓轨状况报告。这项功能并不重要,除非想保存这项抓轨报告。
两个 CUE 文件的样例:
带有 CD-TEXT 信息:
PERFORMER "Guns N' Roses"
TITLE "Use Your Illusion II"
FILE "K:\Range.wav" WAVE
TRACK 01 AUDIO
TITLE "Civil War"
PERFORMER "Guns N' Roses"
INDEX 01 00:00:00
TRACK 02 AUDIO
TITLE "14 Years"
PERFORMER "Guns N' Roses"
INDEX 00 07:40:60
INDEX 01 07:42:35
不带有 CD-TEXT 信息:
FILE "K:\Range.wav" WAVE
TRACK 01 AUDIO
INDEX 01 00:00:00
TRACK 02 AUDIO
INDEX 00 07:40:60
INDEX 01 07:42:35
Normalize(标准化)设置
★Normalize(标准化):(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对音轨标准化,就是将其音量调到设置的响度,100% 是在没有削波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响度 (Odb),而 25% 则仅为最大响度的四分之一 (-12db)。这对于将全集曲目调到相同的响度时是很便捷的,不过,同时却毁坏了原版制作者所刻意营建的动态效果。
这还有个严重的缺陷: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标准化的音轨已经不是 100% 的原汁原味了。例如,假定 0、1、2、3,3 是 100%(音频是 16bit,为方便起见,就用 2bit),标准化调至 50% 的结果是 0、0.5、1、1.5。既然是 2bit 信号,就不可能有浮点值,只能近似取值为 0、1、1、2,这已非原始音源的一半!2bit 信号只有 4 个值,对于 16bit 的音频,就具有 65536 个不同的值。标准化的作用是听不出来的(尽管有人声称可以听出来...我的回答是:请予实证)。
对于没有音轨间隙的,没必要进行标准化,否则将使各音轨音量不同。
Normalize to(标准化至):(默认:98%)
这是标准化的程度,100% 是最大值。通常设置比最大值略低,以避免出现削波。
But only,if Peak Level is smaller than(当且仅当峰值电平低于):(默认:85%)
此项设置用于确定需标准化的音轨。在此项设置后,低于设定值的音轨就会进行标准化。
But only,if Peak Level is greater than(当且仅当峰值电平高于):(默认:99%)
此项设置用于确定需标准化的音轨。在此项设置后,高于设定值的音轨就会进行标准化。
如果选用标准化,默认值是 98%,这也是推荐值。“当且仅当峰值电平低于 85% 或高于 99%”也常用于其它程序中。由于大多音轨的峰值介于 85% 和 99% 之间,这样设置可避免所有音轨都进行标准化,有利于加快抓轨过程。在响度介于 85% 和 99% 之间是不会有显著差异的。
文件名格式设置
Construction fo save filenames(保存的文件名结构):(默认:%T)
在这里可以设置抓轨音轨的命名格式,通过使用不同的占位符组合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文件名。当然也可以像通常那样加入一些文字,用“\”来指定存放的子目录(如该子目录不存在,则将自动建立)。不过,不能指定绝对地址(如:“C:\directory\%T”或“\%T”)。可以使用多种方式。下面有一些样例。
Replace spaces by underscores(以下划线取代空格):(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如果选用,所产生的文件名中的所有空格将以下划线(_)取代,例如“Artist - Track01.wav”将成为“Artist_-_Track01.wav”
文件名格式设置样例:
%A - %T
Artist - Track01.wav
Artist - Track02.wav
Artist - Track03.wav %A\%C\(%N) %T
Artist\CD Title\ (01) Track01.wav
(02) Track02.wav
(03) Track03.wav
抓轨存放目录的设置
在这里可以设置以默认或上次的目录来存放音轨
Ask every time (default showing last used directory)(每次询问(默认显示上次所使用的目录)):(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如选用,EAC 都会询问抓轨存放目录。
Use this directory(使用指定目录):(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可以借此指定抓轨存放目录。
接口设置
在这里可以选择 SCSI 的接口。 NT/2K 系统,使用“Installed external ASPI interface”。因为“Native Win32 interface for Win NT & 2000”存在缺陷。
Installed external ASPI interface(安装的外部 ASPI 接口):(默认:开启,推荐:开启)
如选用,则会使用外部的 SCSI/IDE 接口 - ASPI。为确保最好的兼容性,应使用 Adaptec 的 ASPI。可以在此下载:
http://www.ping.be/satcp/softwaretools01.htm#ASPI
http://download.adaptec.com/software_pc/aspi/aspi_v471.exe
Native Win32 interface for Win NT & 2000(本地 Win32 接口 - WinNT & 2000):(默认:关闭,推荐:关闭)
对于 Windows NT and Windows 2000,可以使用 EAC 自带的 SCSI/IDE 接口,不过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
点击 OK 保存设置,就此完成 EAC 的基本设置。在这里省略一些不太重要的部分,这些部分将在后面阐释。
这时最好关闭 EAC,在关闭程序时 EAC 会将设置存入注册表,即使在接下来的配置过程中发生程序崩溃或死锁,原有的设置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