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全部
  • 排序方式:
  • 排序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寻问与麦景图75的前级搭配 (作者:以声入道 时间: 点击数: 553)
    收藏
  • 请问麦景图75(老版)单声道后级,用什么前级较适宜。音箱是FOSTEX号角三分频,低音单元15寸,金属超高头。
  • ·

    (作者:LDH 时间:2010-07-19 17:42:31)
    如果你的后级有输入音量调节的话,直接把CD机接入即可不需要增加前级。如果你的后级没有输入电位器的话,可增加一台无源前级。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ldh 时间:2010-07-19 07:06:09)
    单就灵敏度来说18W推动是没问题的,8W的300B单端也可以推的呱呱叫,问题是对低频的控制是否满意。很多时候功率跟控制力并不成正比,只有亲自实践一下才能够知道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请教LDH版主和各位,ARC的CD5搭配MCINTOSH 6900的问题 (作者:zjha 时间: 点击数: 907)
    收藏
  • 请教LDH版主和各位,ARC CD5搭配麦景图问题:

    现有器材功放mcintosh合并机 6900,音箱 PMC LB1。现在CD用天龙,觉得声音粗,高音没有光泽,不够细腻。

    在考虑arc 的 cd5。

    请教,
    1、CD5搭配我的器材怎么样?cd5听感特点是什么?
    2、CD5应该是平衡电路设计,而MCintosh 6900我没有查到,我猜测这样的合并机,应该是非平衡电路(有平衡输入端子)。
    这样,“平衡电路音源”和“非平衡电路功放”搭配有什么问题?是否“平衡电路器材”配“非平衡电路器材”不行?
    因为考虑:不管用平衡信号线或者RCA信号线,总会有一个器材的连接是经过转换(平衡转单端,或者单端转平衡),不知这样是否影响发挥器材性能。

    也即,是否买器材从前到后,要么全是平衡的,要么全是非平衡设计的,这样才最匹配?还是无所谓?

    多谢!
  • ·

    (作者:zjha 时间:2010-07-16 11:38:37)
    我查了下数据:

    MCINTOSH MA6900功放:
    靈敏度/輸入阻抗:2.5V/20kΩ(前級擴大機)・ 靈敏度/輸入阻抗:Line 250mv/22kΩ、Phone2.5mV/47KΩ(MM)・增益:20dB(Line→PREOUT(重低音))、0dB(Line→Tape輸出)

    Audio Research CD5:輸出阻抗:500Ω(XLR)/250Ω(RCA),CD5的XLR輸出電平高達5.2V,RCA非平衡則減半為2.6V。

    如此,接平衡信号线的话,CD5的输出“5.2V”对于MCINTOSHI6900的输入“2.5V/20kΩ(前級擴大機)”来说,是否不匹配?
  • ·

    (作者:justicet 时间:2010-07-16 22:02:57)
    6900这个档次的机器一般有前级输出,你看它的输出端口是什么样的,如果并未提供XLR输出,就可以肯定它不是真平衡机器。平衡机器成本高些,估计这个档次不会是真平衡。
    从CD-前级-后级都是真平衡才能发挥平衡的作用,如果中间任一环节不是真平衡都是白搭。平衡与非平衡各有利弊,网上一搜便知。从我自己的听感来说,从RCA变成XLR的时候,中频变薄,但两端延伸较好。另外平衡传输信号衰减小,如果信号源离功放较远,2m以上(甚至1.5m以上),就必须考虑用平衡线。
  • ·

    (作者:LDH 时间:2010-07-17 05:38:32)
    就你现在的感觉“觉得声音粗,高音没有光泽,不够细腻。”再采用平衡传输的话只会更加雪上加霜。
    至于CD5是否适合你的系统版主没搭配过所以不好推荐。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正!原装日本MOGAMI 3159 单芯数字音频电缆 (作者:tracy0621 时间: 点击数: 178)
    收藏
  • 识货的人请看:Mogami的每一种110欧姆AES/EBU数字音频电缆都非常灵活易于使用。适用于各种不同要求的工作:从复杂严格的应用到长距离传输、从单芯到12芯、设备的内部连接以及设备间相互连接。严格的质量制使阻抗值的偏差在5%之内,最大10%。
    ◆3159:单芯数字音频电缆,110欧姆,直径=3.2mm,灰色和黑色,每卷100m

    数量:10捆
    分别是:四捆10米,一捆11米,一捆13米,一捆 15米,一捆50米,两捆100米。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进我的网店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6361537091
    或电话联系:15013260773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LDH前级十分超值 (作者:阿明 时间: 点击数: 826)
    收藏
  • 话说年初将音源升级为wadia 20 转盘+金丝韵DAX-2SE后,信号线也升级成银彩G7 550i,低频较大气有力,中高频也比较亮丽,弦乐和小提琴\钢琴独奏也都比较清晰好听,自我感觉系统比较满意了.
    但发烧友活着就是折腾.听了一段时间,因客厅空间较大,希望系统能再大气些,听交响乐时再增加一些厚重感和包围感,想着可能是合并功放不够力.周末将功放从贵丰TABU Century 合并机升级为精神T400后级,并从朋友处借了pass xp10前级试听,但感觉比较失望,声音很平淡,很中性,中低音量时,人声和钢琴声没有贵丰那么清晰动人,听交响乐时,声音的厚度也不够.
    想着可能是Pass XP10前级不合,在ROCK版主的指点下,试用了一下LDH前级,果然效果非常的好.高频通透,细腻动听,不再象PASS XP10那般发暗/发沙,中低频宽厚.富有包围感.
    对比之下,LDH前级在这套系统中胜过贵他4-5倍的PASS XP10,既说明了器材搭配的重要性,也说明了LDH前级的素质不凡.
  • ·

    (作者:阿明 时间:2010-07-09 20:49:20)
    现在系统,找回了贵丰功放中低频的厚重感,低频的控制力更好了.中高频也有了贵丰合并机的清晰动听.音乐味浓郁.pass xp10+精神T400太中性了,,没有感染力,中高频发沙发暗,当时将贵丰TABU Century 升级为上述前后级时,妻子和女儿都说没原先的TABU合并机好听.
    下午将前级换成LDH前级后,妻子说声音又有贵丰的味道了,毕竟贵丰还是有些贵气的,呵呵.
    另外,也做个广告,个人认为在2万元以内的合并机中,贵丰Tabu Century是最佳的选择,比贵丰后来出的2100,无论在控制力和音乐味上都好出很多.这是我和几个朋友用它们搭配不同音箱的共识.
  • ·

    (作者:diy就是爽 时间:2010-07-13 09:03:21)
    我在广州,不知广州附近是否有版主LDH功放的用家,很想欣赏欣赏,谢谢了!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紧急求助 (作者:风中的月亮 时间: 点击数: 650)
    收藏
  • 我在上海,世博没意思。上海哪里有发烧器材的?只有明天一天时间。我在杨浦区。请知道的大侠尽快指点。谢谢。
  • ·

    (作者:rogers 时间:2010-07-10 13:43:40)
    你可到1.丽音广场(南京路浙江路轨交1,2号可达).
    2.美罗城,港汇广场(徐家汇,轨交1号线可达).
    祝你在上海玩得愉快!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LDH 时间:2010-07-13 16:38:56)
    线材不需要特别保养,只是注意每月清洁一次接插部位的氧化层就行了。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请教MARK Levinson 380S功放音量问题 (作者:KANG 时间: 点击数: 471)
    收藏
  • 用Mark Levinson380S + PASS350.5推802D

    出差时间较长,长时间未开机,

    前几天开机,380S 的音量只能达到1,

    怎么调音量也上不去?

    特向各位老兄请教!

    不知何原因,该如何处理?

    再次,先拜谢了!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3/5A,有人扔砖了! (作者:大洋 时间: 点击数: 840)
    收藏
  • 转自: http://www.jd-bbs.com/thread-2320373-1-1.html

    LS3/5A绝对是一个音响奇迹,但同时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响市场怪胎,花大价钱买它的
    人,除非你真的很有钱,而且有些怪癖,可以花1000块买碗街边牛腩粉,并用乾隆青花碗装
    着吃,那你就买吧。

    什么该箱子的低频不容易出来?是完全没有好不好!什么高频中频好?谁听过LS3/5A出来过
    像样点的高频延伸?中频嘛,你去买个古董同轴喇叭听听,保证比它有味道。

    就是这样一个动态很小,低频全无的小箱子,当年居然被一干香港佬吹得神乎其神,拿几十
    万器材推它的不乏其人,真正变态。而今更炒到天上去,仿佛仙家神物,苍天啊!

    如果说LS3/5A最为招牌的道道,莫过于用300B推动之下的小提琴了,当然最好还是小提琴独
    奏,盖钢琴声它是无法完整表达的,在良好的推动之下,琴声荡漾流畅,确实动人,还有这
    个音源,最好是用黑胶,如果用现代的大动态CD音源来放,LS3/5A的声音就会怪怪地,如果
    那个录音师不识相的搞几下大钢琴猛击做伴奏,刚好推的功放又比较猛料的话,这小箱子分
    分钟拍边失真,死过比你睇。

    综上所述,如果让我非要找一个最合适的题材让LS3/5A去演绎,我会首推粤曲,听听凉风有
    信秋月无边,LS3/5A就真正有味道喇

    从箱子而论,300B是LS3/5A的绝配,但从功放而论,300B就有大把合适对象,所以,玩LS3
    /5A最好还是再多买一套JBL的大纸盘,300B一夫二妻,这样发烧友才不会整天受那LS3/5A到
    喉吾到肺的罪,最后才不会因为顶你个肺来把这小心眼的小箱子扔到音响店里卖二手。

    当年某刚刚发烧,就被一干香港音响杂志点得团团乱转,整天在音响市场乱窜,所以这些道
    道都接触过,现在回想起来,见得多之余其实是误入其途,口味相当之偏,除英国声之外一
    概认为不好声,在这种氛围之下,才有前面有贴所写的听完几十万器材后请出LS3/5A来“正
    本清源”之变态举动。在这种行为里面,没有对音乐的客观尊重,反而浸染着偏执与局限。

    直到后来,人到中年,交际与见识都日渐成熟之后,才发现音响原来有这么广阔的天地,才
    敢于在那群固执到野蛮程度的老叔父面前坚持自己的见解,而一些真正有本事的老叔父,他
    们随随便便用一台现在只卖千把块的日本旧音箱重放出动人音色,而不会再像某些人花上个
    十万八万器材钱去榨那Ls3/5A哪点可怜的所谓“低频”

    至于那些把LS3/5A吹到天上有地下无的神人们,如果你们还是坚持要用LS3/5A去作几十万器
    材的评价标准,那么只能意味着你们真是烧坏脑壳了,如果你们还是很固执的批判那些质疑
    LS3/5A表现的人没有品味,没耳朵的话,那么只能说,你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从上面的这段话,大家基本上可以看出什么较癖好,什么叫偏执。

    什么是平衡度?一个只有中频比较讨好的音箱那来什么平衡度?如果重放爵士乐,LS3/5A能
    重放出低音大提琴的那种充满弹性张力的低音乎?在重放钢琴时,LS3/5A能让听众感受到钢
    琴的形体感和高频的足够冲击力乎?在重放小提琴时,那种高频的延伸和细节LS3/5A那真正
    重现乎?

    连音乐的内容都不能重播出来,却言之凿凿的去谈什么“韵味”,这种观点客观还是主观?

    至于所谓的平衡度,本身是指器材在其重播的频响范围内不会刻意的突出或压缩某一个频段
    所带来的平衡听感,但对于LS3/5A这种低音无,高音收,注重中频表现的音箱来说,真是那
    壶不开提那壶。

    至于所谓的及不及的标准,更是主观,比如说在中频的密度和细节表现力来说,ATC的音箱
    表现比起LS3/5A如何?当然,你非要说不及别人也拿你没有办法,起码,人家的重播表现上
    体现出更强烈的质感和丰富的细节,这点不用发烧友,一般人都听得出来,但你非要说,这
    个细节我不要,这个质感多余,别人也不可能逼你改变你的观点,音乐是艺术,不是法律。
    但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承认事实的原则底线都没有了而拼命强调自己的主观观点,那么,无
    法赢得广泛的认同。

    对LS3/5A,财力丰厚的听家拥有一对无妨,毕竟各种风格多尝试是一种乐趣,但对那些初烧
    一族来说,却要慎之又慎了,LS3/5A是非常不全面的一种音箱,重播多种题材均有局限,有
    些音响神人为抬举这套箱,甚至说某音乐学院的教授都拿它来************,甚至是听交响
    乐,以此指导自己的创作云云,苍天,这种说话都能胡吹的?这不是误导是什么?

    这种违背音响常识的谬论,一再在LS3/5A上出现,虽然造就了一个销售神话,但确是很多音
    响评论者欠缺客观性和起码专业操守的一个铁证,是个不折不扣的音响笑话。

    初入门的音响发烧友,还是应该选择一台价格适中,频率响应相对宽广,容易推动推好的音
    响为宜,这会容易让你听到音乐的内容,找到合适自己欣赏心理的题材,然后再朝着这个方
    向升级,没有人能欣赏一切音乐,也没有音乐能博得一切人喜爱,也许,将来,你发现自己
    的终极口味真是LS3/5A都说不定,但那是你经过理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被误导的结果,最
    少,你能确定,这台箱子,一定能发出你欣赏的声音来。

    以现在LS/5A被炒到一万多的售价,我很负责的说,绝对是一忽悠,谁买谁上当

    上次经过某音响店,那店主故作神秘,大言不惭的神态,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许,他就是用这
    一套作派,蒙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初烧小鸟.一对小小的LS3/5A 箱子(品牌就不用说啦,省得涉
    及商业问题),张嘴就1万六,苍天,这不是抢,是好过抢.

    至于LS3/5的真实水平如何,我们可以用一些旁证材料来加以说明,省得某些故作高深之辈又
    来云山雾罩

    当年乐爵士推出了一款号称迷你版LS3/5A的小音箱,叫LS1,据当时的推销言论,认为此箱高频
    延伸要比LS3/5A要好,总体有着LS3/5A八成的水平,此箱售价如何呢?1200大元!乐爵士品牌在
    LS3/5A中的地位如何,不用说了吧.此品牌的评价,好过本人的千言万语

    然后又有一台参考音箱出现了,那就是AE100,此小箱子中频质感良好,低频完胜LS3/5A,售价2000.

    说来说去,LS3/5A的参照物都是这些一两千元的小箱子,90年代被炒到5000左右已经被认为是
    不可思议,堪称钓水鱼的神物,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居然以13000元的售价再次吓人一跳,真是
    东西无好坏,能炒自神奇啊.

    对于我们这些玩了十几年音响的发烧友来说,基本上明白到发烧圈里有两种人,一种人玩的是
    器材,而另一种人,却在\"玩人\"

    玩器材的是同道,大家******************,作评价,虽然口味各异,侧重不同,但对一些基本
    的事实,都持着客观中肯的态度,就事论事.跟这种人交往,有乐趣,有提高

    但\"玩人\"的人,就复杂得多,你会在他们口里听到各种神话,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而且这种人
    还貌似固执非常,你那怕对他的观点有那怕一点点的疑问和异议, 他们立即会以鄙夷的眼光
    看着你,\"当仁不让\"的说你知道些什么/半桶水/吾识听野等等

    于是,不少经验不够的初烧小鸟就成了他们的盘中餐,被他们耍得团团转,钱花得如流水一样,
    但耳朵却越听越怪,比如说,你围着LS3/5A去听低频,你就是听上个100年都不明白什么才是低频的

    至于那些一边吹嘘该音箱的BBC************音箱的\"贵族\"出身,一方面又海吹这音箱具有一
    种如何难以描述和捉摸的\"仙气\"的高人,更是犯了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

    什么是************音箱?众所周知,************音箱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和直白,\"有碗数
    碗,有碟数碟,不加不减,是为上品\"
    那么那些被高人们津津乐道的\"味道\"又是什么呢?如果你告诉BBC的节目监制你在这
    个************箱子里听到的味道是广大听众听不到的,那 BBC的节目监制最正确的反应是
    什么呢?当然是立马换掉这箱子.

    很多事情,在理性分析之下,本来是明明白白的,但到了某些人嘴里,怎么就让人越听越糊涂了呢?

    比方楼上这句:
    初烧听此箱什么都没有 烧到极致才会开窍的

    难道一碗白开水喝着喝着,会变成了茅台不成?

    玩音响,不是一味砸钱下去就有用,你砸得不是路,很可能就砸出个笑话来了.

    前面说过,LS3/5A这对箱子的可对比物无非就是那些千把两千块的小箱子,1200元的箱子高频
    延伸比它好,2000元的箱子低频可以秒杀它,这样的玩意你砸钱也是白搭

    对于LS3./5A这样的箱子,你根本不用上什么极品CD机,功放之类的,因为此箱频响不宽,动态
    不够,说句老实话单元的素质也不算什么上等货色,箱体也普普通通,动态一大的乐曲内容要
    么听不到,就算勉强听到了也让人不敢恭维,能发掘的潜力相当有限.

    谁应该泪流满面

    时下对LS/5A的恶捧,已经到了非理性甚至有点恶劣的程度,大量煽情的,肆意的,象梦呓
    一样的语言出现在对该箱子的追捧文章中。一些写手,甚至用“泪流满面”说事,在一片如宗
    教迷信的气氛下,L3/5A的价格扶摇直上,普通点的版本13000-15000,有些版本甚至炒到了2
    万以上,大家细心观察一下,很容易就能在这吓人的价格后面看出些端倪来。

    为了让大家能客观一点的思考问题,在这里我不妨提供几个可供思考的参考面

    1、LS3/5A既然贵为音响史上的无上珍品,为什么会停产?莫非LS3/5A的单元里含有某种已
    经在地球上绝迹的微量元素不成?

    2、那些口沫横飞加泪流满面的写手们可曾有任何可信的数据,证明目前世界上到底有多少
    的电台和录音室用LS3/5A作************?

    3、目前世界上的知名音响厂商,有多少家将LS3/5A作为推荐配搭器材?


    其实,大家想清楚了,就会明白这是一小撮炒家搞的小圈子游戏,将一款已经被淘汰掉的小
    音箱的某些优点无限放大,以高出原来价格数倍的价格把一些二手音箱卖给你,还让你对它
    顶礼膜拜。

    炒家们一再强调的“非技术指标论”“感情论”,无非就是混淆视线的奸商手段,技术指标当然
    不能解释一切,但最少能反应一些基本的事实,有些炒手大嘴一张,说LS3/5A的低频其实不
    错,老兄,这低频是个什么概念?100 ?75 ?40 ?35?,至于感情,那就更好办了,先不
    用说LS3/5A还是一对音箱,当年有个写手听所谓的紫水晶避震钉都感动到泪流满面,未等他
    话音落地,旁边一位高高手就轻蔑的说道“你未曾听过我的紫檀大棋,都敢讲感情二字?”

    更有离奇者,更有名家在LS3/5A的木皮听出了变化,认为顺纹者声音流畅,扭纹者动态过
    人,如此神耳,就算JBL返生,都跪低叫他声前辈咯

    等初烧者着了道儿,花个两万大几买下一对神奇的LS3/5A,听来听去就会发现这感情二字原
    来最是害人,等到把LS3/5A放到一台万把块的JBL箱子面前,就知道原来这感情不能当饭吃
    的也者。

    然后很多烧友就开始进一步的探索,在一众神人的指点下,换CD,换胆机,上好线,加橡木
    的脚架/紫檀的神钉,然后等住LS3/5A的仙气飘然而至

    等关掉音响,看看钱包,你就知道,玩LS3/5A,确实可以使你泪流满面

    诸如LS3/5A一类的小箱子,其实是当年\"香港音响观\"的一个缩写.

    香港的音响观形成大致有两个成因,一是香港当时受英国文化的影响甚深,二是香港寸金尺
    土,一般市民的居住面积狭窄.

    不要小看这两个因素,特别是第二个,甚至是非常关键的,试问在一个仅有七/八个平方的斗室
    里,你用十二寸单元重放的低频能容纳得下乎?你要把音响爆得惊天动地,家里人能不抗议乎?

    于是,像LS3/5A这样的小箱子就有了用武之地,它们体积小巧,音色精致,单元阻尼大,小小声
    都可表现出一定的音场深度,在斗室里,高音收,低音少非但不是缺点,还是一种能配合居住环
    境的优点来的.

    至于在英国文化崇拜的影子,在LS3/5A处处以BBC电台************箱来说事的这点来看,表
    现得再充分不过了.

    当年中国第一批接触发烧音响的发烧友,基本上对香港音响观照单全收,于是,对于那些大单
    元,多分频的大箱子嗤之以鼻,认为那些全是土老冒才感兴趣的组合音响,发烧音响就是要旋
    钮少,音箱小才够品味.

    在这种思维的滥觞之下,日本音响被评价为萝卜声,美国音响被评为粗声恶气,欧洲音响则是\"
    无理闻味\"(没有味道是也),普天之下,只有英国音响才是音响正宗,其他均是没有品味的野狐
    禅,那年头,要有个说自己听的是JBL,保证大把人对其大摇其头,连他自己都会不好意思.

    但音乐就是音乐,无法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随着国人眼界渐宽,就发现其实这世上还有大把
    好东西,而香港人的音响观,其实也在默默发生改变,到后来,朝伟哥一句\"高音甜/中音准/低
    音沉\"其实也是有破有立的中正平和之论了.

    中国大陆的发烧友,终于也重新发现了大喇叭/多分频的好处,在中国相对宽敞的居住环境下,
    大喇叭重播出来的浩瀚低频和从容不迫的中频,让一众二分频小喇叭相形见拙,同轴/密闭箱
    等各具特色重播系统,也被口味不同各色人等收入家中.

    即使如英国箱,天朗和B&W的大箱也重拾辉煌,被财力丰厚的发烧友们置于华堂,大箱子们复
    苏,其实是一种音响观念的理性回归,中国人发烧友,开始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理性分析的层面,香港的音响论体现出浓厚的地方与时代特征,研究下来是一件很有趣味
    的事,但正如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不可硬搬倒中国一样,我们在肯定香港音响论的合理成分
    的同时,不必过于神化他们的某些观点,比如LS3/5A

    如果在3000到5000的价格层面上去看,LS3/5A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小音箱,得到一部分发烧
    友追捧是可以理解的,但从13000-20000(甚至有人敢叫价30000)的价格层面去看,就未免
    太不靠谱。当理性理由不成立的时候,狡猾的炒家们就只能靠一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去为
    自己天马行空的开价寻找理由了。

    可笑的是,某些音响神人还是固执的坚持着这些早过了时的音响神话,他们眼光高傲的看着
    世人,将旁人听起来不可思议的陈年故事不厌其烦的说了一遍又一遍,企图通过这些说道让
    时光倒转,让世人的音响观回到那个靠神话过日子的年头。因为那个时代对于他们来说,太
    美好,太值得回味。

    但作为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发烧友来说,我很坦率的表达我的观点,如果我面对一个初烧
    入门的同好,我会毫不犹豫的举荐他去买一台一千元上下的五六七八手大纸盘箱,这些箱子
    灵敏度92以上的比比皆是,96的也不稀罕,有些还过100,只要单元不破不烂,你用一台几千
    元的合并机就能推出不俗的音乐来。三年以后,即使你回头再看这一段的岁月,你都不会埋
    怨我浪费了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你会发现,即使与那些昂贵的器材相比,你能听到的音
    乐内容,不会比他们少,所差别的,无非就是音质的差别和表现取向的不同而已。

    也不知有人用的那门子\"HIEND\"器材,用几十万器材都比不上的LS3/5A重播的效果,至于那些
    大系统拥有者都是些什么级别的猪头!那些所谓的白兄 /王先生/范先生要真是存在的话,那
    只能说让他们去看看五官科,检查一下耳朵有没有问题了.如果耳朵没有问题,直接送精神病
    院,一准没错

    就算要救驾,随手弄个天朗西敏寺同轴过去够不够资格?英国箱对英国箱,如果西敏寺都在你
    LS3/5A面前出丑,那天朗老板加全体设计师全体去跳大笨钟楼都应该,

    这么简单的事情,关老你想蒙谁?

    至于低频/高频/动态这些高级音箱的基本衡量要素,怎么到了某些人口里就成了感官刺激,为
    什么高音延伸好,低频厚实深潜,动态宽广的音箱反而就成了与感动心灵无关的事物了?

    当年<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有一情节,一群地方酸儒帮皇上搞地方选美,一老夫子就指着一美女
    的贝齿说\"你看这牙太过整齐,就显得呆板,须得参差错落,才有韵味\"这皇帝老儿在旁一听,当
    场就抽风背气,差点儿就直接见太祖皇帝去了.

    不知这关老夫子等一群音响大家品评音响,是否也是这个调调,

    从上面的帖子再延伸一下,谈谈所为的“高、中、低”频问题

    音乐是由人能听到的声音去构成,人能听到的声音粗略的分一下类,包含了高、中、低频,
    从音乐的构成来说,这三频的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说那个频段就代表了音乐的神髓,那个
    频段只是强调感官刺激,所以,关老的哪套说词,明显的带有偏向性和误导性,但这也是香
    港音响观的一种惯性思维。

    而没有低音和高音延伸的所谓音场,其实是个伪音场,重所周知,以交响乐而论,低音提琴
    一般在舞台的右边,而低音鼓之类的低频乐器在舞台的后方,你没有了低频响应,这重播效
    果要么就是严重的压缩动态,要么就是有左无右,有前无后,所以用LS3/5A去听交响乐,这
    效果可想而知。谁要拿这个去指导自己的交响指挥创作,想不闹笑话都不行。

    而所谓的韵味,无非就是器材为讨好听感的一些裁剪染色,比如我们听某些英国音箱的时
    候,其高频往往处理得偏暗,延伸也被控制了,这样去听小提琴,或者真的容易带来比较流
    畅或“舒服”的听感,但后来听到一些高频延伸出色,音色比较中性的音箱时,就发现原来的
    听感是被截了一段的。内容都没有了。这韵味也未免太过了些。

    而一些强调“温暖”听感的器材,其实那是“肥”和“模糊”,咋听下去好像柔和温暖,但细听一
    下其实全无质感,完全是一种染色或变异,你听这个软件是这个味,换了另外一个软件还是
    这个味,到时你就会发现这才是真的不可接受喇

    小提琴用其琴腔共鸣,发出的是一支琴的声音,所以当然可以说是绝妙,但音箱可是要用来
    播放不同乐器,不同题材的音乐的呀,你用箱震来搞韵味,搞特色,那总不可能让人听到钢
    琴和小提琴都发出同样的“箱震”来吧。

    其实,音响之道,在于对音乐软件最大程度的真实呈现,只要是软件里有的音乐细节,以及
    个音乐构成元素的分布比例,就应该尽可能向符合原作的方向靠拢。只有在没有办法解决的
    情况下,才有所取舍。你的器材因为成本、材质、设计水平、制造水平无法达到比较全面的
    效果,应该是一种遗憾,而不是优势。更不可因为想掩饰器材的不足而去嘲笑和误导听众。

    所以,当我从沉迷于英国小箱子后突然听到一些价格低廉的五六七八手大箱子后,其感觉简
    直是匪夷所思,那种从容不迫的动态,合理分布的高中低频比例,连贯流畅的频率响应,从
    这些如垃圾一样破烂的旧箱子里发出了迷人的声音,颠覆了我过去的音响观。

    对于旧箱子的选用,我比较推崇以下几个构造
    一、最好是高效率的大纸盘,十二寸以上,风琴边
    二、最好是三分频
    三、最好是金属高音,但号角就见人见志,你要听小提琴就要想想啦,但状态完好的号角除
    了日本的个个售价不菲哦。
    四、千万不要买舞台表演箱,这玩意貌似符合以上几个原则,而且价格便宜,但因为它本来
    是用在大空间里面的,你要推得它饱满,那你在三十平方左右的房子都会有点受不了
    五、买的时候要注意,老音箱有没有更换过单元,有没有修补过的痕迹,如果没有,那就恭
    喜你啦

    这种音箱,除了速度有点慢之外,在良好的推动下,还是能给你比较全面的音乐体验,让你
    在所费甚少的前提下得到音乐的享受.



    作 者: 查克 (点击此处察看对作者评论) 来 自: 129.33.115.20
    发布时间: 2010-07-05 14:11:36 使用时间: 少于一个月
    性价比: 没有参加评论 讨论 返回本版
    评 述: 很久沒再這裡寫長篇大論了,但是關於ls3/5a風風雨雨我是有些感想…..特別開版來談,
    也請3/5a的用家共同來分享,不要一直停在價格上打轉。
    接觸音響20年來3/5a我買進近賣出有五對,我都是第一手用家,除了Harbeth黑檀限量金

    音賣到26000之外,其餘都沒賣超過兩萬,因為當年我覺得以他的聲音,也只值這錢而
    以。

    1991年剛接觸音響頭兩年,對各種器材都很好奇,換機的機率超頻繁,喇叭從Harbeth Hl-

    compact ,Rogers ls7t,epos 14,到proac studio one….一直在中書架喇叭轉來轉
    去,
    後來意外在香港發燒音響上,見到寫手推薦五萬組合到二十萬組合喇叭都是用LS3/5a,才
    開始注意到它,老實說它外 型不太吸引我,但經不起對它的好奇,就請當時別超(藝聲)

    浦先生從香港帶入一對11歐姆的紅木Rogers仔,懷著期待的心情開相試聽,老實說….有
    些 些失落,高音沒proac開闊,中低音還輸ls7t一大截,但聲音平順,也就將就配著
    manley 25TT管機來聽,安份了好一段時間。

    後來Harbeth推出P3信誓旦旦說全面取代了3/5a,蠢動又來了,立即購入一對罕見的黑檀
    木,果然音響性極佳,通透,開闊,活潑,也就將手邊紅木 Rogers仔一萬六讓給朋友,

    想到此舉卻進入無窮無盡的換機地獄,大玩起小喇叭,sonus faber fm2 ,AE-1,proac
    response,sonus faber elector amator……都陸續購入中,聽音樂像再等審判,不斷重
    複熟悉音樂的片段,看誰才能高過雲頂,盯著發燒片的重低音,看誰才能把撐爆房間,追
    逐起無垠的音場,毀天滅地的動態.,冒著半夜被人丟瓶子的危險,還在那鑼鼓喧天…..

    常第二天都是黑著眼圈上班,過著身心俱疲的生活。

    這亂象又被剛剛推出的Harbeth的限量ls3/5a golden pro給終結了,才剛推出就立即花
    32000搶了一對,也不知為何要買,只覺得不買可惜,Ls3/5a沒別的本事,就是能讓人安
    心,但心一但貪婪的就會不 知足,結婚搬新家後又嫌它外行太古樸襯不出裝潢,賣掉去

    了sonus faber minima amator,誰知牽一髮動全身,又開始了換機輪迴生涯,這次沒換

    叭,而是擴大機換不停,精疲力竭外,整天流連網路,器材搬近搬出,工作家庭都無心,
    最後連婚姻也拖垮了,被迫離婚搬家。

    這對Harbeth ls3/5a gold pro 也命運\\\\\\\\\\\\\\\\\\\\\\\\\\\\\\\\\\\\\\\\\\\\\\\\\\\\\\\\\\\\\\\乖舛,先後賣給
    兩個朋友都被退
    貨,他們都
    嫌它

    音不夠Hi-Fi,無法彰顯其它昂貴器材,於是就留下自己聽,那時剛好搬到山上住,想過

    單的生活, 擴大機留著最陽春的naim nait 2,其餘全部賣掉,但一個心不寧靜的人,心
    魔是不會善罷干休,後來Harbeth和nait2也賣給了一個知名樂評家,這對坎坷的黑檀3/5a
    目前在一位 版上樂友手中,曾在一次ls3/5a集體試聽中看見他的蹤影。
    之前音響路上陸陸續續買過幾對ls3/5a,而且都是特殊貼皮的版本,覺得它收藏的價值高
    過於聲音,不買會心不安,但買後它那不慍不火的聲音,又經不起花枝招展的誘惑,陸續
    都賣出了,加一加前後共有五對,其中一對還三進三出。

    幾年來我連一對ls3/5a都沒有,它變的水漲船高,且到一叭難求的地步,一方面我忌妒手
    上擁有此喇叭的用家,,另一方面覺得它憑甚值那麼多錢,或許是自我安慰吧,連限量版
    都不留了還掛心什麼,就將ls3/5a徹底拋諸腦後,覺得它名不符其實,只是商人哄抬的產
    物,不屑也不想再擁有它,奇怪的是,心裡雖不恥,但一見到有人出售,卻還會好奇的去
    觀看。音響展上還買了一本阿明的 3/5a的傳奇,但卻連翻看都不想看,見到朋友有3/5a

    用Target腳架,明明用不到卻還是傻傻買入,我的時喇叭已換到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照理說已超越3/5a不知多少等級了。

    前年某天深夜,見到有人在Y拍賣黑牌之15歐姆Rogers ls3/5a,價格是我見過最高的,好
    奇拿出阿明的書仔細研讀,想知道為何它值那麼多錢,一看之下欲罷不能,ls3/5a原來有
    如此深奧的學問,於是做了 一件頭殼壞掉的事,用我聽過最高價去買下那對黑牌Rogers
    仔。

    一年多來我反覆聆聽這對Rogers,先後用過Luxman MQ30 和air tight 3及1的管機來推,
    漸漸明白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的道理何在,以音響二十要來評分,同價位要贏過3/5a實在太
    容易,包括自己的guarneri,和朋友放在 我家的celestion 700仔,都有實力將它打到趴
    在地上,但是以感性的程面,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更正確的說,是我聽過的喇叭全都沒
    有的東西,那就是音樂的魔力,我到至今年過四十才能體會這股味,魔力要比魅力還要更
    純淨,直接的憾動內心的深處,每次聽它歌唱除了感動還有感傷,這很難用頻譜去分析,
    也很難用頻寬去規格化,它像 一種歲月之音,一種古老而動人的旋律,簡單卻寧靜,我

    終於明白了,為何一些老玩家在玩遍天下銘器後,最後總是情歸在ls3/5a上,他們經歷太
    多的驚濤 駭浪了,發現簡單才彌足珍貴。
    LS3/5a有沒有人炒作,全世界都在炒,亞洲尤其兇,一個平庸的器材,是沒有風靡世界的
    本錢,人耳決定它最後的價值,它有自己的個性,很難刻意去改變,山珍海味未必讓它開
    嗓,但用上最直樸的器材,一台小瓦的單端的管機,動人的天籟就栩栩如生,突然想起二
    十年前香港Rogers LS3/5a的廣告詞-「渺小卻偉大」。

    一路從好奇,追尋,迷惘,唾棄,不齒….到頓悟,花了我太多金錢和心力,如果一生只

    帶一對喇叭到孤島,我會毫不猶豫捨下guarneri帶走3/5a,人生風雨已太多,恬靜的角落
    卻難求。

  • ·

    (作者:赵生 时间:2010-07-07 13:22:28)
    英国BBC LS3/5A自第一代面世后三十多年以来, 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变化, 特别是1987年
    连单元和分音器都改了, 但LS3/5A 直闯心灵的音乐感和惊心动魄的人声和弦乐像真度始
    终维持不变, 到今天为止, 无论新出的小喇叭售价有多昂贵, 制作有多精美,但发烧友听声
    收货的话, LS3/5A依然身在顶峰, 一览众山小.-----香港<发烧音响>陈主编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