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品牌用家>排行榜
-
- (峰凯)劲浪Focal Sopra NO3
¥180,0000.00
- 类型:音箱
- Sopra No.3是Focal在2016年为Sopra系列增加的 一款全新型号产品。Sopra No.3与Sopra No.2一样属于三路四单元落地音箱 ,只是Sopra No.3的箱体体积和低音单元的口径更大,能重放出更大的声音,满足面积更大的家庭环境。对于Sopra系列,它 的很多设计和零件的选用都源自Utopia系列,因此Sopra系列在定位上比其他系列都更接近于Utopia系列,而且大家有没有发 现,Sopra系列音箱的外形都走简约时尚的路线?这其实是Focal的一种策略,目的就是以更年轻化、更时尚化的外形,还有更 小的体积,再引入Utopia系列的技术,但相比起Utopia而言,又有更低的价格,让它能轻松地进入居家空间,同时又有顶级的 声音重播效果。 体积可妥协,但品质不能妥协 刚才说到,Sopra系列的出现是为了在尽量缩小体积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声音重播效果可以更接近于Utopia系列,这似乎是挺 矛盾的一件事情。Focal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除了不仅将Utopia系列所用的喇叭单元和技术放到Sopra系列上面,还针对Sopra 系列本身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其中,应用于高音部分的号角负载就是针对Sopra系列而开发出来的。 对于Utopia系列,它的箱体容积够大,且每只单元都有一个足够大的独立箱体空间,但是到了Sopra系列之后,因为需要在体 积方面作出妥协,那么就不能够用大口径的低音单元,而旗舰型号的Sopra No.3,低音单元仅使用8英寸口径的,并使用两只 ,低音反射孔开口放底部,这样就保证了低频的能量。另一方面,箱体体积可以缩小,前面板的宽度也能减少,箱体可以做得 更修长。 其次,高音单元也不能像Utopia系列那样给予一个足够大的独立空间,只能另外寻找解决办法。Focal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取 消高音部分的独立箱体,采用一个号角负载来代替,将高音单元的背辐波从负载号角处导出,这对于高音单元来说,背部就是 一个无限大的箱体,完全不存在高频背波影响高音单元的说法了。但由于号角负载会对高频起到扩大的作用,因此,Focal在 这个号角的出口处加上金属网罩,这个金属网罩就是用来衰减从号角负载传出的高频。 悬边阻尼质量调整和中性电感回路,有助降低单元失真 悬边阻尼质量调整(Tune Mass Damper)是Focal为了降低单元失真的做法,主要针对中低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它的特点就是悬 边划分为两层,且两层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其中,靠内的一层较厚,外面一层较薄,这样的设计能够抑制悬边的余震,达到降 低失真的目的。所谓悬边的余震,是因为单元在工作的时候会将震动传导到悬边上面,而悬边也因为自身重量的关系而导致震 动加强,这些多余的震动就是导致单元失真的其中一种原因。因此,Focal通过软件辅助计算,并经过实际测量,从而找出振 幅最大的两个点,并将这两点之间的悬边加厚,如此一来就能让单元的失真进一步降低了。 对于中性电感回路方面,我们常见的喇叭单元中,其磁体往往会套上一个圆形的盖帽或者一个铜圈,让磁力线和电感值趋于稳 定。但Focal却认为,这样会降低磁体的磁力。因此,Focal的做法是把这个铜圈或者盖帽安装在音圈的外侧位置,也就是磁铁 的内侧位置,既可以保证稳定的磁力线和电感值,又能更大程度地避免磁力降低,同样可以降低单元的失真。 ——转载影音中国
0条帖子224访问
-
- 魔域Magico M3
¥475,0000.00
- 类型:音箱
- 拥有当今最高扬声器生产技术的美国魔力(Magico),宣布推出新一代揉合航天级铝材和碳纤维素材的革命性扬声器产品,它 还拥有一个令人着迷的高性能跑车代号,它的名字叫M3。 航天级铝材骨架搭载碳纤维侧翼 M3的开发概念,源于2014年面世不久瞬即售罄,全球限量生产50对的M-Project,经过精密计算及无数次严格测量的单元排位 ,确保衔接达到天衣无缝的最佳境界,内部设有极为繁复,以数十件动用CNC计算机数控车床进行切割的金属骨干组装而成的 三轴式支架,搭载三文治结构碳纤维左右侧翼,杜绝不必要谐震对重播音效所造成的干扰和渲染,缔造最高准绳度的结像定位 。中音和高音将会被安排在一个完全独立,以聚合物生产的隔离声箱之内,其独特造型能抑制内部折射,同时能抵抗外来谐震 的侵袭。同属三路分音设计的同门S3扬声器,亦有使用这种隔离声箱。三枚采取垂直手法安装于前障板的低音单元,将会加入 红铜精制的垫圈,作为单元和声箱支架之间的耦合素材,以收避震效果。 石墨烯纳米Graphene / Nano-Tec振盆中音及低音 Magico是世上首家选用石墨烯Graphene作为锥形单元振盆生产素材的Hi-end扬声器品牌,如今M3所配备的6吋 MAG6004RTC 中 音和 3只7吋直径 MAG7012RTC低音单元,振盆部份更以多层式碳XG纳米石墨烯及高刚性碳素材编织而成,相比同门型号所使用 旧有制品,重量不但大幅减轻了20%,整体刚性还足足提升达300%水平。尾随的钛音圈及钕磁体回路,不但能承受强大音压推 送,近乎零水平的总谐波失真,足以傲视全球任何一所单元供应商。 源自M-Project MBD28钻石镀膜铍单元 务求全面发挥石墨烯纳米Graphene / Nano-Tec振盆中音和低音单元的过人优点,Alon Wolf先生专诚为M3选用在组装前预先运 用特殊技术把钻石粉末平均地覆盖于铍震膜之上,M-Project亦有使用的MBD28 高音单元,这套革命性单完制作技术既可进一 步加强震膜的刚性,却不会令本体重量有所增加,配合特长冲程悬挂及高能量钕磁铁回路结构,对于超高领域的伸延及声音还 原度,终得以提升至完美境界。 美国制造限定 运用专利椭圆对称跨越拓扑技术进行组装的M3,只会限定在 魔力 Magico 位于美国的厂房内生产,出厂前必需经过严格测试 及配对,确保每位M3的用家将可享受到如出一辙,不存丝毫偏差的完美表现。 ——转载Fi-Play
0条帖子227访问
-
- 贝歌Piega Master Line Source2
¥500,0000.00
- 类型:音箱
- 2013年Piega推出他们的旗舰Piega Master Line Source四件式音箱,媒体与市场对其赞誉有加,为其声音表现和工业设计的水平深表叹服。但四件式的大家伙,每一件都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高度,摆在家里,空间必须够大才行,可是一般住家难有这样大的空间。因此,老板Kurt Scheuch开始计划设计一款次旗舰,令其体积小一点,能以放进多数人的客厅里。Master Line Source 2(后文以MLS 2代称)于焉诞生。 MLS 2使用四组双面发声的线音源单元,每组包括一个中音和在前的高音。其高音负责处理3000Hz以上的所有频段,而3000Hz以下到500Hz则都交由中音负责。Piega采取这样的线音源单元设计,可以让声音更直接地投射到聆听位区,向上与向下的扩散角度小,也就减少了从天花板和地板而来的反射音,对声音的清晰度和细节重现有所帮助。此外,中、高音采用这种多单元的设计,其发声面积比起传统音箱的单一单元更大,光是高音单元面积就比一般的凸盆高音面积大上50倍。这能让中、高音的发声更有效率,进而提升音箱的动态表现。 在这四组线音源单元后方,则是一排以MDF板制成的格栅,能以让背向的声波开散出来,助于形塑扩展开来的音场。Piega一向坚信箱体必须要坚固,尽可能降低箱体的共振,才能重现更纯净无染的声音。因此他们为MLS 2制作了实心厚铝的前障板,厚度达1公分;此外,则复合了MDF做为箱体的主要材料,内部还加上一种具有黏着性、高密度的材料Idikell,作为吸震、抑震之用。这个高度抑震的箱体,内容积有64公升,正足以提供MLS 2的低音单元良好的运作环境。MLS 2有两只22公分的UHQD低音单元,并加上两只相同口径的被幅单元,四只单元能让MLS 2能产生20Hz的低音。 摆不下旗舰MLS?那就试试MLS 2吧! ——转载投影时代
0条帖子222访问
-
- 威信Wilson audio Alexx
¥890,0000.00
- 类型:音箱
- Wilson Audio在2016年发表的最重要产品,莫过于Alexx大型音箱,这是Wilson Audio史上第四款「全新设计」的音箱,但并 不是用来取代MAXX,而是比Alexandria XLF位阶略低的产品,加上2017年预计正式推出的WAMM Master Chronosonic,在 Wilson Audio旗下的「顶级大型旗舰音箱」等于有三款,包括WAMM、Alexandria XLF与Alexx。 「时间」是音箱设计的金科玉律 关于Wilson Audio的设计理念,从1974年创立以来,四十多年从未改变,而且是「吾道一以贯之」,那就是强调「时间」 (Time)!「时间」有这么重要吗?我常告诉爱乐的朋友,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要专注聆听,每一分每一秒都串起连贯的音符 ,要是不专心错过了,就会漏掉藏在音符当中的美好。可是任何音箱播放音乐,不管等级高低、昂贵与否,全都不会漏失任何 一个音符,为什么Wilson Audio这么重视时间?因为在音箱发声的那一刻,诸多单元所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在「同一时间」到达 耳朵,决定了音乐回放的「真实感」,人耳非常非常敏感,尤其对时间相位更是如此,只要音箱播放出来的声音产生时间误差 ,马上会感觉声音「不真实」。 Dave Wilson多年前就注意到这个问题,而它耗费了数十年光阴,要为这个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他的方法是什么?其实在1981 年的旗舰WAMM(Wilson Audio Modular Monitor)已经把答案讲出来了,那就是模块化音箱箱体,把高、中、低音全部装在独 立箱体,而且音箱模块位置与角度都可调整,根据聆听者的「皇帝位」,精确调整距离与投射角度,这样才能达到真正音乐播 放的时间一致性。好个1981年,这个答案已经在35年前做出来了啊! 可以精确微调声音的时间 在Wilson Audio的音箱产品当中,每一项都具备「时间准确」的设计特点,越是高阶的Wilson Audio音箱,越能执行精确的时 间调整功能。用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W/P Sasha 2当作产品的中心点,分为上下两截的W/P Sasha 2可以调整中高音模块 ,作为时间补偿,而在W/P Sasha 2之下的三款音箱Yvette、Sabrina与Duette,都是单一箱体,靠前障板向后倾斜做时间修正 ,不能执行微调。 可是如果我们从W/P Sasha 2向上看,Alexia比较像是放大的W/P Sasha 2,但高音与中音模块皆可调整,时间微调的功能更精 细一些。往上到了Alexx,上下两个中音模块夹着一个高音模块,形成MTM点音源单元排列,三个模块都可以独立调整,功能几 乎比照更高阶的Alexandria XLF,只是Alexx的体形略小一些。而即将推出的WAMM Master Chronosonic,总共5个中高音模块 全部可以独立调整,针对「时间准确」这件事情,WAMM可以执行最细微精确的调整。 以「调整精细度」来看,Alexx、Alexandria XLF与WAMM,可算是同一等级,三款都是四音路设计,高音、中音与中低音模块 都可以独立调整,还都加上Wilson Audio自家分音器电阻微调功能。如果我们用车子来比喻,Alexx、Alexandria XLF与WAMM ,三款全都是性能卓越且设计经典的911,但Alexx像是Carrera等级,Alexandria XLF像是911 Turbo,而WAMM就是最高等级的 GT3 RS了,但不管是哪一种等级的911,都能让人享受风驰电掣的驾驶快感,而Wilson Audio则是让人享受驾驭音乐的乐趣, 新科技带来更好的产品 模块化独立音箱设计,一直是Wilson Audio解决时间准确的标准答案,从35年前第一代的WAMM就已经这么做了,可是,假如 Dave Wilson多年前就已经找到答案,那我们去买古董回来听不就好了,干嘛追新鲜的Alexx?那不是更贵吗?唉!所有的设计 工程师都受限于他所处时代的科技水平,三、四十年前没有这么好的复合式材料,没有那么精确的CNC加工技术,也没有那么 快的计算机辅助计算,但是现在这些技术越来越好,像是在研发Alexia时,Wilson Audio就已经开始使用最新的3D打印辅助设 计,所以,虽然Wilson Audio的设计理念从开始到现在从未改变,但是他们用来设计与制作音箱的技术却一直在进步,所以产 品才会越做越好。 Wilson Audio基本的「时间正确」设计观念表过,我们来看看Alexx如何落实在设计上面。从单元讲起,Alexx总共使用了5个 单元,高音是1吋Convergent Synergy丝质软半球高音单元,顶部的中音是5.75吋单元,高音下方的中低音是7吋单元,低音部 分用了两只单元,但尺寸不同,分别是10.5吋与12.5吋,这四个部分都装在独立箱体当中,而且每一个音箱箱体模块都有其独 特的材料与设计,让这么多的音箱单元听起来「合二为一」。 集合自家大成的独门单元 Convergent Synergy高音单元是Wilson Audio从Alexandria XLF开始的创举,此后延伸到Alexia、W/P Sasha 2与Alexx,甚至 即将登场的WAMM也是如此。现在许多昂贵的音箱,都强调使用珍稀昂贵的材料制作单元振膜,像是钻石、陶瓷或铍振膜,但是 Wilson Audio却反其道而行,用上丝质软半球高音。 其实Wilson Audio原厂营销经理Trent Workman来台时就说过,这些昂贵的单元他们全部都试过,但是都比不上他们自家开发 的Convergent Synergy高音单元,所以才会从Alexndria XLF开始,一路换装到全系列Wilson Audio音箱上面。还有, Convergent Synergy丝质软半球高音只是统称,Wilson Audio针对每一款音箱的高音都有特殊处理,虽然都叫做Convergent Synery高音,但是Wilson Audio总共有5个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是针对特定音箱做优化的微调,不能互通换用。 音箱模块各有各的设计 Alexx的Convergent Synergy高音,安放在密闭式的音箱箱体模块当中,当然,这个Convergent Synergy高音的版本是针对 Alexx所设计。高音上方的5.75吋中音单元,是Sabrina研发时所设计的5.75吋中音,而高音下方的7吋中音单元,则是与 Alexandria XLF相同,这个7吋中音单元的应用可多了,XLF、Alexia、Sasha W/P 2、Yvette与Polaris通通都用上。两个中音 单元的音箱箱体都是低音反射式设计,但5.75吋中音的低音反射孔采用向后发射,而7吋中音则是向下发射。 至于Alexx底部的低音音箱模块,混搭了10.5吋与12.5吋低音单元,这样的设计从Alexia开始,延续到Alexx,而最新的WAMM Master Chronosonic也是如此。为什么不是相同尺寸的低音单元?一般使用相同尺寸的低音单元,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可以提升 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发声面积,可强化低频量感,但Alexx却混用10.5吋与12.5吋低音单元,提升效率与量感的效果依旧,但 靠箱体略为倾斜的设计,可以让低频的「时间」衔接更流畅。您看,连低音这么细微的地方,Alexx都要斤斤计较。 特殊「秘密」复合材料箱体 Alexx所有的音箱单元模块,全部都是独立音箱,而且箱体材料各有不同。Wilson Audio的音箱箱体所使用的材料,称为X Material与S Material,而从最新WAMM的研发当中,他们又多了W Material,Alexx用了哪些特殊材料?答案是X、S、W全部都 用上了。但X、S、W材料究竟是什么特殊的复合材料?假如Wilson Audio都讲了,Know-how全部秀出来,那他们还卖什么?不 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特殊的复合材料是为了得到远胜过MDF的刚性与阻尼。 依照Wilson Audio原厂的讲法,以刚性来说,X Matreial大约是MDF的12倍,S Material是14倍,而W Material则是20倍。为 什么要在音箱箱体使用比传统MDF刚性强十倍以上的特殊材料?答案很简单,要让音箱箱体够「死寂」,几乎不受音箱单元运 动时的谐振干扰产生失真,而且材料阻尼要高,才不会有箱音。 依然保守秘密的分音器设计 至于分音器的设计,对Wilson Audio来说,永远是一个难以探知的谜!Alexx的规格没有说分频点,也不说分音器的滚降斜率 ,他们家的分音器如何设计,就算您买回家也参不透,因为电子组件外面全部都灌上黑色环氧树脂,根本看不到零件。这与箱 体的特殊复合材料一样,分音器也是Wilson Audio行走江湖的秘诀心法,绝对是不宣之秘。 有了特殊材料的音箱箱体,加上从WAMM、Sabrina与Alexia研发获得的新世代Wilson Audio单元,Alexx内部也使用 Transparent配线,外加调整用的电阻网络。这个可更换的电阻网络是分音器的一部分,Wilson Audio特别做成透明机箱,道 理就像欣赏陀飞轮瑞士精工手表一样,而电阻网络的功能有二,第一是精确控制各个音路单元的音量匹配,让诸多单元的声音 能融合在一起;第二则是扮演高质量的保险丝,保护单元不被扩大机烧毁。 虽然Alexx的电阻网络同样属于分音器的一部分,但数值却是公开的数据。高音单元模块配2.1Ω(两个4.2Ω并联),5.75吋 中音配0.75Ω(2个1.5Ω并联)、7吋中音配1.2Ω(两个2.4Ω并联),而低音所使用的电阻称为阻尼电阻,总共是23.4Ω, 但并没有装在透明垫组盒内,而是装在低音模块当中,用家也不能自己更换,要请代理商服务。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需要更 换或调整电阻,但是在某些特殊的空间当中,需要调整高频或低频的增益,假如想要增加高音1dB,就要把阻抗改为1.1Ω(两 个2.1Ω并联),反之,若要降低高音1dB,则要换成3.1Ω(两个6.3Ω并联)的电阻。 XLF Port低音反射孔有利音箱调整 由于Alexx属于Wilson Audio的大型音箱一族,所以一样配置了XLF Port低音反射孔,可以按照空间声学条件,或者扩大机的 搭配,让低音反射孔向前或向后发射。我来代理商鸿机试听的时候,XLF Port采用向前发射,本以为是空间的关系,但代理商 告诉我,主要是依照器材的搭配,空间反而是其次。看来玩Alexx的学问多多,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参透,还好在我来听之前, 代理商已经把Alexx玩透了,摆位搭配全部弄好,我只需要好好享受音乐即可。 ——转载U-audio
0条帖子256访问
-
- KEF Muon Upgrade
¥1,050,0000.00
- 类型:音箱
- 英国殿堂级音响名牌 KEF多年来一直坚持“声学创新”的核心价值,致力研声学技术。经过音响工程师团队努力不懈的开发和 尝试,KEF为大家带来升级版的Muon旗舰扬声器,将这对结合顶尖声学技术与魅惑动人造型的超凡之作再推往新的高峰。 采用精铸铝合金属塑模铸成的Muon(舞昂)是工业设计名师Ross Lovegrove的超凡之作,Muon首次面世时,其革命性铝合金外 壳与浑然逼真的音色已为业界带来空前震撼,今次KEF工程师再一次带来革命性的升级! 技术升华 升级版的Muon(舞昂)采用了KEF最新最顶尖的Uni-Q®同轴共点单元,将 1 吋高音单元置于5吋中音单元轴心,高中音频同点 输出,大大扩阔最佳的聆听空间。最新一代Uni- Q®配合了后方排气孔设计,锥盆后方产生的声音会经由一条导管及吸音物料 导出箱 体,减低音箱内不必要的气压及干扰,产生最纯净的高音。 为配合新单元的技术,升级版的Muon亦配备了全新设计的分音器,完美无暇地整合了音箱上9个单元所输出的频率。结合Muon 一直沿用的ACE (Acoustic Compliance Enhancement) 低音强化技术,低频延伸大幅度提升,成就了家用扬声器中前所未有的 低音体验。 超凡工艺 Muon(舞昂)的箱体以6毫米厚的精铸铝合金制造,设计师Ross Lovegrove巧妙地利用其在高温下延展性佳的特质,通过铝金 属超级塑型技术 (Super-formed Aluminium)* 将其箱体塑模出尤如女性胴体般令人惊艳的造型。整个制作过程全由最顶尖的 英国资深工匠处理,每一对 KEF Muon均需在KEF英国的专业声学实验室通过无数次精密的声学测试,产品证书上还附有制作者 的签名以及各项专业数据。 这个经精心考量和设计的升级版Muon充份展现了声音的动感,还有极致清晰的声效及传统扬声器无可比拟的精细无瑕音像。由 面世至今,Muon无可置疑被誉为世上非凡的扬声器,售价£112,500。 KEF Muon全球仅限量销售100对,所有Muon用家更可享有终生保养承诺。 Super-formed Aluminium 利用高温和气压将金属塑模成不同形状,此技术多被用于制造超级跑车的金属车身。 ——转载中国音响
0条帖子213访问
-
- 宝华B&W 800 D3
¥225,0000.00
- 类型:音箱
- 监听级音质 B&W 800D3扬声器树立音频性能新标杆 腾讯大成网·数字生活频道 作为全新800钻石系列的旗舰产品,800 D3 采用创新、突破性技术,打造了本系列的巅峰之作,成为 Bowers & Wilkins 迄今 最超卓的扬声器。 新款 Bowers & Wilkins 800 D3 扬声器重新定义了音质,堪称 Bowers & Wilkins 有史以来性能最佳、功能最先进的扬声器 ,并恰逢 Bowers & Wilkins 成立50周年前夕正式面市,标志着我们向着品牌创造人 John Bowers 先生提出的“极致原音” 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 去年年底推出的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系列扬声器无论对于该系列本身,或是整个高端扬声器领域均树立了新的性能标准 。历经7年的精工细作,结合努力不懈的研发、先进的音响工程、业界专家连续的试听,800 Series Diamond 系列最终闪耀诞 生。而该系列旗舰 800 D3 扬声器的推出则将标杆再次提升。 全新 800 D3 与 802 D3 视觉上的差别在于扬声器箱体及两个低音驱动单元的尺寸。800 D3 搭载了一对10英寸的 Aerofoil 低音单元,而相对小巧的 802 D3 则配备两个8英寸单元。低音单元不仅外观更大,而且还采用了独特的碳纤维结构以实现更 坚固、更具活塞运动的振膜,并优化了线性度与降低失真度。单元得益于配备提升磁体的更高规格电机装置,大大提高可控性 ,以及优化的分频器,因而相比 802 D3,其性能获得大幅提升。802 D3 与 803 D3 采用了更高质量的 Aerofoil 单元防尘盖 ,其夹层结构由碳纤维以及与 Aerofoil 音盆相同的复合泡沫塑料构成,进一步减少了谐振;而这只是精雕细刻的 800 D3 无 数考究细节和锦上添花的其中一小部分。 此外,800 D3 搭载了与 802 D3 相同尺寸的 Continuum 音盆、中音涡轮头以及坚固的高音单元组件。而改进后的分频器与电 容器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关键部件的质量,从而与 800 D3 出色的低音性能交相辉映。同时,革新后的 800 D3 在负载与灵敏度 方面仍与 802 D3 不相上下。 凭借创新的技术,加之一系列整体改进如更加坚固的箱体、夹板更厚因而更加稳健的 Matrix 支撑系统以及精心配置的铝钢托 架,全新 800 D3 扬声器将带您步入音乐的乐园。新款 800 D3 的低重音虽然明显增强,但声音依然悦耳精准。除了难以置信 的高保真低音输出,其低音单元毫不逊色于卓越的 802 D3,失真度低于 10dB。 相比上一代 800 Diamond,800 D3 的空间感也得到显著提升,能够轻松、真实地重现整场交响乐队。这归功于经过改良的4个 驱动单元组合,以及不只 800 D3,而是整个 800 Series Diamond 系列的全新驱动单元技术所带来更卓越的高保真和精准度 。 为生产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Bowers & Wilkins 特意重新改造了位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沃辛市(Worthing)的制造厂, 彰显了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扬声器的一贯承诺。800 D3 扬声器将与该系列的其他产品一起在焕然一新的工厂内闪耀诞生。 多年孜孜不倦的工作、对细节的专注以及大量的投资最终不仅打造出知名扬声器系列中真正的旗舰产品,而且也成就了 Bowers & Wilkins 迄今最佳的扬声器。此外,全新800 D3 还令人不禁想起公司创始人 John Bowers 追求卓越的热情与动力 至今仍在这家拥有50年辉煌历史的公司内生生不息。 技术 Aerofoil(飞翼)振膜 有时,新技术能帮助我们达成几年前无法实现的工程梦想。Aerofoil 低音振膜就是一个完美的案例。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 建模技术和全新的振膜物料,我们得以制造出不均厚度的振膜,而且其坚固程度也实现了最大化。这种优化的形态意味着振膜 具备可听音域内更高阶的回音效果,从而产生精准、可控且生动的低音。 Turbine 涡轮中音头 请聆听声音,而不是箱体。这就是我们分离式单元背后的原则,也是我们自1979年推出首款800系列扬声器以来第一次引入的 特质。现在,得益于先进的全新设计,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的单元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杰出性能。整个 Turbine 涡轮中 音头采用了铝制外壳,由内部径向散热片支撑,外形修长苗条。Turbine 涡轮中音头几乎完全惰性,其所产生的声音不会出现 箱体音染。 坚固的Diamond钻石高音单元 震动是高质量声音的敌人。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震动,您需要尽可能坚固的音响组件。在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中,我们 创造了史上最坚固的高音单元。新系列扬声器的高音单元组件包裹在实心铝壳内,同时经改进的凝胶退耦系统使得高音单元不 受箱体谐振影响。其结果是,聆听者不仅能敏锐地捕捉声音细节,还能获得对音乐更高层次的洞察。 Continuum(刚听能)音盆 数十年来,我们都认为 Kevlar 是最佳的中音音盆物料。但是如今,在密集研发八年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更好的物料。得益 于复合构造,Continuum 音盆避免了可能有损常规驱动单元性能的突变行为。其结果是实现了更加开放、中立的性能。同时, 这也是扬声器设计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借助计算机建模,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中音音盆的设计也得以彻底颠覆。全新音盆的构建实现了非凡的坚固性,同时调 谐质量阻尼器也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振动。 反向包覆箱体 就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箱体理想形态的设计而言,我们实现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我们并未采用背面弯曲、前端平坦 的扬声器造型,而是将箱体的前端和边缘都设计成一道连续的曲线,然后再与紧固的铝制背脊相整合。更少的连接有助于形成 更坚固、更稳定的结构,而弯曲的前端也意味着驱动单元周围存有更少的阻碍。因此,声音弥散得到优化,箱体反射也相应减 少。 Matrix 矩阵 Matrix 矩阵为我们的扬声器内部提供了支撑。这是一种工作原理和船体支撑类似的内部结构,相互交织的平板使我们的箱体 坚固且稳定。在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中,我们引入了最先进的 Matrix 矩阵概念。其内部平板更厚,坚固的胶合板取代 了 MDF,同时也增加了紧固关键应力点的金属组件。整体而言,它是我们至今为止构造的最为坚固的 Matrix 矩阵支撑系统。 底座 一款伟大的扬声器需要坚如盘石的底座。通过将音箱分频器从底座移至扬声器主体之中,我们得以为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创造出更加稳固且抗谐振的底座。全新的底座取代了原来的设计,设于重大的铝座之上。这样就降低了重心、平衡了 Turbine 涡轮中音头的重量,从而优化了稳定性。 全新 800 D3 系列较大款式的扬声器基座配备了脚轮,让您可以轻松地将扬声器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用地板钉脚替代这些脚轮 曾经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将扬声器向一侧翻倒。不过全新800 Series Diamond却并非如此,虽然配有连成一体的钉脚,但 是简单扭转即可降下或升起。 钻石高音单元 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虽然全新 800 Series Diamond 的绝大多数组件都经历了革新,但是以其命名该系列的组件则得到了 保留:这就是扬声器的钻石高音单元。我们的钻石单元融合了最顶级的高音技术,可以创造无可比拟的声音细节、自然感和空 间感。 钻石:超级物料 在神经外科和 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大型强子对撞机等高度专业化的工业应用领域,钻石的属性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同和 赞誉。钻石独特的刚度亮度比也使其成为完美的高音物料。钻石高音振膜专为 800 Series Diamond 开发,将崩裂频率门坎往 前推至令人惊异的70千赫,从而实现了超凡的清晰度和细节感。 造就钻石非凡特性的是地震压力、火山温度以及大约20亿年时间的磨砺。庆幸的是,科学已发现了一种缩短这个过程的快捷方 式。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我们的钻石高音单元可像晶体一样在实验室超高温火炉中形成,然后再切割成完美的高音单元形态。 资料来源:http://cd.qq.com/a/20161021/034695.htm
0条帖子256访问
-
- 天朗Tannoy Prestige GR ST& ST-300Mg
¥27,5000.00
- 类型:音箱
- 物理上,人耳可听的频率范围是在20Hz~20kHz,实际上每个人的听力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好,有的人稍 差,而随着年纪增长,听力也跟人的其他器官一样会老化与退化。既然人耳大多是听不到超过 20Hz~20kHz的声音,那么为什么我们常看到High End音响又特别注重这部份的再生能力?答案其实很简 单,虽然我们耳朵无法听到,例如用30Hz说”你好吗”,您应该听不到,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或身体确 实能接受或感受到这些讯号,变成我们聆听音乐的感受之一,如极低频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强大的 极高频可能会变成杀人武器也不一定。如果您曾经比较过在系统加了超高音后,通常就不会再怀疑超高 音是否有用的说法! 早期的喇叭由于单体技术尚未成熟,带宽有限,因此外接超高音的作法相当常见,现在的单体技术进步 ,通常已不需要再外接超高音就有足够的高频表现,但High End永无止境,超高音的技术也不断再进步 ,往往加上超高音后还是能让玩家有拿不下来的感觉,一颗好的超高音不仅是看频率而已,如同其他单 体一样,频率表现、速度反应、音色、密度等等都是能为系统声音加上多少分的关键,超高音的设定也 是一大学问,如同超低音一样,分频点、增益与位置都会大大的影响其表现。说完了硬件,软件也是一 样,CD制定44.1kHz的取样频率就是对应到每声道20.05kHz的最高频率,现今的录音设备与媒介早以超过 44.1kHz为局限,SACD就已达到2.8224 MHz(CD的64倍),数位母带24Bit/192kHz也不算少见,以更大的带 宽与动态追求保留现场的所有信息,与硬件的高规格发展相互呼应。 Tannoy从以前就是生产超高音的代表厂商之一,Tannoy的喇叭采用单颗同轴单体,虽然同轴单体不断再 进步,已经能相当完整的再生全频段了,但是如同前免所提的,超高音的技术也不断再进步,因此对于 声音表现要再更上一层的,加上超高音可算是一种最快的方法,Tannoy Prestige GR系列的喇叭除了最 小的书架Autograph Mini以外,都能与Tannoy SuperTweeter匹配使用,将带宽延伸到50kHz。 具有指标性的Tannoy超高音 若提到超高音,一定不会少了Tannoy,目前Tannoy超高音从入门到最高阶共有三个型号:ST50, ST100, ST200。 最新旗舰Prestige GR & ST-300Mg SuperTweeter超高音 新发表的超高音有两个型号,主要在外观本体材质与颜色上有所不同,其他如单体、规格都是一样的。 Prestige GR超高音专为搭配Prestige GR系列喇叭所设计,本体采用与Prestige GR喇叭系列一样的核桃 木,整体具有一致性,ST-300Mg则是采用梣木消光黑。Prestige GR超高音的原型最先在去(2015)年的慕 尼黑音响展亮相,当时摆在一个保护的透明展示盒中,其富丽堂皇、复古味相当浓厚的造形让我直觉是 Tannoy早期的古董级产品,后来才知道是最新的产品。为何Tannoy要推出新一代的超高音?原因其实很 简单,Prestige GR系列喇叭发表后,其性能整个提升了,现有的超高音,如ST200使用在其身上的效果 就没那么明显,原厂势必要研发出更厉害的超高音来搭配,Prestige GR & ST-300Mg就此诞生。 内外均为全新设计 Prestige GR超高音造型明显地与现有的ST50, ST100, ST200不同,高音单体位于一个支架上,多了角度 高低可调的弹性,可对应聆听者耳朵的高度,单体采用一颗新的25mm,44 micron厚的镁(magnesium)合 金单体,并使用钕(neodymium)磁铁系统,这应该也是ST-300Mg型号中特别加了Mg的意思,原本的ST50, ST100, ST200使用的是钛(titanium)金属高音。新的单体也让带宽大幅的增加到62 kHz(-6dB),连续承 受功率175 Watts RMS,也比ST200的135W增加许多,表现当然更好,至于分频点则不变,分别为14, 16 or 18kHz,输出增益与ST200相同为五段,89 dB, 90.5 dB, 92 dB, 93.5 dB, 95 dB。Prestige GR超高 音的用料也非常讲究,采用镀银高纯度结晶无氧铜、PTFE铁弗龙隔离绝缘的内部配线,镀金的喇叭端子 与调整螺丝、空心电感、无感金属氧化膜电组、陶瓷基板及高质量的聚乙酯薄膜电容,分音线路为3阶高 通设计,效率95dB,正常阻抗为8奥姆。 安装简单、效果立现 安装时没什么难度,只要按原厂的说明一步一步进行就行,首先是接线,若喇叭只有Single-wiring,就 正负级不要接错就行,若是Bi-wiring,如Kensington GR,就要接到高音那组端子。再来是摆放位置及 设定,原厂有附一张标尺位置,对照说明书,Kensington GR位置在D、分频点要设在16kHz、输出增益为 93.5dB,建议用家先设在此标准位置,另外原厂建议熟化至少20个小时以上。 文章来源:广州丰泽影音
0条帖子245访问
-
- NuPrime STA9
¥4,7500.00
- 类型:后级
- 特殊A+D放大架構 STA-9應用了一種所謂A+D放大的架構。這是從較早推出的IDA-8綜合擴大機發展出來的。此放大線路結合了A類和D類放大,因此可兼具二者的優點。許多音響迷都認為A類放大最好聽,這話是也不是,放大線路工作類型沒有絕對的優劣,A類可以好聽,也可以不好聽,B類是這樣、D類也是這樣。但是,無可否認的,A類放大工作下,聲音表現最為線性,且可以讓奇次諧波失真降到最低,加上其大電流輸出,得以讓喇叭獲得足夠的驅動電流因此,才會被認為好聽。這是A類放大的優勢。可是,A類放大有個難以避免的問題,就是太過耗能,因為A類擴大機一開啟,就允許線路中存在高額的靜態電流,電流大,自然會發熱。所以才有其他的放大類型出現,好降低擴大機的能損。 D類放大線路可謂其中能源使用效率最好的一種線路。D類放大是一種交換式放大(switching amplifier),將電晶體當作開關,以全開或全關的方式產生方波,藉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衝寬度調變)把所接收到的類比聲音訊號調變成幅度相同但寬度不一的方波,再將此方波放大,即可得到放大後的信號,以推動喇叭。NuPrime是D類放大高手,從他們的前身NuForce開始,就一直採用D類放大設計擴大機。他們自家的D類放大線路有獨特設計,稱為「自給震盪線路產生脈衝寬度調變」(self-oscillating circuit to generate pulse width modulation)。名稱很長,不好念也不好記,我們就簡稱它為SOC線路。這個SOC的D類放大線路的優異之處在於,能使D類放大線路的開關交換頻率提高,以STA-9為例,它的交換頻率可達550KHz,至於Reference等級的擴大機更可達600KHz,較一般D類擴大機頂多300kHz的交換頻率高出許多。這好處是什麼呢?我們姑且以數位取樣頻率來理解,更高的數位取樣率,就能使還原出來的類比音訊更接近原始波形;同樣的,D類放大的更高交換頻率,就表示他們調變的方波密度更高,同樣就更接近原始的類比波形。 STA-9的輸出級,採用D類放大,藉以達到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所以它能夠做的機身小小的,驅動力卻很可觀,單一台STA-9以立體聲工作,足有120W輸出(無論負載阻抗為多少,最大輸出功率恆定),如果換成一部常見的AB類擴大機,您想體積要多大?如果是一台純A類的呢?STA-9的投影面積比一張A4紙還小,重量僅有4.75公斤,很多CD唱盤都比它重。 不過,NuPrime更希望讓STA-9在精準和傳真之餘,還能有溫暖音色,因此,其輸入級以J-FET晶體,用單端架構做A類放大,而且原廠還表示,這個A類放大線路還是自家開發的超線性A類放大(Ultra Linear Class A Module, ULCAM),但因為STA-9是後級,與綜擴IDA-8不同,輸入阻抗要高,NuPrime將之修改為一高阻抗單端放大線路。這樣,訊號從前級送入,經過這個高阻抗單端、超線性A類放大,送入D類的功率放大級,透過高頻寬的PWM調變出輸出方波信號。一面可收D類放大高效能、強驅動的優點,一面又可保有A類放大的高線性的好處,NuPrime甚至表示,STA-9的偶次諧波失真遠大於奇次諧波失真,因此能夠營造出宛如真空管機的悅耳聲音,讓人久聽不累。是否如此,容我稍後再述。原廠更提出,他們在線路上避免使用交連電容,而是採以DC直接交連,如此一來,也就避免了因為耦合電容的高通特性造成音染,可讓聲音更為純淨。 線性電源、零相位漂移、高頻寬、高阻尼因數 STA-9雖然機身小,裡頭卻採用了線性電源,一顆訂製的環形變壓器佔據了機箱內部大半空間,重量也多半來自於它。這個線性電源能夠濾除不該有的高頻雜訊,還能提供豐沛的電源,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動態和低頻的電流需要。A+D類的放大線路,加上充足的電源供應,讓STA-9有著高電流輸出能力,即便喇叭的阻抗降低,也能輸出足夠的電流應付所需。 STA-9還有三個電氣特性上的長處。首先是零相位漂移,原廠表示,一般D類擴大機在輸出級會經過低通濾波,這個低通濾波很關鍵。日本Spec也生產D類擴大機,他們認為D類擴大機要好聽,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低通濾波這關,為了此,他們特別採用訂製的電容。NuPrime不用零件解決,而是用線路,據他們所述,此一線路設計能達到零相位漂移,這麼一來,就能讓聲音更為立體鮮明,定位感更好。 第二個長處是高頻寬,根據原廠提供的數據,STA-9有效的頻率響應範圍是10Hz至50KHz,您覺得高頻響應還不夠高嗎?有很多Hi End大廠的擴大機還不一定有這個數據呢,連Jeff Rowland 925 Mono的頻寬也是標到50KHz。最後,另一個厲害的地方是高阻尼因數。一般真空管擴大機的阻尼因數約在10至100之間,一個設計良好的A類擴大機,阻尼因數可到200;至於STA-9,阻尼因數則有400。擴大機的阻尼因數越高,對於喇叭單體的控制力也就越好,尤其是對低音單體的控制力。400很高嗎?MBL 9011的阻尼因數為300,Pass Xs-300的阻尼因數是200,Constellation Hercules II的阻尼因數則是150。您說,NuPrime STA-9夠不夠厲害? ——转载U-audio
0条帖子407访问
-
- NuPrime DAC9
¥5,5000.00
- 类型:其他
- 现代简约工艺 不可否认音响器材的外观,以使用顺手及家居搭配为先。功能布局对称设计的是我首选(强迫症患者)。简约风格很好地赋予给了NuPrime DAC-9,设计感达标。面板上两个旋钮完成待机、音量调节、静音、信号切换且手感很好。DAC-9的屏幕并非液晶,而是让数码管的光线通过面板上精细加工的小孔透光,避免过亮而刺眼,算是外观加分的设计。机器漆面及装配工艺也是符合“患者”要求。 丰富接口配置 输入端: RCA模拟输入、USB、AES、同轴、光纤、蓝牙/WiFi多种方式。蓝牙/WiFi模块通过标准USB接口与主机连接,非常方便。输出端:XLR、RCA各一组,同时还有一个光纤输出。接口配置绝对丰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解码器每一路信号都具备单独的音量设置,音量采用全数字控制方式,断电带记忆。 数字处理技术 NuPrime DAC-9使用AKM的AK4490EQ,支持最高PCM384/DSD256的数字信号。重中之重,这台机器采用FPGA方案,相比XMOS方案更加有档次,保持极低的信号抖动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时基误差(Jitter),这便是众多音响厂商致力解决Jitter问题的缘故。AK4490EQ指标如何?也可以搜索获取。凭个人经验,解码芯片的周边方案设计也算是解码器的半条命,高指标解码芯片与高水准周边线路设计方为锦上添花,而不应该雪中送炭。 实际使用中,DAC-9自身不采取对音乐信号进行升频处理,而是在接受数字信号后,不经过SRC(取样率转换),直接进入他们自家的FPGA可编程芯片,判读数字信号的取样率及格式,并校正时间、降低时基误差、重整波形处理后,再输出给解码芯片进行数模转换,最后则将得来的模拟讯号送给输出级。 经常玩PC-HIFI的老湿也可以通过播放软件设置为升频输出,至于升频或不升频,根据喜好设定。我个人是推崇原生模式,无需刻意把CD唱片的16bit/44.1kHz升频处理,倒不如用高码率甚至DSD音乐文件来得自然耐听, DAC-9自身的解码已具备相当水准。 转载来源http://www.sthifi.com/bbs/talkview.asp?id=113774
0条帖子465访问
-
- 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75SE
¥75,0000.00
- 类型:后级
- 目前ARC参考系列还有Reference 150 SE(立体声输出功率150瓦)、Reference 250 SE(单声道输出功率250瓦)、Reference 750(单声道输出功率750瓦)等几部巨无霸,而Reference 75SE是旗舰系列最亲民的一款。第一代的Reference 75使用KT120功率管,这是在KT88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继承了KT88的许多特点,也有更高的指标,拿它来制作的功放有更大的功率和更强的推动力,足以对付多数大食音箱。然而KT120与KT88一样,以它们制作的功放驱动力强势,而且细节密度俱佳,却较难做到细腻柔和的声音效果。第二代的Reference 75 SE改用KT150功率管,圆鹅蛋造型令人联想起起建筑大师Norman Foster获得2004年RIBA斯特林建筑奖,被誉为21世纪伦敦街头最佳建筑之一的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俄罗斯TUNG-SOL天梭是KT150的唯一生产商,胆管上面却没有任何高调品牌标识,仅仅将KT150几个字烙印在管身表面,四周加上族徽般的六角形边框,除此再无任何雕饰,让人感受到在极尽质朴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非凡而炙热的心。 号称五极管之王的KT150,屏耗达到70瓦,REF 75 SE后级每声道使用一对,可输出75瓦功率。为何ARC不做小功率单端胆机?虽然单端直热管有其优点,但ARC标榜高清晰音乐,并且要制作能够推得动市面上大多数音箱的功放,单端并不是实用线路,动态与低频表现都会受限。大部分发烧友都以为,小功率纯甲类放大时声音比较细致,ARC却告诉我们,除非音箱推不动,或者音乐动态超过有限功率的负荷(譬如用10瓦以大音量聆听《布兰诗歌》),否则任何功率输出,ARC的功放听起来应该都一样。所以别担心Reference 75 SE后级的声音会失之粗糙,相反的,旗舰750瓦的输出由于控制力超强,更容易让音箱消失于聆听室建构一个自然立体的音场,温暖的音色和准确的时间可以产生栩栩如生的现场音乐氛围,或者重现整个管弦乐团的辉煌壮阔效果,而这是小功率胆机很难做到的。 这部后级电路设计与上一阶的REF150后级相若,同样是旗舰招牌的全平衡架构,仅线路较为简化、电源供应量及输出功率减半,价格却降低了三方之一。Reference系列后级一律采用6H30管做第一级放大,交连电容也都是ARC订制的特殊规格,加上配备高阶机种才有的电平表,难怪有国外媒体以“杀手”来形容REF 75 SE后级。前面板左右声道各自独立的电平表具备柔和的浅蓝光照明,在播放音乐时表头指针会随着功率大小摆动以显示功率输出变化,监控每声道各一对KT150功率管的工作电流。另一方面,表头也可用来作功率管的偏压调整,同样只要将探棒伸入前面板孔内,转动内藏的偏压调整螺丝,将指针调到表头标示BIAS的范围内即可。此动作应该在开机至少半小时、真空管工作稳定之后再进行。 三个变压器放在机器后面 虽然价格拉低了,REF 75 SE后级依然诚意满满,如果我们把150瓦输出功率的REF 150拿来和REF 75一起比较,您就知道为什么REF 75会那么吸引人。一样是全平衡架构,REF 150使用4对KT150功率管,而REF 75使用2对KT150,功率减少一半。二部功放的机箱尺寸几乎一模一样,但是重量不一样,主要差别在变压器部份。REF 150的变压器置中,左右声道分立两侧,是彻底的双单声道设计,而为了更庞大的供电需求,REF 150还有额外的电容群,但到了REF 75,变压器摆在机箱后方,两个声道的电路板则合而为一,虽然配置也是对称的双单声道,但线路摆在同一块机板上。但REF 75SE可不全都是减法设计,尤其是面板!REF 75的面板多了两个表头,除了功率显示、偏压调整的功用,这复古造型还向自家过往的经典器材致敬,增添了REF 75SE的古朴气息。另外REF 75SE后级只有平衡输入,如果搭配非平衡输出的前级功率会减少一半,所以ARC干脆就舍弃RCA端子,只给您平衡端子。 在创办人William Johnson退休后,ARC接棒的工程师是Ward D. Fiebiger与Warren G. Gehl。Ward负责线路的开发与试做,而Warren则多了试听的工作。Ward Fiebiger今年三月因心脏病去世,他从2005年负责所有ARC功放的设计,包括LS28前级与REF 75 SE后级,不过ARC官方宣称,未来数年的产品电路Ward均已设计完成,所以ARC的声音风格并不会改变。长期以来,ARC一直使用自家变压器,由Rich Larson负责设计,这也是声音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何况另一位灵魂人物Warren还在生产线,他负责所有Audio Research产品的最终品管,每一部都要经过他试听合格并签名才能出厂,真正保证了ARC声音的一致性。 全世界制造胆机的品牌众多,但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终生维修”。四十多年以来ARC推出近百款器材,而每一款器材因为电子零件生产的时间不同、线路设计的不同,所适用的真空管数值也略有不同。每一位使用胆机的人都会遇到电子管老化的状况,换了新管很可能让声音走味。为了解决换管声音不一致的问题,ARC记录并保存所有的测试数据,将所有合格的电子管依据数值分别配对,客户有换管的需求,只需告知机器的型号与序号,原厂会依据序号提供最适当的电子管。ARC的产品维修/升级部门也很有名,在工厂后半部的出货与仓储区,几乎有一半是留给零件,提供长期保固与售后服务,甚至连面板都可以更换。即使有些零件经过数十年之后无法找到新品,必须寻找对应的替代品,他们也提供付费升级服务,升级尽量忠于原味保持原机的声音韵味。知道原厂持续默默地维持着长期服务,完全不必担心零件老化与故障问题,难怪ARC使用者有超凡的信赖感与忠诚度。先不说声音表现,光这一点ARC就绝对是进口胆机第一选择! ARC的声音一向不走精致娟秀灵巧路线,而是美国中部朴实乡下人的老实声音。它的高频段不会特别有光泽,中频段不会特别的紧密,低频段也不会特别的有弹性,但它就是能够显出大方而雄壮的声音。在美国,由于软调空间会吸低频,ARC饱满的低频量感可以符合软调空间的需求。在中国,硬调空间很怕高频量感太多,而ARC高频稍带暗味的表现加上雄厚的低频,也产生平衡硬调空间的作用,随便怎么搭配都不会差。LS28前级+Reference 75 SE后级温暖宽松的个性依然存在,但多了几分现代味道,不再有古董胆机的保守迟缓,不过声音的安定性依然随处可见。尤其是在聆听大编制的管弦乐团录音时,您会发现它比起其他胆机更具有临危不乱的本能,这75瓦的功率更胜200瓦的晶体机。 ——转载搜狐新音响
0条帖子256访问
-
- Audio ResearCh Gsi 75
¥119,0000.00
- 类型:合并功放
- 这款GSi75是综合扩大机,讯号管为Audio Research惯用的6H30,功率管则使用全新开发的KT150,每声道2支推挽输出,可产生75瓦功率。虽然GSi75的模拟输入仅提供单端RCA端子,但GSi75非常贴心地提供了3种数字输入方式,分别是Toslink、S/PDIF RCA与USB,最高可支持192kHz取样率与DSD播放。除此之外,GSi75内建两组主时钟震荡器,分别是22.579MHz给44.1、88.2、176.4kHz使用,另一则是24.576MHz可符合48、96、192kHz取样率之需求,可说是十分高档的设计。 透过GSi75面板上的按键、旋钮与显示屏,可进行完整的操作与设定,例如真空管偏压的调整;音量旋钮则有103阶的变化。GSi75是一部兼具传统与创新的机种,也未Audio Research带来一番新的气象。 ——转载投影时代
0条帖子266访问
-
- Pass XS Phono
¥280,0000.00
- 类型:前级
- Pass Labs由 Nelson Pass 于 1991 年所创立,创业不久后推出了纯A类放大器 Aleph 0 一炮而 红,奠定了在音响业的地位。至今已成立超过二十多年的 Pass Labs 活力依旧,继早前推出的耳机扩大 器 HPA-1 后,为了迎合黑胶复兴的热潮,这次厂方宣布,即将推出超过两年来开发,全新的旗舰唱头放 大器 Xs Phono,价格约为 USD $45,000 美元。 Xs Phono 采用外置电源及双单声道的设计,用上自家开发的镀金陶瓷线路板及全新改良的屏蔽 ,同时亦采用了大量特别订制的高级元件。此外,Xs Phono 内置有三组独立的唱头放大电路,同时提供 三组输入,而且可各自独立作参数设定,用户可透过前面板的三个巨型旋钮,便能作增益、阻抗调整, 同时更能使用储存按钮作为预置,方便用家随时切换不同唱头之用。 Xs Phono 具备输入线路切换,每组唱头输入可作不同的阻抗参数调整及设置。对应100p F- 750pF、30 - 47Kohms、 56dB - 76dB增益等不同的数值范围作自由调节。而放大线路方面,Xs Phono 采用左右声道对称全平衡放大输出设计,利用了镀金陶瓷线路板,加上配对军工级元件,以及纯A类放大 电路,自动增益偏置和DC补偿阶等多种技术而成。 输出方面 Xs Phono 分别提供不平衡 RCA ,以及平衡 XLR 两种,而且更能同时输出信号,让用 户可以一边播放以及同时进行录音,可说极之便利。而为了减少电源部份的干扰,??Xs Phono 采用分体 式机箱设计,由唱头放大及电源系统两组独立机箱所组成,电源部份更采用左右声道独立处理的设计, 各自输出一组独立电源与唱头放大部份连接,做到放大部份与左右部份完全独立分离,将一切讯嘈及干 扰杜绝,可说极之发烧的造法。有如装甲的机箱用料极为重手,采用铜铝混合式结构,排除震动之馀, 进一步提高对讯嘈隔离效果。 Pass Labs 这次推出的唱头放大器 Xs Phono,用料可谓极尽奢华,完全不惜工本,加上精緻的 电路设计与完美的线路佈局,丰富的输出入以及开放式的参数调整,绝对称得上是该厂在唱头放大器的 领域上,又一巅峰旗舰之作。 ——转载卓音网
0条帖子233访问
-
- Astell&Kern AK T1
¥22,5000.00
- 类型:音箱
- 在音频发烧友中拥有颇高人气的高端音频播放器品牌Astell&Kern即将于7月11日在日本中野公园的活 动中展示旗下新品首款一体化音响系统:AK T1。 这是Astell&Kern在推出AK380之后的首次新品亮相(第一次露面是5月慕尼黑的HIGH END MUNICH 2015),集合了数码播放器+放大器+扬声器的一体化系统。AK T1支持MQS播放,双DAC输出,将屏幕以及 播放系统集成在音响上,可以通过USB存储、microSD卡以及网络环境作为音源输入,配合光纤以及AUX传 输,支持无线网络以及蓝牙(aptX)。音响的输出部分则采用了两个0.75英寸高音单元、2个2英寸中频 单元以及2个6.5英寸低音单元组合。 从放出的官方图片来看,AK T1尺寸不小,相信是为了和诸多Hi-Fi级家用音响做竞争的硬通货。综 合之前曝光的相关信息来看,AK T1的重量约合15kg,内置4.0英寸显示屏幕,高度达到了99.8cm。关于 售价暂时还没有最终的信息,但根据Astell&Kern品牌以往产品高昂的售价来看,目测AK T1也是一轮金 钱风暴的节奏,预计音乐发烧友们又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钛科技) 转载 https://news.znds.com/article/news/2590.html
0条帖子492访问
-
- 力士Luxman E-250
¥6,4000.00
- 类型:前级
- Luxman这次推出E250唱头放大器,的确使得不少黑胶发烧友望穿秋水,期待已久,E250唱头放大器可以说是之前同厂E200唱头放大器的后续机型,而这次推出E250唱头放大器更是在性能上有了更大的革新。首先,在功能方面,E250唱头放大器机身上的具备更佳的负载均衡可以进一步来优化黑胶发烧友的黑胶唱盘,这一个新功能非常灵活,它可以根据黑胶唱盘所具备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设定,分别具备了不同的负载阻抗(其中具备了34 / 47 / 56 / 100 kΩ等),同时,E250唱头放大器也具备了不同的承载能力(分别为0 / 100 / 220 / 320 pF等)的设定,这些设置,用家可以通过机身背面的开关来进行适当的切换。 而在电源电路方面,E250唱头放大器内置了大型电源电路,厂方通过在电路中使用新开发的低背能力块电容器和离散调节器,确保了E250高质量的电力供应。再加上机身采用了Luxman 独有的音乐信号传输能力来完善声音输出,带来平滑过渡的声音表现,进一步提升声音输出水平。 (转载搜狐Fiplay)
0条帖子288访问
-
- 八度Octave Phono EQ.2
¥12,5000.00
- 类型:前级
- 全新的OCTAVE Phono EQ.2独立唱头放大器是一部简洁完善的动磁(MM)/动圈(MC)唱头放大器,并收藏在 一个电磁屏蔽的机箱,以外置电源器供电。无论您所选择的是动磁(MM)或动圈(MC)唱头的拾音系统;其 敏感的电压在Phono EQ.2的输入级将得到正确的阻抗与增益值能够完全与唱头的灵敏度相匹配。附加功 能之高精度Subsonic滤波器设定,为您的低音单元提供安全性保护。
0条帖子488访问
-
- 莲Linn Krystal
¥10,0000.00
- 类型:唱头
- Krystal唱头是LINN这两年的研发成果, 其设计理念:捕捉黑胶唱碟声槽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完美呈 现丰富的音乐细节。
0条帖子340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