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品牌用家>排行榜
  • 贝歌Piega Classic 60.2
    ¥90,000    0.00
    类型:音箱
    瑞士Piega一直是我心目中「气质」喇叭的优质之选,他们拥有独家铝带同轴单体(Coaxial Ribbon),而且擅长使用全铝合金制作喇叭箱体,还有与众不同的设计韵味.当然,这些好的元素全部加起来对得起它那昂贵的售价,Piega原厂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新推出的Classic系列舍弃了铝合金箱体,改用MDF,但是其他元素全部保留,让Classic系列的售价能够压低,这次在罗东稳力试听的Classic 60.2,就是Classic系列的中阶花旦. Piega的Classic系列总共有三款喇叭,分别是80.2、60.2与40.2,尺寸由大至小排列,所以Classic 60.2刚刚好站在中间.我前面说到Piega最重要的技术,Classic 60.2全部都包了,只有喇叭箱体从铝合金改为MDF,其他最重要的Piega设计元素,像是铝带同轴中高音与独特的造型设计都保留了,而最重要的是,Classic 60.2的售价比起Master系列可亲民得多了. 我们先来看看Classic 60.2的中高音部分,这是Piega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其他Hi End厂商目前都没有的技术.一般我们看到铝带单体,多半是铝带高音,理论上来说,铝带高音是最理想的高音单体,振膜面积够大,而且振膜质量超轻,可以重现开阔的高频延伸,同时兼顾充沛的音压,但是铝带高音制作困难,成本偏高,所以只有高阶喇叭才会使用. 所以,光是用铝带制作高音就已经是难题,如果要用铝带来做中音呢?那更是难上加难.难在哪里?铝带振膜本身非常非常薄,Piega用的铝带振膜厚度约0.02mm,这麽轻薄的铝带拿来制作高音,那真是「薄如蝉翼」,可是如果拿来做中音,振膜面积要增大许多倍,假如您拿一片厨房用的锡箔纸,手指掂在一端轻轻甩动,一定会听到锡箔纸的沙沙声响,同样的观念套用在铝带「中音」,一样会面临这种「铃振」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克服吗?当然很难,不然怎麽市面上只有Piega制作铝带中高音同轴单体! Piega怎麽克服难题?请注意Classic 60.2铝带振膜表面的「栅栏」式纹路,这部分应该可以强化刚性,降低铃振现象,或者把铃振点拉到工作频率响应之外.还有,中高音同轴单体的外框,一样有助於增强振膜刚性.我记得Piega原厂来台湾的时候,他们说铝带同轴中高音的制作难度很高,连工厂里面也只有一两个人能做,而且训练新人制作超难,三个月之内几乎做不出合格良品,您就知道Piega的铝带同轴中高音有多难做了,这超高的制作难度形成了另一种竞争门槛,难怪其它单体或喇叭厂家根本不想来碰这一块. 既然这麽难做,为什麽Piega一定要坚持用铝带同轴中高音?好,我们常说点音源设计是MTM,两个中音夹着一个高音,就算是标准点音源设计,可是如果把高音单体与中音单体装在同一个轴线上呢?那就是更完美的点音源设计,所以许多厂家投入同轴单体的设计,Tannoy、KEF与TAD都是同轴单体的代表品牌,但是他们设计的都是动圈式单体,只有Piega用铝带振膜制作同轴单体,难道用铝带振膜会比传统凹盆振膜好吗? 理论上来说,平面发声的铝带振膜一定比凹盆的同轴单体更好.根据什麽理论?请注意一般凹盆同轴单体,高音都藏在中间而且往内缩,这是要让中音与高音单体的音圈位置一致,时间相位才会准确,可是因为高音「缩」在中音里面,中音又是凹盆,结果凹盆就成了高音的号角开口,产生额外的音染.这个问题每一家都有其解决方案,但是很难百分之百去除,而Piega的铝带同轴中高音单体,根本就是把高音与中音摆在同一个平面上,完全没有传统同轴单体的音染问题.所以,Piega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算铝带同轴中高音单体很难制作、良率很低,也一定要坚持到底. 所以我们知道,Classic 60.2在核心技术上,一点都没有打马虎眼,用上高阶的铝带同轴中高音单体,代表Classic 60.2依然是「性能取向」的设计.所以,Piega为Classic 60.2装上了双22cm口径低音单体,这当然是为了充沛的低频能量与延伸的必要设计,搭配上圆弧的喇叭箱体,从喇叭的体积与低音单体尺寸来看,我们可以对Classic 60.2的低频表现有所期待. 虽然Classic 60.2的喇叭箱体从Piega传统的铝合金材质,变成相对成本较低的MDF,但是Piega却在设计上更花功夫.铝合金箱体的好处是刚性超高,而且容易加入阻尼调整谐振,而MDF相对没有铝合金那麽高的密度与质量,所以箱体谐振必须更用心处理.Classic 60.2的设计是圆弧箱体设计,与B&W的鹦鹉螺系列,技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靠箱体弧度强化刚性,同时打造出没有平行面的箱体,消除箱内驻波,不过Classic 60.2的弧度线条收得更陡峭,有自己的设计风格,而箱体表面的皮革装置,更让Classic 60.2富有顶级家具的设计感.                                                                                                                                                            ——转载U-audio
    0条帖子200访问
  • 贝歌Piega Classic 40.2
    ¥50,000    0.00
    类型:音箱
    瑞士音箱品牌Piega以铝合金箱体以及铝带同轴单元著称,也因为如此,Piega的音箱精雕细琢,身价自然也不斐。为了让更多人能拥有Piega独特的单元设计,原厂特推出采用MDF箱体、价格较为亲民的Classics系列,而这次介绍的Classic 40.2,虽然形体位于同系列的60.2与80.2之下,但是同样采用弧形箱体的设计,不失为一个小巧、亲和的选择。 120公分高的 Classic 40.2虽然采用常见的MDF材质打造箱体,但是两侧至后面呈现完美的弧形,加上性感的斜面顶板,不但展现Piega精湛的制造工艺,更大幅降低箱体内驻波的能量,而且弯曲后的MDF板,更大幅增加箱体结构的强度,让箱体更能抵抗细微的振动,有助减少失真。 虽然Classic 40.2并非旗舰等级的音箱,但是还是搭载了Piega最为出名的LDR 2642 MKII的中、高音铝质丝带同轴单元,由于中、高音位在同一平面,让中、高音得以同相位方式发声,同轴的设计更让音箱贴近点音源的发声方式,实现接近现实生活的听感。至于低音,由2支18 cm MDS-Bass低音单元发声,而且中音单元靠近低音的频段,不经过分音器处理,与低音单元自然衔接,让Classic 40.2拥有充足的低频量感。 由于Classic 40.2采用MDF箱体,因此外观选择比Piega的铝合金箱体音箱更为多元,除了白色与黑色钢琴烤漆之外,原厂还接受黑檀木贴皮的订制要求,让音箱可以融入不同风格的居家装潢。                                                                                                                                                           ——转载影音中国
    0条帖子215访问
  • 金嗓子Accuphase C3850
    ¥90,000    0.00
    类型:前级
    44年精益求益,造就了Accuphase C-3850     在1972年,由前Kenwood创办人春日中一与其弟弟春日二郎组建了一家截然不同的音响生产企业——金嗓子。就在那时开 始,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为丰富喜爱音乐的人的生活-----开始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他们以Accuphase为产品商标,其名字来自于“Accurate”(精确)的词首“Accu”和“phase”(相位)组成。代表 Accuphase对于音乐重播精确度的追求,定位在高端音响领域。 1973年,第一批产品正式推出市场,包括C-200前级、P-300后级以及T-100调协器。1982年,公司名称正式更改为 Accuphase Laboratory INC,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日本高级音响的领导品牌。     Accuphase一直以来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每个型号从设计到制作都精益求精,所以Accuphase的每一款器材无论是外 部或是内部的工艺都相当精致美观。     金噪子全新C-3850旗舰前级,装载了全新改进的全平衡AAVA系统,让音乐讯号不经过可变电阻,使阻抗变化完全不受被动 元件影响。AAVA更令C-3850从输入到输出,为信号提供高纯度的放大,音色更清纯、操作更精确。     Accuphase全新改进的全平衡AAVA(Analon Vari-gain Amplifier)平衡高级电子模拟式音量控制系统能提供更高的信噪 比,并将失真率进一步下降到1/2,实现超低的本底噪音;同时新的AAVA系统提高低负载驱动能力,通过于高性能全平行缓冲 输入放大电路的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讯噪比与降低失真,并且使得音质进一步提升。     写在最后: Accuphase力求完美的精神,将每个产品都做到的极致。这款C-3850就是来自于Accuphase这么多年的技术结晶。                                                                                                                                                    ——转载音响网
    0条帖子287访问
  • Trinnov audio Amethyst
    ¥90,000    0.00
    类型:前级
        TRINNOV Audio Amethyst這台集多功能於一身的前級擴音機,每一樣功能都相當優異,當然購買它的用家最主要看上它的房間修正功能,Amethyst可以把先天不良的房間處理和修正後達到一個相當良好的效果,同時可以針對每一個輸入作設定和微調,更內置了串流解碼功能,作為一台前級擴音機它的優質聲音效果必然勝過不少同價位的前級,但它是一台全新慨念的多功能前級,TRINNOV Audio Amethyst確實是一台不可多得之作。(来自网友评论)
    0条帖子479访问
  • Janszen zA2.1J
    ¥115,000    0.00
    类型:音箱
    0条帖子409访问
  • 和弦Chord Hugo TT
    ¥26,000    0.00
    类型:其他
    2015 CES show中宣布推出更高级及输出入更丰富的桌面版本Hugo TT,Hugo TT拥有更多的连接和更佳的性能,包括增加了遥 控器,LED数字显示和一个异步USB-B的数码输入,价格约为2995英镑。 Hugo TT的USB输入支援高达32-bit/384kHz,而同轴则支援24-bit/192kHz,厂方称所有输入均支援DSD64,而同轴以及USB输入 则更支援更高的DSD128,估计应是以DoP方式来进行DSD传输,这点有待厂方再公布详情。 其他增加的功能还包括两个XLR模拟输出,两路1/4英寸耳机输出(除了 3.5mm 耳机插孔),同轴和光纤数码输入,由于这次 机体增大后,使用一个更大的铝製底盘和以及豪华的超级电容器,用料比Hugo更佳,同时亦能对应无线式传输音乐,加上Hugo  TT内设有一个模块,能提供A2DP蓝牙APTX等无线传输能力。   Hugo TT的设计能与充电器一起一边充电一边运作,而且Chord的工程师更提高了电池的品质及容量,并增加机身内的超级电容 能量储存,这方面Chord运用了在F1赛车方面的技术,对电池及超级电容均获得了绝佳的保护,延长电池寿命以及提高动态, 甚至能够应付专业录音录製音乐时的苛刻瞬变要求。
    0条帖子294访问
  • T+A PDP3000HV
    ¥130,000    0.00
    类型:CD
    PDP 3000HV的外觀一如其他HV系列,看起來方正穩固紮實,讓人生出信賴感。     市面上大概很難找到一部像PDP 3000HV這麼全面、又這麼優異的SACD/CD唱盤。它採用音響界首見的PCM、DSD線路徹底分軌設計,也就是說PCM訊號放大一份線路,DSD訊號放大另外一份線路,二者都有自己的石英振盪器、DAC,以及類比輸出級,把PCM與DSD二方的優點完全展現。此外還有最高規格的USB DAC,能與32/384、DSD512規格相容。性能這麼優異的SACD/CD唱盤,您要去哪找?     HV是什麼意思?High Voltag高電壓的意思,這也是T+A最新的頂級旗艦系列。2003年時,T+A推出他家以真空管為主的V系列,這個系列善用了真空管高電壓音樂擺幅大的優勢,再生出以往未曾有過的頂級Hi End聲音表現,確立T+A的Hi End音響地位。無論是從外觀造型設計、作工,或聲音表現,T+AV系列的成就都是非凡的。   晶體HV設計 多年過去了,T+A決定再次推出新的旗艦系列,這次是純晶體設計,而且箱體造型設計也完全不同以往。不過,為了保留真空管高電壓音樂擺幅大的優勢,設計工程師對晶體線路施加如真空管的高電壓(達到300V以上),並命名為HV系列。在此之前,我已經寫過HV系列的多功能訊源MP 3000HV,PA 3000HV綜合擴大機、P3000HV前級、A 3000HV後級,現在,我正在寫HV系列的PDP 3000HV SACD/CD唱盤。在此之後,還會不會有新的HV系列推出呢?我不知道,其實HV系列還有一部外接電源PS 3000HV,照這樣的陣容看來,HV系列應該是全員到齊了難不成還要推出CD轉盤跟數位類比轉換器? HV系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機箱,雖然是方正設計,沒有特殊造型,但那四平八穩的外觀加上厚重的箱板,讓人一眼就可看出它們的重量。從肉眼就可以看出那構成箱體的鋁合金板有的厚達15mm,有的10mm,每塊鋁板都加工得絕對平整,用螺絲結合之後密實牢固,一點縫隙都沒有。而面板更是用厚達40mm的鋁塊去挖出顯示幕以及安置線路板的凹處。箱體的堅固只要這樣嗎?不只這樣,HV箱體中央還有一個分隔層,那塊分隔層也是用厚達10mm的鋁板做成。這種厚重的H型箱體結構達到了堅固箱體與避震的最高要求,難怪每部HV系列的機器都重達幾十公斤。 PDP3000HV的背板上可以看到PCM與DSD二組端子,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徹底分流做法。     二組市電插座 PDP 3000HV的外觀看起來就像HV系列的P 3000HV前級跟MP 3000HV多功能訊源,面板上一個大顯示窗,左右二個大旋鈕,抽屜出口在顯示出底下,由於都是黑色的,所以遠遠看不到抽屜出口。其實,HV系列的前級與訊源有二個相同的特色,一是箱體外觀面板看起來幾乎是一樣的,二是電源市電插座都有二個,而且二組電源分別安置在箱體左右二側,分別供應類比線路與數位線路電源,這種設計在其他廠牌很少見到,可說是Hi End至極。 PDP 3000HV的面板上,左邊大旋鈕是SourceSelect訊源選擇,共有八檔選擇,分別為Disc光碟與七組數位輸入,包括USB HD Audio。這個USB端子可以輸入PCM 32/384以及DSD512,可說與二者的最高規格相容。右邊那個大旋鈕則是Control之用,控制什麼?選曲。此外還可當做Menu控制,或設定播放程式等。總之,您只要轉一轉、壓一壓就可瞭解其功能了。中央顯示窗當然就是顯示各種資訊,綠色的字很大,適合眼力不好的音響迷。顯示窗下方則是抽屜出口,抽屜二邊各有一個觸控圖示,左邊是電源Standby,右邊是開啟/關閉抽屜。我們都知道,T+A的CD唱盤讀取系統都是自己做的,讀取頭採用日本Sanyo,他們自己設計所需規格,再請以前Philips雷射讀取部門的工程師另組的公司來製造讀取系統,至於其他金屬部分則都是T+A自家製造的,PDP 3000HV的雷射讀取系統也不例外。 PDP3000HV 內部分為上下二層,上層為數位類比轉換線路,圖中可以看到四個打著T+A標誌的東西,那就是四顆PCM DAC,而分砌式的DSD DAC則夾在中央二顆PCM DAC之間。   音響史上最銷魂的承盤 不過,PDP 3000HV的抽屜並非以前薄薄一片,而是整個厚厚一大塊,一看就知道是用整塊鋁材精工打造,加上不銹鋼打磨的精密滑軌,使得這個自家生產的讀取系統顯得與眾不同。當您看到這個厚重的承盤無聲無息的滑出來,到最後定位之前會突然緩一下,然後到達定位;而滑進去時也是如此,那最後停一下再進去的動作真是優雅啊! 還有更讓人銷魂的是,我說「無聲無息」其實不夠精確,當承盤滑出來或滑進去時,其實是有非常細微的聲音,但那細微的聲音又分為二種聽起來讓人覺得很性感的聲音。當您看到那麼強壯的承盤結構,又聽到那麼細微又性感的聲音時,腦中浮現的念頭就是:真讓人銷魂啊!如果忘了放上CD鎮,一般CD唱盤還是會轉動,此時CD在上面就亂跳了。但PDP 3000HV不是這樣,如果您忘了放CD鎮,抽屜會很優雅的退出來,顯示幕會秀出字樣,這樣的設計也太貼心了。   而在PDP 3000HV的頂蓋上一樣有一個圓形窗口,可以讓您看到裡面的線路板與用料,這表示真金不怕火煉。來到背板,可以看到分為上下二半部,下半部是各類數位輸入端子(AES/EBU一組、S/PDIF五組、USB一組),同軸數位輸出端一組,與自家器材連動的H Link,還有用來連接電腦診斷故障的LAN。上半部則與眾不同的分為PCM與DSD二大塊,每部分都有各自的電源座與類比輸出端(XLR與RCA端子皆備)。這到底是什麼魔法?怎麼PCM與DSD要分開呢?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設計啊! PDP 3000HV的抽屜製造非常精美,滑進滑出時寂靜無聲,非常高級。   PCM與DSD線路徹底分軌 原來,T+A的工程師深入研究後,發現PCM與DSD訊號各有優點,也各有不同的電路需求以及不同的處理。但是以往的做法都是讓二者併用一組相同的線路,而且使用的DAC晶片可以同時處理PCM與DSD訊號。T+A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妥協,無法讓各自發揮到最佳效果,所以在PDP 3000HV身上,就把PCM線路與DSD線路徹底分開,各自有自己的電源供應、DAC,石英振盪器、數位、類比濾波線路以及類比輸出級。您知道嗎?PDP 3000HV內部的DSD線路採用自家研發的1 bit DSD DAC,而且沒有一般DSD線路會有的濾波與噪音整形線路,採用的是他家獨有的方式。而類比濾波可以讓用家選擇不同的頻寬。這種選擇不同頻寬的做法在他家更早推出的DAC 8就已經有了。   至於PCM線路,PDP 3000HV採用TI的PCM 1795,這是32bit/192kHz規格的DAC。其實這個DAC也可以接受DSD訊號,不過T+A卻捨它不用,發展自家的1 bit DAC。雖然PDP 3000HV採用市售晶片,但還是使用了自家發展的多重插補方式(Bezier-SplineInterpolation),在取樣頻率間把更多的取樣點插補進去,使得取樣後的訊號曲線更為圓順,更接近原本的類比訊號曲線。這樣的插補做法避免了濾波線路一定會有的前鈴振與後鈴振。 從PDP 3000HV頂板的圓窗中,就可以看到數位類比轉換線路板,那四個印著T+A字樣的小方塊就是四顆TI PCM 1795 DAC,為何要用到四顆呢?這就是T+A所謂的Quadrupel Converter ,利用四顆DAC來提高訊噪比與動態範圍,並且降低失真。而在二顆PCM 1795 DAC晶片中間有一小區線路,那就是T+A的分砌式True 1 bit DSD Converter線路。為何要強調True 1 bit呢?因為市售DSD解碼晶片大部分是多bit方式來解DSD,所以T+A要強調是True 1bit。 如果打開頂蓋,您就會看到這塊數位類比線路板上佈滿各級的電源供應,數位歸數位,類比歸類比,而且各有局部穩壓,可說把電源處理到極致。在六個大濾波電容前面,可以看到一排16個晶體,那是PCM與DSD的分砌式類比輸出級晶體。為何會用到16顆呢?因為採用雙對稱平衡輸出設計,那16顆晶體分為四組,左右聲道、PCM與DSD分離,這樣就足足用掉四組了。在這塊線路板上可以看到一個大黑色DSP,那是用來處理PCM訊號的。 翻開底部,可以看到那個強壯的抽屜,抽屜的左右二邊是不銹鋼打造的精密滑軌,搭配高扭力馬達,以及密封的讀取系統。所有讀取相關伺服線路、各種數位輸入端子的介面與輸入線路通通在此,包括一個DSP負責處理輸入切換、各項操控功能等。在這片線路板與數位類比線路板之間有一塊厚達10mm的鋁板隔開上下二部分,這塊隔版除了有支撐箱體強固作用之外,也有屏蔽二塊線路板的功能,讓它們之間不會相互干擾。   再來,您會看到左右二邊各有一塊電源供應,各自連接一條電源線與濾波器,這是類比與數位線路的電源。二者從市電開始就徹底分開,而且分置箱體左右二邊,就是為了徹底消除數位與類比電源之間的相互干擾。擁有這麼精密周到的設計,PDP 3000HV想要衰聲也難啊! 濾波設定有用 看過PDP 3000HV精彩的內部之後,接下來要講述PDP 3000HV內部的一些設定。當您使用PDP 3000HV之前,要先打開Menu做些初始設定。打開Menu的方式很簡單,可以按遙控器上的SYS鍵,或輕壓面板左邊的那個大旋鈕,就會出現Menu。選項包括Source Name、Display Brightness、Display Mode、Language、Output Configuration、True DSD for DSD64、Energy Saver等。調整時要旋轉右邊那個大旋鈕,用以改變你的設定。選項中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輸出設定,內有DSD/PCM與DSD+PCM二種選擇,前者是DSD與PCM訊號分別輸出,如果您播放CD時,背板的PCM類比輸出連接線要與前級連接才會有聲音;如果播SACD,則要把訊號線連接在DSD類比輸出端。事實上您的前級一定有二組以上高電平輸入端,就可把二組類比輸出都接上,這樣就不用拔來拔去了,只要切換前級輸入檔位即可。而DSD+PCM則是 無論你唱CD或SACD,所有的類比輸出都會有聲音。咦?這樣不就失去原本完全分開的初衷嗎?不過,說明書中也強調只有在最末端時才讓PCM與DSD類比輸出端合併,在此之前還是一樣完全獨立的。我的建議是:還是設定在DSD/PCM好。 而True DSD For DSD64有Availale與Off二檔選擇,建議放在Off檔,因為True DSD是為DSD64以上規格而設的,如果您要開啟這檔,要注意擴大機的頻寬要高過150kHz。   超取樣也可選擇濾波方式 如果您還想更深入的做一些有關超取樣與SACD的進階設定,就要按遙控器上F1/F2鍵,此時就會有Oversampling、SACD DAC Mode、DSD DAC Mode,以及Output Phase。超取樣中可以選擇四種濾波方式,LongFIR就是一般超線性頻率響應,Short FIR可以改善對峰值的控制能力,Bezier FIR聽起來會最像類比,Bezier則能獲得最佳Timing跟動態。 SACD DAC Mode有二種選擇,一是SACD1,另一則是SACD2,這二者的差異在於高頻段濾波斜率。SACD1把高頻段雜音通通濾除,SACD2則採用和緩的濾波斜率,這種濾波方式只適用於頻寬超過100kHz的擴大機。這是適用於播放SACD光碟時的設定。 而DSD DAC Mode也是濾波選擇,不過只適用在用USB端子輸入DSD訊號時才有效,它分為DSD1、DSD2、DSD3、DSD4四種。DSD1適用一般喇叭與擴大機。DSD2則只濾除很高的高頻噪音,適用於能夠達到100kHz頻寬的擴大機。DSD3則比較複雜,當輸入的DSD規格是DSD64時,就會啟動DSD2濾波模式;如果輸入的DSD訊號高於DSD64(如DSD128、DSD256、DSD512),就會自動啟動T+A True DSD Technique。DSD4則是採用T+A True DSD Technique處理。不過請注意,如果您選擇了DSD4,但輸入的DSD訊號只是DSD64,要注意此時喇叭可能會承受過多的高頻段。請注意,原廠宣稱T+A True DSD Technique是最好的濾波方式,完全不會影響頻寬、也沒有染色,唯一的要求是:您的擴大機頻寬要高於150kHz,能夠受大訊號,而且低頻段的瞬態內調失真要很低。   最後一種進階設定是Output Phase,這是「絕對相位」的切換,而非喇叭線紅黑對調那種聲學相位。絕對相位是錄音時會產生的,您可以切換聽聽看,到底哪種音像最凝聚,定位最清楚。                                                                                                                                                      ——转载北昌影音
    0条帖子412访问
  • Voxativ Pi
    ¥99,000    0.00
    类型:音箱
    0条帖子435访问
  • 金嗓子Accuphase M6200
    ¥90,000    0.00
    类型:后级
    Accuphase全新旗舰级AB类单声道后级放大器M-6200。功率放大组件采用两个完全独立相同的电路并设置 于机壳的两侧,使用并联推挽放大电路设计,配备共16颗高质素的高功率晶体管,能在极低的输出阻抗 下稳定地运作。额定输出于8Ω时为150W、于4Ω时为300W、于2Ω时为 600W及于1Ω时为1,200W (20- 20kHz )。 M-6200采用高效率的大型环形变压器,并以铝质外壳作为屏蔽以隔绝干扰,厂方更向Nippon Chemi-Con 公司特别订制了两颗48,000μF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来组成强大的水塘,实现了于1Ω 时的输出高达1,200W ,而且由放大级至整个配置均采用了Accuphase最新的“超低噪声仪表放大器材”,实现了127分贝的高 信噪比。而阻尼系数更由M-6000的500双培提升到1000。输入方面配备了RCA非平衡输入和XLR平衡输入接 口,超大型扬声器接口同时可对应Y型叉头或香蕉插头。 进的负反馈电路采用遥感等技术的改进导致阻尼因子超过1000,使放大器能够提供恒定电流降到极低阻 抗负载。在输入阶段,随着优化的增益分配的并行操作,使噪声水平的绝对最小,如图所示的惊人的/氮 比为127分贝,在最大增益和133分贝在12分贝增益设置。 完全相同的功率放大器并联驱动输出级采用新型大功率晶体管器件在双八路并行推挽安排 最新低噪声仪表放大器技术在放大级MCS +电路和电流反馈拓扑结构与桥接使用两m-6200单元支持更高的 输出功率大规模高效率的环形变压器和大电容滤波电容器的强大的电源供应。 M-6200 作为定位为该品牌中,顶级机的 AB 类单声道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达到 1,200W / 1Ω,600W  / 2Ω,300W / 4Ω,150W / 8Ω( 20~20kHz )等水平,可见力水绝无偷工减料。
    0条帖子299访问
  • Esoteric Grandioso S1
    ¥95,000    0.00
    类型:后级
    Esoteric推出的新旗舰系列以意大利文Grandioso为名,取其雄伟、堂皇之意,单以Grandioso称之,便 可推想Esoteric对于这个系列的期待。继率先推出的单声道后级Grandioso M1之后,Esoteric又将M1的 技术成就,浓缩在一个机箱里,造就了Grandioso S1这部立体声后级。 Grandioso S1在功率级使用了双极LAPT晶体,这种功率晶体为常用功率晶体的两倍大,具有17安培持续 电流容量,以及34安培的瞬时容量。Esoteric采用五组双极LAPT晶体,以平行推挽方式组成3段式 Darlington电路作为功率放大模组。每声道有150W的输出功率,若对应4欧姆负载时,功率倍增到300W, 负载阻抗下降到2欧姆,输出功率可再倍增到600W,名符其实的大电流输出。为了优化功放机的驱动能力 ,Esoteric使用9条汇流排并删除输出线圈,且力求线路简单,至终,达到了阻尼因数高达1000的表现, 这样的阻尼因数用来推动低音炮都能控制的服服贴贴,何况是一般音箱。 能够有这样丰沛的输出,都来自于充足的电源供应。内中一个输出高达2,180VA的超大型环形变压器,作 为一切力量的来源。这是Esoteric秉持严苛的态度订制而来的变压器,从材料选用、核心尺寸等都有特 别要求。左右声道的绕组各自独立,而且整个变压器固定在一个5mm厚的钢板上。双单声道的正负电源供 应,配备有4,700μF的电容,使用3组并连,一共12颗;由于缩短了充放电的次数,也因此提高了功放机 在声音表现上的速度和密度。电源方面的接线都使用较粗壮的线材,以求降低阻抗,所有接点都使用压 接端口拴锁。 输入端配有RCA与XLR端口各一组,其输入级采用平衡结构,信号进来后就进入分离的缓冲功放机,接着 通过低阻抗的信号通道进入放大级。一方面通过平衡线路的共模互斥除掉杂讯,一方面则以简单直接的 路径,求取最纯净的信号。驱动级使用了独立电源,以避免干扰,求取最丰富的细节与动态还原。 全机制作都极为考究,任何小地方都不放过。例如,使用了德国WBT的WBT-0702Cu端口,以及Esoteric自 己开发的RCA端口,至于内部所使用的零件,包括电解电容、电晶体、萧基特二极体都经过实际聆听后筛 选而来。机箱内部采用双层结构,电路各自划分区块,左右声道线路各自独立。前面板厚达35mm,由整 块铝合金切削而成,上下盖板厚度则有5mm。底部还有Esoteric自己开发的四点式脚座支撑,力求稳固之 余也要避免震动传导。                                                                                                                       ——转载U-audio
    0条帖子277访问
  • 高文Goldmund 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
    ¥82,500    0.00
    类型:其他
    頂級瑞士音響品牌 Goldmund 高文,發布 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兼具耳擴及解碼功能。 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 新開發的耳擴電路,採用自適應輸出阻抗設計,擁有 80V 極大電壓擺幅及  5000mW(50Ω)輸出功率,可以應付任何難以驅動的耳機。前面板設置兩組 6.3mm 耳機輸出、數位 / 類 比輸入切換與音量控制。 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 內置四枚環形變壓器,同時使用高文旗下 Telos 後級擴大器的「專利超高 速擴大電路」,可以令 20kHz / 20Hz 的訊號時間差低於 100ps,藉此改善頻率相位與時間延遲問題 Telos Headphone Amplifier 提供 USB、光纖、同軸數位輸入,最高支援 32bit/384Khz PCM、DSD over  PCM(DoP)等音源格式,目前僅提供 Windows OS 平台的驅動程式。 另外提供 RCA 類比輸入,將類比訊號透過 A / D 轉換成數位訊號,然後由 DSP 數位訊號處理器進行校 正,最後通過 D / A 轉換至耳擴輸出,以此展現出平滑、連續且綿密的聲音質感。                                                                                                                                        ——转载HEAD4影音频道    
    0条帖子222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