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品牌用家>排行榜
-
- Technics SB-M01
¥5,0000.00
- 类型:音箱
- SB-M01音箱是Technics的新款小型音箱产品,主要针对的是高保真音乐爱好者,而不是主流口味。 在此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或者工艺上的改进,SB-M01采用的是完全传统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小东西中无法表现 新潮的特色,低音扬声器就是一例。它的双倍活动支架和优化的磁线圈据说可以在高级音乐表现中发挥主要作用。软顶高音扬 声器采用了钕磁体结构,分频网络也使用了高级货。 SB-M01在高档的日本产品中算一个美人。从它的设计上可以看到它的定位使该公司的家庭用户市场。 当我第一次发现这款音箱的时候,我就完全爱上了它。我不可抑制的用手抚摸SB-M01的轮廓,这款音箱的外壳工艺非常细 致,微红的钢琴烤漆闪闪发光。隔栅的制作同样达到了很高标准。整齐的铝质薄片,浇铸成型的塑料框架,如同SB-M01上点缀 的珠宝。 资料来源:天极网
0条帖子210访问
-
- SONY CDP-MS1
¥11,0000.00
- 类型:CD
- 通常大多数的音响玩家都认为,以声音为主要诉求的,多半为欧美音响为大宗,不过相对较高的售价,也要使用者相对所付出 的。若是喜欢音响器材具有优美的外观造型,价格较为低廉的日系产品,便能够符合这些用家的需要。以音响器材来说,能够 兼具优质的声音表现,加上精心设计的美丽外表,则比较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如此鱼与熊掌兼得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以日本所制造的音响器材来说,从价格低廉的床头音响,到高单价的音响系统,无不将外观设计得美美的,但说到声音表现, 或许是日本人对声音的认定与别人不同,因而产生了下列的有趣现象,那就是喜欢欧美器材的用家,对于日系机种一定感到兴 趣缺缺,而喜欢日本制造的音响用家,见到造型一板一眼的欧美器材,总觉得它们的外型不够讨好。有鉴于此,近年来许多的 日本音响制造商,开始将设计重心转移到器材的音色表现上,除了保有一贯的外观造形设计,在器材的音色表现方面,也开始 朝多变的方式,以迎合不同声音 求的音响玩家们。由Sony所推出的这部高等级CD唱盘CDP-MS1,就具有特殊的外观,以及多功 能的音色调整。 (资料来源:天极网)
0条帖子229访问
-
- 先锋PIONEER A-D5a
¥3,0000.00
- 类型:合并功放
- A-D5a从型号上可以看出是A-D5的改进版,A-D5a的售价约为三千元左右,该机的输出功率为150W+150W(4欧),尺寸和重量为 W420×H128×D335mm和6.2kg。 A-D5a香槟色的面板凹凸设计一如先锋DVD的风格,此机采用平衡格调布置各种鬼斧神工掣,制造工艺相当本文其他几个机 种而言较为粗糙、单薄,重量也轻得多,背板的接线端子品质也有待提高。此机采用该公司独特的宽频线性电路,“宽频线性 技术”是先锋在旗舰Exclusive放大器上开发的新技术,目前它的嘴放大器也采用这一技术。此机的输出功率管为MOSFET,电源 也采用超级环型变压器,机壳采用镀铜的高传导性底座等,这些特征与A-D5基本一样。A-D5的设计特色是包括电源部在内都尽 量抑制各部分的能源损失以提高效率,像A-D5a那样价格平廉但却具有先进功能的产品是光见的,当然由于成本的限制它不能像 高级系统那样毫不吝啬地使用提高音质的零件。但笔者认为这样反而呈现出该机的重放风格。A-D5a对A-D5的改良,是在音量调 节的内部追加稳定器,采用可进一步抑制共振的加厚散热器以及采用一种称之为“气体底盘”的机座,据说它比A-D5消除振动 的效果更好。
0条帖子231访问
-
- 天龙Denon PMA2000 II-N
¥5,0000.00
- 类型:合并功放
- Denon近年来生产的合并式放大器都继承它的超级单声道功率放大器的高音质技术及基本设计思想,力求自己的产品在同级 中比其他厂家的产品更好为目标,当然普及型的产品也不例外。天龙的PMA2000自推出后已历经多次改良,应该讲成熟度非常高 ,PMA2000 II-N的售价为5千多元,输出功率为80W+80W(8欧)、在4欧的负载时为160W+160W,驱动力极强,它的尺寸和重量分 别为W434×H180×D478mm和22kg。 PMA2000II-N香槟色的外观做工精美,高厚的机身让人感到其十分壮实,面板中间巨大旋钮为音量掣,右边是信号源输入, 左下三个控掣分别为低音、高音及平衡,(如图1)所示。PMA2000与天龙高级S系列放大器同样采用了UHC-MOS单端推挽构成, 它的开发璀是兼顾“纤细与力度”。第三代的PMA2000II-N的改良首先是电源部分,为使UHC-MOS的长处得到发挥。它采用了新 开发的功率变压器,铁芯厚度比以前增加了20%,线圈断面积增加了40%;同时为了实现高速化,本机还使用了大电流高速整流 管;散热片也增厚20%,并涂有黑色防蚀层,进一步改善散热效果。整机采用一种称为精密装置接地构造的振动抑制结构和隔断 失真流入(切断信号之外的电源)的精密信号接地电路,使用弹性橡胶与稳定器进行阻尼,并直接装在地线点附近,可隔断振 动源。另一方面,PMA2000II-N新增加了前级输出端子,以前的PMA2000中并没有前级输出端子,具有前级输出端子的机子无疑 在使用中会有多种不同的玩法和升级能力,例如采用双放大器驱动,或是采用有内置放大器的超低音扬声器,或利用机内的前 级推动其他后级放大器等。 笔者接触过Denon的不少产品,个人认为它重放的声音以追求真实为特色,这不但是denon与其他制造商的不同之处,也是 天龙进入专业音响器材领域的前提。从早期的PMA2000坚实刚键的外形及端正平衡的声音中可感受到它特有的风格,不少入门级 别的合并式放大器有以重播宽频为特征的类型,也有使低音、高音突出以利于重放出声音抑扬顿挫的类型,这两种类型产品声 音华丽,与这类产品相比,PMA2000II-N的声音显得相当朴素,让人感到一种自然感。 如果说同级的竞争系统多数是重现出被一般大众接受的声音为目标,那么PMA2000II-N是以发烧友和内行人喜爱的声音为目 标。这个级别的不少合并式放大器若是重播爵士乐、摇滚乐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破绽,都能较好地重现,但是对于古典音乐, 例如弦乐器的合奏等,则在小提琴的高音部分会有令人莫名其妙的光辉而显得音色过度华丽,大提琴虽然也能让人听到纤细的 声音,但质感很僵硬死板。而PMA2000II-N却几乎听不出有这些现象,伴随着松软和艳丽的弦音之质感,各种乐器的微妙音色差 异它都非常好地重现,弦乐的合奏听来也极顺滑,证明本机是以中音为主而拥有频域平衡的绝佳机种。 这种以有厚度感的中音为核心,配合充满力感和低音与明亮浓密的高音,形成流畅且平衡的重放音色是本机声音的最大魅 力,在声音充满能量感和高密度相当优异的PMA2000II-N能使笔者用来试听的B&&K CDMISE发出强而有力、稳定的声音,管弦乐 声音华丽且有规模感,声音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又从容不迫,低音显得丰富强韧、击鼓的声音仿如像空气震动般的鸣响,轻易 地将各种乐器本来拥有的潜力充分呈现出来。 (出处:广西音响网)
0条帖子261访问
-
- 力士Luxman L503s
¥6,9500.00
- 类型:合并功放
- 身为Luxman合并式放大器家族中最小的一员(Luxman另有低价位的音响,不在我们统计之列),L-503s可一点都不寒酸,除了 把L-507s、L-505s身上的功率表省略之外,其余构造大同小异。L-503s有一组MM唱头输入,高电平输入中包含一组平衡式端子 ,有人认为平衡式输入声音有大幅进步,你可以自己试试。同样的,L-503s也有Luxman家族一贯的贴心设计 - 电源极性检测 灯,插上电后用手指碰触背板上的小铁片,看看指示灯是否亮起,就可以知道极性对不对了。由于L-503s使用活动插座(过去 的产品电源线是固定的),你可能要多试几次,这些小地方正可看出Luxman的坚持。不过Luxman对喇叭端子的固执我却有点意 见,实在不太好用,大一些的Y型插都要靠边站,香蕉插也使不上力,想来设计者大概认为裸线直入最好吧。 65瓦的输出功率,L-503s每声道用了一对日本制功率晶体,散热片虽然在机箱内,但面积相当大,使用时绝对不怕中暑。 以无氧铜绕制的EI变压器,ELNA音响专用的电容器,Alps的电位器与波段开关,这些在日本高级功放中算是标准零件,比较不 同的是Luxman线路Lay-Out很清爽漂亮,看不到左穿右绕的接线。不必讶异,包括SONY、Pioneer等高级功放在内,经常里面都 像蜘蛛网一样,Luxman的成绩几乎可以和Accuphase看齐了。不过我抱起旧的L-500时赫然发现,50瓦的L-500居然比65瓦的L- 503s重得多(会让人以为它至少有150瓦),心里不禁闪过一丝怅然。L-500声音更为内敛保守,猜测可能与它所用的特大号电 位器有关(不知道什么牌子),新一代L-503s的通透度、高频延伸都比以前更好了,唯独暖意稍减,算是有得有失吧。 我很鼓励小喇叭用家善用高低音调整钮,直通键固然把音染降低,有些时候我宁可多一些色彩,会让音乐更好听。L-503s 除了在100Hz与10KHz可以进行±10dB的增减调整外,响度开关在欣赏AV时尤其好用(100Hz增加7dB,10KHz增加5dB,播放 音乐会造成太多失真),它会让小喇叭整整膨胀一倍呢。L-503s有一个“Subsonic”按键,提供LP使用者滤除唱片极低频杂音 ,平常时候你可以不理它。配合方便的遥控器,Luxman让音响迷变成了懒人,把它放在不显眼的地方,随时发出美妙的声音, 这不是大家的期望吗? 先后用L-503s搭配Naim Credo、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与Spendor 452三对喇叭,它的推力不是巨无霸型的,与上 一期试听过的Sonus Faber Musica实力在伯仲之间。但因为L-503s电位器形式的关系,开到十点钟位置音量就很吓人了,反而 L-500经常须在12钟位置游走,于是有L-503s功率强劲的错觉。话说回来,L-503s也绝不是软脚虾,搭配Spendor 452时,它的 力度比Audiolab 8000B Pro犹有胜之,用来欣赏电影“阿玛迪斯”DVD中的歌剧片段,节奏紧奏,音色鲜明,动态从容,味道好 极了。我以为Luxman表现出来的推力并非蛮牛型的,它是内功高手,能够四两拨千金,必要时提供持续不断的暗劲。遇上不容 易伺候的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似乎有奔驰的车壳装上裕隆轮框的价值落差,实际上声音表现却出乎意料合适,也许 个人口味比较重,我喜欢L-503s更甚于Sonus Faber Musica。一整套的Sonus Faber音响性令人满意,而Luxman多带来一些音乐 的乐趣。 要证明功放是否趋近中性,除了更换喇叭外,还可以搭配不同音源,瞧瞧差异到底有多大。不论是SONY DVP-S7000 DVD、 Naim NACD3唱盘或Theta G Va数类转换器,透过L-503s都能轻易分辨,Luxman反应还蛮灵敏的。最惊奇的变化出现在Pioneer DV-S9 DVD身上,这部风云超人气DVD唱盘“号称”有24Bit/96KHz的处理能力,的确我在它身上看到数字音响的未来。Chesky刚 刚推出一张24Bit/96KHz的测试用DVD,收录近几年来Chesky录音的精华,过去以16Bit/44.1KHz的CD格式出现,大家已经鼓掌叫 好,你能想象讯息量暴增的情况吗?日本Pioneer也推出包括男高音多明哥在皇家柯芬园剧院演出的多张24Bit/96KHz录音DVD, 整体音响效果还不到令人拍案叫绝的程度,Chesky可是妙极了。要充分发挥24Bit录音的效果(理论上它有144dB的动态范围) ,功放必须够安静,L-503s的S/N比也许不比上一些高价Hi-End器材,但从喇叭里倾泻出的微弱细节与浮动的空气感,我已经感 动得不得了。 再换上附有杜比AC-3编码的“DVD Music Breakthrough”(Delos),固然在杜比AC-3或杜比Pro-Logic系统才能把前后包 围感重现出来,Luxman L-503s的丰富音色却远远超过一般AV功放。其实喇叭摆位得宜,用两只喇叭来欣赏多声道录音,也能获 得相当满足。Delos的录音从小声到大声对比很大,例如第六首白辽士“安魂曲”中的管风琴肆虐,又沉又长的声响会使头皮发 麻,也会使内涵不佳的功放喘不过气来,L-503s没有问题过关。第一首Korngold的“The Sea Hawk”电影配乐,嘹亮铜管也是 难题,夹杂着定音鼓擂鸣,我们希望长号泼辣却不尖锐,虎虎生风又能形体饱满,L-503s也都做到了。播放号称高分辨率的 XRCD(FIM 018,三盲鼠精选第二集),L-503s把特有的近距离录音质感表现得张力紧密,爵士鼓冲击性强,贝斯的弹拨Q软不溃 散,吉他颗粒饱满浑圆,钹声清脆干净有空气感,加上一些撒娇的表情,再一次让人想起Luxman的SQ-38真空管机。 中低频饱满,表现人声绝不会差。香港制作人兼录音师Vili新推出的“Soul Rose”(TBM AX-SR03/天碟),只用一把吉他 伴奏,女歌手像是坐在眼前轻唱情歌,定位与形体感十分逼真。L-503s不若参考机Naim那么的沉稳,也缺少L-500那样的柔情, 不过细节丰富,人声的比例与肉感很好,音像刻画明确,质感则清爽宜人,气氛相当不错。今年是作曲家盖西文的百岁冥诞, 音乐界趁机造势庆祝,听听马捷尔/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多年前录制的盖西文歌剧“乞丐与荡妇”(Decca 414559-2),L-503s的 厚实色彩根本不像一台合并式放大器。眩目的管弦乐,舞台上歌者的移动高唱,音场既大且深,都让人讶异它只卖这样的价钱 。同样是克里夫兰交响乐团的演出,塞尔指挥的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SONY SB3K 48398),L-503s把弦乐的细腻质感与量感表 现得滑嫩可口,老录音特有的骚骚表情洋溢,光是弦乐一项,Luxman就能超越许多竞争对手。 在声音表现之外,Luxman还有一个卖点:经久耐用,不退流行。从日本杂志中常常见到音响迷还使用多年前的老Lux,除了 怀旧之情,那份讨喜的音乐表现才是致命吸引力吧。“Stereo Sound”中有另一则广告,说明Hi-Fi的真髓,我就以它为结语, 送给对Luxman产生共鸣的人吧。“提起迷恋音乐,就如同提起迷恋人。若只是读音符来演奏曲调,只用机器就能做到。如果又 哭又喜的来表现音乐,只有人才能做到。连音乐家深奥表现力也可以成为作为讯息表现出来,我希望尽量靠近它,那就是Hi-Fi ﹗ 有了音乐,生活便增添色彩。在自己去世之后,也要留下和生存时一样能唱能听的歌曲,将代替自己而继续生存的音乐继 续创作下去。要是音乐有人生,我愿意到那里重生,那就是真正的Hi-Fi。” 资料来源:http://www.sthifi.com/bbs/talkview.asp?id=996&reid=120
0条帖子27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