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D'Agostino Dan D'Agostino Momentum Stereo

上市参考售价:¥180,000

推出年代:2012

0.00

  • (0人评价)
  • 0%
  • 0%
  • 0%
  • 0%
  • 0%
【转载】大师的美质好声金属艺术品--Dan D'Agostino Momentum Stereo
文.刘汉盛 《音响论坛》

假若要您六十几岁再来创业, 您有勇气吗?六十几岁已经是守成的年纪了,一般人不会有勇气再创业的。然而,Hi End音响 界就有这么一位勇气毅力十足的人, 那就是Dan D'Agostino,他在1980年跟前妻Rondi共同创立Krell,却在2009年被迫离开经营30年的公司,另创Dan D'Agostino Inc.。并且在2011年推出单 声道的Momentum后级,2012年推出 立体声的Momentum Stereo,2013年则 推出前级,未来还有唱头放大、CD唱 盘等要相继推出。我算算他的年纪, 今年应该差不多有六十五岁了吧?真 是佩服他后劲十足。不仅他老来创 业,一起在Krell打拼多年的大儿子Bret D'Agostino也在2010年创立Bully Sound Company,这也是一家晶体后级制造公 司,看来儿子有跟老爸分庭抗礼的企 图心。

从小展现对音响的兴趣

大凡著名的音响设计者都是在年幼时就对音响很有兴趣,Dan也不例外, 他父亲开一家类似电料行的店,卖一 些家电,也帮人维修,喜欢听音乐, 他在这个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对拆解 机器、维修有兴趣。根据一份采访, 他说自己在十一、二岁时就拆解78转 唱盘来修复,也会修汽车音响、洗衣 机等等,还自己买套件装喇叭来卖给 街坊邻居,可见他对音响的爱好与经 验过人,埋下日后创立Krell的种子。

在1970年代,Dan曾经在Dayton Wright喇叭厂工作过,后来Krell也推 出喇叭,不知道跟这段经历有没有关 系?Dan在1980年创立Krell,第一部 后级就是KSA-100纯A类后级,每声道 100瓦。在那个年代,每声道100瓦的 纯A类后级很罕见,那是货真价实的纯 A类,没有玩什么花样。为什么要纯 A类?其实这是最早最基本的放大架构,也是最好的放大架构,只不过因 为电能效率太低,所以后来大部分厂 家才改采用妥协式的AB类。Dan自己 说过,刚开始并非一定要纯A类,只不 过他不断试作比较之后,发现纯A类架 构的声音的确比较好,最后才决定设 计纯A类扩大机。当年的纯A类扩大机 都只有几十瓦,为何他一出手就是100 瓦?因为Dan认为要这么大的输出功率才能完整再生钢琴的动态范围。有意思的是,他新创的公司却推出AB类后 级,难道是他的AB类扩大机技术已经 可以超越纯A类后级吗?还是说考虑到 节能的大趋势?

说起Krell这个品牌名称,我不知 道它的由来,不过美国在1956年有一部著名的太空科幻片「Forbidden Planet」,里面描述远在距离地球16光 年的一个星球Altair 4上,有一种高度 进化高智慧的物种Krell,这种物种已 经神秘消失在20万年前,但是遗留下拥有神奇力量的机器,能够量测人类的智慧,也可以增强智慧。难道Dan当年是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而把公司名为Krell吗?下次如果碰到他,要记得问。

只差在功率晶体数量

有关这部Momentum Stereo后级的种种,其实读者们可以查阅我在本刊 291期所写的评论,将它套过来看, 保证错不了。为什么?因为Dan自己 说,单声道机跟立体声机无论在外观上、线路设计上、采用零件上都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功率晶体的数量。单声道机每声道用了28个Sanken 高速宽带(69MHz)双极功率晶体, 而立体声机则是每声道采用16个。所 以,单声道机每声道输出300瓦(8欧 姆负载下),而立体声机每声道输出 200瓦。当然,如果要更挑剔的说, 单声道机与立体机还有一处不同,那 就是表头,单声道机表头只有一支指针,而立体声机有二支指针。

虽然单声道机与立体机二者一样, 不过我还是要在这里简单描述,免得 读者们说我偷懒。Dan很有志气,离 开Krell之后所做出来的Momentum后级 外表不仅完全脱离以前的产品,放眼整个音响界,也找不到这样的设计。 怎么设计法?机身非常小巧,但却十分沉重,因为全机都采用金属「块」制成。可以这么说,Momentum后级的 机身由航天级铝合金块车出一体的顶 盖与面板、背板,再以黄铜块车出左 右二边的散热「孔」,铝合金块、黄 铜块加上面板上方那块弧形铝合金, 组成了从未见过的机箱。这样的机箱 有什么好处呢?简直就是一整块沉重 的金属,您说还会振动吗?不仅如 此,顶盖底下还有厚黄铜片盖住整个 内部,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降低EMI 与RFI的干扰,让扩大机的讯噪比提 高。或许您会担心,黄铜不是很容易氧化吗?这部后级用久了之后会不会变色?保证不会!因为黄铜块已经有 镀膜处理,不会氧化。

Momentum Stereo的外观跟单声道机一样,差别仅在于表头,单声道机里面只有一支指针,而 Momentum Stereo的表头有二支指针。

音响界首次见到的散热装置

前面说到,Momentum不是散热 片,而是散热「孔」,到底这是怎么 回事?其实看图片就知道,这部后级没有散热片,而是借着二侧的圆形 Venturi孔来散热。什么是Venturi孔?二端开口大(直径19mm),中央腰部窄(直径12mm),冷空气由底部进入管子时,会因为腰部收窄而加快流动速 度往上窜升,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Dan说黄铜的散热能力本来就是铝的四 倍,再加上Venturi管的快速散热效果, 所以这部Momentum立体后级的散热效 率比一般鳍状铝散热片还高91%。

Momentum Stereo立体后级的面板 有一个功率表头,这个表头的设计灵 感来自Breguet古董表,而表头的玻璃 采用矿石水晶玻璃,它比一般玻璃还耐刮。在面板上看不到电源开关,原 来是藏在正中央底部,用手一摸就可 以发现小小的「圆点」,轻轻触摸就 开机了,很灵巧。背板只有二个XLR 端子,二组铜制喇叭线接端,以及12V 起动器In/out。还有三个面板显示窗亮 度调整。

坚持使用穿孔组件

打开顶盖,移开黄铜厚片,可以 看到一个小环形变压器,以及一块电源相关线路板,线路板底下还有一个1,400VA的环形变压器,那个才是真正的电源供应。既然如此,上面这个小环形变压器有何用处?单独供应表头 光源吗?我查不到数据,但是我猜, 一方面可以供应表头光源,另一方面是更重要的,那就是提供Standby状态下的电源。由于欧美对于电器耗电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许多新推出的扩大机都另外设有一个小环形变压器来负责耗电量在1瓦以内的待机电源,我 猜Momentum Stereo内部这个小环形变 压器主要用途应该是供应待机电源。

除了电源变压器,可以看到中段有 8个Panasonic滤波电容,再往后就是后级输入级、电压增益级线路板。线路板上都是传统穿孔组件,包括1%误差金属皮膜电阻都还是用Dale的,跟早期Krell一样。为何采用传统穿孔组件呢?Dan说声音比较好,这是简单又有力的理由。

许多读者一定为我担心,才写过 Dan D'Agostino的单声道机种,现在又要写立体机,总编用一样的材料能炒出什么不一样的菜色?老实说我心里也在嘀咕:单声道机跟立体机的声音特质会不一样吗?不一样才有鬼!立体机会比单声道机还好吗?比单声道机还好才有鬼!既然立体机跟单声道机的声音特质一样,也不可能比单 声道机好,这篇评论写来有什么意义 吗?读者们重新去读291期单声道机的 评论不就好了吗?真的是这样,我也 一直在说服我自己,何必再写一次立 体机的评论呢?

不过,既然此间代理商的产品需要有曝光的机会,我们也不能因为立体机的声音不可能比单声道机好而拒绝 写评论,那就让我来想一个解套的方 法。很快我就想到了:用不同的搭配 器材来写立体机不就好了吗?这样听 感也会不同啊!于是,本篇评论的数 位讯源用了CH Precision直入Momentum Stereo,也用Sony SCD-XA9000ES搭配 Weiss DAC202直入,这种跳过前级的 听法可以听出最接近Momentum Stereo 的本性。不过,在此我也要强调,跳 过前级虽然可以听出后级的本性,但 整体声音表现不一定会好过加上前级 者,因为如果前级搭配得宜,可以起 截长补短的效果,有时整体声音表现 反而更好。

至于喇叭则用了二对,一对是Tidal Agoria,另一对则是AER Momentum, 最后定稿为Tidal Agoria。还记得吗?上 次单声道机搭配的是DALI Epicon 8、 AER Momentum以及TAD Evolution,最后定稿为AER Momentum,数位讯源是Sony XA9000ES搭Weiss DAC202。如此一来,我所听到的声音表现虽然本 质不变,但我可以写的东西就会有不 同。



Momentum Stereo的背板不大,已经被二个XLR端子,二组喇叭线端子,以及 几个小开关占满。

扎实、沉稳、密度高、有重量感

首先我还是要说,Momentum Stereo 的声音特质跟单声道机如出一辙,扎实、沉稳、密度高、凝聚、有重量感,音质美。虽然Tidal Agoria的声音 特质跟AER Momentum可说南辕北辙, 但Momentum Stereo的这种特质依然 清楚显现。再来,我也要说,拿瑞士 CH Precision数位讯源来搭配Momentum Stereo,实在有点抹煞Momentum Stereo 的美质。咦?总编这么说,难道是CH Precision会劣化Momentum Stereo的音质吗?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光是搭 配更便宜的Weiss DAC202,Momentum Stereo的音质就已经够好了,哪需要用 到贵上好几倍的CH Precision?当然,如果您预算充足,想拿CH Precision来搭 配Momentum Stereo,也没有人会反对。

到底这二套数位讯源会 让Momentum Stereo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听感呢?接上CH Precision数位讯源时,听Leonard Cohen那张「Ten New Songs」,发现解析力又高又自然, Cohen嗓音跟女声嗓音解析得清楚,背 后的细微伴奏声音层次完全浮出。此 时无论男声或女声的形体都大一些, 也更浮凸。听穆特演奏的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时,小提琴擦弦的 沙沙嘶嘶声音丰富,让小提琴更真实 更自然更美,不会显得硬调。

而换上Weiss DAC202后,小提琴 声音又甜又顺又委婉,柔畅得像绸缎,但变得没那么直接,线条也细一 点。再听Cohen的歌,人声的形体变得 比原来小一号,磁性与粗犷也稍微少 了一皮。请注意,无论是CH Precision 或Weiss,它们都没有改变Momentum Stereo的声音本性,上面的叙述只是比 较这二家瑞士数位讯源的不同而已。

低频控制力特别好

Momentum Stereo的凝聚力与低频控 制力很好,这可以从去年12月晶华饭店 33届音响展那张CD片充分听出。第一首忘了我是谁,虽然形体不大,但却很凝聚,又显出重量感。第二首的Bass弹 奏出来的形体也同样凝聚,一个个有实体感,有重量感,手指扣弦的接触质感 很真实。第三首开始的钢琴低音键低频 量感不是很多,接着Bass的低频量也不 是多到臃肿,但都透露着扎实凝聚的实体感与重量感。而且,音场深处的钹敲打声特别清楚,敲打的质感也特别真实,轻轻的鼓棒接触质感都可以感受到 实体的重量感。

或许读者们会担心,充满重量感, 还很凝聚,这样的低频表现会不会太硬?当然不会!我听苏芮「蓦然回首」 时,苏芮的嗓音线条明显更凝聚,有如 银炼般,但却透出柔婉的美感。而第三首心痛的感觉弦乐黏滞感明显,又带 着甜美与水分,好像糖份被浓缩了。来到第四首夜的声音,那脚踩大鼓的噗 噗声也明显扎实又有重量感,却又带着 弹性。而且形体不是膨胀的,而是凝聚 的。第五首也算是奇迹的大片弦乐柔细 甜美又纯净,此时苏芮的嗓音清亮甜美 又柔顺,嗓音同样纯净度很高,听来美极了。整张「蓦然回首」清甜细致凝聚 又柔婉,那种既凝聚有重量感,又能表 现出柔婉美感的特质说明了Momentum Stereo的与众不同。很奇怪,Momentum Stereo的这种声音特质跟我印象中的 Krell有相当大的差异,以前的Krell应该 也是Dan设计的啊,难道Dan的功力大 增?或者是箱体结构影响了声音表现?

再说一张低频段的表现CD。当我 听听Janis Ian那张「Breaking Silence」 时,更清楚的感受到Momentum Stereo 在低频控制力与凝聚力的优点。这 张CD的低频很难表现,量感太少会 觉得硬调,量感太多又会变得肥肿不清晰,整体调子太软。而Momentum Stereo让我听到的低频有劲得很,钻得深,可以听到低频影子,但是又不硬调,还能保有迷人的弹性。

再来一张低频不容易表现的CD 片,那就是Leonard Cohen的「Ten New Songs」。我说过,这张CD的低频如 果无法让您听得入迷,那就代表府上 音响系统的低频表现还没到位。如 果能够听到又软又Q又凝聚,一个个低频音粒不含混,形体清楚的浮在音场里,那就对了。在此,Momentum Stereo又表现出低频的强项,那凝聚异 常的特质又出现了,人声庞大凝聚前面说过了,Bass音粒庞大凝聚又弹跳, 而且有重量感,还抓得住。例如第五 首、第六首、第九首就是很好的范 例,Momentum Stereo好像把低频音粒 玩弄于股掌之中,怎么甩都不离手, 一切在掌握之中。

小提琴显露音质之美

低频说过,该让小提琴与钢琴出场了。我听穆特现场录音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那张时,更清楚的体会Momentum Stereo音质之美,它的 弦乐擦弦沙沙嘶嘶声真实,冬瓜的纤 毛感觉与西瓜的沙沙质感融合成既真 实又很美的小提琴音。此外琴音不会过于柔弱,也不会太刚硬,可说软硬适中,又带黏滞,线条也不会太细。 而钢琴呢?由于Momentum Stereo的高 频段不会太冲,收敛得很好,这使得钢琴表现出更好的木头味,而且音粒一颗颗弹出来时能够感受到钢琴的规模,那应该是大型钢琴才会有的音粒重量感。

穆特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听过,我拿出更严苛的考验片,那就 是Lara St. John小提琴、Marie-Pierre Langlamet竖琴的「Bach Sonatas」。 简单一句话:如果您听到的是光泽明 亮、甜润有水分,还带着柔婉特质的小提琴,小提琴拉到较低把位时,木头味浓,琴腔共鸣漂亮,那就对了。 如果是Momentum Stereo,那还要加上小提琴音质很美,线条刻画深。反之,如果您听到的是连五分钟都忍受不了的尖锐生硬小提琴,那就错了。 除了小提琴音质美,线条刻画深之 外,Momentum Stereo再生的竖琴泛音非常丰富,把音场扩散得很大。虽然 只有小提琴与竖琴在演奏,但听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单调,反而显得生动。这也充分说明Momentum Stereo在细微细节表现上的优异。

人声与钢琴栩栩如生

小提琴表过,我要举马勒「少年魔 号角」钢琴伴奏版(Thomas Hampson 男中音,Geoffrey Parsons钢琴伴奏) 来说明在人声与钢琴的迷人处。由 于Momentum Stereo的凝聚、实体、有 重量感,这些特质对于男中音与钢琴 的再生特别对味。Thomas Hampson的嗓音被Momentum Stereo唱得那么的美质与实体,好像一个人站在喇叭之间。而伴奏的钢琴也同样因为音粒有重量感而特别的真实,还有很好的木头味。别以为Momentum Stereo的人声形体特别的庞大,不!它并没有夸张的庞大,但听起来就是有浮凸的立体感,好像空气凝聚成一个实体,所以显得真实。而钢琴的中音键与低音键 同样也是听来特别的扎实与真实,不是只有声音而已,还有重量,简直就 是栩栩如生。

最后我要说Hugh Masekela那张 「Hope」。这张CD大家应该很熟, 不过每个人对它的感受可能不同,有些人认为听起来太吵,因为开小声不过瘾,开大声就整个乱了;有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声音平淡;有人觉得铜管跟小鼓都太猛了,不够平衡。假若您有上述其中一种情况,那都是不对的。这张CD听起来应该是热劲十足冲击性强但又不会噪耳,铜管灿烂小 鼓猛脆,但又不会刺耳;而且低频段听起来要收束很快又有足够火辣的劲 道。当听到最后一首Stimela(The Coal Traing)时,Momentum Stereo那凝聚、高密度又带着重量感的特质让这首曲 子好像加了速度的运煤火车,冲劲十 足,动态范围宽广,威力惊人,但又 不会让人掩耳。



参考软体

马勒这张「少年魔号角」钢琴伴奏版我在论坛举过很 多次例子了,若您听来没有任何感动,代表府上音响 系统还没进入「对」的门坎。如果听来觉得音乐好 听,会整张听完,则代表已经进入「对」的门坎, 但还没升至「好」的地步。只要您听来对音乐很感 动,而且发现男中音与钢琴都很真实,好像活生生在 那里。恭喜您,已经进入「好」的境界了。(Teldec 9031-74726-2)

能发出美质好声的金属艺术品

Dan D'Agostino Momentum Stereo 与一般后级的比较可以用摄影为例说明,一般扩大机就好像普通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影像是很清楚没错,但松散,不够Solid,尤其放大之后这种 缺点更为明显。而优质镜头所拍的同 样影像看起来就非常扎实,有实体 感,即使放大之后线条依然凝聚。除了Solid之外,Momentum Stereo还有 优质镜头的饱满光线与澄澈透明,这 种饱满的美丽光线与曝光过度不同, 曝光过度毁坏了照片的美质,而饱满 的光线却增添影像的美质。有美质,有Solid,有良好的控制力,其他的优 点我不必多说了。对了,请记住,如果您买Momentum Stereo,并不是只买 到声音,还买到可以把玩收藏的金属 艺术品。给它一个漂亮的架子,加上一盏幽幽投射灯,您会发现Momentum Stereo为您带来卓越不凡的气质。

器材规格

类型:晶体立体后级

输出功率:200W(8Ω) 400W(4Ω)

频率响应:20Hz-20kHz+/-0.1dB

总谐波失真:0.1%(200 W,8Ω,1kHz)

讯噪比:105dB(未加权)

外观尺寸(WHD):3,175 ×127×5,334mm

重量:43公斤

发表评论

评分: 0

0条评论

  • 共0个/0页

相近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