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好碟介绍>音源>古典音乐

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

  • 编号:437511-2
  • 演出:
  • 榜单情况:http://
  • 提供者: 发烧老兵 (210.74.240.10)

0

  • (0人评价)
  • 0%
  • 0%
  • 0%
  • 0%
  • 0%
讨论次数:1 观看人数:1081 最近讨论时间:2000-10-16 08:18:18
再来一部歌剧的介绍。比较偏,希望找到知音。所传封面的DG郑明勋版,音效一流,如果只选
一张最发烧的版本,非他莫属。

禁令中的歌剧
――肖斯塔科维奇《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

一、题解
最近的几年里,肖斯塔科维奇在西方音乐界的地位正稳步攀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西
方作曲家作品上演机会的逐渐减少。这其中,固然有西方人图新鲜的猎奇心理作怪,另一方面,
以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米亚斯科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前苏联作曲家作品本身
所具备的艺术价值与时代预见性也起到重要作用。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些苏联作曲家中,写作歌剧的大有人在,普罗科菲耶夫大笔一挥便产生了近十部作品;哈恰图
良虽没有正式的歌剧作品,却有大量芭蕾舞剧与戏剧配乐诞生;就连从事较多行政工作的赫连尼
科夫也有三部歌剧传世……相比之下,前苏联作曲家中地位最高的肖斯塔科维奇只创作过两部歌
剧实在有些气势上的劣势。然而,论深度、论技巧、论影响之深远,还真没有什么作品能同他的
《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相提并论。
姆钦斯克县在哪儿呢?这是音乐学家、历史学家的事情。因为,这个俄罗斯土地上的豆大的地
方,在地图上根本不见踪迹。总之是个小而又小的偏远村落,村子里一共也没有多少人。伊斯麦
洛夫家是当地最富裕的门户,因为,家里的主要劳力奇沃尼·鲍里索维奇·伊斯麦洛夫是个商
人。他到处作买卖,家财积累颇丰,但家庭关系自然出现了微机。
“马克白夫人”其实是个比拟所指,因为奇沃尼的妻子并不叫马克白。这个年轻的在家里守活寡
的女人的全名是叶卡捷琳娜·日沃夫娜·伊斯麦洛娃。故事中的主角其实是她,她厌恶对自己心
怀鬼胎的公公――鲍里斯·伊斯麦洛夫,又得不到丈夫的疼爱。于是,她选择了一个健壮的长工
谢尔盖作自己的情人。这对情人先后杀死了发现实情的公公和准备毒打卡捷琳娜的奇沃尼,东窗
事发后,统统送进了流放犯人的队伍。然而,在囚犯的队伍中,谢尔盖背叛了卡捷琳娜,爱上了
另一个女囚徒,无耻地欺骗了卡捷琳娜。绝望中,卡捷琳娜拖着情敌,沉入俄罗斯冰冷的湖水
中。

为什么把卡捷琳娜称为“马克白夫人”呢?因为西方文学界中对那些导致男人失败、死亡的女人
统统比喻成莎士比亚名剧《马克白》中那位悲剧性的女主人公。马克白夫人用尽自己的聪明、手
段,只想使自己和丈夫获得那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东西。最后,机关算尽的下场却十分可悲。以
这个角度来看,卡捷琳娜似乎是一个俄罗斯乡下的马克白夫人了。这就是为什么歌剧的名字被称
为《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

二、小说、歌剧、电影、禁令
《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最初是一部中篇小说,作者尼古拉·列斯科夫在中国默默无名。只
在80年代中,他的这部作品被收录在一系列中短篇小说集里,一齐翻译出版。如今,这本小说
集早已不知何处寻了。在肖斯塔科维奇看来,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在革命前的俄国的恶梦般的
环境中垂死的妇女的命运”,他如此喜欢这部小说,并决定把它变成自己的第二部歌剧(第一部
改编自果戈里的小说《鼻子》)。
卡捷琳娜并不单纯是一个杀人犯,这一点决定了这部戏剧的悲剧性。她杀了人,但却受到良心的
折磨。但她若不杀人,她的命运又会如何?所有这些必然又偶然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同肖斯塔科
维奇灵气十足的音乐融为一体。在肖斯塔科维奇稍作修改的歌剧脚本里,他必须用音乐塑造两个
最主要的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卡捷琳娜,作曲家给她的音乐总是非常动听的。很多时候,她总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感
情,矫揉造作地伺候着别人。但有时,比如,她出面阻止谢尔盖和其他长工调戏女佣的时候,显
示出她泼辣强悍的一面。而当她同谢尔盖沉醉在爱情之中时,音乐又变得激情四溢。可以说,是
脱去绅士淑女外衣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所有这些特征性的音乐语言在卡捷琳娜面对公公的鬼
魂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段“鬼戏”实在精彩至极。
公公鲍里斯·伊斯麦洛夫是戏里另一个重要角色,他总说自己会像一只老鼠般地死去。结果,他
吃了卡捷琳娜投进耗子药的蘑菇汤后,真的像一只老鼠似地死了。他很健壮、很霸道,对卡捷琳
娜即垂涎又抱有陈见。按理说,他的音乐应该低沉、有力,然而,作曲家却干脆地把他写成了一
只令人厌恶的老鼠。他的话语轻浮圆滑,他的死更没有获得什么重视,神甫以一种看待死耗子般
麻木的语态为他念完了安息经。这又是令人叫绝的一笔。
除了有意减弱谢尔盖在歌剧中的重要性之外,肖斯塔科维奇还增加了群众的重要性。比如说,第
一幕中的长工和神甫以及第三幕中的农民与警察。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笔下,这些人同主人公非常
相似,但他们加在一起则组成了杀死卡捷琳娜的“恶梦般”的环境。婚宴上的农民们起先唱着欢
乐的合唱,但当他们喝醉以后,陆续睡去时,他们的歌声变得怪异,和声越来越刺耳,预示着死
者的尸体将被发现……

其实,肖斯塔科维奇的那些早期作品很少有像《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这样成功的作品。人
们不太喜欢《鼻子》,也不理解《黄金时代》,但他们却非常热衷于《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
人》。这部戏在列宁格勒上演了两年,在莫斯科也演了两年(用的是《卡捷琳娜·伊斯麦洛娃》
的名称)。甚至后来还出现了一部同名电影。这部电影所用的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版本作为
基础的。
1936年1月28日,《真理报》上著名的《混乱而非音乐》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开始了长时间
里,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屡屡受挫的经历。《混乱而非音乐》以后又有《舞剧的谬误》,接下来就
是著名的撤销《第四交响曲》排练的事件。可以说,这一系列的事件在无形中,给肖斯塔科维奇
套上了禁演的枷锁。直到20多年后,人们才在舞台上重新看见了《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
人》。

三录音推荐
虽说,离开那段宵禁的时间已越来越久远,但真正完整的《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录音却并
不算多。EMI的罗斯特罗波维奇版是第一个完整的录音。罗斯特罗波维奇同他的妻子维西涅夫斯
卡娅(女高音)组建了一个班子,汇聚了著名的盖达、佩特科夫等。罗斯特罗波维奇亲自上阵,
指挥伦敦爱乐乐团完成了全剧的录音。罗斯特罗波维奇夫妇都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好朋友,他们参
与了首演时期的排练工作,所以,他们的版本自然对音乐和人物驾轻就熟。
除了EMI的首选版本之外,论录音质量,DG公司最新推出的4D录音,由郑明勋指挥,尤因主演,
于巴黎巴士底歌剧院录制完成。郑明勋到巴士底之后,力图涉猎歌剧曲目的新范围,但他的《姆
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总体来说,并不十分成功。真正成功的,应该算是该版本中的女主角,
她克服了西方演员扮演俄罗斯歌剧角色的传统障碍,成功塑造了又一个卡捷琳娜的形象。可以
说,尤因挽救了这个DG的《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
在DG全部唱片的目录中,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本就不占主要地位。但他们却提前录制了《姆钦
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这种思路依然可取。今天,我们大可不必担心禁令,可以大大方方地享
受肖斯塔科维奇才华横溢的作品。只需动动脑筋,认真仔细地,不放过任何细节地聆听,脑海中
一定能产生形象的联想,受到悲剧故事的震撼。
评分: 0

1条评论

mrbighead 2000-10-16 08:18:18

老兵兄:
能告诉我你的EMAIL吗?
我的是mrbighead@163.net

展开此评论回复

  • 共1个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