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 stch | 来 自: | |
发布时间: | 2008-10-10 18:31:09 | 付款方式: | 支付宝 |
到期时间: | 两年 | 成色: | |
价格: | 85RMB | 运输公司: | 顺丰快递 |
销售地点: | 广东澄海 | 讨论 | 返回本版 |
评述: | 专集:Dvorák: Symphonie No. 9; Smetana: Moldau
指挥:Herbert von Karajan(卡拉扬) CD编号:DG 439009-2 Vltava (The Moldau)-伏尔塔瓦河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Bedoich Smetana, 1824-1884),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 家。刻骨铭心的离别,诞生振聋发聩的作品,尤其是远离祖国,漂泊异乡,那种悲凉、痛 楚是揪心的,那种忧郁、眷念是无以形容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就是这样一部作 品。全曲共6首,其中最撼人心魄的是第2首《伏尔塔瓦河》。斯美塔那通过对这条波西米 亚民族的母亲河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深热爱和眷恋。 这里是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本,是公认的此曲最好的两个版本之一。音乐时 而状物,时而抒情,若河水般流淌,一泻千里。 第九交响曲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 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 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 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 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 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也有的版本译为 “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 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 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 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 ; 乐章的主部主题 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 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 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 具有强烈的震撼效 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 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 的体现。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 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 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 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 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 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 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 泛流传、家喻户晓。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 旋律优美绝伦, 在忽 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 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三乐章 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 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 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 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 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 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 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德国制造,全新不开封,85元不包邮出,有意请联系13531293862 0754-82861027 |
||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