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到一篇很有意思得文章(作者:wfwxb 时间: 点击数: 522)
-
闲庭信步
老 戳
--------------------------------------------------------------------------------
引子
去年11期写下《信心摧毁》,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在下妄图一举拿下PMC IB1音箱的狼子野心。经过一番“斗私批修”涤荡灵魂的思想斗争,又拜托成都某著名音响店舵主老张帮忙,终于在12月将BRYSTON 4B后级+PMC IB1音箱的主系统搞定。正待选择前级时,巧遇网友bigheat下了场及时雨,此君穿针引线,帮我在福建找到一台8成新的AUDIO RESEARCH LS-8,于是新系统的架构便基本完成了。在老张那里试音时,一个上次与我一起去过广州也见识过PMC IB1的朋友积极跟进,戏称去喝“加班”茶,听“加班”音响。没想到就有惨剧发生,“加班”茶没喝到,反而锤瘪了自己的钱包:照单订了一套BRYSTON 4B+PMC IB1,前级则选了KRELL KFP-7B。当然最近他也购入了AUDIO RESEARCH LS-8,说是如此搭配更入耳一些,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流浪者之歌
虽然我的系统是去年底就拿下了,但是因为新屋装修拖拖拉拉花了近5个月时间,所以最近才将它们迎进家门,在此之前器材就一直放在老张店内的试音室里任他蹂躏。放就放吧,偏偏老张时不时要打电话来“幽”我:声音不摆口罗!太巴适口罗!!吃了饭坐到那儿听音乐简直太舒服口罗!!!
各位试想一下我听老张这些话时的那种心情,那种猴急的感觉!
流浪者!我脑袋里突然冒出这么个词。想一下用来形容我那套漂泊在外的器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于是在我将所有东西安置好后,喂入激光唱机的第一张CD就是佛莱德曼演奏的萨拉萨蒂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我还没有回到座位乐队就以一个强有力的前奏开始了对吉普塞人的描绘,紧接着佛莱德曼出现了,他奏出了一段凄美的曲调。
天!我吸了一口气,压抑着激动的情绪赶紧坐下继续听。
一段华彩乐章之后,佛莱德曼沉着地在一个慢板旋律上开始了他的技巧变化和展开。我曾经在网上和很多烧友打过嘴仗,争论佛莱德曼大爷和穆特大娘哪个更棒一些。我当然地站在了佛大爷一边,因为他运用技巧但不卖弄技巧,演绎曲子但不凌驾于曲子,我不喜欢那种更让听众关注演奏者的演奏者。就《流浪者之歌》这支曲子而言,佛大爷的作品显然更能体现吉普塞人的风骨。
演绎慢了下来,在乐队忧伤的烘托下,小提琴奏出的旋律充满了伤感,哀怨和痛苦,害得我满屋子找纸巾......
曲子终于进入到活泼的快板,乐队强大的力度在IB1的低音单元剧烈的起伏上得到了印证。我看见佛大爷的弓子在琴弦上欢乐快速的跳跃,音符在他左手的拨弄下优美地蹦跳,乐曲逐渐推向了高潮,佛大爷被旋律感染得象发了狂,整个曲子也疯狂地向前飞奔,在一片辉煌中,佛大爷谢幕了。
我楞楞地坐在那里,体味着从未有过的感受,我沉醉于乐曲中同时惊诧于系统的从容、澎湃、细腻、弱音捕捉能力以及我自己全身心的感动!
IB1素描
接下来的时间里,把以前很多熟悉和不熟悉的的片子都听了一遍,最烈性的一回是从下午5点一直听到晚上11点,音乐的魔力简直不可想象。要是换了开会,我可以半个小时上5次厕所,掺6次茶,出去接7个电话,发8条短消息(话外音:老戳你娃就是这个样子混国家饭吃的嗦?!)。
上次的文章里我讲过我是如何与PMC相识的,这之前我可以说从没听过这个名字!那以后我才上网、翻书,到处找有关PMC的资料,才晓得PMC果非凡夫俗子,原来世界上包括BBC在内好多录音室在我晓得PMC以前很久就已经将其作为监听扬声器了,看来基本上和我的眼光差不多哦!呵呵,说笑。
作为PMC系列音箱中性价比最高的IB1(撰稿人观点,并不一定代表刊物立场,呵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是整个频段从高到低的平衡,还特别表现在不管是高电平或低电平时都有很相似的平衡和解析力。由于扬声器单元的不同特性和灵敏度,这种平衡是很难很难做的,但是PMC做好了,这就是它值钱的地方。我想这一点对录音室来讲是特别重要的,对我个人的系统来说这种表现就简直是一种意外之喜了。
其实还有很多箱子的平衡都做得不错,当然我说这个平衡还取决于音源的平衡,如果是一张大鼓的片子,就不要去要求高频突破20KHz啦。但是不要忘了IB1是传输线设计,要让低频的重放具有良好的延伸和精确性,具有说服力,这个传输线的管腔路径设计、吸音材料取舍和滚降特性曲线的选择都是需要相当功力的。在研究PMC的时候,很容易将它同另一英国箱TDL联系起来,TDL也是传输线设计,也有很好的音色。很多年前单位一个同事准备结婚时就被TDL的一款箱子(具体型号我忘记了)迷倒过,叫我去帮忙参考。我听后认为这款箱子也相当不错,只是低频表现总觉得慢半拍,有一种哪儿痒但不晓得挠哪儿的感觉。后来因为那唯一的一对箱子有碰伤,而同事觉得新婚不应该买有破损的东西才忍痛割爱另订了天朗的六角系列,要不然我今天就有得具体比较了。然而IB1在平衡的基础上把低频这个问题解决得相当好,我试着放了一张BMG的《BONEY M. 2000·20TH CENTURY HITS》,这是一张再版当年的DISCO音乐片,第4首“RIVERS OF BABYLON”一出,强劲的节奏和巨大的声压迎面凶猛地扑来,绝无滞后的感觉,与我在舞厅中听的那些诸如“百威”、JBL专业箱毫无二致,如果有低频狂在场一定会大呼过瘾!
写到这里先对PMC IB1的设计师诚心诚意地说一声:I服了U!
当然IB1最善于制造的还是宽松、平和的境界,但是你要千万小心这个温柔陷阱,这实际上是一种灵魂麻醉剂,让你觉得世界已经大同,天下鲜花盛开。而你第二天上班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以及尔虞我诈的丑恶时,你一定会为这种强烈的反差而神衰。话说回来,如果忙活一天回到自己的港湾还去继续清理斗争思路,你的人生是不是过于惨淡?除了那些与天斗、与地斗和与人斗都其乐无穷的人杰外,我们还是选择因麻醉而造就的乌托邦吧。
我自己,早已经象瘾君子不可自拔,索性沉沦下去。夜色变得很深沉的时候,把自己埋进沙发,手执一杯自制的蓝山咖啡,听着ELLA FITZGERALD、BILLIE HOLIDAY这些黑婆婆颤着酽酽的、慵懒的歌喉,舒缓地诉说那些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往事,何等享受!我是特别喜欢昏黄灯光下爵士旋律与咖啡香味混合的氛围,当然最好再有点烟草味辅佐,可惜我抽的两种牌子WINSTON、DUNHILL都造不成那效果,也许应该是HAVANA CIGAR才行?
如果要画像,我觉得IB1象一个优雅富有的中年男人,曾经的沧桑造就了他荣辱不惊的气度,宽容且充满自信。他总是游刃有余,井井有条,善于把握。他可以很冷血,当肖斯塔科维奇通过他的口来怒吼;他也可以很温情,当胡里奥闭着眼睛出现在音箱前方深情吟唱;他可以变得相当苍老,老得你感觉他随时都摇摇欲坠;也可能马上活力四射,朝气逼人,只是理智的他不会象年轻人那样总是很冲、很毛糙。这一切的处理都显得那么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真可谓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非常男女
胡瓜做的节目“非常男女”收视率很高,节目中胡瓜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搅来搅去就为了多搭配几对,大家兴趣盎然说穿了也就是要看配搭结果。而搭配却是最没有深浅的东西,关键看你怎么把握了。
我现在这套系统的音色及表现当然由SONY X3000激光唱机、AUDIO RESEARCH LS-8电子管前级放大器、BRYSTON 4B功率放大器及PMC IB1音箱共同决定。其中SONY X3000激光唱机、BRYSTON 4B功率放大器及PMC IB1音箱的共同特点都是平衡淡泊的基调,AUDIO RESEARCH LS-8电子管前级放大器在色调上做了一点点微调,即增加了一些“润”。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表现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至少令我非常满意了。如果明显差劲的地方,SONY那个激光唱机的TRANSPORT部分很有特点而DAC部分却是弱项,可能会出血再配个单独的DAC,要不就在不远的将来通过竞争令其转岗。
但是同样的IB1音箱,我听到过更好的表现,那就是我上篇文章中说到的在广州见过的系统,后级是PASS X150。可以肯定的讲,这个后级比我的BRYSTON 4B好,但是价格也贵了很多,所以深浅的掌握就显得很重要了。我的意见是:在你认为可以接受的听感范围内,尽量选择超值的器材。因为在器材到了一定水平后,其实就是风格趋向了。在相当的水平上,贵一倍的器材的音质是不会有100%的改善的,能有5%~10%就不错啦!那么控制好了你的接受程度的就是控制住了一大笔金钱的流向,毕竟我们挣的辛苦钱还没有多到拿撮箕随便撮的程度。
这套系统最大的弊端就是太认真太实在。好的片子自不待言,要是录制有问题、在一般系统上都还听得过去的片子拿上这系统便会是我们经常在电影里听到的一句话:你有麻烦!
比如我一直欣赏姜育恒的那份忧郁气质,在以前用WALKMAN听磁带的年代里无数次被他感动过。因此在试系统的时候还特地去买了两张他老兄的Z版想“再回首” 。但是当片子往我的系统里一放却发现露了怯:原来这老姜的嗓子全是激励器那味精泡出来的,甚至竟然还有点卡拉OK里的ECHO的效果,顿时有血有肉的老姜就人老珠黄。不好意思,恐怕从此在我的唱片收藏里老姜就得变老僵了。同样原因,我的唱片里有很多会死得跟老姜一样难看,但是又有很多会起死回生。真所谓沧海桑田、世事难测啊!
剪不断 理还乱
随着对PMC IB1的逐渐了解,他的习性已经变得十分清晰,但是我对HI-FI这个概念越来越整不伸抖!
这种感受显然是因为玩IB1留下的后遗症。PMC是英国箱,但是已经不同于传统温暖保守的英国声。这之前一直是SPENDOR的LS3/5A陪伴左右,我当然也非常迷恋LS3/5A那醇厚的音色。玩上IB1后一方面惊诧于那种全新的感受,另一方面当我再坐下来听LS3/5A 时也没有感到不妥当的地方,尽管两者的表现相差很远。我经常问自己到底喜欢HI-FI还是音染?确实也莫得办法说清楚。HI-FI的本意一点都不复杂,就是高保真。但是英国声保不保真?美国声保不保真?法国声呢?既然有英国声美国声和法国声的说法,说明不同的器材重放相同的唱片会有不同的特质,问题是他们都说各人HI-FI,究竟哪个才是HI-FI的?
曾经读老关(编者按:关乃火斤)的文章,非常接受他“菩提本非木”的观点,至少在国内他也是最早提出音响的最高境界是“无音响”的观点。但是后来接触老关的机器,恰恰是从外观到声音,都有非常强烈的个性,这种巨大的反差着实让人搞不懂。
平心静气地想想,最没有个性的应该是日本器材(当然我不是指那些遍街甩卖的普通货),但是我们都看不起,要么说它“一碗寡水没得捞捞得”, 要么说它“萝卜味”。我现在有一种逆反的“锅底巴黑猜想”:也许日本器材才是代表真正的高保真?(众人齐喝:老戳看砖!!)也许我们自己一早就钻进了一个误区根本找不到北,我们并不是喜欢真正意义上的高保真?!人真的是太复杂,听音乐不光是听觉的,还要生理的,心理的、情绪的以及个人好恶的,怪不得有一千个人心头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那既然是这个样子又何必扯个HI-FI的旗子呢?
蒙喳喳的我在半梦半醒间终于想起了一句成语:叶公好龙。
唉,叶公就叶公啦,反正见到真龙的机会也少,就是有一天如果真龙在面前的时候不要遭吓得飞叉叉地跑就可以啦!
就这样子白眉白眼居然自己花了这么多钱买了PMC老板PETER THOMAS的东西还帮到歌功颂德了半天,不晓得PETER THOMAS认不认得到中文?真的害怕他突然有一天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我说:迷死她戳你娃太耿直了!太谢谢了喔!我厨房头还有两对垫案板的MB1你先拿去将就整个家庭影院耍要得不?
·
(作者:满溢 时间:2003-07-08 13:15:07)- 要是用上ARCAM雅骏厂方刚新出的FMJ CD33机,每声道4枚Wolfon WM8740晶片24bit 192KHz作音源,整套系统音色提升另一种档次.
·
(作者:LEISURE 时间:2003-07-09 13:39:09)- 您的pmc好像买了很久了,恭喜你终于修成正果!我也曾上视听技术论坛,现在不去了,您还在么?bigheat和我是很好的朋友,每周都要见一次!有机会来厦门找我们玩玩,听听我们的jbl4425和tad tsm300(以前好像您不太感兴趣的日本箱)。你的川味太浓,看起来很累!
·
(作者:rock 时间:2003-07-10 17:19:28)·
(作者:hdj 时间:2003-07-12 01:43:17)- 幽默 ,笑死我了!
- 幽默 ,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