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挑战顶级标准的“雷氏”胆前”
近一二十年来,由于CD大举驱逐LP,更由于合并式功放的流行,高素质前级虽不至于销声匿迹,却也由于曲高和寡兼之价格高高在上而显得寥若晨星。硕果仅存的只有麦景图、AUDIO RESEARCH等数家而已。
本人由于入道之初即为了增加合并式功放的控制力和调整其音色而用上了“雷氏”前级,因此,对前级的作用和优劣以及使用颇有些心得。先后对自己的“雷氏”前级和欧博的R6.6,音乐传真的F16、F15,金嗓子的一款顶级控制前级,麦景图的C22进行了比较。由于本人偏爱胆机,因此对金嗓子和音乐传真的F15这两种纯石前级不能接受。其余几款胆前比较下来,自己认为除了麦景图C22全面胜过“雷氏”外,其余胆前只有在信噪比一项上胜出。当然,这里是完全没有考虑价格因素的,如果加上这个因素,“雷氏”简直可说是打遍天下难觅敌手啊!嗬嗬,真是重庆烧友之福啊!
后来用上了300B的分体单端后,一开始想甩掉胆前,“多支香炉多支鬼”嘛!简单不就是好吗?然而,怪就怪在这句话不灵了,加上前级后,不仅控制力有所改善,而且细节表现、音场、微动态、临场感都有所增强,音色音质没有任何劣化的倾向。于是又把前级接上去,看来是甩不掉了。这个事我至今也没有想通。不过呢,这款雷氏胆前并不是发烧设计,很普通的,整流和稳压用的都是胆,放大用的是两支大盾的E180F。
上两周晚上闲来无事,叫上空谷兄一起到老雷家“探宝”。一来看看他最近捣鼓些什么机器;二来看看他又收了些什么古董胆,呵呵,老雷家里真是一个电子管的“百宝仓”啊。进得门来,老雷正在为朋友调试一台分体的300B机器,音箱用的是天朗的807,他的TUBERRY被老林拿去试听一直没有拿回来,看来是中毒深了。他的这套系统我们都比较熟悉,然而今天出来的声音就是不同,高低端的延伸很好,音质音色柔美,质感很强,音乐气氛特浓,难道老雷的300B单端又到了一个境界?老雷看出我们的疑问,指着一台小小的前级说,功效在它呢!果然,断开这个前级后,刚才的感觉荡然无存。呵呵,这一下勾起了我们的兴趣。老雷重新接上后说,这个前级对CD机的改善特大,可以说是直逼LP!他挑了几张CD一一放给我们听,有穆特的“歪脖拉”(纯数码小提琴)、辛德勒名单(AAD小提琴)、藏龙卧虎(大提琴)、蔡琴“渡口”、德沃夏克九交。他说得一点不错,就在他家的系统而言,这确实是最接近LP音色的一次。弦乐的质感、低频的控制力、高频的延伸和质感都令人相当满意。要注意,老雷的CD机是自己修好的一个爱佳的东东哦,虽是SONY的转盘,但毕竟只有几百元的水准呀!我无意与高档的CD进行比较,这样肯定“挨砖”,但是我真的为CD机厂商而悲哀,也为花大价钱在CD机上升级的朋友感到抱不平啊!
接下来是LP的试听,这个嘛,不在话下啦,当然全面超越CD的表现啦。听完后,我们把这个小玩意抱上桌子,边喝茶、边观赏、边听老雷讲它的奥秘。
这个前级最大的特点是用了两只古董级的RCA公司1932年前后开发和推出的230直热三极管。据厂方资料说明,主要用于雷达、无线电接收机等小信号电压放大,参数曲线非常完美。围绕这两只管子的使用,老雷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推敲,最后决定用两只美国GE公司的5814作缓冲,采用双单声道、作单端直热直耦设计,采用6X5和两个扼流圈以及半导体元件作三级混合整流稳压。其结果是动态范围宽裕,音色高贵、通透,高低频两端延伸极佳、微动态和临场感、细节表现超群,信噪比接近高档机的水准。据其介绍这台前级的指标为:输入阻抗500KΩ;输出阻抗220Ω;输入电平,0.2-7V;输出电平,2-70V;频响,10-20000Hz,±0dB;谐波失真<0.3%;信噪比,94dB。
老雷还没有介绍完,我心里已经如猫抓,匆匆告别后,抱起这台前级就和空谷兄打的回家并通知了行者兄,XO兄因为要在家等PIGWANG兄故无法赶到我家。半小时后,我们已经接上了我的系统:唱盘,多能士TD321,唱臂,SME3009,唱头,舒尔V15;唱放,雷氏;前级,雷氏;后级,分体300B单端;音箱,N805;咸菜,至高PRO600\\650作双线分音;音频线,VDH102、铁三角。
从听音感受来看,这台前级确实是全面超越老雷原来的前级,看来“古董管”的素质和老雷新机的设计理念居功阙伟!我们试机只用了两张LP,一张是挪威指挥OIVIN FJELDSTAD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在XO兄家听过同一版本的CD,380大元啊!XO的压底货哟,音效确实了得,那天用他的灵狮9号听后,大家一致觉得“直逼LP”!第二张也是挪威歌手KARI BREMNES演唱的那张“柏林恋人”。这两张片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录音非常好,音色、质感超群,动态大,对细节的表现要求高。培尔金特第一轨开始那一声就令人震撼,其动态之凌厉令人称奇,堂音余韵溢满空间,接下来的音乐,段段都美极了!弦乐阵阵绵密的质感扑面而来,低音贝斯的拨奏活泼、弹性和低沉,音乐氛围极为浓烈,木管奶油般的音色让人陶醉,特别是其中一段小提琴的独奏,其质感和高频段的飘逸华丽简直令人全身发麻。“柏林恋人”也是同样令人感叹。因为我有它的CD,经常听,所以感觉特别明显,厚润,感性,高低延伸超卓。
从老雷前后两台前级的比较看,当然这个比较是不公平的,毕竟两者档次差别较大。第一,这台前级的动态大大优于原来的前级,表现在大动态乐段来临时新的前级非常稳定,音场不乱,音符不散,音质不劣化;第二,新前级的细节解析力提高,乐器的质感和音乐的微动态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第三,信噪比提高,背景的宁静度更佳,接近高档前级的宁静享受;第四,高低端的延伸更好,而且高段的表现更加呈现出“阴影”感,低端的表现则体现为低频的解析力提高和超低频的下潜更深。
总之,这个新的前级接上后,老的那台是再也听不下去了,唉,都是老雷的东东,怎么差别那么大!看来这台前级是抱不回去了!有人说,男人最大的缺点是喜新厌旧,但是如果新的好于旧的,为什么不呢?最好的解决之道是什么?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