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请刘大哥:(作者:肖骄瑟 时间: 点击数: 200)
-
这是网上看到的,估计是为台湾人,此兄洋洋洒洒很大一篇,只就有关“平衡”部分,请刘大哥释疑,数据上,这是真的吗:
“家用音响也讲究平衡式接法,但似乎也没有人知道,同一台Hi-End后级,若采平衡式接法,失真会增加、讯号杂音比会降低!面对特性劣化状态,代理商、经销商、杂志评论员依然振振有词:balanced接法比较好听。
在《交直流》杂志上常看到真平衡、假平衡的说法,笔者不能同意。平衡就是平衡,不应有真假之分。探讨平衡,一定要考虑输入及输出。后级放大器的负载是喇叭,没有平衡或不平衡的问题;但输入端就有可能是平衡。 后级输入采平衡接法很简单,只要将反相讯号cold拉到回授端即可,这也正是平衡接法劣质化的主因。因为:后级没必要,也没法做平衡式放大结构;桥接-BTL不是为了接续而是为了提高输出功率,所以请勿混为一谈。
前级为兼顾输入及输出,所以会有平衡式放大结构。但不论是:一、采用两组线路做正相及反相放大,二、以IC反相放大取得cold讯号,还是三:以变压器取得反相讯号,对不起,它们都是真平衡。一的情况最复杂,成本也较高,stereo的全balanced,就要有四组完全相同的放大电路。但三也不差,高品质变压器也不便宜,性能也很好,Jeff Rowland前级就是利用变压器取得反相讯号。
Mark Levinson、Krell、Threshold、MBL这些Hi-End、Hi-price后级都有平衡式输入,有机会请详阅原厂说明书,比较讯噪比、总谐波失真、频率响应之特性,只要厂商敢登,笔者就敢以人头担保:balanced比较差!但你可能查不到,因为它们都不刊登;只有日本Accuphase敢说实话,平衡输入与非平衡输入规格齐全。
平衡式接续的优点是:可长距离传送,但音响迷若是以客厅做聆听室,就无必要采平衡式接法。平衡式接驳完全不能提升音质,反而会劣化音质,特别是后级,它就是使平衡式劣质的真凶。各杂志主笔请记住上述这句话,有机会访问国外厂商设计师时,一定要他提出确实的数据,绝对不要让他含糊混过─但我保证他支支吾吾的提不出balanced的规格与数字。
那有没有假平衡?无任何反相放大装置的就是假平衡,进口Hi-End机也曾玩过这种飞机,例如瑞士名牌Revox。 至于车内那条讯号线,真有必要花钱另购发射器吗?笔者开小车,没换音响,故不敢肯定,但预测只要将讯号线做成具有方向性,就有可能避免杂音干扰。不仅车内音响,一般CD到前级、前级到后级的家用音响,都应该以具有方向性的讯号线连接─请大家试试看。”
·
(作者:ldh 时间:2003-09-07 12:13:23)- 这篇文章虽然说话有点绝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版主就是一个完全的家用HIFI系统反平衡派,到现在版主开发的旗舰功放仍不设平衡电路。版主在开发第一代旗舰时就感觉到单就听感上“音乐感”上,全平衡结构的设计相比同档次的不平衡结构相差甚远,几经探索实践,屡试不爽。
一般我们所说的真平衡为四路放大结构为真,而使用变压器或运放倒相输入输出,主放大器部分为两路的为假平衡。这也是大陆不成条文的习惯认识。这一点与上文有一点不同。
真平衡相比同一台机器不平衡接法而言,在声音上速度快,控制力强,动态大,层次清晰,质感强烈。但是却就是不如非平衡接法耐听,会冲一些,硬一些,冷一些。对于一个习惯了胆声管韵的人来说,肯定不会认可全平衡接法的表现的。当然远距离信号传输性能由于共模抑制比的提高,单就信噪比会大大的提高。
以目前的半导体元件的对称,线形而言,要设计制作出真正意义上技术对称的放大器是非常困难的,静态要对称,动态更要对称,不同的温度特性下要对称,这些任何一个方面的稍微差池,几会导致比非平衡结构更大的失真,因此,全平衡机器的价格很昂贵,但是昂贵并不代表他的声音就是好。也许对于有一些人的口味来说,会觉得很过瘾,那也很正常。
只代表我个人观点,请勿拍砖。- 这篇文章虽然说话有点绝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
(作者:rogersls1 时间:2003-09-07 20:10:37)- 一般来说平衡接法多用于专业场合,远距理传输感应噪声小,输出电平比非平衡高6DB.在家用发烧领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真正全平衡是指从输入到输出都是平衡放大电路,印象中全世界发烧厂家只有日本金嗓子和瑞士FM有真正全平衡的产品.
·
(作者:dadoudou 时间:2003-09-09 12:40:46)- 平衡输入主要作用是为了压制共模信号。
真正的平衡输入级是一级差动放大器,因为差动放大器最大的特点是能提高共模抑制比。
当信号线在空间里传送信号的同时,信号线中两条线会接受到空间的各种信号,经放大导致各种噪声,距离越长这种影响也越大。而两条导线在空间中接受到的信号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个信号被定义为共模信号,而平衡输入就是为了抑止这种共模信号。
平衡输入对放大器输入级的两个输入管性能一致性要求很高,而晶体管比较容易做到,而电子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电子管平衡输入的机器较少。- 平衡输入主要作用是为了压制共模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