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斑竹帮我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只吸收63Hz的驻波,因为其他频率的能量感并不是很强(作者:deadsprite 时间: 点击数: 58)
-
昨天试了一下仔细调整摆位,先用高保真的测试碟,放63Hz,调整音箱摆位和听音位置,耳朵基本可以接受了,但是身体感觉很明显,真个沙发、房间都感觉在颤抖,我都担心房子会塌。
相比原来的音箱摆位,音箱的位置是靠前了一点的,开始时感觉音场中间有点空,人声的结像也不饱满,再把两个音箱往中间靠了大约有15公分这样,整个扇形的音场非常连贯,人声的结像也很饱满,甚至就连王靖文也显得中气足了,呵呵。就连音场的宽度也丝毫没受到影响,可以说是我目前为止听到的最好的音场,又深又宽,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超出了侧墙和后墙,而且非常连贯,就连音像的高度都非常逼真,小提琴明显地比吉他高出差不多办个人的高度,沙哈姆的小提琴的结像高度也超过了160公分(感觉),非常过瘾,就连原来的人声左右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了!
这是我第一次尝到摆位的大甜头,感谢大锅哥的指导,谢谢!
我的器材是:
CD Linn Mimik
前级 土炮胆前级
后级 Marklevinson No.331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63Hz的驻波问题,能量太强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吸收掉?房间是专用的听音室,5.4*3.3,摆什么都可以,谁来帮我想想办法?
·
(作者:ldh 时间:2003-09-14 21:14:22)- 消极的办法是扩散,主动的办法是吸收,但是以63HZ左右的频率要进行吸收那是非常困难的。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想办法制造63HZ左右的共振体,让其在63HZ左右时产生震动来消耗掉能量。比如制作空箱体(相当麻烦且不容易找到共振点) 制作共振墙壁,在音箱背面和听音位背面用1厘米厚左右的密度板制作墙裙,离开墙面的距离要根据吸收频率而定,频率越低墙跟密度板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然后在墙跟板之间灌沙子,粗一些的沙子比较好。制作的成功与否就是在产生驻波时用手摸上去,应能感觉到密度板在随声波强烈的震动。震动越大效果越好。
上述办法为主动的,被动的扩散已经有很多的介绍,看查看一些杂志文章。不外乎扩散板,四角安放扩散圆柱等。- 消极的办法是扩散,主动的办法是吸收,但是以63HZ左右的频率要进行吸收那是非常困难的。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想办法制造63HZ左右的共振体,让其在63HZ左右时产生震动来消耗掉能量。比如制作空箱体(相当麻烦且不容易找到共振点) 制作共振墙壁,在音箱背面和听音位背面用1厘米厚左右的密度板制作墙裙,离开墙面的距离要根据吸收频率而定,频率越低墙跟密度板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然后在墙跟板之间灌沙子,粗一些的沙子比较好。制作的成功与否就是在产生驻波时用手摸上去,应能感觉到密度板在随声波强烈的震动。震动越大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