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欣赏JIM WANG兄由LP转录的CD(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342)
-
首先感谢JIM WANG兄远隔重洋花费好几十元邮费为我发过这么好声音的光盘来!
收到王兄发过来的光盘有些日子了,由于手头没有自我感觉好声的功放所以一直没有欣赏,最近闲暇时间多些,器材也能够凑合打发耳朵了,拿出了王兄发过来的光盘欣赏。
第一感觉音质非常好!从转录光盘的音质也可对王兄的LP器材素质以及王兄的LP调校功力窥见一癍。转录后的声音虽然带有了点“数码味”,但仍基本是LP的声底,质感密度强烈,音场定位一流,真实的空间感,优秀的纵深感以及不小心乱真的一些效果,都是那些普通CD所难感受到的,虽然有些优秀的试音碟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在宽松柔和耐听度上又打折扣。歌手沙哑嗓子的声带震动,听众“肉质”的掌声,比常规CD更具有“人味”,我手头也有几张原版的类似CD“爵士当铺”等,但总的音质效果比王兄转录的要差不少。
转录后的音质都如此具有诱惑力,实际聆听LP时的音效肯定更加迷人!若不是因为王兄远在彼岸,我一定会厚脸皮再跟王兄索要几张的。
·
(作者:一瓣 时间:2006-04-03 18:07:21)·
(作者:ldh 时间:2006-04-03 18:29:24)- !
·
(作者:Jim Wang 时间:2006-04-04 10:34:05)- 从转录的CD和原版的LP来比,其差别真的就是那些“数码味”,LP的声音来到更圆润,音符的接壤更光滑。大致来讲,CD达到了原版的80%以上。从录的设备来讲,并不是顶尖的。VPI Scout, Dynavetor 10X,ARC PH3。Dynavetor最高频响是20kHz。我的声卡可支持192kHz/24bit的。但我并没有这样去做。因为,一是唱头不支持,二是最终的CD格式还是限制了频响。三是,即使是录了192kHz/24bit,downsampling到14.1kHz/16bit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近来把我的SME2,Graham2.2臂,zyxR1000冷冻头来录。很可惜,SME2的马达会带来比较大的嘈声。只能放弃。否则的话,zyx可做到75kHz。不知刘大哥是否有好方法隔绝马达的嘈声。
我讲过我会帮您录皇家芭蕾,到时候我再帮你把这个也在刻一套。
从转录LP的结果来看,这表明数码技术固然有一定缺陷,但后期制作也是非常重要。- 从转录的CD和原版的LP来比,其差别真的就是那些“数码味”,LP的声音来到更圆润,音符的接壤更光滑。大致来讲,CD达到了原版的80%以上。从录的设备来讲,并不是顶尖的。VPI Scout, Dynavetor 10X,ARC PH3。Dynavetor最高频响是20kHz。我的声卡可支持192kHz/24bit的。但我并没有这样去做。因为,一是唱头不支持,二是最终的CD格式还是限制了频响。三是,即使是录了192kHz/24bit,downsampling到14.1kHz/16bit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