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如何得到宽深的音场?”刘汉盛回到烧友的提问,大家有兴趣看看,看我辛苦打字的份上,哈哈(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 点击数: 173)
  • ……在评论中,评论员经常会提到音场如何如何,但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说,音常简直象无字天书,有看没有懂,音场有sound stage与sound fieldL两种说法,前者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情况,后者指整个声音充满的空间,在台湾,我们说的音场大概是前者,包含了宽、深、高、低等要求,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每个人所营造的音场都不同,有些人是内凹型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有些则是浅碟型,最理想的音场形状,当然是与录音时的原貌相同,但录音时为了音量的考量(例如铜管音量会盖过铉乐组),有时会把纵深度拉得比音乐厅排列还长一些,所以有人觉得音响中的音场比现场还要厉害,完整的音场除了形状,还有位置的问题,喇叭摆位与频率响应均匀与否,都会影响音场位置的形成,与其追求所谓的超级音场,不如调整出一个正确健康的音场,例如小提琴的位置比大提琴来得高,中提琴通常在木管组前面,铜管组的位置稍高而且在音场后面,人声位于中间稍前的地方,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合乎自然,这样就可以了,(我全拼打字速度越来越快了,手指有点吃力,稍休息一下),继续——万一听起来音场扁扁的缺乏层次,建议先从喇叭摆位着手,首先要离开背墙,除了少数设计特殊的喇叭之外,多数扬声器越贴近背墙,音场深度越不明显,其次,在喇叭第一反射点适度地进行吸音处理,也能扩展音场的宽度,在小空间,想营造大音场以小喇叭为宜,小喇叭定位、音场通常都比大喇叭来的清晰明确,至于如何摆位,你可以参考“三一七比例法”等摆位法,或者靠不二法门:多听、多试…………KAO,终于打完了,这篇文章我是抄自2001年148期的《音响论坛》杂志,我看到后,觉得这篇文章对刚入门的以及正在发烧的都有些帮助,所以就抄了上来,就当联系打字,对了,里面有几个错别字,是因为我不知道它的全拼法,望大家体谅我挪揻啊,哈哈
  • ·

    (作者:dadb 时间:2002-01-24 13:03:32)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