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重温震撼SONY CDP-R10+DAS-R10(作者:LOVESONY1 时间: 点击数: 5815)

  • 我认为R10不仅是声音,里面的技术含量太高了!欧美的HIFI厂家多数都是小规模厂家,
    尽管是大牌子,也都是小规模厂家
    SONY 则不同,太有王者风范


    卖R10的店里和出让R10的那个人,都说CD机最高就是R10,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很遗憾SONY不生产了

    特别是转盘的结构,绝对是让欧美厂家瞠目结舌

    还有光头的定价,48000日圆非税

    这个也绝对不是瞎定的,索尼常见的高级光头官方价格才10000左右.

    还有,寻轨迹的声音,能感觉到工作的状态和所有CD光头的状态都不一样


    真象激光一样的感觉


    呵呵,过瘾

    还有哪个液压顶盖

    太有质感了,这个盖子就足够了,比任何的压镇都要管用

    而且超级方便



    有特色的还有就是遥控功能,保持了SONY一贯的作风

    3-4次的反射和160度范围都可以遥控

    再来后面的端子

    可以说是最强的输出了,含盖一切主流的输出方式

    最后打开盖子一看,终于恍然大捂
    原来是这样的啊,难怪卖120万日圆

    松了一口气, 值!!!!!

    再来看解码,45BIT!

    8片DSP啊,还有4片,也是一样的DD,干什么的不知道. 看结构不复杂,但是奥秘都在这8片DSP里面了,这也是SONY卖R10赔钱的所在.

    这个解码居然耗电200W,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解码器消耗200W电力

    从外行的角度看哪就是,他的确是很努力的工作了,也的确用到好多好多补品元件,效率低下一般是好声的保证,可以这么解释吗
    这套R10可以说是即使在日本也独一无二
    新,净,全,好,

    说到最令人激动的声音,饱满的腔体感!以往都要求CD机要有针尖般的定位,其实这还不够,

    一定要有腔体感才真实!对于人声才有肉感,对于乐器才能感受到琴腔,甚至连镲都能明显感觉不是金属平面!绝了.其次,音场完全在眼前展现,低音延伸及量感高音延伸及细节都达到炉火纯青的体现.它没有刻意的华丽,没有刻意的温暖,没有矫柔造作的表情,有的是惊人的实况还原.就象商店老板及出让此极品的SONY ES部门高官所说:R10具有压倒性的实力直至现在.亲身体会确实如此,在我接触过的CD音源里,它具有压倒性的声音.包括SONY CDP-R1A+DASR1A也只能轮为玩具的下场.好期待能再次聆听它.一直以为只能把怀念深埋心底,真没想到竟然可以再次抚摩他健壮的身躯,聆听美妙音乐....

  • ·

    (作者:ldh 时间:2008-02-23 22:22:11)
    1,这个45BT不知道是出自何方的解释?SONY官方网站的解释R10是采用的“电流脉冲”解码。
    2,那8片厚膜块不是DSP,那是模拟部分的电路,类似于运放,工作在纯A类状态。数字DSP部分的电路全部在金属屏蔽板的下层电路板上。
    3,R10电力消耗是比绝大多数解码器大,但主要消耗电力的还不是解码器本身,而是他的电源。R10采用的是效率极底的并联稳压电源,2/3的电力都消耗在了并联稳压电源上。
  • ·

    (作者:rockyou 时间:2008-02-24 00:18:28)
    该坛高人真多啊!!!!!!
    DAC-R10是把用做解码的物理量的电压变成了电流,使得解码不再受电压变动所产生噪音的影响,解码的透明度和自然的能量感非常好,看似简单的电路板其实电路构成非常奢华,D/A解码方式已经快速发展了10年的间里,虽然说是飞跃试的发展,但是多比特和1比特一直是争夺的的焦点,因为多比特的原理很难根除的缺点都被完全去掉了.
    使得CD光盘的优点和元音瞬间还原,音乐的表现力非常充实.
    比如:自然的能量感和听觉上的感染力会让人从头到脚的感知,他所传达的音乐情感,被DAS-R10活灵活现的表现的一览无余.
    从电压方式解码到电流脉冲方式解码,成功的去掉电压所带来的影响,运算的能力是用8片非常大的DSP并列使用,使得运算超级精确,
    特点:
    1,电流脉冲解码
    2,DSP超精确计算,从CD每秒获取4.4万的信号,使得一般20KHZ以上很难表现的部分通过DSP计算生成,DAS-R10是为了超越并列计算的限度而设计,
    3,模拟电路板采用铝合金的电路板,经过高温耐热处理,而且是4层电路板构造,因为使用全金属的的构造,使得受热均匀平衡,而且采用分割的构造,来自外部的震动绝对能够排除,电路板表面的部件也没有接线和焊点,所以由线带来得影响也绝对排除了,
    4:数码部分和解码部分运用的最短的传输距离.
    还有不少,翻译不了了,太难!!!!
  • ·

    (作者:kell 时间:2008-02-24 00:32:21)
    这也是最能使欧美鬼子汗颜的铭器了,换上他们的牌子至少要卖到4万刀了!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5 21:58:50)
    有人觉得我对R10的评价过高!不客观.呵呵,我转些玩家高手的感受,别光听我一人瞎说.

    以下转贴:

    1:至於CD讯源方面,我仍然采用非常锺爱的SONY旗舰
    CD +解码器,CDP-R10和DAS-R10。最近Wadia的No. 270
    CD转盘和No. 27解码器由於多了一组Clock-link线路而
    得以把jitter大幅降低,音质效果的改善有如立竿见影,
    本港多位音响写手为文大赞。我自己亦听过No. 270 +
    No. 27用与不用Clock-link线路的分别,用上之後效果的
    确非同凡响。不过我自己当时亦已经想起,咦,我家
    里那套SONY R-10 CD组合早已拥有这个Clock-link系统
    好耐啦,而且用与不用同样效果有天壤之别,所以每当
    我听见或睇见有人大事宣扬用SONY的CDP-R10 CD转盘
    配上其他名牌解码器而号称天下无敌之际我心里面不禁
    暗叫可惜,因为他们还未曾用到CDP-R10最煞食的
    Clock-link,效果当然距离天下无敌实际上还有一段距离
    哩!千万咪睇少DAS-R10这部SONY解码器,虽然它的售
    价唔够人家贵,而且独立配搭其他CD转盘效果亦并非好
    标青,但它一旦配上CDP-R10再加上接通Clock-link的话,
    整体效果立即跳升世上顶班CD组合之一,音乐味之浓郁
    更是难寻对手!



    2:而象SONY自己生产的Hi-End产品由于使用的完全是自己的技术,性能上决不在欧美产品之
    下,只是S记比较小气他的镇颠之宝从不外销,只在国内限量发售,你瞧CDP-R10+DAS-R10
    问世7载,至今也只有110V版本.所以很多外界烧友不太了解.实际上CDP-R10+DAS-R10在
    问世时,曾经唱遍天下无敌手他不但拿到了该拿的所有奖项,而且他回放信号的高度传神
    感成为了当时所有CD转盘的典范.



    以上转贴.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5 22:01:37)
    转贴:

    3:我听过的顶级货有三套,SONY CDP-R10+DAS-R10($138,000港币)在美国售价$20,000美
    元.
    Linn CD12和Linn Sondek LP12其中Linn CD12和Linn Sondek LP12的声音非常象,那种由
    Linn Sondek LP12唱机所散发出的LP黑嵺密纹唱片的源汁源味的嵺木音乐质感,在Linn
    CD12上得到了极为相似的惊人再现,Linn CD12的确以数字制式再现了模拟声的音乐魅
    力.
    而使我最难忘的是听SONY CDP-R10+DAS-R10的感觉,这套组合对声音的中庸表现可以说到
    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想在数字音源领域很难再找得出如此再现美妙声音的系统了.特别
    是当CDP-R10+DAS-R10用上Clock-link线路时它所传递出的信息量之丰富,音场之开阔可

    说是天下无敌,这便不难解释为何欧美和日本这么多的Hi-End杂志在1993年将最后的大奖
    均授予此套系统,CDP-R10+DAS-R10所释放出的音乐粒子的密度分布细密平均,乐器的线

    肌理分明,感觉实实在在, 轻盈而不流於浮夸,稳重而不流於沉闷。空气凝聚力仿佛有

    种凝结的质感.听过CDP-R10+DAS-R10声音的人,会领悟到最美妙的声音是何物.



    4:若谈到CD机的设计与发展则更是博大精深!年前先有一部设计经年的旗舰唱盘CDP-R10在

    本本土推出,迅即成为各音响杂志社的参考器材,其激光唱头的机械装置与及各级数码伺
    服线路;均不假外求由自家的设计工程师一手包办!CDP-R10除金工靓爆镜为人赞赏之
    外,
    其注册专利可滑动循迹的激光唱头机械装置更技惊四座(详情请参阅181期9月号大草兄的
    详尽报导)!据闻已有欧美Hi-End厂家和Sony厂方洽购其激光机芯装置,大家不妨拭目以
    待!但另一方面可惜的是日本Sony总公司暂无意将它们的旗舰作品作为外销,即换句话说
    就算你肯付出昂贵的代价;香港Sony公司都是不接受街客订购!更重要的是即是你能购入
    水货但它们的工作电压都只有100V版本。
    以上转贴.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5 22:03:27)
    以下转贴:

    5:R10是日系D/A里面首款采用DSP软件滤波设计的机器。采用SONY独家开发的“电流脉冲”
    D/A转换技术,所有音频部分(八只厚膜块)全部工作在纯甲类状态,电源采用昂贵高能

    的并联稳压组,整机功耗近200W(是普通CD机的10多倍)。热量非常大。整机重量高达
    26KG,比很多的合并功放还要重的多。
    R10的声音非常的凝重大气,工整顺滑富有“音乐感”,要说日机罗卜味的话,这个R10是
    例外,在2W内的合并CD机中我比较喜欢的MARANTIZ 15是因为他的人声弦乐表现富有魅
    力,
    但是跟R10比较起来,无论在那方面15几乎全输。但是R10不好伺候,极挑转盘,当然能搭
    配他自家的R10转盘最好,但是价格贼贵。我试过了很多的转盘都不出好声,有一些听过

    朋友说其声音没有什么惊颜之处大多是搭配的转盘不夹。我在使用MARANTIZ 15 做转盘权
    且应付。声音还凑合,起码比15机自身解码好的多了。使用升频器升频后,声音的细腻柔
    和鲜嫩感又提升好多。
    R10是SONY公司的看家之做,虽然价格昂贵,但是据说仍然是赔本之作。之所以如此是
    SONY
    公司为显示技术实力而作,在WADIA,MARK,等著名数码公司纷纷推出顶级D/A系统时,作
    为CD格式制订者的SONY也不甘下风,特意设计制作了这款D/A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水平,但

    由于开发成本高,发行量少等因素,导致无利可图。传闻该机生产数量很少,总数不超过
    100台



    6:这个论坛上有没有人听过SONY顶班:CDP-R10+DAS-R10到底好到何种程度,因为我想用15

    更新我的音源,最近我与香港<<音响技术>>的主笔大草兄在网上聊天时,谈道想换音
    源(我现在使用:马兰士旗舰:CD-7和控制放大器:Mclntosh C40及功率放大器:Jeff
    Rowland Model 8Ti 音箱:B&W Matrix 801Series3)CD-7虽然我买了没多少时间,但明
    显达不到我要求的水平,大草兄谈及音源,特别向我建议买CDP-R10+DAS-R10,在他看
    来,
    <<音响技术>>评测过的众多顶级音源中,最为出色的应该是CDP-R10+DAS-R10,很多

    港的超级烧友都将CDP-R10+DAS-R10的音质表现列为超级靓声(特别是CDP-R10+DAS-R10

    上最煞食的 Clock-link时,效果更是天下无敌),国内好象根本买不到,而且SONY早已

    产,但大草兄说,他通过香港SONY联络处可以帮我搞到一套,但我必须亲自去港一趟,我
    很想听听国内烧友的意见,CDP-R10+DAS-R10是不是象传说中的那麽好???我在很多Hi-Fi

    坛上发过此消息,但还没遇到听过CDP-R10+DAS-R10的人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5 22:04:50)
    以下转贴:

    7:这台30Kg的超级转盘在SONY两年前的美国网站上的报价是:$12,000与之配套的解码器DAS-

    R10的报价:$8,000,但由于质素超高,限量150套发售(生产于1993年,在1997年150套

    部发售,现在真的还能买到吗?),在美国的实际零售价是:CDP-R10:$13,000-
    $14,000,DAS-R10:$8,000-$9,000,从很多国外音响杂志和网站的评述看:这套组合拥
    有超乎寻常的魅力,能赋予现代数码音频技术真正的音乐魅力.(美国Hi-End超级评论专
    家:Michael Fremer这样评价CDP-R10,它是我所听过的数码音源中,极为罕见的能再现原
    音魅力的器材!!!)


    8:先说说我的配置:音源依然是2001年由港托“大草”兄购入的SONY分体旗舰:CDP-
    R10+DAS-R10
    前级放大还是:JEFF ROWLAND的分体供电前级:COHERENCE
    后级是:JEFF ROWLAND 8Ti
    扬声器:JMlab Utopia(三路低音)
    喇叭线是:Audio-Quest的everest(其它连接线使用了:NBS全套)

    首先说说,在欣赏此类唱片的时候,器材的平衡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无论听者的喜好如
    何,但一定要将器材调校到最佳的平衡度。

    静静的聆听《黑教堂》,闭上双眼(我早就有耳闻这张唱片是拥有“数人头”魔力的典范
    唱片,如果哪位音乐爱好者对录音的空气感和层次感还有所迷惑,那么《黑教堂》是最好
    的“教科书”)现在自己一个人静静的聆听,这种感受尤其强烈。你能大致的分辨出整个
    合唱大约有25—30人左右,女高音在正中的位置,而其身后是大约3排左右的唱诗班,倾

    整张唱片,最让人难以自制的是那纯净的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的合唱。人声中最高
    贵,最具圣洁的声音(管风琴的伴奏更是恰到好处,在最后一排由管风琴营造出的低频效
    果“活生的扑面而来”,也许是由于管风琴的声音是从最高的位置传出,所以营造出的音
    场更显宽阔,这种自然低频效果没有打击乐的“生猛”,更不像纯粹的电子合声所营造出
    的那么“虚张声势”。它的质感极其强烈,音浪就像涨潮时的余波,有序的“层层压上”
    (而不是一股脑儿的涌向岸边)。当然本牒最华彩的部分还是人声,这种人声的传递并不
    是那种华丽,美艳的唱腔,而是一种圣洁的沁人心肺的“低声呢喃”,尤其在安静的环境
    中,这种“呢喃”更显魔力。大家可以重点注意一下其中的名曲《Julsang》,这首歌最

    分展示了本牒的人声录音,无论是女高音的领唱,还是整个唱诗班的合唱将那种近乎“不
    食人间烟火”的委婉,深邃的人声推向了顶峰(整曲合唱的声浪自上而下倾泻,四周的空
    气仿佛瞬间凝固,由整个合唱组营造出的巨大的声场将聆听者完全包围,这时的心境真的
    祥和安宁,无论你以前是否真的感受过“唱诗”的魅力,在那一刻都会被深深打动)


    与Mark相比,Jeff Rowland(乐林)应该是更能与R10和JM Lab配合的。与Mark的声音取

    不同,乐林的走向爽朗了一些,声音听起来也不会那么严肃。而且重量感十足,或者说,
    它的声音更具有现代感,曾经听过10Ti(虽然没有8Ti和9Ti那样昂贵)10Ti的声音并没有
    偏亮,也没有用凸显高音来制造解析力、透明感假象的愚蠢方法。它的声音走向是温润
    的、是柔和的,正如同我们对Jeff Rowland最具好感的特色一样;它的透明感足够,解析
    力亦是均匀存在于全频段之间,也延续了我们印象中Jeff Rowland容易搭配器材的特质。
    我想作为顶级的8Ti应该在有此特点基础上,拥有更好的表现。特别要告诉您Jeff
    Rowland
    的音质密度向来属于晶体机最高层次表现,如果配了8Ti在能加上:同厂的:Jeff
    Rowland Coherence前级放大器,再能用上R10系统最煞食的 Clock-link。那您的这套组

    完全可以是天下无敌的(除了您的扬声器我还吃不准)。

    以上转贴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5 22:10:32)
    好象他们用的词儿比我还过分!什么"天下无敌"啊,什么"登峰造极"啊,等等.其实都是一些个人的被某种感觉震撼后,发自内心的心声!我相信决不是什么吹捧,广告之词.因为...就因为R10限量只销日本!所以没那个必要.R10有那么好吗?!....哈哈.有!听过才知道!(不过呢,要是搭配非常不协调的话,声音一般那也是有可能的.音响系统搭配也是重要的环节啊.)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8 21:45:30)
    SONY这个DD也是少见的很啊.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摆上拍个照留个纪念,呵呵.
    开声,背景静的吓人,音符密度高轮廓明显.音场纵深太棒了!鼓声明显是在后方的感觉!声音错落有致.快速时每个乐音都明显的有各自断开的分离感,不粘连.再有,声音细腻啊,无颗粒感.干净!解吸力,定位啥的就没必要说了.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2-28 21:48:29)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3-01 09:55:47)
  • ·

    (作者:LOVESONY1 时间:2008-03-01 09:58:33)
    过瘾!过瘾~!
  • ·

    (作者:whiting 时间:2008-03-02 11:40:54)
    这套SONY的旗舰陈煐光也用了一段时间,不过最终还是出掉了。陈煐光说好的不一定好,但陈煐光收藏的一定好!
    不知有没有哪位DX比较过这套和dCS或者ESOTERIC 顶级系列孰优孰劣,能不能说说?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