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在瑞士逛音响店(作者:阿明 时间: 点击数: 2351)
  • 这段时间在瑞士学习,在学习中基本上把瑞士的大城市都走了一遍,发现在音乐之乡其实音响店并不多,有些城市可能有好几支乐队(交响乐\室内乐),好几个音乐厅,但音响店真的很难找.终于在卢塞恩市遇到了一家,在圣加仑市遇到了一家.
    他们音响店的特点是新产品和二手器材摆在一起卖(相机店也是,相机店要比音响店多很多),卖的基本上都是大众产品,NAD的产品线最多,最有点意外的是LP机非常多,在店里的比重要和CD机差不多,LP碟也很多,看来欧州人还是认同LD的音质,机子也不贵,从500-900瑞朗都有(1瑞郎=6元RMB).
    二手机则也以大众化产品为主,如日本的CD机,欧州部分中档的机子(如NAD\MYRID\CAMBRIGE),也没发现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当地人和商家的诚信,让二手\一手的东西在店里可以和平共处,绝不会把二手的东西当一手卖.
    在与店家的聊天中,有二点很吃惊的感受:一是店家对高档器材的认识,我本来是要找高文(GOLDMUNM)的,这可以产于瑞士的名器啊,想看看是不是比国内要便宜,结果卖家对这个牌子评价相当差,说是价格不值它的声音表现,售后服务又差。他建议我关注那些中等价位的器材就够了。
    二是店家对顾客负责的精神,我在问二手Marantz 72 CD机时,店家诚恳地说二手CD机的光光寿命很难保证,它们的光头也不好找,让我要慎重考虑一下。
    这就是瑞士人的消费观,实用不奢华,商家的价值观:诚实不欺诈!
  • ·

    (作者:sattv1244 时间:2009-05-27 06:47:59)
    本国人很少有人开豪华的车型 基本上都是开普级型车 不像我国
  • ·

    (作者:ldh 时间:2009-05-27 09:14:01)
    攀比现象,不管自己是否是需要,买东西一定要买比同事朋友更高一级别的,最简单的列子是手机,它就是一通讯工具,满足了主要功能就可以了,但有人把它当作身份的象征,一定要买高档的,拿着门面气派,现在满大街都是手机,连捡破烂的都人手一块,你就是用上10万元一部的手机也没人羡慕你。买车也是这样,越是贫穷就越是要面子,买好车。只有物质积累达到了比较高的时候,人人都消费的起了,再不把拥有一辆车当作什么有钱的象征了,跟手机一样时,那时候就跟发达国家一样,除了需要,只要满足使用要求就可以了。
    至于商家做生意---行为取决于修养,很难想象在国内慢脑子是钱,把赚钱放首位的商人会“诚实不欺诈”。
  • ·

    (作者:naim_2002 时间:2009-05-27 09:26:54)
    其实现在发烧音响的主要市场是在亚洲的国家,主要是在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中国,其他国家很难见到什么高档音响店的,不要说音响店了,人口密度都远远没有这个几个地方高。中国人多,很多问题都很难解决的。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