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昨天和前天分别拿我的新宠(作者:jogo 时间: 点击数: 177)
  • california audio labs 的分体组合和菜鸟兄的teac 25转盘,mbl解码以及linn的老二比较,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和mbl系统比较,在声音的稳重和音场的大气上还是差了一班,还有线条感也没有mbl组合那么铁画银钩,但是那种流畅感,质感,高中频的甜美,低频的分析力,并不比mbl有可听闻差别,在高频上似乎cal更甜美飘逸一点。和linn比较(和linn比较的时候,用的是原创a6的转盘),那种平衡流畅,分析力,质感等似乎难分高下,但在高频的飘逸和音乐的亲切感上,cal还是要更审一筹,也许用的一个12ax7的胆作输出,如果换上高班的名牌12ax7那效果岂不是更上一层楼?缺点也还是有的,两台机用的是方形变压器,在夜深的时候,走近能够听见一点嗡嗡的叫声,不知是什么回是,就算接到滤波上面也没有变化。去cal的网站看了看,这套转盘用的是松下的光头,电源是用了6层分离调剂控制(Six separate regulated supplies 英语不好,呵呵)供应。解码用了7层(Sevenseparate regulated supplies ),转盘寻迹用了Proprietary CAL Digital Servo/Singlebeam Laser Transport ,好象叫cal的专有数字侍服和单束激光传输?机身用的是Multilayer Heavy Steel/Machine Screw Chassis Construction ,好像翻译成复合重型钢板和机械加强底盘?
  • ·

    (作者:木子。 时间:2002-03-04 11:06:47)
    • ·

      (作者:jogo 时间:2002-03-04 11:08:39)
      收到780后,说说感觉如何
      • ·

        (作者:木子。 时间:2002-03-04 11:14:13)
        主要是机壳的加工比较费时间,准备用Ecc83(12AX7)推El84.
        • ·

          (作者:jogo 时间:2002-03-04 11:30:25)
          原来对这个型号一点都不了解,但是第一听过他的下价机dx-1,对它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第二,现场听过这套分体时和飞利浦931还是951比较以及和audio8000dac比较过,后面2套均没有cal的那种感觉,第三,当时看过解码部分,虽然对电子一窍不通,但是看见里面的做工布局,也知道是好东西。呵呵,刚刚看了台湾音响论坛的评论,原来该系列的转盘是用的是高解析度玻璃,Stereophile C级榜推荐,美TA年度最佳推荐器材,美 Hi-Fi choice最佳推荐。算是撞到了。
          • ·

            (作者:木子。 时间:2002-03-04 12:14:33)
          • ·

            (作者:韦生 时间:2002-03-04 12:22:14)
            • ·

              (作者:jogo 时间:2002-03-04 12:27:48)
              我后来在荣佳店又找到一套,呵呵,现在在原来原创的某位数码工程师那里听着呢,刚刚打电话过来,说不错不错,呵呵
  • ·

    (作者:xqy 时间:2002-03-04 21:50:48)
    红箭头指的地方是关键。
    由于长期使用使其光头小车与丝杆配合发生磨损,造成回位时轻微打滑,接触不到定位开关,我稍微拧紧下螺丝(红箭头正前方),现在可以正常读碟了,,但不能完全保证是否能长期使用。最可靠的方法是找一个新光头换上。光头是technics(松下)的,只看到两个标号。
    M82 K30A
    2K 18GA
    折腾我半天,来回拆卸5,6次。你要请客!
    • ·

      (作者:xqy 时间:2002-03-04 22:29:02)
      光头小车与螺丝杆衔接部分,看到那个白色塑料了吗,它是靠上面的弹性钢片通过固定螺丝给力压在丝杆上,白色塑料里面有丝扣。
      • ·

        (作者:xqy 时间:2002-03-06 16:59:58)
        粗心的JS在换光头时忘记连丝杆一同换,白色塑料丝扣和丝杆不配套,可以用一个英制螺母和一个公制螺丝来比喻。
        jogo,我只用了你寄来的光头中照片上黑色的塑料丝扣部件,因为原来的光头没有问题,所以换其它东西。寄来的光头你留着,等哪天读碟困难时再换。
        坦率讲,花了我整个半天的时间,幸好还解决了问题,否则,... ...。
        thanks god!广东就是好,什么都能找到。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小心买二手CD机!
  • ·

    (作者:xqy 时间:2002-03-04 22:20:24)
    声音很有厚度,甜美顺滑,用大头虾的话就是:有亲切感,似乎可以触摸到音乐。
    现在拆开解码器,发现是使用CS4328,这是早年欧美机最爱使用的DAC,是四倍插补的东东,虽然指标没有后来的cs4329、cs4390高,但却是公认crystal最好听的DAC,如果听人声和室内乐,再合适不过。还没有拿回去比较,所以只能得出这样感受。
    • ·

      (作者:purer 时间:2002-03-04 22:33:45)
    • ·

      (作者:大头虾 时间:2002-03-05 10:45:14)
      虽然只是短暂的交流, 不过挺聊得来的. 可惜时间太短! 盼今后能多交流跟大侠取经学习!

      我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你对声音的看法是非常理性的, 而我似乎更倾向于感性, 我觉得声音应该是有生命的, 机器发出的声音如果能让我感受到生命脉搏的跳动时, 那我的心跳会跟着加速, 颤抖! 哈哈- 只是这种生命的感觉一定要来得坦率真实, 过多脂粉的修饰即便玩的很有品味也只能让我短暂停留, 我明确表示那不是我的归宿! 虚假的声音如同虚伪的人, 接受但不深交. 我在声音追求中的痛苦是器材对真实再现上着实太苍白无力了!

      欢迎多来这里交流. 另上广州也欢迎上我家作客, JOGO固然要请客, 我也请你一顿, 就是还想跟你一起侃HIFI, 哈哈-
      • ·

        (作者:xqy 时间:2002-03-06 17:52:41)
        这是最难做到的。
        上周日认识多位大侠,甚是开心。大家似乎认同一个感觉,就是房间因素占60%,我非常同意,让我讲,房间和音箱因素占到80%,在相同功率前题下,功放占15%,而CD机,只占5%。
        另外,有了一套自己满意的音响后,CD唱片就成了主要因素。自己喜欢音乐加上好录音,即使是差一点的音响组合(例如你们看到我办公室那套东西),仍然能感觉出它的好来,差的录音,再好组合也体现不出好来。
        建议大家拓展自己的音乐欣赏层面,不要只停留在所谓发烧碟圈子里,甚至连古典音乐也非发烧碟不买。
        拿我来讲,因为喜欢古典音乐,我认为录音最好的是现在环球公司下面所属那些公司录音,特别现在的一些新录音。
        好了,不瞎讲了,每个人有每个人认识,只要大家开心就好,有时间一定到广州找你们切磋。

        • ·

          (作者:jogo 时间:2002-03-06 18:42:22)
          高级专家屈尊来当维修工实在是委屈了您啊,呵呵。记得以前在小熊论坛那边几年前我们还讨论过一阵古典音乐,那时唱片论坛刚刚开吧,我记得那时和您讨论的是小协,我觉得古典听的多了,发烧的口味会变的,以前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在意什么高中低,什么定位音场等等,现在听的多了,觉得自己目前的要求仅仅是平衡,流畅,能够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演绎者的感情(音乐味吧),以前听器材喜欢带上什么鼓啊,雷啊,现在觉得很可笑,现在听器材一般就是一张奏鸣曲,一张纯钢琴,一张人声和录音好些的交响乐,所谓的发烧碟越来越没兴趣了,卖的还天那么贵,觉得现在的音乐和现在的器材一样,有内涵的越来越少了....
          • ·

            (作者:低烧者 时间:2002-03-09 21:34:39)
    • ·

      (作者:jogo 时间:2002-03-05 10:54:16)
      让xqy大哥麻烦,小弟一定请客一定请客,一言为定,呵呵。光头广州有卖,换头材料工本一起100元,到时买多几个---备用。
  • ·

    (作者:王磊 时间:2002-03-04 23:59:37)
    记得上次听飘兄说好像锁不定时间信号什么的....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