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讨论经验心得-关于时基误差与光纤线(作者:肉耳朵 时间: 点击数: 93)
  • 我很纳闷,为什么大家都用时基误差,而不用"数字信号相位噪声"呢?
  • ·

    (作者:ldh 时间:2001-06-03 19:20:30)
  • ·

    (作者:张真人 时间:2002-08-25 07:09:53)
    特大好消息
  • ·

    (作者:张真人 时间:2002-08-25 07:58:18)
    DVD。CD的同轴,光纤传授高频方波,播44。1KHZ/16BITCD信号时,约1。5MBIT/S。依富立叶变换,合成基波(正玄波)高达50-100MHZ,对同轴频率的要求非常高,同轴的阻,容。感抗,影响很大,前。后级的地线相连,干扰互相叠加。RCA的接口毛病大家喻户晓。TOS光纤的带宽号称10MBTI/S,NRZ,远达不到,除以10差不多。所以用塑料光纤,JITTE抖动1ns,原本为MD专设,并非用来HI-FI,用来传DTS,等压缩信号绰绰有余。听说东芝推出100MB/S光收,发器,我正在核对,下次谈ST光纤。
    • ·

      (作者:ldh 时间:2002-08-25 08:32:05)
      但实际上在HIFI上,听感要比技术指标更重要一些。我不反对你说的光纤的那么多优点,更不反对单就光纤自身会比同轴传输性能好的观点。但是问题是在使用光纤过程中,引起声音变差的瓶颈是调制发送和接收解调这个多余(相对于同轴系统)的环节。对声音的调治解调过程所产生的听感上的变化(注意,是听感上)是大家不喜欢使用光纤的主要原因。有人说光纤效果好过同轴,那我也不反对,这很正常,人的欣赏观点往往有时候是相抵触的。
      现代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出新一代的光纤传输系统令其声音绝对超过同轴系统也是有希望的,但是起码目前在所投放市场的音频数码产品中,调制--解调引起的弊端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是否是提高了带宽就会好声那也未必,也许有针对性的专门开发一种专用于音响数码系统的光纤系统会更有成效。
      • ·

        (作者:kell 时间:2002-08-25 15:04:02)
        我最赞同刘大哥的这句话“实际上在HIFI上,听感要比技术指标更重要一些”。许多欧美器材的技术指标比不上日系的高,听感上要比日系的讨人喜欢。但记得几年前曾经在这里向刘大哥请教过这个问题、“|瓶颈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那时玩AV时几度调换过光纤和同轴缆、听感上是有变化的,光纤有股发涩、无水分的的感觉,当时以为是AV功放的解码器不行、后接上我当时最好的ESOTERIC D30解码器听,仍无大的改善。几年前刘大哥给俺的解释让我记忆犹新啊!实事上也是如此啊。
      • ·

        (作者:雪浥松 时间:2002-08-25 16:54:54)
        不知在那里看过一篇文章,说尽管数字技术飞跃发展,但模拟技术永远不会消逝!
    • ·

      (作者:张真人 时间:2002-08-26 16:50:42)
      光纤,通轴各有所爱,高级的光纤我没听过,在上海看过3000元的ST光缆,为什么贵?恐怕有道理,不会输给100元的铜线吧。有谁听过ST?快来介绍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