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刘老师,有问题请教:(作者:tianrui 时间: 点击数: 101)
  • 我的功放是MC7270,音箱是皇太子II,我昨天试听了一下,用的参考器材是天逸的AD66,是朋友的,他用EC电容摩机过,具体方法是杂志上的,我就不多说了,和MC7270相比,在低频的厚度与密度上超出了7270,在人声上我觉得没有7270有感情,但同样觉得比7270细节丰富,可能描述不到位,就是感觉声音厚些,这是为什么?是没有给7270配前级的原因吗?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2 17:52:07)
    在放《斯特劳斯狂欢节I 》中第一首曲中的第一声炮声时,用AD66听,就像在窗外10米远放,声音清晰,雄厚,紧密。用7270听就有点软脚,声音有点发散,没有雄厚、震撼的感觉,主要象是没有放开,像是在100米的地方放,而且中间还有不少的吸音材料。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2 18:10:26)
    • ·

      (作者:ldh 时间:2002-04-02 19:38:06)
      只有两个可能: 1,你的7270是台病机。 2。口味问题。
      第一个问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检查。第二个因素就很难救治了。有人说凡高的画都比不上一个六岁的孩子画的好,而且这种看法的人占大多数。你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否?
      • ·

        (作者:韦生 时间:2002-04-02 20:09:40)
        通过对比可以得出自己所爱的!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2 20:31:15)
      如果是病机的话,应该怎么看呢,对比左右声道的电流可以吗?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2 20:49:56)
      我来对比一下,如果是病机,我就要退货了。
      • ·

        (作者:ldh 时间:2002-04-03 07:46:34)
        的确在HI-FI性、速度动态上不及上述两种机器,但胜在平衡、稳重,温暖,细腻,有味道上。这就象喜欢玩300B单端机的人一样,你要喜欢他的优点就要妥协他的缺点。如果你很注重HI-FI性表现,那么7270肯定不适合你了。这就象你如果拿3/5A听大鼓一样,动态速度质感控制力等肯定比不上千把元的“小蜜蜂”出色。你能说3/5A比不上“小蜜蜂”?诚然金嗓子、贵丰、迈克-、可瑞儿这些几万大洋的世界名牌机都有准确良好的HI-FI表现,但是在柔顺细腻、温暖飘逸、传神亲和上肯定比不上偶博一款几千元的300B单端机。。因此购买器材千万要注意试听一下,是否是适合自己的口味。
        同样对于发烧友来说,在评价器材时也要注意这个“上上马”与“下下马”的问题,每一种器材其都自己的的强项与弱项,千万不要听到一点不适合自己口味的表现就给“判刑”。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3 08:18:50)
          对于细腻,我把她理解成分析力高,就不是我想要的了。
          在你的文章中提到的“非常中性,全音域的整体平衡感极好音乐感非常好,中频段的坚实饱满,以及那优异的临场感极易让人投入到音乐之中去。低频有点慢,但却是一种更能使人放松的感觉。”“它还没有那种惊人的分析力和极度细微的精密雕琢感,以及霸道的动态与速度感。但这不等于它没有解析力和速度。MC-7270能够在大动态来临时神定气闲临场不乱忠实的勾勒出乐队各声部的形体,主题表现乐器清晰可辩。具有那些高价器材才有的平稳从容感。并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区别不同版本录音的差异。事实上这种适度而不夸张的分析力更接近现场音乐的真实感受。”我还是有体会的。如果它的速度和分析力再高一点,可能我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 ·

            (作者:ldh 时间:2002-04-03 08:41:12)
            细腻并不完全等于分析力高。 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如果用人的嗓子去比喻的话,细腻甜美好比一个天真活泼的六岁女孩子的嗓音,饱满坚实就象帕瓦洛帝的嗓子,浑厚大气就好比“八只眼”的男声合唱。那么粗糙干憋就象那些声嘶力竭狂喊乱叫的摇滚流行歌手。
            • ·

              (作者:ldh 时间:2002-04-03 08:43:15)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3 08:45:31)
            • ·

              (作者:ldh 时间:2002-04-03 09:27:39)
              我可以用拍巴掌来形容-----1,把双掌向内面对面弯曲并相互交叉90度拍击 2,把双掌平行拍击 3,把双掌向后弯曲只拍击掌心
              你会发现这三种方式发出的声音都是掌声,但又各不同,1,的掌声厚温暖有肉感,2,的掌声中性饱满坚实,有密度感 3,的掌声请丽有穿透力。 那么功放的声音也大多类似这三种方式。如果说贵丰、早期KRELI的功放是2的话,那么麦精图就是1, 金嗓子就是3。
              《柏林之声》II 中的第二段,巴掌的拍击声,很能反映器材的表现能力,有这张碟的发烧友可以找出来试一下,看看你的系统是1,是2,还是3。 注意段落里面夹杂有响板的声音,分析力好的器材应该能够把掌声和响板明显的区分开来,太厚声的器材可能对响板解析不够,而金嗓子类机往往是响板声压过掌声,听上去啪啪声不象掌声。
              • ·

                (作者:木头 时间:2002-04-03 09:37:48)
                版主,这个比喻太精彩了。应该把论坛中的精彩片断汇集到一个精品篇中,对初来的人会很有帮助。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3 08:50:06)
            精雕细琢,也只是精湛。
            • ·

              (作者:ldh 时间:2002-04-03 09:50:03)
              往往就这一点差别,就会让发烧友失去理智。
            • ·

              (作者:tianrui 时间:2002-04-03 09:52:43)
        • ·

          (作者:mhm 时间:2002-04-03 14:48:15)
          我很喜欢的一款箱子,大黄蜂也从网上消失了...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