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刘大哥,有人用你的邮箱给我发了一个病毒(作者:jogo 时间: 点击数: 79)
  • 标题是“说明书”,我的电脑现在惨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希望资料没丢,那可是我单位的电脑,文件很重要的。对了,邮箱是您“public.*.*“的那个。
  • ·

    (作者:czlau 时间:2002-05-10 19:55:59)
    我昨天收到一个邮件,内容是:
    以下的邮件:
    > 日期:
    > 主题: Cellspacing
    > 大小: 174717 bytes 字节
    > 动作: 失败
    没有能够发送到以下的收件人:
    ldh:zb_sd_cn "(10), ErrMsg=mail box space not enough, account=ldh:zb_sd_cn "
    因为这个邮件有毒,被我的KV3000杀毒王杀了,我想我可没寄什么东东给刘老大啊,一查,来自江民的信息如下:

    “Klez”病毒仍在肆虐。日本信息处理振兴事业协会(IPA)安全中心及日本西曼蒂克(Symantec)分别于4月24日和25日再次发出警告。“由于病毒对邮件名进行了伪装,不小心就会运行它”,加上“发件人的名字是伪造的,所以无法与已经感染的用户进行联系”,这些都是受害范围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五一长假期间很可能会出现新的变种,所以假期结束后在检查邮件之前,首先要更新反病毒软件的数据文件。
    对邮件名进行巧妙伪装
    针对“Klez”,虽然IPA安全中心及杀毒软件供应商再三警告,但受害者依然层出不穷。
    据杀毒软件供应商等公布的信息,Klez附带的邮件名是由几个英文字母“随机”组合起来的。但从编辑部发现的许多Klez病毒邮件来看,全都是些挺象那么回事的件名。如“A IE 6.0 patch”、“A very powerful tool ”、“A special new website”、“(C)2002 Yahoo Japan Corporation. All Rights”等等。
    有的邮件名也很符合正文内容。例如:有一个Klez邮件的件名是“A special new website”,正文内容则是“ This is a special new website I wish you would like it. ”。
    还有的用邮件地址作为邮件名。曾出现过邮件名为“Hello,(邮件地址@以前的文字),sos”的邮件。如果接收Klez邮件的用户地址为“user@domain.com”的话,邮件名就是“Hello,user,sos”。
    可以说,Klez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其邮件名的随机性,因此最好别指望从名称上做出判断。

    伪造发件者名
    Klez将从受感染的个人电脑内收集邮件地址来作为发件地址使用。因此,对发件地址发出警告毫无意义。实际上,有些用户尽管采取了充分的安全措施,但仍受到指责:“收到了你发来的病毒邮件”。
    在收集到的地址中,使用哪一个也是随机决定的。因此,也不排除将手机号码作为发件地址来使用的可能性。但根据IPA安全中心的说明,Klez病毒仅在Windows上发作,在其他系统则不会发作。

    有泄露信息的危险
    Klez病毒发作后,在向许多用户发送病毒邮件的同时,还会破坏个人电脑内的文件。而且危害还不仅仅这些,重要的内部信息(文件)也可能向外发送。这是因为Klez发送的邮件不仅包括病毒本身,还会将个人电脑内的任意一个文件作为附件发送出去。
    实际上,编辑部也曾收到过一看便知是其他公司内部业务的Word文本文件(.doc)随病毒一起发送过来。这样的情况下,受害的就不仅仅是个人了。
    将个人电脑内的任意一个文件发送出去的病毒还包括曾经出现过的“Sircam”病毒。但Sircam是将病毒部分插入到文件中去。因此,邮件接收方如果使用了反病毒软件,就会将整个文件删除掉,而看不到文件的内容。但感染Klez的情况下,文件是独立的,因此即使删除了病毒文件,个人电脑内的文件也会发送给对方。因此 ,企业用户要特别注意。
    五一长假后要特别注意
    对于正在肆虐的Klez,采用通常的防病毒措施就足够了。在封堵Internet Explorer安全漏洞的同时,只要不随意运行附件文件或共享文件夹,就不会受害。另外,如果使用适当的反病毒软件,还可检测并排除病毒。
    但五一长假期间如果出现新的病毒变种,恐怕放假前的病毒库文件在假后就不好使用了。长假结束后,在开始工作前,最好先更新一下病毒库文件。当然,平时也要尽可能及时地更新。


    我估计刘老大名气太大了,所以毒看上他了,大家千万要小心,我是五一前刚升级为KV3000杀毒王,所以幸免于难.




    • ·

      (作者:ldh 时间:2002-05-10 20:19:16)
      我的电脑安装了“金山毒霸”,定期升级查毒,基本上能够阻拦住病毒的侵袭。每天都收到带毒邮件,但都能够有效的拦截住。看到你的帖子后马上升级后查毒,一切正常。使用KV3000也未发现异常。所以可以肯定这病毒不是从我这里发出去的。
      • ·

        (作者:xuzhu 时间:2002-05-11 10:17:03)
        我也收到过以斑竹的名义来的信,另最近奇怪的信件特别多,不过我在网吧里,文件也打不开,暂时没什么危害.
  • ·

    (作者:hbwu- 时间:2002-05-11 17:18:59)
    只不过有所查觉对100K以上的EMAI全部拒收,可还是防不胜防的染上了。没弄清是什么毒,它在人不查觉时按地址簿的所有地址发送。
    建议您用A盘启动,格一下盘。
    • ·

      (作者:hbwu- 时间:2002-05-11 17:20:04)
      • ·

        (作者:ldh 时间:2002-05-11 19:08:54)
        估计是有人利用我的地址发送的。你们可以点击‘回复“给我回信,我看看能否接收到,如果能够收到,那就可以确定是我的电脑有问题。如果收不到,就可以肯定是坏人冒用我的信箱发的。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