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说个别的话题。。朋友赠画一幅,再三叮嘱不可送人,不可转买,我看不出这画价值和意义何在。。(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40)
  • 大家有对此爱好熟悉的吗?
    有朋友告诉我,这是汉碑的拓引图,图中是左起第三人是孔子,小孩是传说中问倒孔子的孩子(小儿辩日),左边第一人是老子。 此碑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绝对不准拓印,但这图是千真万确的原版拓印真品。实不知道是如何弄到手的。
  • ·

    (作者:ldh 时间:2002-08-20 11:27:44)
  • ·

    (作者:ldh 时间:2002-08-20 11:45:12)
    1997年5月26日,中国文物考古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对山东省桓台县史家遗址发掘成果进行评审和鉴定指出,“山东省桓台县史家遗址的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的遗迹及遗物,取得了重要收获,是我国的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史家遗址的发掘是桓台县古代文明的又一生动体现。其实,在此之前,桓台县就先后出土了大量文物。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证明,桓台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桓台县还涌现了许多留名史册的有影响的人物。

    文物之邦,诗书世泽——这是人们对桓台县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由衷赞誉。

    文物展现古代文化

    桓台县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与鲁北平原交界地带,系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县境东接齐国故都临淄,南靠淄博市政府驻地——张店,西南部与周村接壤,西连邹平,北依博兴、高青。县境南北延伸24.4公里,东西相距27.3公里,全县总面积509.53平方公里,人口47万。历史上,桓台商属薄姑国,周属齐国,秦归齐郡。元朝时,定名为新城。民国初期,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更名为桓台县。

    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桓台这块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文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证明,在前埠、唐山、楼子、李寨等遗址的文化堆积中,其上限属于后李、北辛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的文明历史。而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时期的遗址的发现却是普遍的。目前为止,桓台境内已发现文化古迹100余处,其密度之大,内涵之丰富在国内较为少见。由此可以证明,桓台这片沃土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期之后的一个重要聚落群体。

    在桓台县发现的100余处遗址中,有龙山、岳石和商代文化时期壕沟的遗址有李寨、前埠、史家、唐山、新城五处。这五处遗址不仅存有壕沟,而且遗址面积较大,均在10至60万平方米之间,是非常难得的古文化遗址群体。桓台县内这五处龙山至商文化时期的遗址,加上周边地区的章丘城子崖、邹平丁公、临淄田旺、寿光边线旺等四处有城壕的遗址,在东西方圆百华里内形成9个城址群体。以上遗址同处在齐地,而桓台位于齐国腹地的中心,正是史料中东夷集团少昊氏族演至先商氏族的中心地域。考古发掘的成果证明了少昊氏族与先商氏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取得了一致性,对于今后深入研究东夷文化的聚落形态和发展序列以及东夷文化与夏商氏族的渊源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桓台县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展示了原始文化的灿烂辉煌。目前,已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的刻骨文字,发现了距今3700年前的岳石文化时期的甲骨卜辞和商代中期的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并同时发掘出了晚商时期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这些连贯的文字串证了中国6000年的文字产生、演变发展史,是中国文字史上一个全新的突破。这一发现使史学家和考古学界不得不重新看待东夷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以及东夷文化对夏商文化的直接影响。

    桓台县前埠、史家、唐山、李寨、新城、旬召、大寨、小庞等遗址出土的各个时期的文物和遗存都具备同时期的发达水平。其中李寨、前埠和楼子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彩绘纹饰很有特色,葬俗形式也是唯一而独特的。李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该墓区面积较大,约30万平方米,且早、中、晚三个时期一线下来。从初步发掘情况看,自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悬殊,这在随葬品的多寡与质地上已经充分体现出来。这说明母系氏族中期贵族特权阶层已经产生。该时期的墓葬内普遍发现无论男女都存在死后头颅整形和凿掉前门齿的葬俗。此种凿齿葬俗与史料所载的“东夷人的凿齿陋习之俗”是相吻合的,可证史料记载不误。

    桓台县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较多,出土的陶、石、玉、骨、蚌器等品种繁多,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山文化时期极负盛名的蛋壳黑陶,经科学发掘证明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就已产生的蛋壳陶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这在李寨遗址发掘出的蛋壳黑陶觚、高柄镂空杯等已得到充分证明。桓台县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也很丰富,生产工具的制作工艺多为磨制和穿孔。表明了农业的进一步发达和已从游牧转向以农业为主的定居时代。因从事农业耕种收割所需,一批生产工具应运而生,如石镰、石刀、骨耒、骨耜、蚌铲、石璋等,这些人文初创时期的生产工具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解放初在桓台县还能见到铁运锄、双孔镰、单柄铁犁等一批原始形制农业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桓台这片沃土是中国最早最发达的农业区之一。
    • ·

      (作者:yz 时间:2002-08-20 12:18:08)
      那些都是历史,是值得古人骄傲的。再看看现在......有没有自己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
    • ·

      (作者:j 时间:2002-08-21 10:04:57)
      • ·

        (作者:nx 时间:2002-08-21 14:49:15)
  • ·

    (作者:wfwxb 时间:2002-08-21 14:15:59)
    看不懂画就看送你画的人啦。

    如果是至交的实在人,他说的就肯定没错拉。
  • ·

    (作者:jiaowd 时间:2002-08-21 15:15:31)
  • ·

    (作者:jiaowd 时间:2002-08-21 15:16:18)
    拓,很少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