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Y请了(作者:audiochina 时间: 点击数: 56)
-
从福州到武汉的火车票好弄不?福州展好象是18日开始到21日
·
(作者:ldh 时间:2002-10-09 21:56:42)·
(作者:audiochina 时间:2002-10-10 23:27:43)- 不用找他了,我已经去不了,单位事情多
·
(作者:ldh 时间:2002-10-11 07:27:18)·
(作者:audiochina 时间:2002-10-13 19:11:17)- 其实不是依靠杂志,而是和福州的网友聊聊
杂志谈论发烧很少的,看看电子报最近整版的爱X,另外我这半个杂志人--我在一家商业杂志上编辑一些东西
知道每本书的发行很少过万的,尤其是现在这市场,国内发烧友有5万就不错了,经常上网的不足4000人
有很多很发烧的---发烧是靠钱实现的,人,很忙的,很少看书和杂志·
(作者:WEISUN 时间:2002-10-13 20:40:37)- 象我这里是省会城市,,保守一点1000名发烧友还是有的,本地音响市场状况一般,从平时的一些交流了解到,不过用高档器材的也有一批,而且他们的器材肯定不是在本地买的。从高、中、低等档次的拥有分布状况预测,1000名还是非常的保守的了!
·
(作者:audiochina 时间:2002-10-14 13:47:25)- 是,所谓发烧友是对音响话题有兴趣的人,不能够说他买了10万器材的就是发烧友了。
武汉这样大的城市,以青山地区发烧友协会而言,也不到300人,以前武汉市搞一些发烧活动,最多不过1K人
至于杂志,我想说自己发行量多大无非是拉广告的依据罢了,这一点我很清楚。
现在杂志印刷超过6000本算不错,最大发行量是无线电,和音响有关的则是无线电与电视--最高记录是8万,现在保守一点有3万吧,发行量越大的杂志越不可能刊登很多广告的,有印刷成本在里面,印得越多陪得越大·
(作者:WEISUN 时间:2002-10-14 21:07:58)- 既然能在高档器材拥有一定分额的话,那么中、低档次的分额也不会少。
对音响话题有兴趣的人,其实也很难统计的;按音响杂志年销量来计算人数也不是很全,有很多是以前还买杂志看,但逐步减少或者不买该杂志看了,但并不能说他就不是发烧友了;协会的人数所覆盖的面也不是很广的。可以设想一下:这10年期间,在大陆所出售的各种进口牌子的所有高中低档的型号(不算VCD、DVD、AV功放等器材),总数达到30万件以上应该不成问题,否则以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区域,达不到这样的一个销量的话,,那么对那些厂家来说简直是没法活了,不过也确实有些厂家活不下去了的事实。这仅是进口产品的市场,再算上国产器材的市场,来推测发烧人数不会低于10万人。- 既然能在高档器材拥有一定分额的话,那么中、低档次的分额也不会少。
- 是,所谓发烧友是对音响话题有兴趣的人,不能够说他买了10万器材的就是发烧友了。
- 其实不是依靠杂志,而是和福州的网友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