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请问斑竹.amati.大虾等大侠,(作者:whs 时间: 点击数: 39)
  • 专家都同意,"现有的双声道系统,人耳是无法分辨声场(深度)的,家庭听音室不能达到音乐厅效果;但是,凭借混响,残响和适量的第一反射声,可以得到虚拟的声场深度.'但具体到量上,专家们的意见很不一至.
    诸位装修时如何理解和实践,有何经验教训?尤其是第一反射声,各频段的吸收量如何把握?混响和残响的频率是不是也是20-20khz?或者残响只是泛音,把低频吸尽也不影响残响?...
    有人认为,侧墙第一反射以吸收低频为主,高频吸收用两层薄布即可(不能过量);音箱后墙第一反射均匀吸收,也不能过量;天花则可多吸收.对吗?
    能否代为请教黄声贺前辈?
  • ·

    (作者:amati 时间:2002-10-19 23:52:58)
    我现在是不会去考虑的(三,五年内),因为花费太多了,最少要超过
    现在整套器材的价值,我还是喜欢在普通的室内听HiFi, 觉得这样子比
    较理智些,我不是很发烧的。香港的专家(搞录音室,视听室)要我下
    次有建造听音室的时候要告诉他们,他们会根据地方帮我设计,空间的
    比例,材料方面等。
    不过,普通的室内还是要找人用仪器来度一下空间的问题,那一个频率
    需要吸收或扩散等。
    家庭听音室是能达到类似音乐厅效果的!(但是只有一个皇帝位),
    问题是器材的价格!

  • ·

    (作者:ycf 时间:2002-10-20 21:50:03)
    我知道你要问的是自文,大头虾和audiochina,他们和黄老前辈探讨过,‘魂飞魄散’云云。。。
    • ·

      (作者:whs 时间:2002-10-22 10:05:07)
      自文有喜,大头虾正在反思(褒义,我们可能落后于反思),没人回答...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