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俺天性愚钝,怎么就理解不了“音质与音色呢”----转贴刘汉盛音响二十要的定义。(作者:llhu 时间: 点击数: 169)
-
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
(作者:llhu 时间:2002-11-07 11:47:16)- 谁有其他定义?dadoudou兄有吗?帮俺开开窍。
·
(作者:Jim Wang 时间:2002-11-08 02:52:29)- 我将细细道来。
·
(作者:随心行 时间:2002-11-08 08:16:02)- 音色是音响系统表达音乐的风格(风味);音质是表达或演绎这种风格的水平。这恰如不同的绘画流派体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而每个流派中的个体却又有着不同绘画水平差异一样。单那的听众系列和信心系列是音质的差别,单那和天郎的声音差别便是风格的差别。
- 音色是音响系统表达音乐的风格(风味);音质是表达或演绎这种风格的水平。这恰如不同的绘画流派体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而每个流派中的个体却又有着不同绘画水平差异一样。单那的听众系列和信心系列是音质的差别,单那和天郎的声音差别便是风格的差别。
·
(作者:Jim Wang 时间:2002-11-09 13:43:13)- 上回批了刘大师关于双功放的说法。这回将批刘大师关于音质音色的说法。
我们说质,包括音质在内,我们实际上是在讲两个不同概念。一个是质量。另一个是质地。质量是指一件物品为其功能服务的有效程度。质量的高低是完全取决于物品本身的功能。质地是指一件物品的属性。质量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质地则是一单一的概念。质量的概念是包含了质地,即一件物品的属性。质地是质量的一个要素。
比如鞋子,鞋子是为人服务的,它的功能是被人穿来走路,所以要耐穿。除耐穿,还得做工好。舒适。用料要好。这样,我们就得了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质量。如果这双鞋子是耐穿,舒适,做工好,用料好。我们可讲,这双鞋子的质量是好的。这时我们也就引进了质地的概念。用料好就是质地的概念。比如说,这鞋子皮很光滑,鞋底料结实等等。在这里,我们不可以说这双鞋子的质地好,原因是耐穿,做工好,舒适。所以,质地是单一的概念。是质量的一个要素。
讲清了质量和质地的概念。我们现在可讲音质。同样,我们有音的质量和音的质地的概念。我们讲音的质量时,我们是在讲传播音乐媒体的质量,即音响系统对音乐传播的质量。比如,打电话时你可能会说。这声音的质量不好。这个质量不好是指电话线路的质量不好,不是指声音本身的质量。高保真音响系统的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即真。一杯水从一根管子的这头灌进,在从那一头流出。不多一滴,也不少一滴。水喝起来还是同样的味,看起来还是同样的清。所以在理想化的高保真音响系统中,没有音的质地的概念,也没有音色的概念。因为,这里的音的质地和音色都只是来自音源,CD本身。高保真音响系统并不加进东西,也不减去东西。更不改变东西。
但是在现实中,这种理想化的状况是不存在的。这样就产生了音响系统的音的质地和音色的概念。
音质是音的质地。一般地说,我们用这些词来描述音质。厚薄,硬软,平滑粗糙。比如,一般发烧友都认为ATC比较声厚,相对而言,Dynaudio声薄。这种厚薄的概念是指声音的体积感。同样,我们也可说,Merlin的声硬,Opera的声软。或者Magneplanar的声平滑,Martin Logan的声粗糙。这里我得说明一点。我们说厚薄,硬软,平滑粗糙并不是表明一种褒贬的判断。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引进了这些概念。
刘大师对音质的阐述混淆音的质量和音的质地的概念。音响系统的耐不耐听和鞋子的质量纯粹是没关系的比喻。音的质地也不是决定一个音响系统的不耐听维一的因素。他是看到一个“耐”字就把两者连在一起。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
音色是音的色调。一般地说,我们用这些词来描述音色。冷暖,亮暗。要说听出黄色(对不起,刘大师,我这种小菜鸟是不见大腿不会听出黄色的),白色和蓝色那就是胡说八道了。就象说听出音场穿墙一样是胡说八道。
音的质地,即音质和音色的是非常密切相关的。在软的音质常常伴随着暖色调,亮的色调往往是硬和薄的音质在一起。在这一点上,刘大虾还是反映出一点虾色来的。他说,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其中,暖冷是色,软硬是质。由于音质和音色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我认为在我们一般地描述一个音响系统时并没有必要去钻牛角尖。- 上回批了刘大师关于双功放的说法。这回将批刘大师关于音质音色的说法。
·
(作者:荒漠 时间:2002-11-08 16:01:51)- 我们听到的都是音质与音色的混合物,要从中分离出音质和音色来确非易事。革命尚未成功,菜鸟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