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高艺术品味、高密度、解析力与高音乐感(作者:威虹 时间: 点击数: 392)
  • 我曾试用过多款CD转盘和解码器,原因是我们对声源比较重视,除了正常的发烧和听音乐的需要之外,对於我们自已生产与调试音箱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个性太强或者声源本生就不够准确,是难以保证音箱调校出来的平衡度的。
    马兰仕的SA-1这一型号的SACD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以全平衡放大的播放SACD片的情况下,惊人们动态,宽广的声场以及清晰的定位,有一种令人相当惊艳的感觉:数码革命的时代终于来临了!但是对於大多数爱乐者以及用家来说,过去收集的相当数量的CD唱片,和现在售价高昂并且品种甚少的SACD片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不可轻易跨越的障碍,所以在数码革命的最危急的关头我还是选择了传统的解码加转盘作为声源,只不过要求比过去更高一些罢了。
    我先后也用过几部算是比较高级的解码和转盘,对声音的质素与要求自然有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这其中包括SF,怀念、雅俊、CEC以及马克列文森等,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瑞宝和MSB的顶级解码,与CEC TL一1的转盘组合,这种组合是既中性又具有高分析力和音乐感的,它的自然和甜美绝非造作的人工味精味,是既很真实而又不失音乐味的理想声源,当然这也都是在相互比较中所得到的相对完美的印象,也足以在一段时间内让我从音响的自然鸣响中享受到更多的音乐美感。
    但任何更新换代似乎都需要一些外部的条件,我的一位发烧朋友在借去我的MSB解码和CEC TL1转盘之后,就铁心将其留了下来,在这之后本人对现有系统的不满与失落就开始让我感到真的相当难以接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从贵丰CD到马兰仕的SACD一1从怀念的转盘解码到CARY306/200、、、忙的我颠三倒四,最终我还是下决心购入德国Accustic Arts Drive-1的转盘以配合马克列文森的36解码器,作我的新的声源。
    在耐心的等了廿天之后,我终於收到了AA的这款转盘,它重有33磅,正面看起来有一点象一台制作精美的功放,左右各一个大旋钮,在中间的小型显示窗两侧又各有一个小按钮和显示灯,简洁、对称、布局工整,碟仓顶盖是手推式玻璃镜,磨沙出AA两英文字母,在宝兰色灯光的反射下透出忧雅而高贵的气息,加之手工精美,真是一件雅致的德国工艺品.
    AA的DRIVE1最直观的设计特点和CEC一样也是机顶入碟式设计,而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在CD片的片压中内置了磁力,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这种自然而柔和的吸引力将CD片理想的夹紧并进行流畅的转动,这种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音质,更显示出了这种构思的艺术般的精美,本人对此更表示由衷的赞叹,至於电源设计、避震的讲究以及转盘的使用,大家可以另查资料,在此不一一多言。
    听感如何呢?!这也许是大家最关心的,坦率的说在开声的不长时间内我就得出了相当肯定的答案,全面的超过了我使用过的CEC TL1和2X这两款转盘,虽然这种讲法对CEC有点不太公平,甚至於多少有点伤害,但我还是不得不坦率直言,突出的表现在於更深的音场,更结实的低频下潜力和更自然的高频延展性,而这一种突出的表现并非仅属於音响性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增强,也就是说音乐的信息量更加丰富了,音乐的生命更丰满了、更具有了一种勃勃的生气。听帕尔曼的小提琴,琴的音色多采多姿,琴腔共鸣总是处理的恰到好处,高贵华丽而又逼真生动,相比较而言在另一些高价机器上对琴腔的处理似乎就显得太过膨胀而缺少了很多内在的紧密相连的细节,在切分音的处理上也显得过於简单而缺乏应有的泛音,变得相对的脆弱了。
    在试听过的几款高级CD机和转盘以及解码之后,就更明显的展示出AA转盘在空间的展现上似乎总是要高出其它一个手掌的位置,并且在延展出的这个空间距离上,总是具有更多的音乐讯息,展现着更广阔的音乐空间,男高音卡雷拉斯演唱的南美州弥撒,是本人最爱的唱片之一,歌声朴实,情感诚挚而丰富,没有一点造作的痕迹,当然这张唱片更突出的是在声场的展现上,宽大而且深远,对它的位置感,我可以说是心里有度的,在用上了AA的转盘之后,在那一瞬间我明显的感觉是在深度上比其它的几部机器都增加了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距离,背景亦特别的“静与黑”,合唱队的人数虽然没有直接增加的感觉,但人的实体感明显的得到加强,有一种更明确的可数性,中低频原有的一点散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有了更自然的弹性,变得更从容有力,具体而又实在,同时也具有更多的丰富的内涵,并且低音的位置也有了明确的下降,这正是人们常常议论的所谓的低频解析力,在这一点上目前同位价的其它的CD转盘以及高级CD机的表现是难以超越的,而这一杰出的表现正是因为AA转盘在数字输出时有着特别低的时基误差所带来的。
    卡雷拉斯的嗓子有了更多一点的水份,演唱的也更从容而且自信和自然了.胸腔的大小比例适中,自胸腔所发出的共鸣直到喉头的明亮的高音区域,声音的变化始终具有良好的均衡感,充满弹性的歌声相比较而言也具有了更适量的温湿感,这是在一般的所谓高级CD机上所难以体会到的,它使嗓音的丰富变化不致干涩而紧张。使声音“线条”的走向始终均衡、有力并且相当完整。因为很多的CD机在展现这一歌声时,虽然胸腔与喉头的运动感都不缺,但经常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胸腔稍稍偏大,唱到高音部分时喉头偏紧而微微有一点硬的感觉,使嗓音的线条感缺乏足够的弹性而变的干和细。似乎这中间缺少一点托住歌声的气息以及这之中所应有的相互之间的韧性联系。当然并非这些CD机的表现不佳,只是因为AA转盘太杰出了,在这种相互比较中,让你进一步的感到AA转盘传达出的中频的密度不但相当的高而且更是相当的均衡。
    再听动态琴皇,贝多芬的“热情”真正可以用热情的演奏来表达,更具有感性的倾述力,琴音丰富而微妙的震颤所产生的共鸣竟然是那样的丰富而绵密,在这之前真是前所未闻的,由高音到低频的气势真正可以用宏伟壮丽来形容,.......
    AA这样一部转盘,配合马克列文森36竞有如此杰出表现,真让我有一点喜出望外,他声音准确,乐感丰富,动态宏大,音场深阔,音色华丽,正是我目前所希望拥有的高级CD转盘,而我现在更希望着在不久的将来能让他与我曾一度拥有的MSB Platinum Link Plus 再进行一次强强结合的精彩演出。
    网站建设中www.weihongaudio.com



  • ·

    (作者:威虹 时间:2002-11-18 12:10:57)
    评德国—ACCUSTIC ARTS DRIVE 1转盘
  • ·

    (作者:zxmwy 时间:2002-11-18 12:25:49)
  • ·

    (作者:donalddon 时间:2002-11-18 15:32:12)
    AA是一家比较陌生的德国发烧品牌,在上海展会上意力拿它推蘑菇头的,250WX2的DD搞得很大。德国的DD可靠,性价比就谈不上了。君不见BURMEAST在上海开张没几天就关门了吗?造型太酷太现代。有钱的中老年朋友很少会喜欢它,年青人又没钱,真是的。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