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转帖(作者:leisure 时间: 点击数: 100)

  • 论: [物理指标好的器材不一定好声]
    上海 marty828(marty315@online.sh.cn)
       论: [物理指标好的器材不一定好声]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现在的物理指标是否把所有“好声”所需要的技术参数都包括进去了。
      就本人目前的知识,就功放而言,在下认为两个指标就涵盖了[[[失真]]]所有的指标。噪声在后面讨论。
      1:频率相应
      2:相位相应
      
      频率响应大家都懂,可是很少(至少在下从未见过)有器材厂家公布过相位响应。为什么?
      相位响应的测量是非常难的,为什么?
      对单一频率的相位响应测量是简单而可行的。
      用一台双踪示波器就可以解决。
      但是要测20~20kHz整个频段里的相位响应就不行了呢?
      为什么整个频段里的频率响应是可以的呢?
      因为:频率响应相对来说是连续的。(学过微积分的朋友应该知道)所以可以用扫频(也就是抽样,比如测20,50,100,200,500,1000,2k,5k,10k,20k)的频响就可以画一条连续的曲线。(真实的测量可能会选更密的频率,但总的来说,选的频率是有限的)
      那为什么相位响应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实施呢?
      因为:相位响应在频率的横坐标上是“不连续”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比如,50Hz的相位响应是25度,60Hz的相位响应是35度,但,也许55Hz的相位响应确是270度。(这里是用举例的方法,不是说每件器材的响应真的就是这样)。所以无论你取多么密的频率做横坐标,在你取的点以外的频率的相位响应都是未可知的。
      所以,即使做出一条相位响应的曲线,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没有厂家给出过相位响应曲线。也很难给出。
      那么,这个“相位响应”的作用,对音响的音色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影响非常非常的大,大大超过“频率响应”对音色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频率响应”在目前已经做的“非常”的好了,(相对于相位响应)来说。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得不谈的测试前提就是:功率。
      
      这条曲线是在什么功率下测得的?
      在不同的功率下,做同样的测试,结果不会相同。小功率的频响,相响(这里简称相位响应)和大功率的结果是不同的。
      所以,真要完完全全用物理指标来表示一台器材的特性所需要的数据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你能在0.1W,0.2W, ...200W这么多的功率下测试频响吗?没有,大多数得厂家给的只有一条曲线,有的标明了是在多大功率下测的,有的干脆没标。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台物理指标‘好’的功放未必好声”。
      原因就是:这里的“物理指标”并没有把所有影响音质的因素都衡量进去。
      如果在不同功率下的“相位响应”也可以做到接近一条直线,那这台器材的声音一定好声!!!
      
      那么现在的“物理指标”衡量的是什么呢?
      他们都是上述两个指标的“子集”。也就是说是上述两个指标的不完全描述。
      但是,不完全并不代表没用。这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尽可能详细的结果了。
      
      
      举一些例子吧:
      “速度”是什么?
      频响上限低的功放,“速度”不可能“快”。用方波演示以下就看出来了,经过放大以后的方波前后两个上升和下降边缘不是竖直的,有斜度。频响上限是无穷大的功放,可以做到不失真。
      
      为什么很难在家里很难重现钢琴的音色?
      频响不难做到,就是相位失真大了。
      
      为什么“胆机”的“物理指标”比晶体管机的指标“差”但声音并不“差”,有的反而“好”呢?
      因为这里的“物理指标”没有把“相位响应”包括进去。
      因为:
      胆机的线路简单,胆机的“相位响应”远远好过晶体管机。
      有的朋友知道,每个元器件对信号都是有延时的,对不同的频率的相位延时角度都是不同的。当然有的元件相位失真非常小,比如电阻。
      单个元件的相位失真在频率的横坐标下可能是连续的。比如说电容。
      但是在数百上千个元件组成的晶体管机的综合相位失真是什么样的一个景象呢?
      如果要画出来,可能是象粉噪声一样的红红的一片,而不会是一条清清楚楚的曲线。
      只能认为是:“不可知”。(其实是可知,但是太过复杂,让我们无法知道,所以只能叫“不可知”)。
      
      “胆机“为什么好听呢?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胆机”出来的人声“更”象“人”声呢?
      因为无论发烧友还是非发烧友,人对“人”的声音的认识相对来说是最深刻的。
      不少朋友对“小提琴”的认识的来源是从[电视],[音响]等器材里来的。(不好意思,在下听音乐会现场演出的经历也就那么几次,一次是在上海大剧院,那次让我初次知道了小提琴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交响乐的“力量”是什么概念)。所以,大家不会对“已经失真”了的由器材播放的小提琴的音色太过计较。但是“人”声就不同了。
      长这么大,谁没听过“人”说话呢?
      所以当你能听到胆机比较“真”的人声的时候,你是会觉得不同的。
      原因在哪里?
      胆机的“相位失真”小。
      胆机就那么几个元件,即使有相位失真,也是“连续的”。
      
      在响应这个问题上,直线当然最好;曲线次之,因为它不平坦,但曲线至少是连续的;最次的就是连曲线都不是,不连续。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
      “物理指标”还远远没有把衡量一台器材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或者说鉴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整个行业都无法做到。
      “相位响应”是音响器材里极其重要的指标。但是目前无法做好,也无法测量。
      于是整个行业也就没有人提出这个指标来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有人是知道这个的。
      你知道麦景图的功放花那么多的元件在做什么吗?是在做一条更平坦的频响还是更小的信噪比吗?
      他们是在做一条相对来说更好一点的“相位响应”。但是他们不能说。“秘籍”是不能说的。
      所以不要以为你的功放有着和“麦景图”一样平直的一条频响你的功放就可以达到“麦景图”的音色了。
      
      其实真正重要的,有人藏着。没有人说,大家都不说。
      

    2002-11-18 12:2:22  
    上一条  下一条  返回  

    --------------------------------------------------------------------------------

    ©1999 版权所有
    《高保真音响》杂志
  • ·

    (作者:炮兵连长 时间:2002-11-21 18:15:28)
  • ·

    (作者:chen_sp 时间:2002-11-22 09:27:12)
    我不反对该文章的结论, 但如果该作者学过信息处理的话, 应该不难知道频响与相位响应的测量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不是他理解的那样. 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实用的精度.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