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有那位弟兄知道Sony SCD-1国内零售价?(作者:dadoudou 时间: 点击数: 73)
  • 德华兄弟,你对该SACD机有何看法?
  • ·

    (作者:ldh 时间:2002-12-19 13:14:51)
    转贴部分评价:
    “1年7个月前,Sony推出了第一台SACD唱盘--SCD-1,30公斤的超弩级重量,确实羡煞许多厂家,加上它拥有的光学系固定读取头(还用了两颗),在当时确实是天下无敌,堪称是一台Hi-End级SACD、CD「双唱盘」。之后Sony虽然也陆续推出SACD唱盘,但是却无法再度以凌驾群雄的姿态出现在市场,1999年11月发行的SCD 777ES、2000年六月发行的SCD-XB9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机型,后者更是以80000元日币被称为C/P值最高的SACD唱盘,不过在市场上都还未能成为主流,大家对于SACD的印象还是停留在SCD-1身上,或许旗舰的魅力还是无人能挡吧?”

    “由於受到CD制式的规格天限所影响,CD系统重放时明显比起SCD-1重播SACD在背景的宁静度,音色的自然度與及声音的活鲜细腻感都要略逊一筹籌,SACD那极为接近LP黑胶的醇厚音色始终是CD所无法比拟的。”

    “索尼SCD-1进行演示的效果证明,来自SACD的声音异常纯净自然,听不到任何噪音和失真,空间感受远非传统CD机所能及。 ”

    “我从六个方面对SCD-1进行试听,首先比较sony双层碟的SACD模式录音和pcm模式录音,然后用Burmester中的dCS972/Elgar解码器,将CD中的数据以24bits/192KHz解码方式作为我的数字讯源参考,我还听了sony用pcm方式的录音。SACD和CD 在底端有非常好的质量和力度。从幽深的地低频上到中频,在把握分寸、控制、轮廓的清晰度以及堂音方面非常杰出。声音无论在细节或是整体表现上都有非常好的能量感,象是要击毁那台Linn Klimax Solo 500后级放大器。

    我听了《Steve Davis Group》,我喜欢的DMP乐队用DSD方式取样(SACD-03),(是PCM版本的 Davis Group's Quality Of Silencez中的DSD录音,DMP CD-522),"I Thought About You "(第三首),打击乐中优美清澈的高音区和流畅精确的吉他,丰富松软的低音bass,现场感,空间感,空气感,以及乐器人声的定位感,构成的三维立体感受,是耳朵和眼睛的最佳体验。这首音乐无论是SACD还是PCM,可用它来测试你的喇叭或是前端设备的分析力,低频的表现和全频的响应。《Telling Sonic Event No.1》的第二首“One Two Free”,Davis先生热情洋溢的击鼓,鼓声量感以及下潜极深的低频节拍使JM Lab Utopais听起来量感十足,令人吃惊;鼓手Davis的脚鼓的节奏就象用它的脚重重地踏在音乐厅的地板上一样。CD层的低频量感以及下潜也能被很好的再现,只是冲击力和鼓的型体轮廓淡化了一些。《Telling Sonic Event No.2》中Kavi Alexander的录音如此奇妙和贴切( Nature's Realm (Water Lily Acoustics WLA-WS-66-SACD)),即使大厅并不完全适合乐队的表现。如果你听不到录音里那地铁隧道里震耳欲聋的低频,那么,你的系统的低音下潜不够。音乐的再现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音乐,SCD-1功不可末!

    很大程度上因为DSD处理器通透和清晰的特性使得低频的素质有极佳的表现。中频,尤其时中高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通透和干净,以及那迷人的细节和丰富的信息。中频和高频的甜美光泽使得人声有活力和开扬,声音的高素质表现值回票价。在播放Talarc的《SACD》(SACD-99-1)时,唱诗班和乐队的表演使得录音的空 气感、空间感和分隔度令人难以置信,合唱人声的象真度让我堂目结舌(Ribbon Chair)。在播放Steve Davis时,我被那连续不断的组合 唱声所 震撼。播放Telarc的Stabat Master时,明显的saCD方式的效果完全的超过 了CD的效果,结像力、音色,空气感、空间感、凝聚力以及背景宁静度。重播Nature's Realm时,SCD-1的声音瞬间变化的色彩非常可爱,而没有尖硬刺耳的感觉,就象波浪不断的拍在海岸边,每一点都具有音乐性。我安静地欣赏了我最喜欢的CD之一《Jon Hassell's Fascinoma》(Water Lily Acoustics WLA-CS-70-CD),空气感,宽阔的音域、行如流水的音场,让人吃惊的是音质真实到如实体般具可触性以及甜美芳香的感受不断地向我扑来。AudioQuest Music的《BluesQues》SACD也是我最喜欢的录音,Joe Beard充 满激情的歌词和Sam McClain“有点过分”的表演,骇人的低频、明亮快捷的 高频,中频充满了质感和醇香,Sam的嗓音滑润,触手可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通过SACD传出的Sam的歌声,开杨、清澈以及细腻,无可挑剔。”

    “ 虽然1621+1611D暂时并没有SACD的重播能力,而且近年来Sony的SCD-1 SACD机已经长驻本刊的试音室,听SACD碟已经成为我们试音时的例行公事,但聆听这套MBL CD机组合却使我再一次感受到自懂得音响以求,只是遇到过几次那种无以尚之的超凡感觉,听双层SACD碟的CD层竟然比起用SCD-1听SACD层在音效上还轻微略胜,而且在音乐的感染力与及乐韵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方面,更是领先一大截,经果多番反复比较之后,我心里面顿有所悟,得出以下几点个人的看法:

    1) SACD这个新制式的确厉害,它的音效与CD相比实在有一段颇大的距离,CD如果要 贴近甚至超越SACD的重播效果的话,器材的质素要超好多班才可以成事。

    2) 但现实的问题是,SACD的软件暂时只有500多款,虽然好明显2将会越求越多,但 目前每-位发烧友手头上都会拥有数以百计甚至千计藏量丰富的CD,心爱的版本当然为数不少,但如果希望每一个心爱的CD版本都会出SACD则未免是缘木求鱼……。”


  • ·

    (作者:ldh 时间:2002-12-19 13:14:56)
    转贴部分评价:
    “1年7个月前,Sony推出了第一台SACD唱盘--SCD-1,30公斤的超弩级重量,确实羡煞许多厂家,加上它拥有的光学系固定读取头(还用了两颗),在当时确实是天下无敌,堪称是一台Hi-End级SACD、CD「双唱盘」。之后Sony虽然也陆续推出SACD唱盘,但是却无法再度以凌驾群雄的姿态出现在市场,1999年11月发行的SCD 777ES、2000年六月发行的SCD-XB9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机型,后者更是以80000元日币被称为C/P值最高的SACD唱盘,不过在市场上都还未能成为主流,大家对于SACD的印象还是停留在SCD-1身上,或许旗舰的魅力还是无人能挡吧?”

    “由於受到CD制式的规格天限所影响,CD系统重放时明显比起SCD-1重播SACD在背景的宁静度,音色的自然度與及声音的活鲜细腻感都要略逊一筹籌,SACD那极为接近LP黑胶的醇厚音色始终是CD所无法比拟的。”

    “索尼SCD-1进行演示的效果证明,来自SACD的声音异常纯净自然,听不到任何噪音和失真,空间感受远非传统CD机所能及。 ”

    “我从六个方面对SCD-1进行试听,首先比较sony双层碟的SACD模式录音和pcm模式录音,然后用Burmester中的dCS972/Elgar解码器,将CD中的数据以24bits/192KHz解码方式作为我的数字讯源参考,我还听了sony用pcm方式的录音。SACD和CD 在底端有非常好的质量和力度。从幽深的地低频上到中频,在把握分寸、控制、轮廓的清晰度以及堂音方面非常杰出。声音无论在细节或是整体表现上都有非常好的能量感,象是要击毁那台Linn Klimax Solo 500后级放大器。

    我听了《Steve Davis Group》,我喜欢的DMP乐队用DSD方式取样(SACD-03),(是PCM版本的 Davis Group's Quality Of Silencez中的DSD录音,DMP CD-522),"I Thought About You "(第三首),打击乐中优美清澈的高音区和流畅精确的吉他,丰富松软的低音bass,现场感,空间感,空气感,以及乐器人声的定位感,构成的三维立体感受,是耳朵和眼睛的最佳体验。这首音乐无论是SACD还是PCM,可用它来测试你的喇叭或是前端设备的分析力,低频的表现和全频的响应。《Telling Sonic Event No.1》的第二首“One Two Free”,Davis先生热情洋溢的击鼓,鼓声量感以及下潜极深的低频节拍使JM Lab Utopais听起来量感十足,令人吃惊;鼓手Davis的脚鼓的节奏就象用它的脚重重地踏在音乐厅的地板上一样。CD层的低频量感以及下潜也能被很好的再现,只是冲击力和鼓的型体轮廓淡化了一些。《Telling Sonic Event No.2》中Kavi Alexander的录音如此奇妙和贴切( Nature's Realm (Water Lily Acoustics WLA-WS-66-SACD)),即使大厅并不完全适合乐队的表现。如果你听不到录音里那地铁隧道里震耳欲聋的低频,那么,你的系统的低音下潜不够。音乐的再现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音乐,SCD-1功不可末!

    很大程度上因为DSD处理器通透和清晰的特性使得低频的素质有极佳的表现。中频,尤其时中高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通透和干净,以及那迷人的细节和丰富的信息。中频和高频的甜美光泽使得人声有活力和开扬,声音的高素质表现值回票价。在播放Talarc的《SACD》(SACD-99-1)时,唱诗班和乐队的表演使得录音的空 气感、空间感和分隔度令人难以置信,合唱人声的象真度让我堂目结舌(Ribbon Chair)。在播放Steve Davis时,我被那连续不断的组合 唱声所 震撼。播放Telarc的Stabat Master时,明显的saCD方式的效果完全的超过 了CD的效果,结像力、音色,空气感、空间感、凝聚力以及背景宁静度。重播Nature's Realm时,SCD-1的声音瞬间变化的色彩非常可爱,而没有尖硬刺耳的感觉,就象波浪不断的拍在海岸边,每一点都具有音乐性。我安静地欣赏了我最喜欢的CD之一《Jon Hassell's Fascinoma》(Water Lily Acoustics WLA-CS-70-CD),空气感,宽阔的音域、行如流水的音场,让人吃惊的是音质真实到如实体般具可触性以及甜美芳香的感受不断地向我扑来。AudioQuest Music的《BluesQues》SACD也是我最喜欢的录音,Joe Beard充 满激情的歌词和Sam McClain“有点过分”的表演,骇人的低频、明亮快捷的 高频,中频充满了质感和醇香,Sam的嗓音滑润,触手可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通过SACD传出的Sam的歌声,开杨、清澈以及细腻,无可挑剔。”

    “ 虽然1621+1611D暂时并没有SACD的重播能力,而且近年来Sony的SCD-1 SACD机已经长驻本刊的试音室,听SACD碟已经成为我们试音时的例行公事,但聆听这套MBL CD机组合却使我再一次感受到自懂得音响以求,只是遇到过几次那种无以尚之的超凡感觉,听双层SACD碟的CD层竟然比起用SCD-1听SACD层在音效上还轻微略胜,而且在音乐的感染力与及乐韵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方面,更是领先一大截,经果多番反复比较之后,我心里面顿有所悟,得出以下几点个人的看法:

    1) SACD这个新制式的确厉害,它的音效与CD相比实在有一段颇大的距离,CD如果要 贴近甚至超越SACD的重播效果的话,器材的质素要超好多班才可以成事。

    2) 但现实的问题是,SACD的软件暂时只有500多款,虽然好明显2将会越求越多,但 目前每-位发烧友手头上都会拥有数以百计甚至千计藏量丰富的CD,心爱的版本当然为数不少,但如果希望每一个心爱的CD版本都会出SACD则未免是缘木求鱼……。”


  • ·

    (作者:*Jazz* 时间:2002-12-19 13:53:00)
    由于SCD-1和SCD-777es的停产,年初的时候香港SCD-1的价格跌至22000—24000,777es比这还要便宜一万元,但现在的货源已经被香港很多识货之人扫光了,小部分流入国内,要找新货可能有些困难。

    好像Sony所出品的这两台SACD播放机的售价属于卖大包,其金工工艺和结构的豪华程度无人所及...
    声音吗,我认为对得起其售价,非常超值!
  • ·

    (作者:dadoudou 时间:2002-12-19 16:17:32)
    香港SONY音响专卖点(在铜锣湾)报价3.15W港币,不二价,无现货,今年初(二月前后),我也在香港找过SCD-1,报价也差不多,也没现货。这次到港,唱片店里,SACD唱片要比年初多出好几倍,因此很想出手来一台SACD机玩玩。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