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修竹兄的高论后有感。引出全世界发烧圈古老也是永远的话题"胆石之争"。
本人从开始玩音响到现在,走过了很多曲折的路程.从七十年代中自制OTL、OCL线路到八十年代初的套装组合音响,再到九十年代的石机高档器材,直到这三、四年的胆机。真是一条艰辛而又快乐的路程,期间所交的学费是巨大的。钱财身外物,而感受音乐,才是人生的乐趣。
言归正传,四年前我对胆的认识很少,听得也少,200年中当我第一次到谢兄家听他自制的300B土炮(当时心理有点瞧不起)时,心情立即沉重,根本无法接受自己家中那套二、三十多万的石系统。300B所散发出的音色简直就是仙女下凡,小提琴的柔顺、娇艳、贵气,人声的肉质感及甜美,使我立即中毒,且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即刻换(我性格是冲动型)!其间走过的路程......唉......!!!,直到今时今日,我现在的系统总算比较满意了。
我将我的心得介绍给我的几个玩石机的朋友:胆机好玩,换个管或电容,声音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比起换线明显多了,而且音色在二十多万的石机是出不到的,价廉物美。但他们就是不肯接受,看来是石机的死硬派了。请各位前辈大哥来评评理。
我认为胆石之争无非是音色和速度之争,讲速度当然是石机,讲音乐味应该是胆机吧,因此现在世界各大音响厂家生产的器材,都有一种倾向,即胆机石机化,石机胆机化,以取得胆石平衡,(以乐林为典型)。拙见,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