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有没有人感兴趣?
(作者:j168 时间: 点击数: 110)
- 收藏
-
几乎全新的原包装 天龙 PRA-S10 --天龙次顶级平衡输入前置放大器,遥控、说明书等配件齐全,只开过封摆设了一下,连背面的RCA端子也没有一点拔插过的痕迹,99.9新,原价国外参考美金1K出头,现特价RMB 5500 。尤其适合B&W N805以上档次的用家选用...
有意速联系 chifi_zjb@21cn.net
型号特点 PRA-S10
*UHC-MOS宽频带恒压供电器。 总谐波失真:0.002%
*创新倒转式E平衡线路。 动磁:96 分贝
*底盘设计缩短信号通道。 动圈:79 分贝
*RIAA偏差20赫兹-20千赫(+-)3分贝 频率响应:5赫兹-300千赫兹;+0.2,-3分贝
规格:434(宽) X 135(高) X 361(长)毫米
重量:7.1 千克
国外价格参考及评价请看http://www.audioreview.com/Preamplifiers/Denon+PRA-S10/PRD_118458_1591crx.aspx
资料参考 http://www.denon-shop.com/hifi/hifi.htm
极品音响系列S-1及S-10
天龙音响系列首选当然是历时四载,不惜工本开发的S-1极品音响单件系列,甫推出便获得世界各地的高度评价。系列包括单件头的DP-S1 CD转盘、DA-S1解码器、PRA-S1前置功放及POA-S1后置功放,合并式的DCD-S1 CD唱机、PMA-S1合并式功放。其后更采用S-1系列的技术,发展厂一套售价比较相宜的S-10系列;包括有DCD-S10 CD唱机、PRA-S10前置功放、POA-S10后置功放及PMA-S10合并式功放。S-1及S-10产品系列在世界各地均获奖无数(请参阅“得赏名品”),其中美国权威Hi Fi杂志[Stereophile]更把DP-S1及DA-S1评为甲级产品,以往只有欧美音响器材有机会至身该级。天龙音响的卓越成就,为日本音响器材奠定国际上的地位。S系列的每一组件均能演绎出完美无暇的音质,为发烧友开创登峰造极度的音响世界。
看台湾全系列价格参考http://netcity2.web.hinet.net/UserData/rishing/cd/denon_ref.htm
-
·
得罪各位
(作者:audiochina 时间: 点击数: 55)
- 收藏
-
世界影音论坛DIY栏目刊登出 (99字节)(audiochina 今天 19:45 阅读0次) 日本的一些二手全音域或高灵敏度JBL单元的邮购价格,联系方法欢迎检索查阅地址: www.899c.com (86字) lxjtj (72051)于今天(19:42:25)..
世界影音论坛DIY栏目刊登出 (99字节)(audiochina 今天 19:45 阅读0次)
日本的一些二手全音域或高灵敏度JBL单元的邮购价格,联系方法
欢迎检索查阅
地址:
www.899c.com
新栏目 (67字) lxjtj (72057)于今天(20:35:25)..
美食,美酒,美人
我写了一些:
山里的小妹妹
野山关的麂子
上海南翔小笼包
武汉的汤包
请大家捧个场!
鞠躬啦
-
·
lkj
(作者:schiff 时间: 点击数: 126)
- 收藏
-
贵气就是高频的纤细,精致,空气泛音吧。多多益善!其实我真正需要的
是想让中频密度感重量感上来些但能保持现在的听感。
mjune 有时候我也在“感性”和“贵气”中徘徊,因为要感性,可能就牺牲了一些爽朗的
速度,晶莹的高频,和耐听度(一般有“贵气”的线材大都偏中性,比较耐听),所以,我采用的办
法就是……现在使用了三条不同的信号线,搭配不同的喇叭线和喇叭来玩,vdh Integration是我
最贵的信号线。我听过一些4000-5000的信号线,也不是十全十美。虾兄试一下吧,这是一条好
线。
aiko mjune兄,慎用“贵气”啊。一般来说中档器材是听不出有贵气的(组合在五六万
元以下)。或许你我对“贵气”的理解不同:)
呆鸟 一些贵价器材的高频延伸比较好,加上泛音比较丰富,相对于平价器材就显得高
贵,如果mjune兄指的是这个我觉得并无不妥。如果说的是在中高频段有点美化和修饰的声音,那
么我就不太认同。这个说法太抽象了,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啦!
不过我始终觉得现实中的声音不容易让我想起“贵气”这个词来,所以当mjune兄提到贵气的
时候我会觉得是一种稍微美化了的失真。
mjune 我的贵气理解如呆鸟所说……高频延伸比较好,泛音比较丰富,比较精致和干净。
现实中的声音是没有这样的感觉。aiko写过一篇关于贵气的文章很精彩,可是现在进不了你的坛
子来找到它了。印象中aiko的贵气是“质感”。
aiko 是啊,确实是你我的理解不同,以下是我对“贵气”的理解。
我们常见到资深发烧友评价一套音响发出的声音有“贵气”,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才可称为有
“贵气”呢?声音有“贵气”要有二个条件,缺一不可,这二个条件就是象真度与醉人音色。
象真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音质。音质由三个最主要的因素构成,就是音质纯净度、声音密
度与乐器质感。我们听音时大多时候只是注意音响的三频段平衡性、音场、动态、音色等。音质属
于深层次的东西,往往藏在音色之下,要有一定听音经验才能识别。音质纯净度、声音密度与乐器
质感这三者是相互相承的,有好的纯净度与密度乐器质感才能真实;而非常好的乐器质感一定会有
优异的声音密度与纯净度为基础。
醉人的音色就是设计师在设计器材过程中赋予器材的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与品味。就象发烧友
搭配音响时最终声音效果也体现出自己对音乐的品味一样,音响器材也包含设计师的音乐个性。
所以,当醉人的音色与高象真度相互溶合时,“贵气”就会出现。如缺少“醉人的音色”,
你只会感到器材的解析力很高,音质纯净度、声音密度与乐器质感很好,但仍缺少一点东西,还不
能称为“贵气”;如缺少象真度,音色只会给你一种表面的美感,所以往往某某发烧友说一套三万
元的器材声音与一套三十万元的器材声音好接近时,一般就只是“音色”上的接近,如你象我一样
注重“音质纯净度、声音密度与乐器质感”,那么听了之后一定会大失所望。
大头虾 是否每个人心目中的“贵气”不一样,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个人觉得通常我们所
说的“贵气”字面上理解是高贵的气质,价格不贵的器材一定不可能有贵气,并不是说这贵是贵价
之意,实在是市场规律使然。一分钱一分货。
aiko兄提到的慎用贵气是很有道理的,滥用贵气声音偏颇的厉害容易流于庸俗,但是否金额
一定在5-6万?由此我觉得可能每个发烧友说的"贵气”不一样。我先灌水说说我心目中的贵气。
我觉得贵气大致等同于细腻的,有重量感,密度感的音质+美化的音色(如音乐厅的音色:温
暖而透明等)。通常高频的气息比较能体现贵气,延伸好,泛音足并且质感细腻。但ATC高频不怎
么延伸,我依然感受到一种贵气,一种自然的,质朴无华的贵气,因此贵气不仅仅体现在高频,中
频密度质感细腻程度,那种让人感受到小提琴音符充满灵性亮光的感觉也算贵气的一种吧。我觉得
贵气不应该是一个具体化的声音,比较难表达清楚,它是一种感觉,诸如雍容华贵,秀丽,明媚,
冷艳等等,是什么原因,那个频段,偶次谐波作怪没有研究了,我只认听,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高贵一定细腻,但细腻不意味着声音阴柔舒服,丹拿那种偏蓝声调的细腻骨子里就给我野性,冷艳
甚至粗暴的感觉,它是身穿西装的拳击手!身边有朋友不认为这是贵气,他们把贵气仅仅等同于美
化的音色,他们的玩法属于纯唯美圈子的玩法。但我觉得丹拿身上的也是贵气的一种,无它,够细
腻。
至于我心目中的贵气金额是多少,呵呵,我要求没有AIKO高,3-5万吧,呵呵。
j “贵气”一词,发烧借以形容声音表现,是以其“神”达于“形”也,而非以形达意。
故众家各持所谓“贵”之一端,体会揣测,尤“盲人模象”,众说纷纭不为怪耳。吾以为,“贵”
者以“势”当先,以“华美”、以“精致”、以“灵性”为体现,在声音则为由“质”而“性”
然。
贵气中,势主要来自对声音的控制力及其可感之气质,须沉稳、平衡、融合,虽乐有参差,
而调度有序;虽异军突起,却动静分明;虽大度雍容,而不失体察细节。所以其声融融如秋月,浩
浩尤涌潮,理万声于一体,能以人震撼,而率潮流。或有人以为此,“个性”也?然!其乃高贵而
率万夫之性也!
贵气以质为华美,来自于乐,而不与乐相悖。故此乐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其器所以不贵
者,厚此薄彼也。
精致之器,声声如微,不虚饰、不遮掩,闻之传神。如生、旦、净、末、丑各司其职,以悲
喜交融为戏。若以核舟之巧,而贬古陶拙朴,是不识美之精致,又何得之贵焉。
何为“灵性”?唯表现形神生动是之也!无此何以震撼人心,故也是最难者。观今之良器,
得其妙也寥寥,以“美”为俗套而已。
韦生 我认为的贵气感,主要是中频的质感好、细腻、结像力好、有一定的“重量感”,
高频延伸平滑、富有光泽度和适当的量感,不追求极度的高频延伸。呆鸟兄认为在中档器材所表现
出的音质高贵有道理,所谓的中档器材有些烧友的配置是不成比例的,如在咸菜、音源、功放等方
面都有可能。但为追求个人的理想声音也不足为奇。个人心目中的贵气金额与虾兄差不多,当然也
含一些二手的器材。
我所知道的 贵气是个非常感性的提法,亦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对贵气的理
解,简单地说就是:您见过丝绸面料的光泽吗?相对于化纤面料的光泽而言,那光泽就是高贵
的……
-
·
世界影音论坛DIY栏目刊登出
(作者:audiochina 时间: 点击数: 52)
- 收藏
-
世界影音论坛DIY栏目刊登出 (99字节)(audiochina 今天 19:45 阅读0次)
日本的一些二手全音域或高灵敏度JBL单元的邮购价格,联系方法
欢迎检索查阅
地址:
www.899c.com
-
·
请教斑竹及各位朋友,乐爵士STAUDIO7音箱如何?原先卖什么价?
(作者:lhh666 时间: 点击数: 54)
- 收藏
-
和DALI皇太子比声音素质如何?是一个档次的箱子吗?谢
-
·
有那位弟兄知道Sony SCD-1国内零售价?
(作者:dadoudou 时间: 点击数: 73)
- 收藏
-
德华兄弟,你对该SACD机有何看法?
·
(作者:ldh 时间:2002-12-19 13:14:51)- 转贴部分评价:
“1年7个月前,Sony推出了第一台SACD唱盘--SCD-1,30公斤的超弩级重量,确实羡煞许多厂家,加上它拥有的光学系固定读取头(还用了两颗),在当时确实是天下无敌,堪称是一台Hi-End级SACD、CD「双唱盘」。之后Sony虽然也陆续推出SACD唱盘,但是却无法再度以凌驾群雄的姿态出现在市场,1999年11月发行的SCD 777ES、2000年六月发行的SCD-XB9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机型,后者更是以80000元日币被称为C/P值最高的SACD唱盘,不过在市场上都还未能成为主流,大家对于SACD的印象还是停留在SCD-1身上,或许旗舰的魅力还是无人能挡吧?”
“由於受到CD制式的规格天限所影响,CD系统重放时明显比起SCD-1重播SACD在背景的宁静度,音色的自然度與及声音的活鲜细腻感都要略逊一筹籌,SACD那极为接近LP黑胶的醇厚音色始终是CD所无法比拟的。”
“索尼SCD-1进行演示的效果证明,来自SACD的声音异常纯净自然,听不到任何噪音和失真,空间感受远非传统CD机所能及。 ”
“我从六个方面对SCD-1进行试听,首先比较sony双层碟的SACD模式录音和pcm模式录音,然后用Burmester中的dCS972/Elgar解码器,将CD中的数据以24bits/192KHz解码方式作为我的数字讯源参考,我还听了sony用pcm方式的录音。SACD和CD 在底端有非常好的质量和力度。从幽深的地低频上到中频,在把握分寸、控制、轮廓的清晰度以及堂音方面非常杰出。声音无论在细节或是整体表现上都有非常好的能量感,象是要击毁那台Linn Klimax Solo 500后级放大器。
我听了《Steve Davis Group》,我喜欢的DMP乐队用DSD方式取样(SACD-03),(是PCM版本的 Davis Group's Quality Of Silencez中的DSD录音,DMP CD-522),"I Thought About You "(第三首),打击乐中优美清澈的高音区和流畅精确的吉他,丰富松软的低音bass,现场感,空间感,空气感,以及乐器人声的定位感,构成的三维立体感受,是耳朵和眼睛的最佳体验。这首音乐无论是SACD还是PCM,可用它来测试你的喇叭或是前端设备的分析力,低频的表现和全频的响应。《Telling Sonic Event No.1》的第二首“One Two Free”,Davis先生热情洋溢的击鼓,鼓声量感以及下潜极深的低频节拍使JM Lab Utopais听起来量感十足,令人吃惊;鼓手Davis的脚鼓的节奏就象用它的脚重重地踏在音乐厅的地板上一样。CD层的低频量感以及下潜也能被很好的再现,只是冲击力和鼓的型体轮廓淡化了一些。《Telling Sonic Event No.2》中Kavi Alexander的录音如此奇妙和贴切( Nature's Realm (Water Lily Acoustics WLA-WS-66-SACD)),即使大厅并不完全适合乐队的表现。如果你听不到录音里那地铁隧道里震耳欲聋的低频,那么,你的系统的低音下潜不够。音乐的再现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音乐,SCD-1功不可末!
很大程度上因为DSD处理器通透和清晰的特性使得低频的素质有极佳的表现。中频,尤其时中高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通透和干净,以及那迷人的细节和丰富的信息。中频和高频的甜美光泽使得人声有活力和开扬,声音的高素质表现值回票价。在播放Talarc的《SACD》(SACD-99-1)时,唱诗班和乐队的表演使得录音的空 气感、空间感和分隔度令人难以置信,合唱人声的象真度让我堂目结舌(Ribbon Chair)。在播放Steve Davis时,我被那连续不断的组合 唱声所 震撼。播放Telarc的Stabat Master时,明显的saCD方式的效果完全的超过 了CD的效果,结像力、音色,空气感、空间感、凝聚力以及背景宁静度。重播Nature's Realm时,SCD-1的声音瞬间变化的色彩非常可爱,而没有尖硬刺耳的感觉,就象波浪不断的拍在海岸边,每一点都具有音乐性。我安静地欣赏了我最喜欢的CD之一《Jon Hassell's Fascinoma》(Water Lily Acoustics WLA-CS-70-CD),空气感,宽阔的音域、行如流水的音场,让人吃惊的是音质真实到如实体般具可触性以及甜美芳香的感受不断地向我扑来。AudioQuest Music的《BluesQues》SACD也是我最喜欢的录音,Joe Beard充 满激情的歌词和Sam McClain“有点过分”的表演,骇人的低频、明亮快捷的 高频,中频充满了质感和醇香,Sam的嗓音滑润,触手可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通过SACD传出的Sam的歌声,开杨、清澈以及细腻,无可挑剔。”
“ 虽然1621+1611D暂时并没有SACD的重播能力,而且近年来Sony的SCD-1 SACD机已经长驻本刊的试音室,听SACD碟已经成为我们试音时的例行公事,但聆听这套MBL CD机组合却使我再一次感受到自懂得音响以求,只是遇到过几次那种无以尚之的超凡感觉,听双层SACD碟的CD层竟然比起用SCD-1听SACD层在音效上还轻微略胜,而且在音乐的感染力与及乐韵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方面,更是领先一大截,经果多番反复比较之后,我心里面顿有所悟,得出以下几点个人的看法:
1) SACD这个新制式的确厉害,它的音效与CD相比实在有一段颇大的距离,CD如果要 贴近甚至超越SACD的重播效果的话,器材的质素要超好多班才可以成事。
2) 但现实的问题是,SACD的软件暂时只有500多款,虽然好明显2将会越求越多,但 目前每-位发烧友手头上都会拥有数以百计甚至千计藏量丰富的CD,心爱的版本当然为数不少,但如果希望每一个心爱的CD版本都会出SACD则未免是缘木求鱼……。”
- 转贴部分评价:
·
(作者:ldh 时间:2002-12-19 13:14:56)- 转贴部分评价:
“1年7个月前,Sony推出了第一台SACD唱盘--SCD-1,30公斤的超弩级重量,确实羡煞许多厂家,加上它拥有的光学系固定读取头(还用了两颗),在当时确实是天下无敌,堪称是一台Hi-End级SACD、CD「双唱盘」。之后Sony虽然也陆续推出SACD唱盘,但是却无法再度以凌驾群雄的姿态出现在市场,1999年11月发行的SCD 777ES、2000年六月发行的SCD-XB9其实都是非常优秀的机型,后者更是以80000元日币被称为C/P值最高的SACD唱盘,不过在市场上都还未能成为主流,大家对于SACD的印象还是停留在SCD-1身上,或许旗舰的魅力还是无人能挡吧?”
“由於受到CD制式的规格天限所影响,CD系统重放时明显比起SCD-1重播SACD在背景的宁静度,音色的自然度與及声音的活鲜细腻感都要略逊一筹籌,SACD那极为接近LP黑胶的醇厚音色始终是CD所无法比拟的。”
“索尼SCD-1进行演示的效果证明,来自SACD的声音异常纯净自然,听不到任何噪音和失真,空间感受远非传统CD机所能及。 ”
“我从六个方面对SCD-1进行试听,首先比较sony双层碟的SACD模式录音和pcm模式录音,然后用Burmester中的dCS972/Elgar解码器,将CD中的数据以24bits/192KHz解码方式作为我的数字讯源参考,我还听了sony用pcm方式的录音。SACD和CD 在底端有非常好的质量和力度。从幽深的地低频上到中频,在把握分寸、控制、轮廓的清晰度以及堂音方面非常杰出。声音无论在细节或是整体表现上都有非常好的能量感,象是要击毁那台Linn Klimax Solo 500后级放大器。
我听了《Steve Davis Group》,我喜欢的DMP乐队用DSD方式取样(SACD-03),(是PCM版本的 Davis Group's Quality Of Silencez中的DSD录音,DMP CD-522),"I Thought About You "(第三首),打击乐中优美清澈的高音区和流畅精确的吉他,丰富松软的低音bass,现场感,空间感,空气感,以及乐器人声的定位感,构成的三维立体感受,是耳朵和眼睛的最佳体验。这首音乐无论是SACD还是PCM,可用它来测试你的喇叭或是前端设备的分析力,低频的表现和全频的响应。《Telling Sonic Event No.1》的第二首“One Two Free”,Davis先生热情洋溢的击鼓,鼓声量感以及下潜极深的低频节拍使JM Lab Utopais听起来量感十足,令人吃惊;鼓手Davis的脚鼓的节奏就象用它的脚重重地踏在音乐厅的地板上一样。CD层的低频量感以及下潜也能被很好的再现,只是冲击力和鼓的型体轮廓淡化了一些。《Telling Sonic Event No.2》中Kavi Alexander的录音如此奇妙和贴切( Nature's Realm (Water Lily Acoustics WLA-WS-66-SACD)),即使大厅并不完全适合乐队的表现。如果你听不到录音里那地铁隧道里震耳欲聋的低频,那么,你的系统的低音下潜不够。音乐的再现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音乐,SCD-1功不可末!
很大程度上因为DSD处理器通透和清晰的特性使得低频的素质有极佳的表现。中频,尤其时中高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通透和干净,以及那迷人的细节和丰富的信息。中频和高频的甜美光泽使得人声有活力和开扬,声音的高素质表现值回票价。在播放Talarc的《SACD》(SACD-99-1)时,唱诗班和乐队的表演使得录音的空 气感、空间感和分隔度令人难以置信,合唱人声的象真度让我堂目结舌(Ribbon Chair)。在播放Steve Davis时,我被那连续不断的组合 唱声所 震撼。播放Telarc的Stabat Master时,明显的saCD方式的效果完全的超过 了CD的效果,结像力、音色,空气感、空间感、凝聚力以及背景宁静度。重播Nature's Realm时,SCD-1的声音瞬间变化的色彩非常可爱,而没有尖硬刺耳的感觉,就象波浪不断的拍在海岸边,每一点都具有音乐性。我安静地欣赏了我最喜欢的CD之一《Jon Hassell's Fascinoma》(Water Lily Acoustics WLA-CS-70-CD),空气感,宽阔的音域、行如流水的音场,让人吃惊的是音质真实到如实体般具可触性以及甜美芳香的感受不断地向我扑来。AudioQuest Music的《BluesQues》SACD也是我最喜欢的录音,Joe Beard充 满激情的歌词和Sam McClain“有点过分”的表演,骇人的低频、明亮快捷的 高频,中频充满了质感和醇香,Sam的嗓音滑润,触手可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通过SACD传出的Sam的歌声,开杨、清澈以及细腻,无可挑剔。”
“ 虽然1621+1611D暂时并没有SACD的重播能力,而且近年来Sony的SCD-1 SACD机已经长驻本刊的试音室,听SACD碟已经成为我们试音时的例行公事,但聆听这套MBL CD机组合却使我再一次感受到自懂得音响以求,只是遇到过几次那种无以尚之的超凡感觉,听双层SACD碟的CD层竟然比起用SCD-1听SACD层在音效上还轻微略胜,而且在音乐的感染力与及乐韵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方面,更是领先一大截,经果多番反复比较之后,我心里面顿有所悟,得出以下几点个人的看法:
1) SACD这个新制式的确厉害,它的音效与CD相比实在有一段颇大的距离,CD如果要 贴近甚至超越SACD的重播效果的话,器材的质素要超好多班才可以成事。
2) 但现实的问题是,SACD的软件暂时只有500多款,虽然好明显2将会越求越多,但 目前每-位发烧友手头上都会拥有数以百计甚至千计藏量丰富的CD,心爱的版本当然为数不少,但如果希望每一个心爱的CD版本都会出SACD则未免是缘木求鱼……。”
- 转贴部分评价:
·
(作者:*Jazz* 时间:2002-12-19 13:53:00)- 由于SCD-1和SCD-777es的停产,年初的时候香港SCD-1的价格跌至22000—24000,777es比这还要便宜一万元,但现在的货源已经被香港很多识货之人扫光了,小部分流入国内,要找新货可能有些困难。
好像Sony所出品的这两台SACD播放机的售价属于卖大包,其金工工艺和结构的豪华程度无人所及...
声音吗,我认为对得起其售价,非常超值!- 由于SCD-1和SCD-777es的停产,年初的时候香港SCD-1的价格跌至22000—24000,777es比这还要便宜一万元,但现在的货源已经被香港很多识货之人扫光了,小部分流入国内,要找新货可能有些困难。
·
(作者:dadoudou 时间:2002-12-19 16:17:32)- 香港SONY音响专卖点(在铜锣湾)报价3.15W港币,不二价,无现货,今年初(二月前后),我也在香港找过SCD-1,报价也差不多,也没现货。这次到港,唱片店里,SACD唱片要比年初多出好几倍,因此很想出手来一台SACD机玩玩。
-
·
讨论器材资料-器材图片-出让的美国电源线,HUBELL绿点插头
(作者:大雄 时间: 点击数: 77)
- 收藏
-
多少米出让?
-
·
10月18日blueapple眼中的黑马!!
(作者:blueapple 时间: 点击数: 351)
- 收藏
-
(图片暂欠,未从linlin处拿来)
一个中午逛下来,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几家,
而唐颂则给blueapple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因为他的合并式胆机!!!!!!!!!!!
全展区大概找不到第二家象唐颂这样用土炮开声的。而且是非常非常一般的土炮
(我说的是外观啦)
三个牛露在外面,而且没有壳壳,外表也是很旧的样子,
机壳是普通的铝板。前级有四个管只看清两个是12au7,
后级每边两个2a3做推碗输出,功率13W
声音!!:
首先,力气不得了,他的鹿鸣和新的大雅(图片也没有明天吧)
被管得一点儿意见都没有,而且不似其他电子管的软脚和没力
动态、场面、层次都刻画的非常好!!!
接着,他的音色也是不得了,让我眼里绿光狂放00
听了钢琴、小提琴,那是一种无论从高频到低频都掺入一种极美的弹性
通透、高贵更是没的说。
把小提和钢琴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太美了,真想趁没人把他抱走了之,呵呵
刚好这胆机的设计和制作者也在,他说电路里没有用负反馈,
关键是变压器是他怎么设计和 绕制的,并且说中国没有一个牌子
的变压器可以让他满意,(不知是否为过,但他还是有资格这么说的)
另外 ,大小雅以其2k多与3k多的价位,我觉得出来这种表现
真是大大的超值!!!
以上观点纯属blueapple个人意见,有兴趣的DX可自己来听听
当我问厂家那胆机卖不卖时,他们也没了主意,而那设计师说这胆机(不知是否指这台)
已经有香港朋友用8k6港元订了去了。
如果是这个价位,我认为也是大大的超值,一级超值!!!
不过,目前他们还没有要把这胆机投入生产面市的打算,但愿有一天,我能把
她占为己月,呵呵呵
·
(作者:linfeng 时间:2002-12-11 21:56:20)- 所言十分“七彩”,可拿回家用EL34胆管的斯巴克734A在超线形40W下推,却远没有2A3土炮13W 推得好,不论低频的控制及音乐韵味皆感觉差距甚远,我用的线材亦是该箱演示用的悟道信号线及喇叭线,煲练了70多小时,只音源用JVC普及版C机,但差距会这么大?请问如欲推好“鹤鸣”,刘斑竹下列推荐有否变动?我的客厅面积在33平方米左右。谢谢
请求搭配 (作者:thhai 时间:02-10-08 13:45 点击数: 3) 前几天拿下www兄的何华仿proac1sc。觉得有1sc的6成以上功力,还是比较超值。改天一定要和鹿鸣比比。
现在求教公房搭配。个人偏向蛋鸡。不知道3000-4000那宽比较合适?
是否要用300b才能推好?spark mt12如何?
另如果用前蛋后石的话,请推荐几款前后级
不知道晶体管有没有能推好的?
个人对刘斑竹的公房比较感兴趣,请刘斑竹介绍分别介绍一款蛋鸡和石机。谢了!
哈哈。。斑竹的功放远在你的银弹射程只外呀。。 (作者:ldh 时间:02-10-08 15:11 点击数: 3) 胆机可试用“主力大”的EL34推挽机、偶博的M100S, 石机可考虑于建兵的6。6
- 所言十分“七彩”,可拿回家用EL34胆管的斯巴克734A在超线形40W下推,却远没有2A3土炮13W 推得好,不论低频的控制及音乐韵味皆感觉差距甚远,我用的线材亦是该箱演示用的悟道信号线及喇叭线,煲练了70多小时,只音源用JVC普及版C机,但差距会这么大?请问如欲推好“鹤鸣”,刘斑竹下列推荐有否变动?我的客厅面积在33平方米左右。谢谢
·
(作者:fmat 时间:2002-12-13 23:53:59)·
(作者:vdh.ljy 时间:2002-12-14 17:25:20)
-
·
刚在网络上看到台湾《音响论坛》主笔劉名振回答烧友关于电源的提问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 点击数: 147)
- 收藏
-
劉名振先生您好: 對於電源處理,相信很多音響用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受限於預算.場地及專業等等因素,要做得好的個案?K不多,因此可能使用的大功率後級,變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沒有完全發揮出?恚?鯙榭上В?皇菃幔? 台灣地區的電壓為110V,但普遍地區電壓都掉到110V以下,更不用說到了夏天用電高峰時間,簡直是慘不忍睹,聲音有氣沒力的,搞不好還會當機呢?;對美規機器120V電壓,更是不利,怪台電嗎?人家根本不會理你,更不用說電源的不純淨了? 請問劉先生,家中電源要如何處理?電壓不足,怎麼辦?還是只有搬家一途,使用穩壓器或隔離變壓器,有效嗎?單獨拉線,地線地棒要如何處置才會有效?
Name: 劉名振
Email:
R1: yes
Date: 2002/12/18
Time: 下午 06:22:16
電源問題說大可大,說小可小。電源是很重要沒錯,拉一條專用電源、加裝穩壓或是濾波裝置也可改變聲音也沒錯(請注意,是改變,有時候不一定是改善),但是,我??聿徽J為電源是影響好聲與否的主要因素。
大功率後級也許因為電壓不足會吃不飽沒錯,但是在大部分的聆聽狀態下,吃飽了的電能多半也是轉換成熱能散發掉,我們的喇叭通常都只用到後級小小的一部分能量而已。系統的聲音是否能夠飽?M豐?櫍?钪匾?倪?且?{整喇叭與空間之間的關係,讓喇叭所發出的聲音能量,能夠忠?無礙的傳達到你的耳中。
當然,如果電壓掉的太低,那不管音響機器或是家中電器正常運\作都成問題了,不必提什麼好聲。這時候找水電技師?頇z查才是正途。
至於地線,通常埋在水泥中的水管、鋼筋都有接地,找這?地方接地線就不會錯了。
-
·
身体欠佳,原来说好要去的四个地方都去不了,抱歉!
(作者:笑笑生 时间: 点击数: 57)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