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
(作者:临江仙 时间: 点击数: 655)
- 收藏
-
请教LDH老师,本人非常喜欢ATC的声音,听音环境13平米,想上一对小落地,目前在20TSL,35和40间犹豫,能否请版主说说哪对音箱相对较好?本人喜欢钢琴、人声及小编制的室内乐等,较少听交响。另外,也请推荐价位在3万左右的合并机,因本人不是很发烧,也不想把系统搞得太复杂。
-
·
ATC scm35和BW802S3哪个好些
(作者:春梦了无痕 时间: 点击数: 741)
- 收藏
-
计划升级音箱,看中了ATC scm35和BW802S3,二手价位差不多,最关键是和刘大哥的旗舰功放比较配,这样选功放就不用太费脑筋了,直接上就成了。现在请刘大哥给个意见,我的听音室30平方,平常听人声、弦乐、交响乐多些,选哪个合适呢。
-
·
pc hifi
(作者:wfwxb 时间: 点击数: 1416)
- 收藏
-
转一篇文章吧。
介绍ayre qb 9 的。pc hifi利器
AYRE QB-9 USB 解码 CAS 也可以High-End
今年High—End圈子最热门话题,一定是CAS!CAS可以了解为Computer As Source,即是用电脑代替CD来播歌。其实CAS绝不是新事物,我敢说一句,全香港现时的学生用电脑听歌的人一定比起用CD机听歌的高出数以倍计,过多几十年,人们都可能全部往网上买音乐档案了。作为发烧友,我们也清楚知道CAS只会越来越普及,但我们关心的,是CAS能否也可以好声呢?我相信,今次实试报告的主角Ayre QB-9正可以给大家一个答案。
点解!!?
虽然我曾经在早前另一篇测试报告(331期)中,解释过为什么我们要用电脑播歌,在此再重覆实在有骗稿费之嫌,然而没有真正去了解光碟播放的先天缺陷,是无法明白发烧友玩CAS的裨益及重要性,因此,请让我再一次简略解释一下…点解要播档案而不播CD?
1) CD的读取方式为光学拾讯Optical Pick-Up,误差率一直较硬碟(HDD)、快闪记忆体(Flash Memory)及固态记忆体(SSD)高。利用合适软件把CD的音乐备份到记忆体上重播,误差率一般都会较直接播放CD为少。
2) CD内的音乐格式是16bit44.1kHz,取样频率低会易产生Jitter(数码时基失真),Jitter会令声音变得毛燥、平面、暗哑、菱角多,总之就是不好听,即是发烧友口中的『数码味』。然而CD规格所限,不能播放高於16bit 44.1kHz规格的声音,但电脑系统则可以播放24bit/96kHz或高达24bit/192kHz母带规格的音乐档案。
3) 以电脑进行播放,虽然第一次进行备份及整理CD资料会相当费时,功夫也多,但一旦完成之後,播放起来会十分方便,而且音乐进行了备份,也减低了CD光碟遗失、损毁或老化的风险,一举四得。事实上,现时几乎所有录音工作,都是利用电脑或相关器材进行数码录音,不用怀疑,电脑是可以好靓声的。然而,我们如果简单地利用电脑音卡上的模拟输出,直接接驳音响器材播歌,一般而言九咸以上都是衰声收场。这又是何解呢?
电脑播歌好声两要素
电脑播歌好声,不外乎两个原因,首先是要适当地使用软件,为电脑进行正确的设定。做这个工作最大的目的,不外乎是要准确地把CD上的音轨原汁原味地抓下来,然後以最直接、最少失真的方式直接输出。第二个方法,就是当声音讯号经电脑的记忆体输出到其他器材的时候,尽量让声音避免受到电脑内的高频干扰而劣化,亦即是说,数码讯号转为模拟声音的工作,一定不可以交给电脑的音效卡去做,而是应该由一部独立电源独立屏蔽的DAC解码去做。本文实试主角Ayre Q8-9正是专责以最直接的方式,从电脑中抽取数码音乐讯号并将之进行r数码转模拟』的解码工作,配合厂方一贯的High—End用料、独特设计以及校声秘技,令到输出的模拟声音音质,绝对和High-End CD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独沾一味USB
接过QB-9,第一时间就被她那简约骨子身型所吸引,她没有遥控、面板除了一个双位LED数字显示之外,就连开关掣都没有,机背有IEC电源插,一组RCA输出及一组XLR输出,输入就只得USB而己,连最最最基本的AES/EBU、SPDIF规格的XLR、同轴及光纤等全部一概欠奉。至於左手边的两组Ayre Link,基本上只是和同品牌器材一齐使用时的控制阜,正常使用的话可以不理。得一个USB端子,意味厂方希望你直接驳电脑使用,别要多想其他。知道了没有?
为USB洗底:TAS1020B
拆开机壳,两块纤维线路板及供电火牛井井有条分布好,其中一块线路板专责USB端子,上面的一颗来自德州仪器新推出的TASl020B芯片,正是QB—9的其中一个心脏。点解这芯片那么重要?任何以USB方式连接Windows个人电脑(PC)抑或苹果电脑(MAC)的声音装置,都必需要有一颗USB声效接收芯片,然而以往市场上可以选择的产品不多,大多数影音器材都只能选择Burr—Brown的USB DAC芯片PCM2902EG,好处是一插即用不用安装驱动程式及软件,但比较可惜的是它最高只接受到16bit/48kHz的声音,又强迫性做埋解码部份,因此音质并不理想。不过自从德州仪器推出了TASl020B这块芯片之後,『USB=衰声』这个说法立即被推倒。TASl020B不但同样随插即用,不用另外安装驱动程式,最高支援24bit/96kHz,而且只做接收工作,可以另配高阶解码芯片分工合作,更重要的是它支援ASIO(Audio Stream lnput Output),因此能够突破USB的传送限制,实现到高音质的目标。所以,今年新推出任何支援到24bit/96kHz的US8档案播放机,拆开入面例必见到这块TASl020B。
DSD1796终於一展所长
TASl020B收到的24bit/96kHz讯号,进一步交到另外一块线路板工作,DSP处理是大家熟悉的Xilinx Spartan XC3S200A,解 码也是大家熟悉的Burr— Brown DSDl796,这块芯片一早就可以解读高达24bit/192kHz, 是稳阵信心之选。与此同时,一般厂家都只会选择普通货色的主时钟,但Ayre就深明时钟对数码器材的重要性,所以其他厂家往往会偷工减料),使用了ADIVA的晶震时钟。Ayre觊声的奥秘,当然不止於数码部份,她的模拟放大线路才是发烧友有口皆碑的独门神功。以我仅有的电学知识所见,QB-9绝对达到厂方一线对待,首先全平衡全对称原子粒放大线路,WIMA补品级电容及NichiconMuse电容,再加上美国制Mercury Maqnetics方牛,这间变压器厂家一直都替Ayre提供特别订制的火牛,这也是Ayre觊声的原因之一。如何使用呢?好简单,根本上你也没有机会去为QB-9进行什么设定,因为她没有任何按钮,一插电即著,即著就即用非常简单要觊声要设定,功夫反而落在电脑上。
如何将CD完美备份?
这个我记得我都讲过了(323期),又有骗稿费之嫌。不过实情是任何一个玩CAS的发烧友,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如何完美地将CD上的讯号以最完美方式收纳到电脑的硬碟中。综合世界各地网上CAS玩家,以及我自己都试过很多次,发现德国软件EAC(Exact Audio Copy)抓CD音轨质素最高。EAC程式是免费,为免令文章太冗长,我今次不谈这软件如何设定及使用,有机会再谈,但无论如何记得启动AccurateRip,以及完成备份之後记得做一次『瑕疵移除』(Glitch Removal)步骤,可以令到声音中的沙石进一步减少。这个程式可以到以下的连结下载。http://www.exactaudiocopy.de/
用XP玩CAS不可或缺的ASIO
来到PC;Ayre厂方提出PC较MAC衰声,尤其是不要使用PC上的iTune,否则无法真正发挥QB—9的实力,我自己又试试,发现PC版iTune的确差一大截,但就算用其他软件也不见得好。那怎么办好呢?当然是要使用ASIO来帮帮手。
ASIO是什么?这是任何一位对CAS有深入研究的朋友都要认识的,ASIO全写为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是著名音乐制作软件Cubase VST的开发者Steinberg公司提出的标准,目的是要完全摆脱Windows作业程式对声音的规范及限制,包括消除WindOWS对声音传送的时间延迟处理。由於脱离了Windows的『魔掌』,所以不单可以突破Windows XP作业系统[两声道16bit/48kHz]的[标准],能够播放最高达24bit/92kHz的声音,而且亦全面摒除了WindOWS对声音迂回多重处理,令到声音的失真减至最少。
因此,使用Windows XP作业系统玩CAS的朋友,就一定要为自己的电脑加装ASIO驱动程式,而使用WindOWS Vista作业系统玩CAS的朋友,亦可以使用WASAPI (Windows Audio Session APl)这种类似ASIO的方式设置声音的输出。至於新近推出的WindOWS 7作业系统,我亦会密切研究如何才能获得最高音质输出。
现在先讲最普及的XP中加装ASIO,由於Windows并不太欢迎ASIO,所以我们得自行下载这个驱动程式,各位可以在下面的连结免费下载ASlO,并将之安装。http://www.asi04a11.com/
Foobar2000:PC靓声之路
对於对应Windows XP的音乐播放软件,由微软附送的Windows MediaPlayer到一系列免费或收费的软件,基本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不过要靓声者,免费的软件我会首推Foobar2000及MediaMonkey,Mozilla开发的Song Bird也不错。不过讲普及度,仍然是首推Foobar2000,所以我今次只讲Foobar2000的设定。第一件事当然是下载Foobar2000先:http://www.foobar2000.org/安装好之後,在[File]。->【Prefer—ences】->[Playback]->[Output]在[Output Device』一栏,不要选[Direct Sound:Ayre QB—9]而是选『ASlO:ASl04ALL v2』,然後再按[ASIO Virtual Devices],人面即可见至[QB—9 Channel1及Channel 2』, 跟著再按『Configure』,在WDM Device List上拣多一次『Ayre QB—9』,就可真真正正利用ASIO方式输出音响讯号到QB-9了。复杂吗?也许有一点吧,但当你一设定好,ASlO的好处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是说你播CD档的话就输出16bit/44.1kHz,你播24bit/96kHz档案的话就原汁原味地输出,一切都最直接,那样就最好声。不过,基於QB—9的USB界面最高只支援24bit/96kHz,因此如果坚持使用ASIO的话,就无法播放24bit/176.4kHz以及24bit/192kHz的档案。如果想播放这类档案,还是需要使用回[Direct Sound]输出。
16bit/44.1kHz
试音篇幅所限,试声部份我需要浓缩一点。我把几张CD以上述方式备份到电脑中,再以Q8-9以44.1kHz『无添加』取样率试听,再和我沿用身价接近四万元的Denon DCD-SAl作比较,以《Beyond真的见证LPCDl630》中两首我很喜欢的《又是黄昏》及《午夜怨曲》,先是用CD机听一次,家驹的声音充满激情,世荣的鼓,违有阿Paul的结他,都是熟悉的旋律。LPCDl630版本层次感比原版更佳,在SAl上得到了很好的还原。不过来到CAS+QB-9,播回同一首歌…怎么好像乾净了一点,声音中的沙石再减少一点,家驹好像唱得更起劲,世荣的鼓敲得更有力,阿Paul的结他更辣似的,声音中的细节都丰富了。究竟是QB-9的神功了得,还是CAS的播放方式比CD更佳呢?我相信两者都有原因吧。结果,我要把CD消磁,再加上同M的Formula Eight碳纤CD吸震垫,出尽百宝,再播一次,SAl出的声音才能和QB-9睇齐。跟著播另一张《Eva Cassidy Live in Blue Alley》,目的是想测试一下,很多CAS系统播歌都会出现音色偏薄及乾寡的情况,用一张女声去播就是最佳的照妖镜,不过CAS+QB—9完全没有让我失望,亦没有掉了Ayre的面子,在这系统播放下,Eva的声音有肉有质感,密度十分之高,而且小酒吧内的环境细节亦悉数捕捉下来,完全听不出讯源是来自硬碟。
24bit/96kHz试音
跟著就要试试QB—9比CD机还高的能耐,那就是播24bit/96kHz档案,ASIO的设定下,播这类档案时QB-9会自动接收到24/96的讯号,面板亦由原来的44改为96.我拣来的是Ray CharleS的 《Genius LOVeSCompany》美国[怪兽线]推出的特别靓声版,当中有只DVD内藏一条24/96PCM立体声声轨,那我就不客气拿下来让Q8—9显示一下实力。结果一曲接一曲,我只能说当Ray一开声,那种像真度就像自己置身他的录音室听著他录音一样,声音的立体感、件头感及空气感都彻底比CD优胜。
测试器材设定
CD播放机:Denon DCD-SAl
lap Top:HP 100、Mini
USB DAC:Ayre QB-9
合并式扩音机:Electrocompaniet EC1—3
扬声器:ADAM HM-2
器材承架:Solid Steel 5.2
拖板:Taralabs AD/6:Isoclean Power
104II、Oyaide MT8—4、Oyaide
OC8—1 EXs(100V)
电源线:扩音机-NBS Monitort II、
CD机—NOrthwire
讯号线:Belden
卸 震 承 钉:HarmoniXTu-210zx
Symposium preCISIO Couplers
总结
High-End文化正改变,玩开高级音响的朋友,请别再对CAS嗤之以鼻。CAS正以高速度入侵High-End文化。好像Ayre的QB-9开宗明义针对CAS市场,表示这个市场需求正越来越大。当然,我不会说CAS很快就会取缔CD机,也不相信CD会有被淘汰的一天,但CAS在可见的将来,一定会和SACD/CD LP平分天下,鼎足而三,而且占有率一定会越来越高。今天,Ayre的QB-9就是一部具有前赡性、售价合理、质素又高的USB解码器。对质素有要求,走在时代巨轮之上的朋友,还在犹豫什么呢?
·
(作者:wfwxb 时间:2010-09-05 23:37:29)- qb-9用的是一块tas 1020b的芯片,可以用异步传输模式。又从网上搜了下,现在也有朋友正在用这个东西做usb dac,从无忌上还找到了下一步的计划。 jetter 降到 30 Pico sec。
不知道30 p是个什么概念。
以下转自无忌: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Ti已经出了TAS1020B的后继芯片,据说直接支持24/192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直接使用异步传送(现在1020的异步程序很难写,代码空间太小,可供缓存的数据区也非常小)。
AYRE公司的老大Chris在去年底的时候曾放话说在今年上半年会推出支持24/192的升级模块来,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
在台湾的一个网站上有对AYRE的采访,里面有些QB-9的设计细节:
跳過PC的校正時鐘
電腦聆聽音樂的第二個難題,就是PC使用廉價校正時鐘,Brent說這個問題更難解決,因為PC讀取數位音樂要利用內部校正時鐘,而QB-9內部也有校正時鐘,兩者如果要同步工作,肯定QB-9的聲音品質會被PC拉下來。所以設計的難題是「怎麼跳過PC內部的校正時鐘」?嘿,在電腦音樂的時代,似乎硬體公司也得找軟體(或韌體)工程師了。還好Ayre找來另一位高手參與設計,這位先生是Wavelength的Gordon Rankin。
Brent說Gordon雖是Wavelength的老闆,但是在創辦音響公司之前,Gordon是HP惠普公司美國研發中心的首席工程師,因此對於USB介面的規格瞭若指掌,他動手改寫韌體,讓QB-9可以直接讀取數位檔案,而不需要透過電腦時鐘校正,可以充分發揮QB-9高精密度校正時鐘的效用。理論上QB-9的設計是把數位音樂的位元流轉變為檔案傳輸,這樣就不需要PC去做時基校正,音樂「檔案」跳過PC的時鐘直接傳送到QB-9內部的記憶體緩衝區(Buffer),形成所謂「非同步處理」(asynchronous),這是QB-9劃時代的新特點。藉著Gordon的協助,Brent表示Ayre成功地把一般大約3000 Pico Sec的時基誤差,降低到30 Pico Sec,等於進步了100倍,這代表非常大幅度的技術提昇與領先。
既然使用Buffer,那麼這個緩衝區有多大?Brent說這點不能透露,因為Ayre反覆嘗試了很久,才找出Buffer的最佳大小。這種FIFO(先進先出)的技術,過去雖然已經存在,但是應用在USB介面傳輸,必需考慮傳輸速率,如果Buffer太大,那麼使用者播放音樂之前要「等」,這不符合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使用邏輯,但如果Buffer太小,播放中間如果資料跑太快,可能會產生音樂中斷的問題,因此Buffer的大小需要反覆嘗試,才能找出最佳解。另外利用PC聽音樂時,使用者很可能一邊聽音樂一邊用電腦,這也會影響USB傳輸檔案的效率,Brent說他們用了許多電腦來測試,包括PC、Mac 與現在的Net Book,大致上都不會有播放中斷的問題。
克服了USB介面先天的問題,Brent表示QB-9成功地打斷了PC與USB DAC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他說市面上有很多USB DAC產品,但是沒有人可以免除PC的干擾,Ayre透過自行撰寫的韌體,加上Charles Hansen新開發的Opto-isolator,讓QB9免除PC劣化數位音樂的因素,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產品擁有類似QB-9的綜合技術特點。
- qb-9用的是一块tas 1020b的芯片,可以用异步传输模式。又从网上搜了下,现在也有朋友正在用这个东西做usb dac,从无忌上还找到了下一步的计划。 jetter 降到 30 Pico sec。
·
(作者:wfwxb 时间:2010-09-05 23:51:52)- 现在玩,至少也得上这个吧。
以下转自无忌:
还有一个小东西是M2TECH HIFACE USB->SPDIF转接器,我曾经买过一个,后来QB-9到了就卖掉了。
这个东西很小巧:
这个USB转s/pdif的芯片是新设计的,是异步工作模式,但内部并没有FIFO的缓存.不过时钟有2个,1个负责44.1/88.2/176.4kHz,一个负责48/96/192kHz,它可以从同轴接口输出32/192的数据流给后端的解码器。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思路,只管把数据流处理好,后面的DAC部分就交给其他的设备去做好了。
我对M2tech不满意的原因不是他的声音不好,而是驱动程序问题。目前官网上最新的驱动在J.river Media Center、Win7 Wasapi下工作不正常,只能使用ASIO4ALL,而在Foobar2000下的WASAPI是没问题的。我的主力播放软件是JRMC,这是我花钱买的,所以我觉得不爽,不过M2tech的人已经在测试新版驱动程序了,或许很快会出来。
对了,这个小东西从美国买是150美元/RCA, 180美元/BNC, 加邮费. 从M2Tech公司直接买是100欧元/RCA, 115欧元/BNC 加邮费的价格为1200元,这也是我买到的价格。
·
(作者:wfwxb 时间:2010-09-06 13:07:45)- ayre的qb9和mitch的hiface都是基于usb异步传输模式的,介绍上说应该很好的解决了时基误差的问题,
我相信,只要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声音应该是有保障的。
现在的问题是价格,qb9要一万八,hiface也要1600,
看看差不多不行我现弄个hiface试试,权当吃螃蟹了。- ayre的qb9和mitch的hiface都是基于usb异步传输模式的,介绍上说应该很好的解决了时基误差的问题,
-
·
请教刘老师:电子管替代问题
(作者:yd 时间: 点击数: 858)
- 收藏
-
刘老师您好,请教电子管替代问题: 6L6GC电子管加转换座能替代7868管或者替代7591电子管吗?谢谢!
-
·
音响发烧站
(作者:slma7 时间: 点击数: 848)
- 收藏
-
最近翻阅了以前订阅过的几种音响杂志,其中高保真音响(现在还在订阅)02年的第7期和第九期都有刘大哥的文章。尤其是第九期谈上音响网的那篇文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音响发烧站在1997年就建立啦。97年俺们鲁西小县城电脑还没普及。那时俺正用爱华的套装机推乐富豪的一AV箱子,玩家庭影院。知道有”高保真 发烧友“这些词儿,但对其中的含义不甚了了。
·
(作者:LDH 时间:2010-08-02 15:49:07)- 确切的说《音响发烧站》诞生于95年,前身全称是《38.5度音响发烧站》,老一代发烧网友应该都记得,当时国内几乎没有音响发烧类的网站,由于那时还没有搜索引擎,所以国内也找不到第二个音响发烧的网站(找不到不等于没有哦)。但在当时是国内第一批音响发烧类网站是毫无疑问的。在当时发烧友上网的是少的可怜(电脑的拥有量极少),网站一天的浏览量也就3-50人次那时候制作一个网站是相当的不容易,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制作软件和代码可供借用。到了97年网站的规模就大了,浏览量也上升到了1000多人次,对网站进行了第一次改版,也就是沿用至今的《音响发烧站》。
《音响发烧站》的办站宗旨以资料性,参考性为主,不求热闹,不求利益,站内保存了大量的近10年的珍贵资料,因此尽管没有了鼎盛时期的热闹繁华,但是仍拥有3-5000人次/日的浏览量。
当朋友们什么时候忽然对某器材感兴趣了又对其不甚了解时,相信《音响发烧站》可能是你首先想到的网站之一,从使用评价到二手价格,搜索一下会给你不少的帮助的。- 确切的说《音响发烧站》诞生于95年,前身全称是《38.5度音响发烧站》,老一代发烧网友应该都记得,当时国内几乎没有音响发烧类的网站,由于那时还没有搜索引擎,所以国内也找不到第二个音响发烧的网站(找不到不等于没有哦)。但在当时是国内第一批音响发烧类网站是毫无疑问的。在当时发烧友上网的是少的可怜(电脑的拥有量极少),网站一天的浏览量也就3-50人次那时候制作一个网站是相当的不容易,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制作软件和代码可供借用。到了97年网站的规模就大了,浏览量也上升到了1000多人次,对网站进行了第一次改版,也就是沿用至今的《音响发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