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瞎玩音响近20年,出差闲来无事,总结一些体会
(作者:瞎玩 时间: 点击数: 1656)
- 收藏
-
1、音响最重要的是什么,平衡
随机抽10张不同类型的片子,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打击乐、流行乐、发烧片等(盗版杂牌除外),如果80%的片子都觉得好听;恭喜你,走狗屎运了。找一张集锦,在同一音量下都好听,恭喜你,又走狗屎运了。如果放人声要关小音量,而放钢琴要开大音量,放交响乐要关小,开爵士要开大,你的音响肯定是不平衡的。要把音响某一段调好了容易,但是要整体平衡就太难了。我发现绝大部分音响店的JS都是调好某一段来忽悠客户,(大部分是高音,相对容易,成本最低;把低音调得有质有量的极少,难度和成本要高很多;把人声调得漂亮到真反映了这个JS有点水平)。
找一副2000元上下的耳机,或用一个几百元的耳塞(太差的不行),在电脑上放张片子,如果整体比音响好听,特别强调整体,肯定音响不平衡。哪怕你几十万化进去了。
所谓廉价器材打败高价器材的说法有时也不无道理,一套调得很平衡的器材肯定比不平衡的器材好听,耳机就是一个例子。
所谓贵价线没有便宜线好听的问题也出在平衡上。
但是在都调得平衡的系统上,高价器材和线肯定比低价器材和线在声音质量上、密度上要好。一分钱一分货在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对的,尤其是国外的大品牌,名线早就发现了,他们定价好象本身有种默契,只要声音好一点,价格肯定高一倍。谁让你做不出来,活该。要不然是它就活不长的。除了你被JS骗了。
2、平衡与音色,平衡与“好听”
所有厂家的器材指标都把平衡和低失真作为目标,你随便看看你所买的喇叭说明,比如40Hz-22KHz 正负3分贝,从几千到几十万喇叭指标相差不大,可出来的声音差别大了。什么英国声、美国声、甚至包括中国声。声音质量就更别提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我的看法如下。
实际上绝对平衡的器材和线是没有的。绝对不失真的器材和线也是没有的。绝对真理只是个无限逼近的过程。不同的不平衡特征(一定范围的)和失真特征(一定范围的)形成不同音色。所谓中国声经常超出一定范围,所以经常被开骂。如果所有品牌都做到0失真,20-20K绝对一条直线,所有品牌就一个声音了。
不同品牌无非是不同的不平衡特征和失真特征形成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被接受了,就形成所谓XXX声。这也形成了一个品牌的文化。忽悠的多,接受的人多,就有钱进一步改进,就形成所谓大品牌,反之就是小品牌。做得最大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市场就是这样。重要的是,不要说哪个文化好或不好,无非就是你喜欢不喜欢而已。喜欢是主观的和没有理由的。不同的文化和喜欢才组成万千世界。
在器材下随便放个钉都会影响声音,什么意思?无非是某些由谐振引起的失真小点,但肯定会增加别的失真。某一段平衡了,肯定会有新的不平衡。既是用到德国的NB钉还是如此(刚卖掉)。所以我觉得真找到一副正好完全符合你喜欢的钉,也如同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不会太高。要么多买几套换着听,调调口味;要么一个都不用。音响架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发烧友之所以不停的折腾,就是老能听出不平衡和失真。经常买了器材的目的就是挑毛病,真是太可悲了,不过可能乐趣就在过程。
音响最重要的是平衡,但这永远是个理想,和共产主义一样,玩音响就目前而言可能永远是个过渡时期。一批烧友牺牲了或洗手不干了,另一批不知死活,自娱自乐的还在前赴后继。本人暂时还算一个,可能会死得很惨。
我曾说最保险是用一个品牌的线,不然就如同买彩票,就是基于上述观点,也包括本人的经验教训。
可以想象不同文化融合要成功,创出一个新文化是什么成本。你完全可以把英国箱子调出美国味,把美国箱子调出北京胡同味来,只要你喜欢,那也是你独有的,你完全可自娱自乐,艺术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你只要想象一下,一套系统7-8条线,目前有那么多品牌,每个品牌又有不同档次,你去算算有多少排列组合。而且,客观上你也没那么多机会去多品牌组合试听。不同文化的产物就是杂种,杂种可能是最出色的,也可能是最糟糕的。不过,高风险肯定高收益,但千万别忘了那是高风险。高风险总是人们乐于前赴后继的,只要看看今天买股票的和买彩票的。只可惜500万大奖太少了。JS最喜欢你不停折腾,要不吃谁去。
所谓配线的前轻后重的成熟定法,从逻辑上就是讲不通的。用这种方法调出的系统一般高音可能挺漂亮,可低频想好可就难了,你想后级怎么去做无米之炊。所以你可以听到很多高音不错,而低音不足或有量无质的系统,尤其是中音淡薄。有人说这是互补,你就想想,你要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平衡是什么概率,什么成本。这种搭配你总能听出毛病来,结果就导致你不停折腾。音响事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我在这滩混水中最少趟了有10年,所有的线从一条2000上下玩起,一直玩到一条2-3万。最后仍发现一事无成,所有品牌的顶级线刚一上去肯定发现平衡度好点,时间一长,毛病就来了,仍是平衡问题。最后一个品牌多了,发现反而平衡了,而且不一定是顶级。惨,从未中大奖。甚至有人突然发现整套机线也不错,原因就在平衡,可能声音质量和密度差点,但平衡是好听和耐听的前提。
回想一下听过的调的不错的系统,用一个品牌的居多。听过整套金宝,银圣,目前本人正在追求的天仙配,包括混混整套的AU24等。孤立的去评价某一品牌的某一条线是不可取的,这也是有人讲的所谓这条线的强项,道理很简单,如果在一套比较平衡的系统上,胡乱插上一条线,你肯定会发现某些地方好了或坏了,但决不是这条线的全部特征。混混的AU24在不同系统的不同表现就说明了着一点。天仙配的电源线就属争议很大的,说好说坏全有,但如果多上几条天仙配,你就会发现它是一流的。换上VD Master可能发现高音质量好点,但整体平衡不行了,整体就不好听了。
所以本人建议是:
极端折腾型,愿意不断为音响事业做贡献的,就乱拳打败少林寺,高风险高收益,说不定哪天得一大奖。总是有人获奖的。才导致更多人前赴后继。最差你至少可以把某一段调得很好听,让人瞠目结舌,有几张片子极其好听,至于其他片子肯定录音有问题。阿其夫的科隆古乐的片子经常卖脱销了,为什么,人们的水平已高到欣赏巴洛克的程度了,决不是,因为把它放到哗众取宠最容易。调好高音相对容易,成本较低。尤其是JS一定要鼓励人们这样做。然后告诉他要全好听只能升级。
有限折腾型,至少信号、过机线和喇叭线是一个品牌和一个档次的,留一两根别的品牌的线(电源线)调着玩。肯定能调出不同的音色来(调出不同的不平衡和失真)。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要不世界怎么进步。
用全套同一品牌是最保险的。实际上能做到有全套的品牌并不多,包括AQ,一般只有大品牌和有坚定理念和文化的才有能力做全套并活下去。你会发现大部分有规模的专业录音棚都是一个品牌。何况我们业余的。无非是你的器材和全套线出来的声音你是否喜欢。但不平衡的概率远小于万国牌的。至少听得不累的片子能多一点。
器材买同一品牌认可的人多一些,尤其买到10万以上的。其实道理是一样的。而且写这方面血泪史的人较多,至少免得你去写了。
3、发烧者类型调侃
可怜的理想型。对音响的追求到了革命先烈都自叹不如的地步。买器材是为了挑毛病的;总能发现问题,总会发现自己音响不如人的地方。所以,不屈不饶,勇往直前。梁祝(雨果)中指挥放了个屁居然在系统中没听清楚,化钱化力好不容易调出来了,突然发现整个大提琴组不见了。惨,继续折腾。耳朵已修炼到,所有器材都能听出问题来,哪怕是100万以上的。买器材的目的就是找毛病,永远追求完美,可惜,生的年代不对,可能晚生1000年,实现这个境界不会这么难了。直到有一天,东山狮吼“你的钱那来的”,惨,家破人亡。这是JS们应好好误导的群体。
自信的满足型。自己的系统就是标准,总能发现别人系统不如自己的地方。别人音响多出来的声音肯定是失真,虽然现场音乐会没听过几次,但要谈起音场,现场感足可使卡拉扬无地自容。诸位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千万不要破坏他们的这种幸福感。JS可能会觉得遇到这样的人倒了霉了。其实不然,审美总是有疲劳的。在他们疲劳时,适时给一闷棍,让他推倒重来。
可怕的斗机型。从张家拿了东西跑李家比拼,目的是把你连人带机一起拍死,让你感觉自己化了几十万的东西简直就是一堆垃圾。如果你还想长寿的话,最好不要招他们,能把你活活气死。要么斗智斗勇,把他气死。反正你死我活,太累了。JS们要好好培养这支队伍,这是突击队、狙击手,外加敢死队。
可爱的音乐型。已收集唱片为乐趣,虽然什么乐器也不会,一出声,足使你酥麻倒地,半天找不到自我,但要使拉了20年提琴和炼了十年声乐的人以为遇到大师却是轻而易举的事。君子动嘴不动手。不过,我倒觉得这是正道,音响不应该是挑毛病的,是用来享福的。能陶醉在30年代单声道片子里的人才是有水平和最幸福的。
潇洒的炫耀型。可惜音响还没有成为斗富的要素;但有点苗头了。JS们要注意把它培育成时尚。器材首先漂亮、气派和贵,能出声就行,给大款们看看网上美圆或欧元报价,然后一本正经拿出计算器,在美圆报价上加上号称最低的关税、出关费、入关费、运费、手续费、保险费、服务费等能想到的一切费用,然后再给你打个折,谁让我们是朋友呢,让你死得心服口服。这样就可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了。爽。可惜,能成为大款的大部分都是JS出身,要爽不容易,所以要变成时尚才行。这样音响事业就有盼头了。
累了,潜水去也
·
(作者:音乐感 时间:2007-07-01 09:51:34)- 写得不错!资深玩家!
·
(作者:kell 时间:2007-07-01 10:16:26)·
(作者:salan 时间:2007-07-01 12:08:19)- 玩音响无非就是个乐子,自己高兴就好。
·
(作者:elac 时间:2007-07-01 23:03:25)- 由于遗传因子所定每个人接受的声音信息各有差异,好音响,爱音乐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平衡也是相对而论,自己苦心数年磨练校对的系统,真正乐在其中相伴持久还是你自己,不如按自己的口味和要求去折腾,这样也会苦尽甜来,怡然自得,博众家之长,取精用宏,这也是玩音响\爱音乐者较之健康的倡导,反之,以意逆志,也就偏离初衷.
·
(作者:万泉朝阳 时间:2010-11-06 16:53:56)·
(作者:文化猫 时间:2010-11-06 20:23:32)- 楼主总结的真好,太对啦。这篇文章俺收藏啦
·
(作者:钟不烧 时间:2010-11-06 21:57:54)- 累了。。不停的试机。。搭配。。。。倒不如我今晚拉JVC套机回家在睡房听那个舒服。。。。
·
(作者:yd 时间:2010-11-06 22:19:02)- 经典!
-
·
版主接到XX先生的电话,说是论坛侵犯了他的声誉权,要找版主的麻烦。。。
(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1163)
- 收藏
-
在此告诫众朋友和烧友,请不要在这里发布设计到真实姓名什么和店名铺号的帖子,如要讨公道请找工商
税务甚至报警,在这里讨论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只能给论坛和版主带来麻烦,谢谢大家合作,谢谢!
-
·
美声唱片---第17届北京国际音响唱片展花絮
(作者:meesheng 时间: 点击数: 484)
- 收藏
-
金秋的十月硕果累累,美声唱片群星奏响第17届北京国际音响唱片展览会。2010年10月29日—31日在北京国宾酒店隆重举行。
美声唱片与珠海斯巴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在本届音响唱片展中,推出“音乐·感动生活”—群星奏响第17届北京国际音响唱片展览会现场活动,受到发烧友高度关注,活动现场观众如潮、盛况空前。
10月30日上午,在北京国宾酒店黄河厅热情洋溢、激情高涨的《笙歌》,拉开了本次“音乐·感动生活”活动的序幕。中央民族乐团笙首席吴学伟现场精彩演奏博得观众掌声不断。著名制作人张鹤老师到会场与观众分享制作心得体会。资深主持人杨滨精彩的主持,活跃了现场互动环节,观众发言踊跃。活动深受观众喜爱。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39228587.jpg
广州电台名嘴杨滨老师(左)笙演奏者吴学伟(右)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39228991.jpg
中央民族乐团笙首席吴学伟现场演奏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39221095.jpg
活动现场吴学伟老师现场签名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39226677.jpg
著名制作人张鹤老师分享制作心得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39221286.jpg
现场幸运观众获赠一张《风华国韵》
10月30日下午,阮咸乐团亮相活动现场。演奏家们现场精湛的演奏,博得观众们提出要求,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演奏家不使用麦克风,现场零距离的聆听让观众大饱耳福,听得如痴如醉。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49204061.JPG
制作人张春一与魏蔚教授与观众现场互动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49205399.jpg
左边为中阮、中间为大阮、右边为小阮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49202184.jpg
观众的提问各有见述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49209010.jpg
精湛的演奏,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49207684.jpg
活动签售现场
10月31日上午,中央民族乐团二胡首席演奏家金玥亮相,成为活动的压轴戏。在本次活动中,带来了他特别珍藏的蟒皮二胡,为活动增添了亮丽的一面。制作人张春一老师说,在录音时都没机会看到和听到这把珍贵的名琴。金玥老师用这把珍贵的名琴为大家现场演奏名曲《二泉映月》,使得观众如痴如醉,高潮不断,掌声不息。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5162480.jpg
主持人、制作人、演奏家三位津津有味地为观众讲演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5167586.jpg
张春一老师、 金玥老师与观众分享制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5168725.jpg
精湛的演奏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5164318.jpg
烧友们涌跃回答问题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195163618.jpg
签售活动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http://www.sthifi.com/bbs/pic10_3/2010113203284354.jpg
签售现场排起了长龙
本网址为金玥老师活动现场精湛的演奏,未能到现场的朋友们,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E9%87%91%E7%8E%A5
-
·
请教刘版主,卓丽小三音箱的阻抗
(作者:运方 时间: 点击数: 703)
- 收藏
-
请教刘版主,卓丽贵族小三音箱的阻抗是多少?我用麦景图402功放推应该接4欧还是8欧,有知道的高
手也请不吝赐教,小弟等候各位老师的指导呢?
-
·
有没有人用ldh功放推3/5a?效果如何?谢谢
(作者:小饭 时间: 点击数: 714)
- 收藏
-
·
(作者:ldh 时间:2004-09-24 08:36:15)- 但曾经做过搭配,对于一直使用胆机搭配的烧友,换用后有涣然一新的感觉,会让他的中下盘多出一些以前没有感受到的东西来。是否喜欢这种风格声音就是个人口味问题了。因为喜欢这种风格的烧友就不会去买3/5A了。
·
(作者:万泉朝阳 时间:2010-10-29 09:40:29)- 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是哪款功放记不清了,但肯定是这两个中的一款。动态、音场让人惊奇,密度也很好,中频厚度也不错,就是味道没那么甜。我尽管喜欢300B推3/5A,中高频很甜,低频量感不足,但低频质感很好。好的KT88推得也不错,声音粗了点,但有点朴实的味道。EL34全面,但分析力差点(与300B比),要说感情投入,绝对是2A3,但控制力差点。以上几个我都认真听过,当然,听音条件不完全一致。
当时,因我听说3/5A无胆不欢,想试试晶体管机推它的效果。我感觉是,3/5A确实无胆不欢,不管是档次高还是低的,都能出相对好听的声音。但对晶体管机则不同,我听它搭NAD就是不太理想,但KREEL(还是MARK)就是意外。我喜欢胆机推3/5A,但好的晶体管机我也非常喜欢,关键是它够好。所以我听班主说喜欢3/5A不会喜欢那种声音,值得探讨。就象我既喜欢川莱,也喜欢粤菜,西餐也不错,前提是它够地道。不知道班主的机是什么风格的,是不是真的不搭3/5A,要听过才知道呢。
正在看老帖子,有感而发。说得不对的,请班主和各位老烧指教。- 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具体是哪款功放记不清了,但肯定是这两个中的一款。动态、音场让人惊奇,密度也很好,中频厚度也不错,就是味道没那么甜。我尽管喜欢300B推3/5A,中高频很甜,低频量感不足,但低频质感很好。好的KT88推得也不错,声音粗了点,但有点朴实的味道。EL34全面,但分析力差点(与300B比),要说感情投入,绝对是2A3,但控制力差点。以上几个我都认真听过,当然,听音条件不完全一致。
-
·
请LDH版主参与讨论电子产品元器件使用寿命。
(作者:5/9 时间: 点击数: 710)
- 收藏
-
在出古董275的时候被多个人问到你的机器干嘛换了这么多电容,我要逐个解释,电容是有寿命的,几十年的机器电容容量会减少或干掉没有容量。机器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电容工作环境及安寿命。什么是安全寿命。就是元器件在保持设计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的物理参数,过了这个期限机器也不一定会损坏,但是设计的很多指标已经不能在达到其上限的要求。
·
(作者:5/9 时间:2010-10-29 09:19:49)- 其他的电阻,晶体管在常温不上机的情况下不会有物理参数上的变化。
·
(作者:LDH 时间:2010-10-29 10:17:13)- 无论是音箱还是功放以及音源,都会存在一个电子元器件设计寿命的问题。
音响器材不是收藏古董,达到设计寿命的器材尽管他还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他的声音肯定已经不是原来的声音了。音箱单元的磁钢会退磁,音盆根据使用材料不同也会不同程度老化,这些都是对声音影响极大的。功放的主要问题是电解电容干枯失效或容量降低,最为严重的是高频损耗角变大,检测过很多古董机的电解电容,大多是容量降低还凑合使用,但损耗角跟新的相比已经增大了很多倍,其次是电阻晶体管,这些元器件大家都会以半永久性理解,就是说只要不损坏就会一直正常使用下去,其实不然,从损坏的角度当然是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实践证明十几年以上的电阻晶体管声音也会有一定的改变(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尽管这种改变远没有电容大。至于唱机因为是精密机械结构,对与到达设计寿命的机器那就更没有疑问了。
但是版主仍是喜欢玩二手器材,版主凭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物所能值的好东西的。音箱宽容度比较大,只要声音喜欢,单元无明显的老化,价格又便宜,收过来玩玩也不错。功放只要无修摩,买过来自己修整一下也凑合玩,反正价格便宜,CD机也是这样,总之离不开一个便宜实惠。当然了少花了银子声音上也是要有妥协的,要追求完美就不要买二手器材了。- 无论是音箱还是功放以及音源,都会存在一个电子元器件设计寿命的问题。
-
·
刘大哥推荐的纯银信号线真是出色!
(作者:jogo 时间: 点击数: 751)
- 收藏
-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点生硬,偏薄,但是分析力和高频的延伸和水分已经可以感受到。现在听了差不多1个月了,越来越出色。
·
(作者:jogo 时间:2010-10-27 00:59:44)- 按照刘大哥的建议,我是前后级和音源都换了上去。没有褒开的时候,中频是比较瘦一点,高频延伸够,但是厚度有点不够,而且声音有点点尖硬。在褒线的过程中,可以说,声音是每周都在改变,这个过程和我褒Mcap银膜油浸电容的过程非常类似,而且中间有一段非常令人崩溃的恶声期,熬过去后,这对线所能提供的声音表现是让人感叹的。
线材也好,喇叭也好,功放也好,最难做出来的其实是 贵气 二字, 这个贵气如何去量化去圈定, 我个人才疏学浅,实在无法厘定,但是能出贵气感觉的器材,绝对都是不便宜的东西。这对线很意外的让我有贵气的感觉, 煲开后,褒到高频的厚度出來后,加上优秀的分析力,很多cd都能听出以前不一样的变化。
这对线,我最喜欢用来听钢琴和小提琴,尤其是钢琴, 这对线对于音乐的起伏感节奏感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弱音的表现和弱音的细节,非常的到位, 这点让我很惊讶。 有了这2对银线后,我对于德彪西的印象派风格,对于他的钢琴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的色彩有了更多的体会, 对于钢琴家们之间音色控制的特点也清晰了很多很多。 可以说,我最近买的将近80张各个钢琴大师的cd,基本上是因为这2对线的表现推动购买欲的。
和铜线相比,的确,这对银线的中下频段不会太丰厚,低频的盘子也不会太宏伟,但是,听交响乐,绝对不会失礼,不会觉得缺少中下盘。一点点的妥协换来的是整体声音全频段解析力的提高,更有弹跳力和分析力的低频,速度更快的中频,丰润光泽的高频, 顺滑的声音起伏旋律感。
推荐所有厚声的系统不妨试试- 按照刘大哥的建议,我是前后级和音源都换了上去。没有褒开的时候,中频是比较瘦一点,高频延伸够,但是厚度有点不够,而且声音有点点尖硬。在褒线的过程中,可以说,声音是每周都在改变,这个过程和我褒Mcap银膜油浸电容的过程非常类似,而且中间有一段非常令人崩溃的恶声期,熬过去后,这对线所能提供的声音表现是让人感叹的。
·
(作者:神州和谐 时间:2010-10-28 08:48:22)- 拿到朋友的系统上跟朋友5-6K的名牌银线相比。。。。。。我非常满意!
-
·
请教ldh老师!
(作者:雾里看花 时间: 点击数: 923)
- 收藏
-
有一事不明!美式插座我了解到是左火右零(上为地)。而今天我量了一下我所有的美式插头的电源线尾端(连接功放音源段)输出是正好相反的(按着墙插左火右零上地算起),既是左零右火(对应插头端)。这样对应功放和音源输入也是左零右火上地。所以不明白的地方是,欧洲(我用的)器材电源本身输入端应该是怎样的相位那?我理解美式电源线在中国使用时,可不必更换墙插的相位,既是按着左零右火上地安装美式墙插,这样到器材的电才是真正的左火右零上地。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有些烧友在改造电路时,把墙插换成美式插座同时也相应的把电源相位改成了左火右零上地。这样是不是错误的那?谢谢!
·
(作者:LDH 时间:2010-09-18 22:13:26)- 正确的做法是无论使用什么标准,最终以机壳电位最低为标准。
音响系统用电要求跟其他电器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无论左火右零还是左零右火,使机壳上对地的电位最低就是正确的。在这个前提下,无论那种标准都可能是不准确的,只有现场测试并翻转插头相位进行测试,以机壳电位小的那个相位接法为“正确”的。所以单纯计较相位什么标准是毫无意义的。- 正确的做法是无论使用什么标准,最终以机壳电位最低为标准。
·
(作者:我为音乐狂 时间:2010-09-28 12:46:20)- 说了这么多,反相正相到底对声音有多大影响.如果影响不大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谢谢
·
(作者:C4 时间:2010-10-27 17:29:30)- 我刚试过测试电源相位,不论我将前级(胆前)电源线正反接,测得的前级外壳与零线的电压均相同,不知何解?
-
·
请教以前流行的156扩散板效果好吗?
(作者:xbw118 时间: 点击数: 603)
- 收藏
-
买了一个泡沫做的156扩散板作为样本,准备用木方制作实木的156扩散板,放在前后墙、侧墙、天花的反射点上。可行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