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讨论摩机制作-关于FU-5与FU-33高压胆管的讨论
(作者:李双文 时间: 点击数: 40)
- 收藏
-
-
·
刘斑竹,早晨好!马上就要动身去机场了,到大连后再给您Tel.
(作者:kell 时间: 点击数: 53)
- 收藏
-
-
·
今天有点时间,写一篇试用报告
(作者:大忙人 时间: 点击数: 592)
- 收藏
-
Opera reference 1.1 前级试听报告
首先感谢mjune兄以相当便宜的价钱将R1.0前级卖给了我,以下的评述虽有微词,希望各位看官不要以为我说mjune兄卖了劣质商品给我,这次交易是完全建立在公平买卖的基础上的,是愿打与愿挨的关心,而且mjune兄在发货前并没有收到我的汇款,为此我还要感谢mjune的信任。另外我要说明我只是个普通发烧友,有自己的工作,说R1x的坏话,完全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国产厂家确实应该好好在设计上下点工夫了。
Opera公司做胆机在国内也算有名,R系列是它的最高系列的功放机,且最早在国内展会上推出的就是R1.1的前级,听说当时推出时,在展会上颇受好评,近万元的售价,参展样机当场被买走,目前仍不断改进,在网站上已经是R1.2版本了,在购买R1.0之前,这就是我所知的所有信息,基于Opera的名声,和mjune报的低价,我毫不犹豫地定下了这台前级,mjune兄的机器是R1.0的版本,曾经欧博厂方的升级为R1.1,我的评价也是对于R1.0的这个升级版本而言,因为我对于目前出售的版本甚至没有听过,可能opera对于有些问题已经改进了。
我对这台机的期望是很高的,这到底是目前国内我所知的最贵的前级,但从机壳上,我就大大地失望了,该机的机械结构极不合理,机壳的完成度甚至不如街上能买到的空壳,厚重的面板用“极土炮”的方式安装在底板上,于侧板的连接用了2小片L型铁片,用螺丁分别旋在面板和侧板上,所有的安装螺孔都只简单地在铁板上攻了丝,最多就2个牙,极易滑丝,共9个螺丝,有一个孔偏得厉害,根本无法安装,很多朋友可能说,opera的R1.1样子很不错呀,机壳设计不光好看,而且厚铝面板加木头顶都是特色设计,实际上我觉得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对于高价货而言,细节就更容易引起不满,厂家也应该不只是搞个特别花哨的外表,而随便做该做的工作;旋钮,是纯铜车制,有一个固定螺丝垂直与轴向用于固定,但无论如何安装,固定螺丝的孔就是有一个向上方,看上去一个黑洞,有碍观瞻,很重的旋钮,却用在塑料的轴上(除电位器外,3个旋钮都是塑料轴),给人的感觉是轴很怕被钮断(好象mjune兄就钮断过一根),而且手感大受影响,虽然看上去很高级的。
打开机盖,发现上盖的板厚只有0.8mm,唉… 好在底板还好,稍微厚一些,但从板弯折的工艺,我甚至怀疑是手工折边,当机盖拿掉后,面板已经无法保持与底板的连接,斜着搭拉下来,可能有人会问:把螺丝拧紧不就行了吗;实际上我不敢拧,因为只有2个牙,力气用大点滑丝了就彻底完了。底板上固定了4个脚,我真是很奇怪opera设计者是出于什么考虑用了4个铜脚,从我目前用的情况看,这4个铜脚简直是“哗众取宠”,对声音没有任何好处,我相信goldmund以机械接地著称,也不曾有如此绝活。
R1.x的用料是很猛的,elem的步进开关,但我很怀疑这个开关的来历,因为已经有很大的摩擦噪声出现了,elem的新货应该用个3、5年没有问题吧,该机面市也不过3年。该机用了一个胆套,就我使用的情况看,这个套是衰声的一个原因,根本起不到避振的作用,完全是个引振套,一敲机壳,喇叭就咣咣作响,拿掉就不那么响了,好在我有ensemble的胆套,换上效果明显,声音马上干净,“假堂音”少了很多;欧博在这台机上用了电路板,在网页上说明这板只是固定作用,反面仍是连线焊接,这样能使外观看上去整齐,而且有搭棚的好处,这种说法让我“莫明惊诧”,搭棚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避振,电路板是振动的感应体,但搭棚工艺比较费劲,R1x机器这样真是吃力不讨好,不知道设计者是否了解搭棚与电路板的区别问题;而且每个元件都在电路板上先焊一个点,引脚不剪断,再拉到另一个管脚上,我对这种作法也持保留态度,这个焊点会好声吗?所有的电阻都离开底板老高安装,我却认为贴在底板上对避振会好一些。R1x用了solen的电容滤波,大大的电容,没有任何固定手段,这真叫人苦笑不得,那么多进口机打开一看就能学到了嘛,用热融胶、用绑扎带,太容易了吧,我只能认为设计者更想把“solen薄膜滤波”写到广告上,而不关心出什么声音。看机内配线,是VDH的配线,就连长长的电位器连线也没有任何屏蔽手段,这对于高输入阻抗的胆机来说,也是不合理的设计,R1x有3个输入信号切换的继电器,可惜采用了国产的东西,我不知道这是否从成本上考虑,但这个触点却叫人没有信心了,我不是说国产东西不好,R1x用了国产电阻,我就没有什么意见(当然希望设计时比较过各种电阻的声音,才决定用的)。胆,是胆机最关键的器件,也是众人观心的重点,在opera网上介绍R1x用的是法国的NOS胆,这看上去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抄作的关键),从目前使用的情况看,这胆却没有什么特色,我随便买了JJ的12AU7,感觉上声音更饱满一些,人声也更有韵味。由于这是口味问题,就不算R1x的劣迹了,就算法国NOS是好胆,那个胆座就太一般了,而且装歪了,2个胆都往两边歪,大概是想形成V字型,表示胜利吧。电源供应是这机的一大特点,除特别的滤波电容外,变压器和扼流圈用铁盒罩住,本想看看变压器的样子,但遭受以上种种打击后,我已经没有心情打开这个罩看牛了。
说说声音吧,在网上看到的介绍是与opera其他系列的声音不同,是一种兼有晶体机速度和胆机韵味的全新的声音,我特别将其接在我的ensemble合并功放EVOCCO前面(EVOCCO只有个无源前级),一开声,原来透明的声底没有了,高频迟钝了,中频干枯,低频的量感有所提升,但混了、木了,旋动音量钮,喇叭里就随着步进“咣咣”地放大步进的声音;声音松散,口型较大,我最欣赏的ensemble的高密度也找不到了,给人的感觉是这种声音真是糟蹋了那4个纯铜钮、厚厚的铝面板、木顶、solen滤波电容、NOS电容……,“垃圾!!”,我大声地在家里叫,吓得老婆抱着孩子躲到娘家去了。
我给mjune通电话,问他收到汇款没有,他问我用的如何,我说“这台机几句话说不清”,mjune兄说“好长时间没开声了,你多开一段时间会好些的”,我只好把它降级到我的proAc系统中,忍着每天听,我自己做过一台ECC88的胆前,用的国产老变压器,2个ROE滤波,6Z4整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现在用R1x代替之,说真的,我真不认为R1x比我的好,但我的机没有花多少钱,我的proAc系统味道比较浓一些,声音也不如ensemble精致,但比ensemble放松得多,我一般用来听人声,晚上放松用,换上R1x后,韵味没有了,又会咣咣地响,“垃圾!!”老婆又抱着孩子逃到娘家去了。
“摩机”是唯一的办法,因为要再卖掉,一是亏本,而且估计不好出了,好在我喜欢动手,“发烧就是玩嘛”,摩就从避振开始,加强电路板的固定安装、大元件的安装固定、屏蔽信号线、能加螺母的地方加上螺母、机壳上贴货、换掉铜脚、换上ensemble胆套,顺便也换上JJ的胆,搞了大半天,没有换其他任何东西(胆机换胆很正常吧),没有改电路,我真想有机会mjune到上海来听听我摩过的机器,至少已经在我的proAc系统中工作得很好了。我说这个摩机后的结果意思在于:用料相同,但把细节作好了,声音会好很多的,我的摩机没有任何创造,告诉大家,我只是看了EVOCCO的避振方法,简单抄袭罢了。
·
(作者:恐怖海峡 时间:2002-06-13 18:42:00)·
(作者:诸神的黄昏 时间:2002-06-13 19:16:54)- 虽然没看到过实物,但大忙人兄那个恨铁不成钢的神情可真是跃然纸上呀!!!
·
(作者:jyf 时间:2002-06-13 20:32:52)·
(作者:DJBOY1 时间:2002-06-13 21:01:06)·
(作者:3water6666 时间:2002-06-13 21:43:23)·
(作者:烧录一族 时间:2002-06-13 22:00:20)·
(作者:taoge 时间:2002-06-13 22:02:07)·
(作者:网庐七士 时间:2002-06-14 12:35:10)- money还没有到,这两天我没有去看。到了我再给你email.
这台机子我听了半年,就换另一台前级了。那个套我原来用的时候也是碰一下就有噪声的,所以我就不用了,我用的时候,胆也是换成philips6189来用。它的RCA的接线好像是金宝的。
这台机子的料是好料,就看在你的手上发扬光大了。- money还没有到,这两天我没有去看。到了我再给你email.
·
(作者:purer 时间:2002-06-14 19:04:00)·
(作者:粥大叔 时间:2002-06-15 09:03:40)- 看来我又要去听听你这个R1。1了
-
·
请问大家这是什么型号,
(作者:6sn7 时间: 点击数: 61)
- 收藏
-
-
·
关于搭配
(作者:778899 时间: 点击数: 64)
- 收藏
-
各位大侠,我有一个比较低级的问题想请教一下:投资建立一套听音系统,包括音源(CD),功放,喇叭和线材这几个方面,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投资比例?是应该重点放在哪个方面?
·
(作者:ranger 时间:2002-06-14 15:51:38)- 还是先确定个人的欣赏口味,投资金额,购买国产还是进口器材等方面确定了才好讲.
·
(作者:QY 时间:2002-06-14 15:57:57)- 但真要是回答起来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还是改个方式问吧!先说说:打算投资多少?喜欢啥口味的音乐?环境空间多大?以后是否要升级~~~~~~
·
(作者:778899 时间:2002-06-14 16:10:29)- 因为是个初哥,所以现在打算投资大概15000左右建立兼顾HIFI和AV的系统,我个人听音没有特别的嗜好,除了民乐,别的都还可以。听音环境为3.9 X 7m的一个房间.我相对喜欢书架箱,而且一旦建立后,短期内也不会再动了.
·
(作者:电位器 时间:2002-06-14 17:38:50)- 别听他们的,再多的钱都给你用得完,在你这个价位试一试AE109,107,100。+安桥575。最好自己去听一下。
·
(作者:QY 时间:2002-06-14 17:57:19)- 你要是用安桥575推AE109,我换成老款大王子配个新声5。1解码来推AE109。大家玩立体声试试,只要你把音箱拉出后墙就会明白HI—FI和AV根本就难以兼顾了!
·
(作者:778899 时间:2002-06-14 19:39:13)- 电位器兄,您好,您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打算是用ONKYO 595 配AE100 或者 JAMO E800,同时配各自品牌相应的中/环和低音箱。至于音源,我还没有想好该配什么。
-
·
LDH兄,请给我的Electra 905提点改良意见,下面是根据实物绘制的
(作者:木子。 时间: 点击数: 67)
- 收藏
-
分频器图,我的初步想法是重新用好料做一个分频器,高、低频分开用两块板,原来的分频器取下保留在一边不动。新分频器不改动原来的参数,高通部分电容采用MIT,电感采用solen1.29七芯线圈,电阻采用LYNK无感线绕。这样改动后不知道会是个啥效果。即使不妥,恢复原来的分频器即可。
·
(作者:木子。 时间:2002-06-13 16:17:15)- 心里慌,手里痒,呵呵.......,不试试不甘心,想看看这905有多大潜力可挖。
·
(作者:ldh 时间:2002-06-13 18:23:17)- 905我听的不多,但总的感觉稍嫌清淡,摩机时适当考虑一下采用温厚一点的元件可能会更好一些。
高频部分换MIT电容应该是收到更多的正面效果的。1。8欧姆电阻可考虑换为汉高的磁片电阻,铜膜电阻虽然分析力高,密度大,但声音也冷一点、硬一点。
低频部分的两个电感最好使用SOLO的铜箔电感,不要使用7芯电感,因为会损失动态跟力度和控制力。我曾经多次使用过7芯、9芯电感,屡试不爽!
采用直接搭棚焊接,避免使用PC板。
这样所有元件换下来也要一千多元的费用了。而且也只能使用MIT的PPMFX电容。·
(作者:ldh 时间:2002-06-13 18:56:26)·
(作者:bigheat 时间:2002-06-14 00:02:59)- LDH兄,请问MIT的PPMFX电容有3U/400V的吗?大概什么价位?另外比较高档的那种呢?
·
(作者:ldh 时间:2002-06-14 08:56:06)- 400V的没看到,3UF/200V的大约150元左右。RTX 3UF/400V的大约800元左右,3UF/200V的,大约680元左右。
·
(作者:木子。 时间:2002-06-14 09:15:36)- 多谢刘兄指点,不知这铜箔电感您是在哪里买的?从材质上和七芯电感的区别在何处,比如电阻量等?七芯电感和我原来的单支漆包线电感相比,动态和力度方面也会有明显压缩吗?按理七芯电感的电阻值应该低一些啊?MIT的RTX电容不知道刘兄在分频网络中用过没有,是否并联一颗小容量(0.01uf)就会有听感上的改善?哈哈!问题太多,请刘兄有空时多多提供经验之谈。
- 905我听的不多,但总的感觉稍嫌清淡,摩机时适当考虑一下采用温厚一点的元件可能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