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海的烧友,你们知道这个人吗??????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 点击数: 155)
- 收藏
-
刚才我在翻看一些老的杂志,看到一本1995年的音响杂志上有一篇发烧友的人物专访,文章题目是“站在世界音响发展前沿的人,超级发烧友张国樑先生采访记”。我抄一段其中的文章,哈哈,这个烧友好利害啊!!!…………“张国樑先生是个迷,笔者早在一年前就认识他,却从来没听他说起过自己,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张先生的一个密友那里得知张国樑是个超级发烧友家中有几百万的器材,有两千多张CD,近千张LP唱片和几百张LD片,张先生后来自己讲,整个上海知道他的人,到目前为止不超过5人,(包刮笔者),张国樑先生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音响协会——“日本音响协会”中唯一的华人会员,如此的实力和水平,张先生却从不夸耀,也没有表现出一点“不可理喻”的痴迷状态…………”文章太长了,有好几页,有他家中的器材和本人照片,我没有扫描仪,就不一一打出来了,哈哈,佩服佩服!!!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2-01-25 18:08:14)·
(作者:王磊 时间:2002-01-25 18:36:37)·
(作者:asde12 时间:2002-01-25 19:56:29)- 音箱:
JBL 4435
Rogers LS5/8(配专用放大器AM 8/16),海外版型号PM510
CELESTION SL-6Si
后级:
Mark Levinson No。27
ONKYO M 5090
GOLDMUND SR-V
前极:
Mark Levinson No。26SL
ONKYO P3090
Quad 44
CD唱机:
Wadia 6
MERIDIAN 207mk2
Quad 66cd 等
D/A转换:
Wadia 12
Audio ALchemy V1.0
MERIDIAN 203
AD模拟唱机:
THORENS TD-521
Technics SL-1200 LTD GOLD
唱臂:
SME 3012R
SME 3009R
唱针:
Ortofon Reference G
Ortofon Spu系列
SHURE V15v-MR
EMT TSD-15
升压器和唱头放大器:
Ortofon T7500
Supex SDT-3000
SHELTER 216
Creek OBH-9
信号线 电源线 ST光缆 电源滤波器 接线板:
MIT WTC CSE Ortofon
他还有DJ最高级唱头Concords Series 还有金嗓子AC-30唱头高度风的SPUREFERENCE唱头还有高度风白金版唱头STAX耳机等等~~~- 音箱:
·
(作者:jadis 时间:2002-01-30 00:21:47)- 你当他是宝啊,有什么希奇的啊,随便哪个有见识的发烧友去日本都会带二手的器材回来他的东西除唱片以外,也就30万,我和几个朋友就认识他你怎么说上海认识他的人不超过5个
-
·
烧录兄的架子型号是3B吗?多少银子?
(作者:TY 时间: 点击数: 66)
- 收藏
-
-
·
我的LDH前后级(上市样机)
(作者:TY 时间: 点击数: 162)
- 收藏
-
·
(作者:雷公 时间:2002-01-30 11:27:15)·
(作者:legend_o 时间:2002-01-30 11:37:52)- 很漂亮!
·
(作者:TY 时间:2002-01-30 11:55:37)- 音响产品的外型设计一向争议颇多,昨天还问刘大哥艺术家的6.6如何,感觉6.6面板入不入眼真要因人而异.
-
·
向刘兄请教
(作者:荷风 时间: 点击数: 110)
- 收藏
-
刘兄好,好长时间没有向你请教了,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我的功放最近总是有一点麻手,有时用手拧电位器时,可以看见打火花,麻麻的,打一下就好,我发现功放没有接地,(我用表测过后,按正确的"相位~,重新接过后,好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出现了这种现象),不知是否是因为功放没有接地,如果功放接地会好些吗?功放接地对声音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如何.有人说,按照安全要求,功放是不能接地的.是否真是这样.谢谢.
·
(作者:ldh 时间:2002-01-29 19:08:06)- 器材“麻手”是机壳所带的感应电位偏高造成的,反转电源线插头后会基本消失。或者把功放接地后也可以避免。器材接地是为的提高安全性,和提高重放质量。器材的电源插座中间插头都是接机壳的,而成品电源线也大多都有相对应的接地线。所以我认为接地是正确的。至于你说的“按照安全要求,不能接地“我个人还不能理解。不知道兄是指的那里的条文要求,既然有这个要求,那么那么多生产厂家为什么又要违背这个要求而设置接地插头呢?
有没有知道这个相关要求的兄弟?请帮忙回答一下。·
(作者:荷风 时间:2002-01-30 08:42:29)- 谢谢刘兄,有刘兄这样的高手回答,我就放心了,这台机器用的是三端输入插座,但是地线端没有接,我准备把它接上,但不知接在哪里好,直接接到机壳上可以吗?谢谢.
·
(作者:oy 时间:2002-01-30 08:57:19)- 上面说的器材接地问题,我倒有几点疑问请教
1)接地有俩种:电源接地、外壳接地网,象我们电视台
的器材除正常的电源接地(即三插电源头)外,还有一
专门的地网接器材的外壳,用摇杆测要低至1欧姆才算
标准。
2)日本器材好象只有高档器材才有电源接地,中低的
(不能换电源线那种)只有俩头
3)欧美器材外表看都有电源接地,也有一些有机壳接
地端(象前级、唱盘),但我碰过一些里面电源根本
没落地,而且是故意的,音质好得很
问题1,是否电源接地只是对安全有用,与音质无关?
为什么香港有很多写手经常说把器材的水线(地线)飞起
(断掉),音质的宁静度提高多少云,这种作法在某些
欧美器材上也有。
2,奴电源接地对安全有用,那日本器材有些为啥没电源接地
3,您的自制器材是怎样接地的?·
(作者:ldh 时间:2002-01-30 09:21:34)- 只要是使用220V的电器设备,那么外壳接大地是为了保证使用安全的。
一般的音响器材,外壳与机芯地是相通的,但也有不通的。估计这可能是处于不同的考虑。日本器材内部接地的很多,例如TEAC25N CD机内部就与电源插座接地端相通。当然也有很多不相连的。
接大地不单是与安全有关,对音质也有正面影响,前提是必须接真正的大地,而不是居住建筑上的公共地线。港台写手说的剪开地线会好很多,其实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居住建筑上的公共地线,这些地线带有比较高的交流电压,甚至可高达60V左右,这样机壳上就带有一个高电位差了,所以剪除后声音肯定会好的。但是接到真正的大地上,声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好的很,首先是背景非常宁静了,音场更深邃开阔,细节多出了很多。
日本器材也有很多是接地的。
我的器材是机芯接外壳,然后外壳接电源插座的接地端。与很多机芯接地的器材是一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安全和声音更清醇。
其实我也多次听人说过器材要求不接地,可是我就是没有找到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如果兄能够找到的话,我这里拜托了。·
(作者:ldh 时间:2002-01-30 09:50:42)- 这是因为很多甚至是大多数用户家里每专用地线,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建筑公共地线,这就给安全使用带来了隐患。因为这些地线如果万一年久失修,没有可靠的接大地的话,如果在这条地线上接有漏电的电器,那么所有接这条地线的电器外壳就带电了。从这个角度考虑是不安全的。但是如果使用单独的真正接大地地线,那么是绝对安全的。
因此如果没有真正可靠的专用地线,请大家一定不要使用建筑上的公共地线。无论从声音还是安全角度,都没有好处。- 这是因为很多甚至是大多数用户家里每专用地线,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建筑公共地线,这就给安全使用带来了隐患。因为这些地线如果万一年久失修,没有可靠的接大地的话,如果在这条地线上接有漏电的电器,那么所有接这条地线的电器外壳就带电了。从这个角度考虑是不安全的。但是如果使用单独的真正接大地地线,那么是绝对安全的。
- 只要是使用220V的电器设备,那么外壳接大地是为了保证使用安全的。
- 上面说的器材接地问题,我倒有几点疑问请教
- 器材“麻手”是机壳所带的感应电位偏高造成的,反转电源线插头后会基本消失。或者把功放接地后也可以避免。器材接地是为的提高安全性,和提高重放质量。器材的电源插座中间插头都是接机壳的,而成品电源线也大多都有相对应的接地线。所以我认为接地是正确的。至于你说的“按照安全要求,不能接地“我个人还不能理解。不知道兄是指的那里的条文要求,既然有这个要求,那么那么多生产厂家为什么又要违背这个要求而设置接地插头呢?
-
·
ARAGON D2A解码~
(作者:purer 时间: 点击数: 186)
- 收藏
-
-
·
有请LDH兄及各位DX
(作者:mhm 时间: 点击数: 97)
- 收藏
-
在网上看到有定制金属幕,2000元出头。不知对我的1001有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