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MBL
-
- 成立时间
- 1979
-
- 创立者
- Wolfgang Meletzky
如果音响只是风味醇厚而缺乏平衡,单有色彩而缺乏质感,讲求有劲却缺乏细致,它们依然是不完美的……迅速和灵活对对一个轻量级拳击手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一个重量级拳击手而言,却是难能可贵的特质。mbl能把两种相悖的特质共冶一炉,不得不让人为之钦佩。
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210W(8Ω)/310W(4Ω)/380W(2Ω),峰值输出电压70V,最大输出电流50A,输入阻抗5kΩ(RCA)/20kΩ(XLR),讯噪比118dB(RCA)/120dB(XLR),频率响应DC-130kHz,失真小于0.004%(4Ω/1kHz/50W),阻尼因子200(4Ω),消耗功率47 VA(Idle Mode)/510 VA(max)。尺寸304×195×380mm(宽×高×深),重量21Kg(一部)。参考售价︰450,000元(一对) 过去mbl推出的后级,只有两款是从原本的立体声改成单声道版本。首例是巨无霸后级9010变成9011,再来就是把8011变成8011M,而且二者的推出时间相去不远。基本上这二部后级最初都是以单声道设计为蓝图,只不过将二声道装于一个机箱当中,但立体声的9010能够以二部桥接使用,8011则没有此功能。还有,9011是在9010停产后才出现,8011目前还是与8011M并存。
那Meletzky为什么单挑9010与8011,却不选9006来改为单声道扩大机呢?9010就不用说了,它是一部不惜成本的颠峰之作,既然预算不在考虑范围内,只要能让声音更好,当然就可以无条件地放手去做。8011则比较特殊,打自十多年前第一代的8010开始,它就是mbl众多后级中最具战斗力的产品,十多年来它一代又一代地改,一次又一次地精益求精,无论是价位或者声音表现,8011都可说是它家最超值的后级扩大机。因此,8011改款为单声道8011M的动作是势在必行,而它在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现身于市场中。
供电能力增强、电容加大、用料提升
一分为二的8011M由于是单声道设计,每边体积自然会比原本的立体声版小一些,既然体积做得那么小,它的线路安排自然取其最短路径加以设计,内部结构也比某些英美厂家来得紧密许多。其实我们可将8011M单纯视为8011的加强版,强化的部分包括使用更大的变压器、更大的电容量、更高阶的用料,面板也由原本的压克力改为钢琴烤漆处理的铝合金。以上这些改变一般人眼里似乎不足为奇,即使拿原厂公布的数据来比较也看不出二者有何不同,但对于mbl稍有了解的读者就会明了,他们高阶产品最主要的提升以及好声来源,最主要都是来自于上述的强化动作。而且每声道独立的做法,除了可以提供足够空间来做线路安排,也可以将各声道间可能造成的相互干扰予以排除。
8011M的电源开关设在背板上,除了简单的平衡与非平衡讯号输入端子,它还要比8011多出一组喇叭接驳端,这对习惯以二对喇叭线与喇叭做Bi-Wire连接的用家来说实在是一大福音。这部机器的工作温度不高,在开机后约半小时就可以进入稳定状态,整个使用过程中即使我将音量开到相当大,8011M也没有出现像8011偶见的跳机情形。虽然原厂对二部后级所标示的规格完全相同,但8011M却始终让我觉得它在驱动力、声音稳定度、甚至整体音质上,都要比过去的8011赢上好几成。
近乎百搭特性
聆听8011M时,前级采用的是Conrad-Johnson Premier 7B,讯源用Burmester 979转盘+980 SRC数类转换器,喇叭则包括B&W Matrix 800、Thiel CS2.4二对落地喇叭以及Focal-JMlab Micro Utopia Beryllium、Spendor S3/5二对书架喇叭。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不拿5010D前级与300E喇叭来搭?西装组合不是更能让8011M发出忠于原味的声音?这点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mbl的后级在搭配上有非常好的广度,只要喇叭效率能配合,发出来的声音都可以让我清楚听出器材本身的声音特质。但是如果您用的是mbl喇叭,我会建议您以同厂的后级来搭;假若您有幸拥有了他们的前级或讯源,最好还是把后级一并补全,才能真正体会最地道的mbl之声。
那么,8011M搭以上哪一对喇叭最棒呢?老实说,四对都很棒!如果依个人喜好而言,我最喜欢与Micro Utopia Beryllium的搭配,再来是Thiel CS2.4与Spendor S3/5,最后才是B&W Matrix 800。其实我最早听的组合是Matrix 800,就驱动力来说,8011M最大输出电流与旗舰9011一样都是50安培,推起每边配置二颗12吋低音单体的Matrix 800依旧虎虎生风,与同样是单声道设计的160瓦Threshold SA1参考后级比较起来,除了低频速度稍微慢了一点外,SA1在其它表现上都不得不甘拜下风,输得最多的则在于音场规模、细节层次、低频清晰度、高频延伸,以及声音的高贵感。
比较过与参考后级之间的差异,我开始将手上几对喇叭轮流与8011M搭配。8011M把Spendor S3/5这对效率极低(85dB)的小喇叭所有实力都挖掘了出来,这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惊喜,因为以前我尝试过的最佳搭配之一就是立体声的8011。喇叭换成Thiel CS2.4,由于CS2.4个性中性无染,就大幅拉开了以SA-1、GM 20 OTL搭配时的差距,大声聆听也不会出现吵杂感。像mbl这种纯度极高、高频延伸优异又具备良好平衡性的器材,Thiel喇叭似乎也是mbl的绝配之一。当然,绝配不只一个,接下来的Focal-JMlab Micro Utopia与8011M的契合度甚至更高。所有的声音都充满着弹性,细节无所不在,这时候的声音宽松、圆厚、温暖,颇有听真空管机的感觉。谁说mbl扩大机就一定得搭mbl喇叭?8011M推起以上这些喇叭都很适合啊!
醇厚有劲、表情活生
在确定搭配无虑、声音也已经超越我所要求的标准后,我开始对8011M这部后级进行更深入的聆听工作。熟知mbl声音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它们器材的声音走向其实是很一致的。以后级而言,都具有相当迷人的音乐流动性,也可以充分展现出不凡的重量感及黏滞性,而且等级愈高,这种特征也表现得愈明显。8011M从最高到最低所有频段一概饱满到底,饱满并不代表难以搅拌的浓稠,它也有非常自然的律动(关于这点以下会有进一步说明)。高频极其自然,中低频称得上雄厚,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弹性,尤其是大音压播放音乐,它在中低频所建立的雄厚基础就是千金难买。
我非常喜欢8011M在低频部分特有的韧性,那是一种高度扭力的声音,没有单纯讲求质感的柔弱,更不是以蓬松换取而来的假象能量,需要极低频时可以轻松释放,这样的特点在回放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或是鼓声上就显得特别出众。8011M在乍听之下已令我极度倾心,长时间聆听后,我更是发现由mbl发出的任何声响、散发出的独特气质,就像来自黑暗的一股庞大吸引力,让人深深陶醉其中,久久无法自拔。
使用时我也发现,8011M的背景非常宁静,表情生动有活力。它有适度的透明,有丰富的细节,有宽深的音场与精准明确的定位,还有较柔软质感带来的弹性与余韵。这种柔和让它的低频段分外有弹性,鼓皮振动清晰可见;在高频段则是实体感满满,三角铁与铜管都更像真的。音像定位、音场层次的剖析方面,mbl一样功力高强。事实上,要比赛音场的深度与宽度,8011M已经在同价位产品中取得「最佳」之桂冠。
质感与平衡性兼备
所有描述mbl音质用得最多的不外乎「高贵」二字,在此我实在也想不出更好的字眼来加以形容。我所指声音上的「高贵」,代表了8011M可以充分表现出各种乐器的质感,好录音中每把琴听起来都是百万名琴在演奏;人声演唱至高亢处,也都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的舒畅感受。它对于声音有一种独特的包裹方式,把音乐融化在柔美和弦音响效果中的音色,如果您硬要说这是糖衣作用我也不反对。由喇叭中流泄出的粒粒音符有很高的甜度,音乐演奏中的那份灵气,会穿透外部的层层包裹缓缓渗出表面,释放出潜藏已久的光辉。
扭大前级音量,8011M所进行的是高中低频同步的等比放大,而不会出现高频前冲的失衡情形,音质始终维持在一个极高水平,即使遇到Matrix 800也有很好的稳定性。这就是一部真正优秀的扩大机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可惜的是,市面上并非所有高价扩大机都能有此般能耐。基于8011M这般的沉稳性,似乎喇叭大小已经不是一个太大问题,「稳重平衡」四个字可以完全适用于它们所发出的声音。
难能可贵的细致精巧
如果音响只是风味醇厚而缺乏平衡,单有色彩而缺乏质感,讲求劲道却缺乏细致,它们依然是不完美的。我自己主观的认为,在所有无法量化的音响鉴赏标准中,最难达到的莫过于「精巧」,它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标准,因为全世界顶级的音响再生,没有一种不包含「精巧」这个元素。厚度够的器材耐听,是因为它们比较容易能够再生出平衡的声音,它们可能是一件不错的器材,但不见得就是一件足以称作「顶级」的产品。而8011M这部精心制作的单声道后级,它的声音在馥郁之中还夹带着精巧,那是一种让可能变成沉闷声音活过来的重要元素。举更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就是8011不但有重量级拳手的攻击力,还有轻量级拳手的移动速度与精准度。迅速和灵活对一个轻量级拳击手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一个重量级拳击手而言,却是难能可贵的特质。mbl能把两种相悖的特质共冶一炉,不得不让人为之钦佩。8011M更是声音表情的魔术师,它那出类拔萃的呼吸节奏,让我清楚感受到音乐的脉搏,声音中充满无穷的生趣。
结论
8011M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后级,它能传达出极具深度的音乐内涵,音响性也是同级产品的最高表现之一。由于设计上不断强化,这部8011M说不定已经威胁到更高一级9006的地位。聆听8011M,我清楚听到Meletzky已将个人观点与产地文化特质,以一种无形力量渗入音响设计之上。面对这种产品,只有搭配时声音个性上的相互扶持,而8011M在搭配的广度,更是它获致成功的一大关键。
焦点:令人着迷的音色,丰富的声音内涵,不但全频段饱满,还蕴藏着精巧细致的音乐表情。密度很高又很生动的声音,可以让音乐在不知不觉间活了起来。在mbl所有现役后级中,8011M肯定是超值名单中的首选之作。
搭配建议:虽然mbl以自家西装搭配最合适,但推起搭配过的所有喇叭,却也都能发出十分美妙悦耳的声音。
mbl有全方位低音单元的被称为大葫芦,型号101。其他的仅有高中全方位单元、低音单元为指向性扬声器的被称为小葫芦,包括120,121,126,111,116等
- 共0个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