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全部
  • 排序方式:
  • 排序
  • · 版主果然严谨 (作者:leisure 时间: 点击数: 56)
    收藏
  • 没有在同时同地进行比较过的器材不妄加评论,以免误导.值得网上的朋友们学习!以前刚来时觉得版主不够热情,后来才发现这才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 ·

    (作者:QY 时间:2002-05-10 15:26:39)
    音响这东西,有的人说好可捧得上天入地,说差又可弃之如垃圾粪土。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诚招活动主持人 (作者:sonic521 时间: 点击数: 55)
    收藏
  • 兄弟组织了一个系列的发烧友活动,硬件及场地都有了保证,现在在软件和专业知识方面有欠缺,兄弟也实在没有本事主持,希望那位在着方面有专长的朋友能鼎力相助,一同作好这个系列的活动,谢谢了!!!请用电子邮件联系!!活动在北京.
  • ·

    (作者:潜水艇 时间:2002-05-10 15:18:31)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TIM 时间:2002-05-09 18:45:08)
  • ·

    (作者:jadis 时间:2002-05-09 18:51:33)
    • ·

      (作者:sonykenny 时间:2002-05-10 08:32:06)
    • ·

      (作者:donalddon 时间:2002-05-10 13:23:07)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关于长春的骗子事件,我说两句! (作者:音乐爬虫 时间: 点击数: 674)
    收藏
  • 五一带儿子旅游刚回,网上的朋友久违了!
    其实,早就想就长春的骗子问题做一次正式发言。
    首先,我代长春众多友好善良发烧友向被骗的网友们表示深切的关心和慰问!应该说,出现骗子不奇怪,可是在发烧友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这少见的几个居然都在长春,真让长春的烧友们伤心!
    记得上次我和烧友老郑和小付吃饭时,曾谈起此事。我表示一定要找到人,给外地朋友们一个交代。我想说:我更希望这都是一场误会,由于阴差阳错没发货及时。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李子豪和薛蕴都确有其人。我联系到李,并和他有一次电话交流,但由于是第一次讲话,我没提网上的事。他讲:很希望有机会见识我的器材。目前,我没有再联系到他。薛蕴我和他见过一次面,买了他的十本《音响论坛》,他要100元,我给了他200元。外表应该是个骏朗的小伙子,不象骗子。我可以明天电话他,问下情况。请不要太着急。我会给大家个交代。
    二手交易给发烧友带来很大乐趣:用有限的资金可以玩到更多更贵价的器材,所以大家都不希望二手坛子关闭。我也希望LDH兄继续保留此板快。我们大家可以共同制订一些交易原则,让大家有章可循,少走弯路。我先提几点建议。
    1 在各地最好有可靠的烧友做中间人帮看货,试听,协助发货。这样风险小很多。
    2 贵重器材亲自看货发货。
    长春的可靠烧友大家可以找老郑,人很热情厚道,绝无问题。大家以后有长春的交易,可以拜托他帮忙看货。我今年后半年在北京的时间最多,很少会在长春。不方便帮大家。顺便说我也在网上卖过和买过器材,都没发生什么问题。第一次卖卓丽一仔,对方打了一个电话就把钱寄来了:让我有种被相信的由衷感动。买阿海的君子CD我也是第一次和他交易,钱到货到,双方都很满意而且成了朋友。这次卖君子也是:厦门的朋友钱很快就汇来了,可是我担心运输出问题,还是把君子给了北京的刘兄,因我过两日开车去北京,带着CD机比较放心。厦门的Leisure也很理解,到今天我还没把他的钱汇回去(五一耽误的),他也没怪我。我发消息告诉他明天一早就上建行汇款,他说:没关系。真系谦谦君子啊!如果大家都做诚信的二手交易人,发烧友的天空将会更美!
    大家也举荐些可靠的朋友吧!让我们有个真正的联宜会,为烧友们解决些实际问题!
    我的下一台心水之选:Pass XA 200!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2-05-07 21:31:19)
  • ·

    (作者:czlau 时间:2002-05-07 21:34:04)
    但我相信好人毕竟占大多数.特别是发烧友中,能有一份执着追求的人,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
    关于二手交易问题,兄弟以前提倡过仿外贸中的"信用证"交易,大伙可以参考参考.
  • ·

    (作者:linlin 时间:2002-05-07 21:43:56)
    • ·

      (作者:铁三角 时间:2002-05-09 08:41:07)
      一位中国公民的旅美体验“诚信” [转帖]
      文章提交者:喝水硌牙 加贴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

      一位中国公民的旅美体验“诚信”

      更新时间:2002-04-01 20:17

      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一群美国中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竟在全美引发轩然大波。 据2月14日的《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的高中, 118名二年级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任课女教师Pelton发觉,判定为剽窃,于是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27岁的女教师愤而辞职。
      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 Pelton则说,她在带学生的第一天,就和学生订下规矩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规矩称:"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
      女教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一所大学在本月上旬的入学考试中对一位身着Piper学校T恤衫的女孩子说:"不要欺骗啊。"当地一位女士对电视台记者忧心忡忡地表示,她非常担心今后本社区的人出去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这里,我们无法笑话美国人的小题大做或杞人忧天,感觉到的只是"诚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这二字之于美国绝大多数民众,虽不能说重于生命,却是立足社会之根本--这也是我在美国生活学习一年感触最深的景象之一。
      信用记录,从现在做起
      刚到美国,想开部手机。面对铺天盖地报纸广告上五花八门的手机优惠计划,我喜滋滋选择了AT&T公司的一种月费29.99美元、可免费在东部七八个州每月打650分钟、手机仅售 2 0美元的计划,却被无情拒绝。试了其他几个公司,也不行。人家不看你手中的绿票子,只朝你要信用卡。于是我等可怜的无卡一族惟一的选择就是,至少花100多美元买部手机,每月预交数十美元以上的手机话费,分分钟都要扣款。
      不甘心,赶紧申请信用卡。Master, Visa, American Express等大信用卡公司逐一尝试,代理信用卡的多间银行和AT&T之类大公司的码头也相继拜过,竟又连连碰壁,理由只有一个:我没有信用记录。换句话说,我这个外国佬因为在美国还没有借钱还钱的记录,目前得不到人家的信任。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老老实实开始建立信用记录,诸如按期交纳电话费、用商场的购物卡购物再按期把支票寄去、尽量多和外界发生些借钱还钱的交易,等等。后来,在美国汇丰银行的帮助下,堂堂Master卡公司终于垂青我那一点点"信用",恩准我一张Mast er卡。再后来,及至我临近归国,大概从某个渠道查明我果然是位有着良好记录的信用良民,很多公司,包括我联系过的和没联系过的,蜂拥而来,希望我使用它们的信用卡,给的限额也越来越宽,真令人感动,可惜我已不需要这些。
      美国人对自己信用记录的郑重其事,感染我也小心翼翼地对待各类寄上门的账单。暑假出远门访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有无即将过期的账单,并赶紧将支票一一寄出。有一次,某音乐公司在网上许诺加入其会员即可免费获得唱片若干,可等我收到唱片时,数十元美元的账单也一并寄到,账单下一行小字称这是寄费、包装费和人工费。我心有不快,写了一封投诉信,但也同时如数附上支票,唯恐万一道理不在我这边而落下个不良信用记录。回国前,我在报上一连三天刊出广告,欲卖那辆随我跑了两万多公里的坐骑,报社对我绝对相信,一个电话就答应了,说账单收到再付款。可是直到我回国前一天,账单还未寄到,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幸好在飞机起飞的当天账单收到,导致我在回国前干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做广告的支票寄出--还掉最后一笔债。
      据了解,与个人信用相比,美国公司之间的商业信用更加重要。一家公司一旦言而无信或欠钱不还,将很难再在商界立足,甚至其商业生命将因此而终结。由此反观国内司空见惯的三角债现象、会计师事务所造假屡禁不绝且愈演愈烈的状况,以及很多企业借钱时是孙子、欠钱时是老子的做派,由衷感到我们离商品经济的精髓--契约精神还真差得很远。
      沐浴"信你"氛围,感觉真好
      我想,那女教师之断然给28名学生吃鸭蛋,她当时一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在美国,很多事情是建立在相信你的基础上的。你说你会独立完成作业并在课堂纪律条款上签了字(因此可视为一种契约),老师岂有不信?谁知你却没有履约!其实,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享受到被信任的愉悦。
      我曾携父母去曼哈顿参观无敌号航空母舰,买票后走出人群,突然想到老人可能有优惠,忙返回询问。售票员小姐闻讯赶紧一面赔不是,一面按老人优惠将余款退还。她并不查看你任何证件,甚至也不去打量二老是否真老(62岁以上老人方可享受优惠),其所奉行的恰是一个"信你"原则。
      后来我发现,几乎所有公共场合,凡有老人或儿童减价优惠,均无需出示证件,全凭你金口一开,人家就信了,哪怕有的老人长得很年轻,或有的儿童看上去颇高大。人家这样信任你,再去撒谎或冒充,真是件很可耻的事。正因为这样,当有一次带女儿参观某博物馆(售票处注明6岁以下儿童免票,而我的女儿刚满7岁),售票员微笑着问"孩子几岁"时,我稍一犹豫,还是如实说"7岁"并照章购票。后来我甚至为自己那一刹那的犹豫而脸红。有一次去某大商场复印一本书,200多页图书印完去结账,收银小姐并不查验所印页数,只凭你自己报的数字收款,没有人怀疑你会虚报少交。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信你"情景,发生在我的一系列重要访谈活动中。
      我于学校进修之余,还拟完成一个庞大的计划,驾车遍访美国著名大报和大型报业集团,并和其中发行量排行前八名的《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社的发行人或总编辑访谈。我知道这很难,你想啊,不经过熟人介绍或大单位推荐,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即使在中国要见那些大报老总又谈何容易?即使有幸一见,谁又会坐下来和你谈一个钟头?何况我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报业帝国,面对新闻同行称作"big man"的报社老总们。他们会见我吗?
      但我决心一试,这决心一试的前提也出自对美国人崇尚以诚相待的信心。最初的尝试当然多被拒绝,不少信函甚至如泥牛入海。于是我通过邮寄、E-mail、电话将自己在中国的职业经历、研究成果、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做过的工作、自己对对方的了解程度以及访问对自己的研究之举足轻重等等,详细告知对方。感谢上帝,我的这些做法先后奏效,各报对我自己叙述的情况深信不疑并开始表示出兴趣,没有任何人要求核实我提供的材料。
      在随后的访问全过程(9.11事件之后除外),我几乎从不需要出示任何可证明我身份的证件或介绍信之类,只是在进大门时保安员要求登记姓名及驾驶证。素昧生平的发行人、总编辑及其助手们欣然接待了我这个陌生外国人,包括陪我参观、与我交谈、允我录音、准我拍照。其中只有两个小小的例外。一是在访问《华盛顿邮报》前20天,该报总编辑的秘书给我发来E-mail,非常客气地希望我寄一张名片给她,并强调那只是保卫部门需要,绝非总编辑和她本人的意思。另一次是访问美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一份报纸《费城问讯报》,报社一位助理总编辑婉转来信问我,是否可以提供我所在大学的一位证明人。我便告知对方本校一位系主任的联系地址。这样一次证明显然使他十分满意,他为我在该报安排了满满一天丰盛的日程:分别与该报总编辑、分管发行的副总裁、分管广告的副总裁、一位著名评论家和一位曾在中国访问过一年的普通编辑交谈,又参加其下午的编前会。
      约会既定,绝不失信
      在这些访问中,各报的恪守信用也同样令我感动。我在美国的所有访问,通常于一个月前和对方约定,时间精确到分。在这一个月中会发生什么?以我近20年报纸编辑工作的经验,报社老总们的工作强度总是很大的,要面对各种变数,随时做出判断和反应,很多决策要通过例行的和临时的会议来实施,常常不得不超时工作,相比之下,和我的约会是件十分次要的事情。那么,我一个月前的约定会不会因变故而更改甚至取消?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各报对我的来访,一旦约定,绝无更改。有时我不放心,在访问前还打电话去问有无变动,对方总是有些吃惊地反问:"怎么,你打算改变约会时间吗?"
      也幸好他们严格守约,否则我的访问计划将被弄得支离破碎,甚至会失败,因为我的长途访问也受很多因素制约。每次出访前,我必须根据自己的计划与对方仔细约定访问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安排行程,确定行车路线、选择停靠站点和预定沿途旅店。我的时间有限,沿途食宿的费用也有限,一旦某一个环节改变,浪费金钱事小(旅馆客房费将从信用卡上照扣不误),影响整个访问链条事大。
      例如我暑假的东北行,事先确定的访问单位就有《芝加哥论坛报》、底特律报业公司、《波士顿环球报》等8家单位,所有任务必须在半个月内完成,哪里容得丝毫改变?但正因各新闻单位的守约,我此行满载而归。在全部访问中遇到的惟一一次小小变动,是在《纽约时报》。当时我和该报分管广告的副总裁约定了某日某时见面,但到达报社大堂和他通电话时,他充满歉意地告诉我,有一个临时会议非要他参加不可,只好请一位部主任全权代表他和我交谈,并表示这位部主任将回答一切本应由副总裁自己回答的问题,希望我能够满意。事后我的确很满意,那位部主任不仅和我热情交谈近一个小时,后来还通过E-mail回答了我的一些补充问题。
      邮政环境,处处见"信"
      多年来,由于国内邮局对信封规格要求愈严和电话电脑的普及率愈高,加上有几次投递丢失、拖延和来函上精美邮票不翼而飞的经历,我与邮局打交道已日见稀少。不料到了美国,每天离不开邮政,几乎每天都收到邮件,其数量之巨,大概要超过我在国内近10年私人邮件的总和。很多看上去极其重要的东西,美国人都是用一纸平信送达,且万无一失。
      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尽管美国邮局分检信函早中国多年实现了自动化,但美国人寄信用的信封依然五花八门,小到巴掌、大到4开报纸的信封,我都收到过。一些美国人为了寄一些特殊的感谢卡或纪念卡之类,还常常自制信封也照寄不误。如果你在信封里鼓鼓囊囊地揣些东西,例如胶卷、唱片,竟也能寄出。我在美国先后冲印过近20卷胶卷,全部是用信封寄出并收回的,尽管信封里装一二只胶卷,简直有些滑稽。由于既可以省去到超市送取胶卷相片的麻烦,又能节省些费用,很多美国人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洗印照片。和一位美国朋友谈及此事,她认为这很正常,说你一旦交邮,就是对邮局的信任,只要地址写对邮资付足,邮局一定会受理。
      不仅信封五花八门,信封内还常常包含着很重要的东西。到美国的第二天,我就去申办社会安全号。这社会安全号可是在美国生存不可缺少的物件,收入、纳税、有无犯罪等各种个人记录都与之挂钩,雇佣无安全号的雇主将被视为违法。到学校听课、办医疗保险、考驾照等等,也都会被要求填写社会安全号。这么重要的东西,他美国人也是一纸平信寄出,并不需要签收。还有驾照,这是美国除了公民证、绿卡之外最硬的个人证件,因为通过驾照上的信息,警察可以从电脑调出包括你出生、国籍、住址、社会安全号在内的一切个人记录。怀揣一个驾照,你就可以出入一切场所,包括乘飞机。如此重要的驾照,也源自一封无需签收的邮件。诸如此类还有银行支票、汇票、银行卡、信用卡、借书证、账单等。
      美国的家庭信箱,通常竖立在马路边上,且均不上锁,邮件放在里面等候邮递员来取。但依我个人及我认识的所有朋友的经历,无论多么重要的邮件,从未丢失。起初我将胶卷放入信箱还有些忐忑(重要的胶卷一旦丢失,损失将永难挽回),后来也就坦然了。一年内我先后寄出约50张付账的支票,张张安全。
      惭愧,自己有过一次"不信"
      不过说来惭愧,我在美国还是撒过一次谎。有一天,我的助手克里斯蒂,一位大学4年级女学生,在聊天时突然问我:"听说中国有很多人爱吃狗肉,你吃吗?"这句话一下让我紧张起来。
      不在美国生活,很难体会美国人对狗的宠爱。美国的狗,大概比人少不了多少。一家人养两三只狗的并不少见。逛超市若不懂英文,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狗食专柜的东西买回家当罐头吃(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即有此光荣经历)。把小宠物狗当成家庭一员而每晚允其充当"第三者"睡卧于夫妻之间,也是司空见惯的。前总统克林顿的爱犬数月前不幸葬于一中学生的车轮下,弄得克氏夫妇伤心了好一阵子。尽管警察判定属狗违章,但肇事女学生还是痛哭不已,其父更不断向新闻界解释自己女儿如何爱狗,说此事件将给女儿带来在这样一个把狗当人看的国度,吃狗肉成为真正大逆不道。去年纽约一家电视台播出韩国某餐馆杀狗吃狗的本台记者目击记,轰动一时。纽约的韩国社区居民赶紧反击,列出大量证据证明那家远在东亚的餐馆所杀所吃并非狗而是一"土狼",并向电视台提出强烈抗议。连唐人街的中国人也加入了抗议行列,弄得电视台经理不得不致函韩国社区加以解释。(后来也有大胆的韩国人在报上发表评论,说仅有200年历史的美国人有何资格对有着悠久饮食文化的韩国人指手划脚,韩国人即使吃狗也不是美国那类宠物狗,就像韩国人把耕牛当成朋友而不能因此指责美国人杀牛吃牛一样。)
      无论如何,面对助手如此敏感的问题,我只"王顾左右而言它":"很多中国人也不吃狗肉的,特别是在大城市……"谁知她不依不饶,蓝蓝的大眼睛继续盯着我:"那么你吃狗肉吗? "看着她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我完全失去了说真话的勇气,只好也严肃认真地摇了摇头。她立刻释然,说她如何如何痛恨别人杀狗吃狗。我相信,如果我的回答是相反的,极可能对她的感情有所伤害,我们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也无疑会立刻终止。
      如果不"信", 会怎样?
      在美国去各大小商场购物,出口处从未见过任何检查或防盗装置,更未见到把门的保安。顾客偷点小东西真是天不知来地不知。事实上美国超市失窃的现象也是有的,有段时期还较严重,前不久某女电影明星不也曾在超市偷窃?
      和美国朋友探讨此事时,他们都会耸耸肩说,这是没办法的,说商场总是竭力避免任何对顾客不信任的痕迹,因此即使有人监视,也会非常隐蔽,常常是挂一而漏万。但他们又说,在美国偷盗的犯罪成本是相当高的,哪怕是偷一件小东西,一旦败露,其记录将跟随你终生。这话我信。有一次大学里举办盛大的人才招聘活动,我发现,其中不少工作岗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有一条规定:近15年内没有偷盗、诈骗或其他罪案记录。
      15年啊,一个有贼心的人能守得住吗?因此,美国人都把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一些报刊上也在探讨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诚实。我女儿在美国一间小学上一年级,她最怕我到老师面前说她撒谎。有一次,她从地上拣到一枚 25分的硬币在手上玩弄,回来却告诉我说是老师奖励给她的。我怎么会被她所懵?立刻表示要向老师核实,她一听马上说了实话并大哭起来,保证今后再不撒谎了。在后来一次学校收集硬币捐助公共事业的活动中,她主动将这硬币连同我们给她的许多小硬币交给了学校。
      在美国,我认识两位刚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她们周末轮流在一家香港人开的洗衣店打工。这两人关系很好,形同姊妹,但打工理念有所不同:A姑娘认为老板给的工资并不高,为她干活不要太卖力气--老板在时多干点,不在时就尽量少干甚至不干,最多装装样子;B姑娘则认为既然老板雇了你,就该把事情做好,对人应真诚,人前人后应一样。于是,A姑娘常常上午见洗好的衣服堆成山,也只象征性地叠一些,直到下午老板来后才忙活起来,一面还说上午如何如何忙;B姑娘却相反,上午总是趁客人送衣取衣的空隙,抓紧将衣服叠好打包,尽量把任务完成在前面,有时老板在的时候反倒显得不太忙。谁知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最先不高兴的竟是那些经常来洗衣服的美国人--老板的常客。他们看不惯这样对老板不诚实的劳动者,先后向老板抱怨A姑娘如何偷懒、如何上午只看书不干活,而对英语还不如A的B姑娘,却交口称赞。结果可想而知。
      和一些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国朋友闲聊时,他们也都深有体会地告诉我,说到给老板打工,不比在国内给一些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工作,千万别偷懒耍刁,否则心里最不踏实的是你自己,因为你随时有可能被炒鱿鱼,甚至在业界留下个坏名声。
      不诚信造成的最大灾难,莫过于安然破产案带来的影响了。美国安然公司是世界著名能源跨国企业,资产在全美国居第七,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名单上列第35,去年底却突然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造成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宗破产案。事情到此也就罢了,政府同意拨出巨款处理善后,公司老总们仍可过上自己富裕的生活,谁知不久便暴露出该公司一些重大欺诈行为,特别是一家享有盛誉的全美国第五大会计公司涉嫌作伪,更引起了全国范围的信用恐慌。一家曾与之签订意向协议准备将其收购的大公司(此举足可挽狂澜于既倒),也正因为发现了其中一些猫腻而断然放弃收购。结果是公司一位副总裁自杀身亡,董事局主席等负责人面临被起诉,包括联邦政府官员在内的一大批关系人有待洗刷嫌疑。有专家撰文指出,安然事件若导致商界的诚信危机,灾难将不亚于9.11事件。
      唉,美国社会如此依赖这"诚信"二字,真值得我们曾信奉"民无信不立"的同胞们认真思量.


  • ·

    (作者:肖骄瑟 时间:2002-05-07 21:55:17)
    嗬嗬,当时我给他打了款买这些杂志,再也没消息。一个月后终于在坛子上发现他的踪迹,再三声讨,退了款(邮给我张唱片)。
    据他在邮件里讲,有个当地人在知道他已将书售出的情况下,说服了他将书买走。原来老兄是拿钱说的事啊。呵呵。“外表应该是个骏朗的小伙子,不象骗子”,我提供这个细节,也有助于对这件事有兴趣的朋友,多点了解。
  • ·

    (作者:小众 时间:2002-05-07 22:19:29)
    也许我听的东西比较杂,尤其上学的时候,HEAVEY METAL 、DEATH METAL ***METAL ***ROCK、FUNKY,PUNK、POST PUNK、NEW WAVE DARK WAVE,太多了不说了,反正这些东西在有些喜欢古典的老鸟或新鸟耳朵里不是什麽好东东,但我一样认真听,甚至痴迷的走过那一段肾上腺激素分泌比较旺盛的时代,蓄长发,穿破裤子,算了不说了,这样也认识不少所谓的“不良青年”,但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只要是真心喜欢音乐这东西的人,各个心都善良,只是因为个性不与大众同罢了。想来“挪威森林”也有过此体会吧(我瞎猜的),但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利用善良人的好心去欺骗的所谓“发烧友”(我真的不能将这个词套在他们的脑袋上),我的几次二手交易也是很成功的完成的,就因为我相信真正的爱乐人没一个坏人,真正的爱乐者才是真烧友,真烧友怎能欺骗哪?所以我一直相信烧友之间的二手绝对是可信的,所以第一时间就给对方以信任,否则根本没资格在这里说话,聊天,把那些不是真正的爱乐者彻底从发烧友的田地中拔除吧。可能言语有些乱,就乱着看吧。给爬虫加把油!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2-05-07 22:33:02)
  • ·

    (作者:chrisalex 时间:2002-05-07 22:42:49)
    在2001年6月份,在此论坛的李子豪器材资料贴了如下的帖子:
    马兰士CD72MK2,使用2个月不到,采用PHILIP CDM4传动结构,信息量丰富,音乐味十足,2000元,包邮。
    AE100i,使用4个月,玫瑰红贴皮,1200元,包邮。
    以上器材均无维修,无摩机,皆在9成新以上,两者合售3100元,包邮,还价者免谈。jdx55@yahoo.com.cn
    他除了用李子豪名字外,邮件名还用“姜 断弦”,电话交谈中他说他叫李子豪,听声音而论,是属东北淳朴的那类(可笑),在我寄出我的ALCHEMY解码器之后,他的器材却不见踪影,电话停机,E-MAIL也退回,报案之后至今没有下文,同时被他骗的还有很多人,不会都是误会吧,我很惊奇你能联系到他!我期待他给大家一个交代!对于你的热心,我倍感钦佩!相信有很多人会对你表示感谢。我把一份重要资料E寄给你了,请查收!
    • ·

      (作者:goke 时间:2002-05-07 23:23:01)
      他还口口声声说肯定在两个月零二十九天把钱给大家。至少对我就不是。所以我觉得有些东西可以同情,可是还是要铁碗啊。另外最近一次的信他是说他被骗拉,我相信了他。可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拉。
      所以。。。
    • ·

      (作者:w444 时间:2002-05-09 02:10:10)
      这人肯定是骗子!
  • ·

    (作者:笑笑生 时间:2002-05-08 00:45:20)
    二手交易名堂很多,关了又遗憾.根据目前的现实,二手交易只对会员!
  • ·

    (作者:音乐爬虫 时间:2002-05-08 08:19:13)
    让我心头蒙上阴影!今天有空我去那个地址看看。
    • ·

      (作者:purer 时间:2002-05-08 08:43:38)
      • ·

        (作者:快刀手 时间:2002-05-08 08:58:10)
        • ·

          (作者:快刀手 时间:2002-05-08 09:01:18)
    • ·

      (作者:TIM 时间:2002-05-08 11:49:12)
  • ·

    (作者:dadb 时间:2002-05-08 09:40:54)

    把全国分为几大区份.
    每个区由一位有公信力的纲友作中间人.
    钱和货都交给中间人. 无问题再汇钱发货.
    当然中间人需收取少许的手续费啦.
    山东可找ldh兄
    东北找音乐爬虫
    华中地区找刘翘俊
    广西广东找呀嫖
    把全国分为几大区份.
    每个区由一位有公信力的纲友作中间人.
    钱和货都交给中间人. 无问题再汇钱发货.
    当然中间人需收取少许的手续费啦.
    山东可找ldh兄
    东北找音乐爬虫
    华中地区找刘翘俊
    广西广东找呀嫖
    • ·

      (作者:sg 时间:2002-05-08 10:23:08)
    • ·

      (作者:leisure 时间:2002-05-08 11:00:35)
    • ·

      (作者:zimp 时间:2002-05-08 11:02:53)
      我的师兄花80万建了个根宝网站,根宝同志每天上网发言,在99年底的时候网站不想做了,想出100万让出去,没一个买家。没想到后来居然让杨澜的阳光文化花600万收购了。资本家真好宰呀
      • ·

        (作者:Bonelllll 时间:2002-05-08 12:14:49)
        根宝卖网站要价100万,杨澜给600万。怎么这等好买卖我碰不到,呵呵
    • ·

      (作者:TIM 时间:2002-05-08 11:55:28)
      最好按省份或城市来找中间人,按大区的话几乎不可能,中国太大了!
      另外,贵重器材(数万元)还是自己去验货,毕竟路费与器材价格本身想必,还是个小数字!
      • ·

        (作者:hesheng 时间:2002-05-08 13:07:12)
        哈哈哈哈
    • ·

      (作者:mo 时间:2002-05-08 13:31:06)

      啊嫖,能公布您的联系方式吗?我想跟您联系。
      • ·

        (作者:purer 时间:2002-05-09 17:18:00)
        http://www.chat001.com/forum/purer/index.html
        • ·

          (作者:li 时间:2002-05-10 09:16:41)
        • ·

          (作者:zimp 时间:2002-05-10 10:41:13)
          QQ3377200
          • ·

            (作者:mo 时间:2002-05-10 13:17:15)

            “嫖”与“飘”是不一样,叫错了。对不起,咱们是广东、广西老乡吧?我会跟您......唏唏!
  • ·

    (作者:铁三角 时间:2002-05-09 08:23:47)
    李子豪的手机:13944908282
    李子豪的电邮:jazzmusic5@sohu.com
    我们谈妥的是“天龙DCD S10II ”而寄来的确是:是一架破旧的、不能使用的“SONY 222 ES”CD 机,机号是“245379”。如今这部破烂仍在“华宇货运仓库”里已几十天。
    电话交谈中的李子豪,听声音而论,确实属东北那种平静、淳朴、可信赖的类型,可他的欺骗性就在这里。
    不过,他接钱后,手机停机。
    他是利用他朋友的名字“史万恒”骗的。
    既然是他利用“史万恒”名字同我打的交道,史万恒又是亚泰集团房产工程经济部的,又是史万恒收的我的钱,我只有向史万恒要求退款。后来骗子来信说叫李子豪(他没想到史万恒所在亚泰集团房产工程经济部有个“房产论谈”我可以同“史万恒”打网络官司) ,让我同他去信打交道,我还能相信他吗?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xuzhiquan38 时间:2002-05-10 00:10:56)
    怎么失踪了!
  • ·

    (作者:dadb 时间:2002-05-10 08:49:32)
    這個架我不太熟識.最好有圖樣及型號.
    我幫你找找.但我不知大約價.你可否給點資料我呢?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找DADB (作者:bigheat 时间: 点击数: 75)
    收藏
  • DADB老兄,请问11号在广东吗?有一个朋友和8417上你那里?
  • ·

    (作者:bigheat 时间:2002-05-09 00:59:27)
  • ·

    (作者:bigheat 时间:2002-05-10 00:44:55)
    • ·

      (作者:dadb 时间:2002-05-10 08:45:37)
      11號未必有時間,看看12號吧!11號晚?黼娫偌s時間ok.
      13928940136曾生.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laogonga 时间: 点击数: 35)
    收藏
  • 斑竹可听过ac786这对箱?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ldh 时间:2002-05-10 00:26:26)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