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继续练打字,抄打一篇《音响论坛》杂志上的文章片段,大家看看啊,我辛苦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啊!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 点击数: 179)
- 收藏
-
……我曾见过一位烧友,在家中如判官般地拿着遥控器,反复放着他熟悉的乐断,一曲未了立即换片,只要旋律中出现紧绷的高音和失控的低音,会让他自认为正在聆听真实音乐的幻想,立即破灭而跌入原来只是一套音响的真实世界中,只见他严峻地挑剔起音响的暇癖,好象仿佛丝毫感受不到音乐所带给他的快乐……,没过几天他眼眶全黑的表示,每天东搬西移地弄到三更半夜,加了角锥也换了电源线,好象仍然不好,最后只见他整套低价杀出,再大笔金钱买了杂志、论坛吹得最凶的器材,然后再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朋友,现在的声音有多棒,以前不能听的CD都变成人间美味,其实我不用去听就明白,他只是换了一种新声音的刺激罢了,一旦遇到不适合的乐曲历史会再度重演,因为他寻求的是一个虚构的真实,我承认在好音响中所得到的音乐是令人感动的,但矫枉过正却是令人遗憾的,在追寻美好声音过程中若迷失了听音乐的本质,反而成为器材的奴隶,更别说浪费的金钱,时间,及愉快的家庭空间……(这里去掉一部分,哈哈打得有点累啊)关于器材、线材、垫材及空间会对声音产生改变,我是完全同意的,但这些改变是否代表更接近真实呢?那我就持怀疑态度了,每张CD录音好坏不齐,往往大家会从某张CD得到几可乱真的效果,而认为音响已调整到化境,但时常这样坚不可破的组合却又会在别张CD上轻易地化解,好不容易用一些道具调整回来,但原本化境的声音已不再了,到最后只能接受适合自己音响系统的CD,音响之路也就越走越窄了,脑中充满着的已非音乐,而是定位、音场、低频反应,音色的厚薄……等,试想在完全没有一个标准的软件中,对音响太过吹毛求庇是否有些庸人自扰呢……KAO,不打了,太长了,休息
·
(作者:大头虾 时间:2002-01-23 17:08:56)- 多听, 多交流, 多欣赏不同风格, 对待声音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这样自己的HIFI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才能将自己全情置身广阔无垠的音乐天空, 自由翱翔!
·
(作者:TY 时间:2002-01-23 17:12:16)·
(作者:低烧者 时间:2002-01-23 20:53:33)- 器材是为音乐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
90%的时间欣赏音乐,10%用来调整器材,这才是康庄大道。·
(作者:sacd 时间:2002-01-23 21:14:54)- 音响发烧友是一个大家族,其中软件硬件发烧友都有。对于硬件发烧友来说,他们通过到弄机器得到乐趣,对于软件发烧友来说只是通过音响来听音乐,他们无法感受硬件发烧友的乐趣,所以你的观点也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因此大可不必以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别人。大体上可以这样说:硬件发烧友是玩音响,软件发烧友是听音响。
也没有必要分出个百分比,什么时候觉得不满意了就什么时候调整,这就是硬件发烧友。软件发烧友虽然看不惯硬件发烧友的这些行为,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器材有个好的表现,相信这应该没有疑义。但是正因为他们缺少硬件发烧友的这种烧劲,所以大多他们的器材表现在同样档次下,是无法与硬件发烧友的器材发挥想比较的。
总之,音响就是一个“玩”字,怎样玩开心就怎样玩。没有必要墨守成规,更没有必要分出个三、六、九来。- 音响发烧友是一个大家族,其中软件硬件发烧友都有。对于硬件发烧友来说,他们通过到弄机器得到乐趣,对于软件发烧友来说只是通过音响来听音乐,他们无法感受硬件发烧友的乐趣,所以你的观点也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因此大可不必以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别人。大体上可以这样说:硬件发烧友是玩音响,软件发烧友是听音响。
- 器材是为音乐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
·
(作者:雷公 时间:2002-01-23 21:17:27)- 确实是何谓真?何谓假?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2-01-23 21:38:02)- 看到这个话题不错,觉得也有他的几分道理,抄给大家看看而已。
·
(作者:allegro 时间:2002-01-23 23:27:02)- 这话听起来很可怕,仔细琢磨下有也没有什么,管它做谁的奴隶呢,关键是自己开心、自己感到乐趣就行。
这年头谁没有做过“奴隶”,金钱的奴隶、工作的奴隶...,LP的奴隶、女朋友的奴隶、风花雪月的奴隶...,多数是没有办法,少数是打死也要做。·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2-01-23 23:30:19)·
(作者:allegro 时间:2002-01-24 00:19:05)- 森林老弟现在的感觉我也有。
本人最早只是喜欢音乐 120元一对音箱听了好几年,可后来也不知哪个坏蛋将我引入发烧误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换啊,换啊,赔进不知多少。现在的LP,当时的女朋友看出不对,自己套出当时不可抗拒的money,去买现在看来价格都很高功放,让你换!让你换不了。
确实,现在家里摆着的高价音响现在很少用,一出声,“声音放小点!”,LP的吼声及孩子吐字不清稚声马上响起。所以只能在单位听桌面音响,呵呵,在单位部门是头目,可以为所欲,为谁感反对!嘻嘻,为所欲为当然是晚上加班的时间。
所以,到最后用的最多的还是有较为普通的器材。- 森林老弟现在的感觉我也有。
- 这话听起来很可怕,仔细琢磨下有也没有什么,管它做谁的奴隶呢,关键是自己开心、自己感到乐趣就行。
-
·
下线了,我时一会儿要到厂里去查岗。快过节 了,安全第一!
(作者:li 时间: 点击数: 71)
- 收藏
-
-
·
Dadb兄,刚刚给你电话,是一个mm接的(48),可能是你正用49的电话上网。没事,
(作者:li 时间: 点击数: 131)
- 收藏
-
就是看到你在网上想聊聊。
-
·
请教IT业兼发烧友的大虾:我有一个DELL的笔记本电脑,外置光驱,想买一个刻录机翻录CD盘,
(作者:2C的地主 时间: 点击数: 151)
- 收藏
-
不知买什么牌子的刻录机翻录的CD音质好,是不是只能买USB口的刻录机呀,要用什么软件刻录?笔记本的内置的声卡跟翻录CD盘有关系吗?鞠躬先,谢谢
·
(作者:color4 时间:2002-01-23 22:21:08)- 翻制CD 音质不能达到发烧水准,诸多因素,不一一细说
USB还是其他要看笔记本的型号,比如C800就内置两个CD。
软件随机有。
声卡与翻录CD 无关。
- 翻制CD 音质不能达到发烧水准,诸多因素,不一一细说
·
(作者:allegro 时间:2002-01-24 00:00:31)- 原来喜欢用Easy CD creator ,后来是Nero Burning Rom。至于软件何处找,如果你有足够的上网带宽,网上大把,利用google去查找很方便。
多说两句,
原来对刻录机还真没有什么兴趣,除了备份文件没有其他用处。自从有了下一代,买了DV摄象机(kao,自己买音响还掂量白天,可为后代套钱眼都不闸一下,当然LP的命令不能不执行),拍了很多DV带,开始一直用DV摄象机直接放给LP看(世上只有妈妈好!当父亲就没有想看小孩以前录象感觉,也许等老了会有),不知哪一天忽然发现可以将DV节目转换成SVCD,这下好了,刻录机有用武之地了,不光给自己刻录SVCD,同时也给朋友制作(kao,可是辛苦)。原来还骂中国制定SVCD标准是废物,现在体会出SVCD的好处来,虽然效果比不上DV,但毕竟比VCD好。- 原来喜欢用Easy CD creator ,后来是Nero Burning Rom。至于软件何处找,如果你有足够的上网带宽,网上大把,利用google去查找很方便。
-
·
oy兄既然对dadb的cd-1感兴趣那就给他枪过来!
(作者:li 时间: 点击数: 71)
- 收藏
-
-
·
没事练练打子速度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 点击数: 192)
- 收藏
-
闲着没事,抄些早年《音响论坛》刘汉盛的文章给大家看看,是回答一个烧友问自己的音响系统为何听不到大鼓低频的震撼力的文章。
……在喇叭方面,我想大部分平面振膜型(保刮静电喇叭等)喇叭都无法承受《炎黄第一鼓》第一首“鼓诗”那致命的一击,因为平面振膜型喇叭的振膜无法做出么大的前后振幅,唯有传统的锥盆动圈式喇叭才能够承受那猛然一击,并迅速而集中的将声波送出,让人有被声波压迫的感觉,请不要误会我说最好的喇叭就是锥盆喇叭,每种喇叭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它们的缺点,否则,今天只会与一种喇叭生存,其他形式的喇叭早已死绝,在承受超大功率上,无疑锥盆动圈喇叭要属第一,除了要使用锥盆动圈喇叭之外,喇叭的体积和单体尺寸也要大才有办法承受,如果你使用书架型喇叭,我劝你不要试了,如果是落地喇叭,但是如果喇叭重量没有超过40公斤,单体尺寸没有超过8吋二个,我劝你不必试了,因为肯定听不出这种大鼓的震撼人心效果……我KAO,文章太长了,还有很多等些再打出来,哈哈。 再抄些上来,呵呵
……好,我们来实际测试一下吧,请先放《炎黄第一鼓》那一首“鼓诗”,然后把前级音量一直开大,大到你的喇叭将要无法承受为止,(你可以感受到失真),此时你感受到强烈的震波吗?你感受到整个房子都在震吗?你感受到那鼓棒敲下之后,激起结结实实、猛然弹出的震波吗?如果以上皆否,就表示你的音响系统还是无法再生出大场面大动态大冲击的音乐。马勒与萧士塔高维契的交响乐与你无缘,接下来我们试试〈降洲大鼓〉一首“黄土的诉说”,一样是把你的前级音量开大,别担心,这里没有猛然致命的一击,而是一张直经2、6公尺的鼓面扇起很低又很很多的低频与极低频那鼓声柔柔软软的,但是又包蕴着令人不敢轻视的张力与推力,有点象地震的威力,同样的,这样的低频与极低频装满整个空间,连坚固的气密窗都会承受不了,假如你无法感受到我形容,我想,你的系统还是有很大的缺陷存在,它至少无法受马勒的交响曲或〈杜兰朵公主〉歌剧,甚至无法承受〈贝多分第九交响曲〉……再歇歇,呵呵!!!……看到这里,不服气的读者可能要问了:“到底你刘某人用的是啥器材?你以上所说的音响效果是不是相象出来的?乱吹的还是别人那里听到的?”我可以告诉你,我以上所形容的音响效果就是在我家的客厅里(开放式房间),用Mirrage M-1这对老喇叭,以及Bryston 7B ST后级推出来的,其实,用Manley 350真空管来推也有这效果,不过在猛烈的力度和控制力上还略有不及,这些器材都不是天价级的,但确能把低频的撼人之处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你的喇叭比M-1大或贵吗?你的后级比较B ST大或贵吗请用这两张中国大鼓的CD来为它们作满意度的检测吧!对了,请不要骂我只会听“音响”而不会听“音乐”,难道你不会被神鼓震撼吗?对了,就象我这里喊冤般,你也可以大声地说:“我不想听中国大鼓,我不在乎大场面大动态大气势的音乐,我就是喜欢小声听马勒交响曲”,没错,要不要验证是你的自由,不过身为媒体,我还是要善尽告知的责任。
-
·
大家帮我看看.给点建议
(作者:小徒弟 时间: 点击数: 116)
- 收藏
-
我们这里有条6米的二手散线,叫做什么线圣的水晶二号.是什么东西啊,有个朋友介绍我买,大家给个评价好吗?
-
·
feng兄,你在哪?我在虎门,对你的
(作者:jyfang 时间: 点击数: 75)
- 收藏
-
东东有点心动。
-
·
feng兄,你在哪?我在虎门,对你的
(作者:jyfang 时间: 点击数: 78)
- 收藏
-
东东有点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