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TONY报到!!很久没有上来了!
(作者:Zhang Tony (TAD) 时间: 点击数: 340)
- 收藏
-
·
(作者:Zhang Tony (TAD) 时间:2001-11-09 11:09:55)- 要转CONTAX了。
·
(作者:烧录一族 时间:2001-11-09 12:12:42)- 虽然不如hi-fi那么发烧,但是我喜欢,摄影比hi-fi更烧钱,烧时间,读书的时候发烧摄影,那时候有时间但没钱,现在有了钱却没有时间,至从有了电脑就转向数码方面了,家里的全套黑白冲洗、扩大设备都已经生锈,储备的显影、定影用的化学药品都已经生硬结块,回想起最后一次动用这些设备是在8年前了。你有什么佳能的DD说来听听。
·
(作者:ldh 时间:2001-11-09 12:31:53)- 没有给你装耳放,因为里面已经安装不下了。另外给你制作了一个小盒。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又联系不上你,所以这次没有给你发。另,请提供你的详细地址,我把余款给你汇过去。
·
(作者:tannoy 时间:2001-11-09 21:53:00)- 玩相机到了CONTAX说明有一定层次了,它是德国设计,日本京磁公司(原来的亚西卡/小西六),还可以配元装的德国蔡斯镜头,就名气而言,仅次于莱卡,但是因为掺入了小日本因素,欧美人士不大很喜欢,所以价格不是特别贵。
玩CONTAX一定要玩手动,不要追求自动聚焦,他有一款自动聚焦相机,不是马达驱动聚焦环,而是马达驱动后背前后运动,以达到聚焦目的。这是个不伦不类的东西,TONY兄千万不要买他。其实,CONTAX的相机,就设计而言,无论每一款,总是有些缺点,叫人不爽,所以我不是很喜欢。但是蔡斯镜头是真的好!又好又便宜(相对于莱卡而言)。
有消息说,尼康就要出F-6了,是全手动款,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建议TONY兄等一等再说。或者直奔LEICA去也!·
(作者:tannoy 时间:2001-11-09 23:41:41)- 只要镜头你配的起的话,买R8算了。
另外,莱佧相机的专用闪光灯是的德国产的梅滋牌,也是很牛B的,是摄影器材的劳斯莱斯。
R系列镜头 价格
R 15/3.5 31900
R 16/2.8鱼眼 13500
R 19/2.8 14650
R 24/2.8 11120
R 28/2.8 9680
R 28/2.8 PC 13700
R 35/1.4 14550
R 35/2 9150
R 50/1.4 10450
R 50/2 4 4880
R 60/2.8 Macro 9550
R 80/1.4 14650
R 90/2 10000
R 100/2.8 APO Macro 14300
R 135/2.8 10600
R 180/3.4 APO 14350
R 180/2.8 APO 17150
R 180/2 APO 32080
R 28-70/3.5-4.5 6250
R 35-70/4 6400
R 35-70/2.8 26900
R 70-180/2.8 APO 28280
R 80-200/4 9650
R 105-280/4.2 28280
R 1.4X APO 6700
R 2X APO 8300
- 玩相机到了CONTAX说明有一定层次了,它是德国设计,日本京磁公司(原来的亚西卡/小西六),还可以配元装的德国蔡斯镜头,就名气而言,仅次于莱卡,但是因为掺入了小日本因素,欧美人士不大很喜欢,所以价格不是特别贵。
·
(作者:kell 时间:2001-11-10 11:37:41)·
(作者:Zhang Tony (TAD) 时间:2001-11-10 21:08:01)- LEICA太贵,不太值
CONTAX AX太笨重
NIKON我不喜欢,用N还不如继续用我的CANON
所以。。。CONTAX G2应该是个好主意。小巧,镜头好。当然不太方便,又没有长焦距,不过我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LEICA太贵,不太值
·
(作者:color4 时间:2001-11-11 02:41:29)- Canon 50E/24-85u
其实摄影和HIFI有相通之处,器材的潜力需要个人挖掘。·
(作者:Zhang Tony (TAD) 时间:2001-11-11 11:25:52)- 1)不喜欢NIKON:我用NIKON也有一段日子了,总觉得它机器自动化程度不够,而且操作也不够便利。镜头的反差/锐度太高了点,总之它的效果我不太喜欢(一棒子打死一片)。而且从Nikon转Canon或者反之,都不是很大的改变。我用过的NIKON有:FA, F90X, 24-120mm, 80-200/2.8D ED,50/1.4, 20mm/2.8, 35-70/3.5-4.5
2)哈苏:horseman?算了吧,太大了。
4)Color4:这只镜头我也有,像质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光圈小,而且变形也比较厉害。所以我卖了。其实,什么器材都可以拍出好片子,看怎样用。音响也一样,你说的很对。但是我可能有点中毒了,自从借用同事的Contax G1拍了些片子之后,唉!!!就像这里的大哥钟了MBL或者ATC什么的毒一样!- 1)不喜欢NIKON:我用NIKON也有一段日子了,总觉得它机器自动化程度不够,而且操作也不够便利。镜头的反差/锐度太高了点,总之它的效果我不太喜欢(一棒子打死一片)。而且从Nikon转Canon或者反之,都不是很大的改变。我用过的NIKON有:FA, F90X, 24-120mm, 80-200/2.8D ED,50/1.4, 20mm/2.8, 35-70/3.5-4.5
-
·
sony x777es 5200元,可否?
(作者:tim 时间: 点击数: 441)
- 收藏
-
-
·
ead t-7000+ dsp 7000 dac如何?
(作者:tim 时间: 点击数: 349)
- 收藏
-
6000元可否?
-
·
发烧影院硬件论坛
(作者:终极硬件 时间: 点击数: 292)
- 收藏
-
发烧影院硬件论坛:
http://sh.netsh.com/fcgi-bin/listboard.fcgi?bookname=24530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在寂寞的网络海洋里震荡许久,发现形形色色的音响类论坛太多了,个中虽不乏行色兼备的大家之作,却没有一片属于纯hivi硬件的空间来给我们这些高烧不退的hivi迷们解解渴。于是便申请了上面这个较为另类的论坛,专功hivi硬件,拒绝hifi制品或hivi的软件资源,希望讨论的区域集中在:
-- 高烧hivi的购房指南,哪个楼盘里的聋子比较多,视听面积比较大,客厅和视听室的关系不至于让老婆气得天天回娘家睡觉,以及购房要决、杀价秘籍,尾房大通缉,贷款须知等等;
-- 极品家庭影院视听环境的设计和施工。包括哪个包工队的口碑在hivi fan里比较高,价钱多少,哪里寻找;有没有hivi视听室的专家门诊部,设计费是多少,主工程师家的少爷在哪里上小学,校长有谁认识;视听环境的预先布线终极指南,墙内(屋顶、地板)的电线、信号线、喇叭线怎么走,留多少米,采用内置还是走线盒(什么牌子);电闸盒怎么改造,数码和模拟的电线怎么分开;吸音材料如何选择,室内环境主色调的选择,折光布的选择,地板材料;样板间的图片贴图等等;
-- 终极hivi器材的选购和搭配,贴图,THX认证产品大拼比,代理商价格内部大参考,hivi器材贷款按接全功略;
-- 各地区终极发烧友的器材组合(贴图),联系方式,专家门诊计划,收费标准,各地区烧友聚会;hivi烧友的高烧心得、体验,器材赏析会发起和细节,烧友联谊、hivi抖羽毛泡妞大法函授速成;
-- hivi器材大展的消息和实况,贴图大拼比;
-- 精典的文章转精华区作为hivi初哥的入门教材;
-- 二板(手)市场;
-- 各地区心理诊所和精神病院的联系大夫及电话号码;
-- 等等
现在论坛刚刚启动,希望各位大师和前辈多多捧场,慨然相助,有好的器材和心得就多多灌水,口渴的烧友多提问题和要求,相信只要有这个方向并坚持不变,一定能把终极hivi(硬件)发烧论坛办起来,说不定以后等文章多了,就干脆办个网站,叫《中国hivi俱乐部》!
后记(转载自《影音极品》第101期 P35)
作为一个现代繁华都市里的匆匆过客,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不知道饥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我们因精神家园的迷失而变得迷惘和寂寞。我们不断放弃自己的坚持,在不断放弃中逐渐迷失方向,最后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记得曾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人的生命并不比一根芦苇强硬多少,但人的生命因它的思想而比芦苇更有意义。在此,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人的生命并不比一根芦苇强硬多少,但人得生命因它有了色彩和音乐而比芦苇更有意义。
-
·
那位dx知道音乐传真M3的文章介绍在哪里,小弟借问一下.请把网址贴一下.
(作者:howk 时间: 点击数: 318)
- 收藏
-
·
(作者:ldh 时间:2001-11-11 23:15:23)
面对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的最新合并式功放M3,我一次次地犯难。这并不是因为M3不好令我难以下笔;反而是它极其出色的表现每每让我惊喜,我力图把我想听的唱片都拿来听一下,这一次又一次拖延了我写这篇报告的时间。但每一张唱片几乎都会让我有一个全新的感受:原来歌剧那么华丽,交响乐那么雄伟,室内乐那么清新!原来细节那么丰富,音场那么宽广,层次那么清晰!面对这台“胆石混血”的功放,我很难用“胆机”或“石机”的概念来划分它,因为它清晰,有力,线条感好,控制力强,同时又是空气感丰富,音乐味浓郁的。
熟悉“音乐传真”的朋友都知道它有一个新的顶级系列:Nu·Vista系列,包括前级、后级和线材。Nu·Vistor是一种小型的金属壳的电子管,型号为6CW4,它诞生于60年代末。由于当年开发目的是用于军事通讯设备和测量仪器上,因此性能非常理想,失真和噪音极低,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寿命极长(超过10万小时)。
音乐传真是首家使用Nu·Vistor电子管在音响设备上的,而且还全部买断了Nu·Vistor的管座,并为这款传奇的电子管设计了放大线路,推出了限量签名版的Nu·Vista前级。笔者曾有幸试听过Nu·Vista前级,当时这台前级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它出色的分析力,细幼的结像与庞大的音场和冲击力完全可以向更高价的晶体管前级看齐,但它出色的空气感,温暖华丽的音色又让人着迷。
这台M3合并机前级采用了Nu·Vistor电子管,后级采用了音乐传真最近在A3CR前后级上采用的、广受好评的扼流圈供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3是集现时“音乐传真”领先技术于一身的功放。事实上,当我打开M3功放的顶盖后,我也着实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前级部分居然是和以前单独出售的Nu·Vista前级是一模一样的!合并机里前级做得如此认真已属不易,加上M3的前级是可以单独使用的,没有买到Nu·Vista前级的朋友这下可多了一个选择了!
M3采取了分体式电源设计,和老旗舰A1000一样。两件头共计重39kg,属合并机里的重量级人物了。M3的分体电源机箱里有三个环形变压器,两大一小,牌子是著名的“Toroidal”,分别为前级和后级左右声道独立供电。在分体电源和主机之间通过三条电缆连接,为此M3还附赠了两套考究的电缆,一套长一套短,适合不同的环境使用。电缆的接头采用了Neutrik特制的接头,连接起来十分牢固。
M3的放大部分做得豪华大气,其前后级完全独立,散热片也很大型。打开机盖,可见左右声道线路板分别安装在散热片两侧,两个EI型的扼流圈也分别置于左右声道散热器旁边。居中的是前级放大部分,这一部分共有三层:最下一层全部被金属壳屏蔽起来,笔者不敢贸然行事,猜不出内里乾坤,但M3对降低干扰用心良苦可见一斑。第二层就是M3的Nu·Vista前级部分。这一部分做得相当大,使用了不少高级元件,线路和Nu·Vista分体前线一模一样。M3还有一个唱头放大线路,制作也相当严谨。后级部分使用多管并联,线路思路源于Nu·Vista 300分体后级,但M3又采用了扼流圈供电来进一步减低全频的噪音。
按照音乐传真的老板兼工程师安东尼·迈克尔森的想法,M3是一台至低失真至低噪音的放大器,所以使用了Nu·Vistor电子管、扼流圈供电和分体电源设计。更高的一招是在机内输入端至前级、前级至后级使用的是大型的信号线连接,RCA接口可以自由更换,在M3声音风格的基础上作些微调。嫌声音不够厚?换上Cardas或MIT的试试;嫌声音不够通透?试试Siltech吧!遗憾的是笔者手头上信号线不多,未能实际试用一下。
由于使用了扼流圈,据以往的经验,是要一段较长的煲机时间才可显出其庐山真面目采的,实际后来使用中也发现确实如此,M3是越用越好。但接上Meridian 506.18和Revel M20,信号线用圆润通透的VDH Integration,音箱线用Audioquest备受好评的Midnight Ⅲ,放入一张BMG再版的“打击乐卡门”(片号:09026 63308-2),M3搭配的这套系统让我大吃一惊:音场太棒了!BMG的这张录音优秀自不必言,但如此通透、清晰又宽大的音场在本刊听音室是第一次出现!
极其优异的音场表现
音场,首先给人一惊的是音场!M3在本刊的试听中不管是搭配Revel M20还是Thiel CS2.3,通透、宽大、清晰而又言之有物,定位层次优异的音场首先能打动人,尤其是配合Thiel CS2.3时,真可谓晴空万里。不仅在过去的“音乐传真”中我找不到这样优异的音场表现,就是环顾如今的几台Hi?End合并功放,几乎也……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马上换上Krell KAV300i。这下,不仅声音的轻松平滑感少了许多,音质变硬,连音场的层次也变浅了。这也是我难以置信的!在后来的试听中,M3优异的音场表现一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它的音场宽大深远,音场内细节丰富,定位非常准确,层次清晰。我几乎难以想象这是一台合并机,更是一台前级用了电子管的合并机。看来Nu·Vistor电子管确实厉害,扼流圈的利用也确实大有裨益。
M3的音场之好让许多录音软件都展示出它的魅力。Pink Floyd的现场版录音“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现场气氛热烈,音场之大令人吃惊;RR录制的《天方夜谭》音场更是通透清晰,Track 2开始由独奏小提琴吟唱的那个“舍赫拉查德”主题飘然而出,充满了空气感;Decca的《拉美摩尔的露契亚》舞台感强烈,音场之佳让人击节赞赏;DG版的《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咏叹调“总是被快乐和自由弄得神魂颠倒”唱得轻松,抒情,音场之佳无可挑剔;甚至是许多平时觉得录音一般的流行音乐也显得相当好听,不仅人声润泽了密度大了,而且乐器也不那么挤了,轻松而宽大,自然而透明的音场是M3的一大特点;
控制力强,声音平衡度佳
M3的输出功率为250W×2(8Ω),峰值电流40A,频宽达到10Hz~100kHz±1dB,全频信噪比优于102dB,20Hz~20kHz的谐波失真低于0.003%,这都是相当优异的参数,完全可以应付未来音频格式(DVD Audio或SACD)的需要。表现在声音上,M3的频响十分宽,高频延伸十分尽,低频也很沉潜,清晰;最难得的是各频段频率分布十分均匀平滑,全频非常平衡,低频的清晰度也十分出色
250W的M3声音十分细腻,线条十分好,低度电平分析力极高,比许多小功放都有过之而无不及。M3的声音并不粗犷,低频也不是十分夸张的那种,但遇到大场面,你就可以体会到M3的威力了。
Decca的《图兰朵》(帕瓦洛蒂、萨瑟兰、梅塔版,片号414 274-2)CD 1中的Track 7颇为考机:在卡拉夫唱完著名的咏叹调“柳儿别哭”之后,有三重唱,合唱,还有管弦乐的齐奏及那个“茉莉花”的主题变奏,动态宏大;功率不足,控制力不佳的功放实在很难播好这一段,甚至不少前后级也力不从心。但M3推Revel M20却表现得非常出色,不管是男高音的独唱,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及合唱团的合唱、还是管弦齐鸣、乐队咆哮的场面M3竟然没有一点生硬、紧张、吃力,即使在乐队齐奏的高潮中,舞台感依然很强烈,定位依然很清晰,没有压缩、拥挤、混浊或失真——单凭这一段你就可知M3控制力确实非常出色!
DG版的《画展·春之祭》(列汶指挥,片号 437 531-2)是一张演录俱佳的CD,笔者认为比RR版的更值得买。尤其录音更是动态凌厉。M3把这张CD播得十分理想,音场宽大深远不说,空气感更是一流。250W的功率在表现随时突如其来的强烈动态时真是得心应手。在《春之祭》狂野的“少女之舞”、“大地之舞”、“当选少女的赞美”、“祖先的召唤”等等爆棚段落时,动态果真是汹涌澎湃、气象万千。大鼓和定音鼓的瞬态响应极快,低频扎实、有力,控制力十分出色,如此的表现很难相信是来自一台合并机。
Telarc版的柏辽兹《安魂曲》(片号80109-2)Track 2的“震怒之日”,四组铜管乐掀起一片音响狂潮,震撼性令人称奇,M3在这里也显得非常轻松,绝不像一台合并机。
分析力高 细节丰富
这一点和Nu·Vista前级留给我的印象相似。M3的分析力相当高,全频的细节都相当多。听Chesky和Opus的Jazz CD时,空气中似乎浮满了星星点点的细节,自然而不耀眼。
Decca的新碟《Two world》中有一段女高音弗莱明唱的“巴西的巴赫风格”一段,中频不够透明的机器听来总觉得喉底不通透,上下不通,但M3绝无此病。
同样,M3的低频也是线条感优异,量感充实不夸张的。在听《春之祭》时,大管、低音弦乐、定音鼓、大鼓的音色都能明显区分开来,定音鼓和大鼓敲击的力度变化也相当明显。
音色美好,空气感丰富
M3是一台适于“长煲”的机子,而且全天开机机壳也不热。在开机一段时间后,M3的声音相当吸引人,它的声音既不是以偏暗,丢细节来让人“久听不累”,也不是加厚中频来吸引人,它的声音空气感丰富,轻松自然,非常平衡也非常美好。
或许正是使用了Nu·Vistor电子管作前级的原因吧,M3不仅分析力高,噪音极低,而且电子管特有的从容的空气感更是吸引人。笔者最近常听歌剧,用M3是深感其魅力过人,因为M3不仅舞台感好,空气感丰富,而且人声十分润泽十分美,没有生硬、干薄,更没有加厚、磨圆,充足的细节,丰富的空气感高贵华美的音色竟让人有些听LP的感觉。
用Krell KAV300i推Thiel CS2.3时感到声音硬、高频飚,换上M3,马上能体会到声音平衡度更佳,声音密度变大音色更美;
是不是音色美,空气感丰富就缺乏分析力呢?不对,当笔者把音源换成原创A9时,A9和506.18的差别仍显而易见。但是相对Krell KAV300i,A9搭配M3可是要动听得多!在搭配M20和CS2.3时,两对音箱的个性依然有所反映。
单独使用前级也相当好
前面已经说过,M3还有一大卖点是其前级可单独使用(实际上后级也可单独使用)。笔者把它接到Aragon 8008B后级上试了一下。8008B+M3的声音比M3合并机的声音沉稳些,音色偏暗,但笔者很快听不下去的是它竟然比M3单机缺了些细节,弦乐齐奏时有些涩,有些断裂和颗粒感。换上其它前级又试了一下,M3的前级部分仍是相当出色的,但8008B的毛糙感是不能完全消除——尽管它劲儿挺大的。
笔者曾用Nu·Vista前级搭配国产斯巴克9084D 845后级,声音相当棒,相信用M3的前级也能有同样效果。
……
说了M3的一大堆好处,是因为许久以来笔者没有接触过如此出色的功放了。它既有高级电子管机丰富的空气感和出众的音色,又有优质晶体管机的分析力、速度和控制力,真是一个奇妙的和谐。
如果说还觉得有什么不足的话,笔者认为它的金工未能和Mark Levinson、Jeff Rowland、Gryphon等看齐,这和它的声音是不相称的。虽然M3的金工在“音乐传真”中是最好的一个,但想到它的声音已入Hi?End之列,金工实在是要再好些就更理想。但如果你不是一个“买椟还珠”的人,M3的声音会让你难以割舍的。
在Mark Levison No.383、Gryphon Tabu Century/2200、Jeff Rowland Concentra等强敌面前,M3的丰富空气感和从容的音色仍是笔者最心仪的。以前笔者曾经最心仪的合并机是Concentra,No.383出来后是383,现在又冒出了M3,看来如果真让我选择一个,在383和M3之间真的是难于取舍的。基于价格原因,M3还是没有383那样中性,其音色还是不如383那样纯净,但音乐化的魅力依然让人难于取舍。
面对M3,笔者不仅不停地在发现,在惊喜(M3在试听阶段真是越用越好听),也在不停地报怨:M3为什么要限量啊!真的是好东西都要那么可望不可及吗?——或许M·F还会有新的惊喜在等着我们吧!·
(作者:ldh 时间:2001-11-11 23:18:27)- 1998年,音乐传真Nu-Vista前级的上市带给人们一个惊喜,这是第一次在Hi-End级放大器上使用nuvista电子管,这款奇异的微型电子管具有空前的音响特性, Nu-Vista前级在全球仅限量发售500台,出众的音效让世界各地的发烧人士为之疯狂,在六周以内便销售一空。一年后,音乐传真推出了与Nu-Vista前级相配套的后级--Nu-Vista 300,这是一款重量级巨制,采用电源和信号放大部分完全分离式设计,光是它的分体电源就重达35kg!这款放大器在发烧友中也是有口皆碑,并在十二个星期内即销售告罄。
2000年底,音乐传真又发售了Nu-Vista系列的最后一款放大器——Nu-Vista M3,号称超级合并机王,采用真正独立双单声道设计,能提供最佳的声道隔离度;在8Ω负载上每声道标称输出功率可达250W,而实测结果则是高达275W!至于放大电路,由于有了先前生产Nu-Vista前后级的经验,音乐传真对Nu-Vista的优缺点已是了如指掌,最终的设计方案赋予M3超卓的音响特性,10Hz~100kHz(±1dB)的超宽频响,极低的失真带来完全无音染的声音,配合目前最新型的SACD或DVD-Audio音源,也能完全发挥它们的性能优势。M3同样是限量版,全球发售500台。在国内市场的代理商别超公司处售价为46000元,但别超手中的配额早已全部售完,一些机器流入经销商手中之后,价格一如Nu-Vista前后级功放般只升不降,但即使如此,M3也是非常值得拥有,有机会的发烧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
参考价格:46000元- 1998年,音乐传真Nu-Vista前级的上市带给人们一个惊喜,这是第一次在Hi-End级放大器上使用nuvista电子管,这款奇异的微型电子管具有空前的音响特性, Nu-Vista前级在全球仅限量发售500台,出众的音效让世界各地的发烧人士为之疯狂,在六周以内便销售一空。一年后,音乐传真推出了与Nu-Vista前级相配套的后级--Nu-Vista 300,这是一款重量级巨制,采用电源和信号放大部分完全分离式设计,光是它的分体电源就重达35kg!这款放大器在发烧友中也是有口皆碑,并在十二个星期内即销售告罄。
-
·
终极hivi(硬件)发烧天地!
(作者:终极硬件 时间: 点击数: 228)
- 收藏
-
终极hivi(硬件)发烧论坛:http://sh.netsh.com/fcgi-bin/listboard.fcgi?bookname=24530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在寂寞的网络海洋里震荡许久,发现形形色色的音响类论坛太多了,个中虽不乏行色兼备的大家之作,却没有一片属于纯hivi硬件的空间来给我们这些高烧不退的hivi迷们解解渴。于是便申请了上面这个较为另类的论坛,专功hivi硬件,拒绝hifi制品或hivi的软件资源,希望讨论的区域集中在:
-- 高烧hivi的购房指南,哪个楼盘里的聋子比较多,视听面积比较大,客厅和视听室的关系不至于让老婆气得天天回娘家睡觉,以及购房要决、杀价秘籍,尾房大通缉,贷款须知等等;
-- 极品家庭影院视听环境的设计和施工。包括哪个包工队的口碑在hivi fan里比较高,价钱多少,哪里寻找;有没有hivi视听室的专家门诊部,设计费是多少,主工程师家的少爷在哪里上小学,校长有谁认识;视听环境的预先布线终极指南,墙内(屋顶、地板)的电线、信号线、喇叭线怎么走,留多少米,采用内置还是走线盒(什么牌子);电闸盒怎么改造,数码和模拟的电线怎么分开;吸音材料如何选择,室内环境主色调的选择,折光布的选择,地板材料;样板间的图片贴图等等;
-- 终极hivi器材的选购和搭配,贴图,THX认证产品大拼比,代理商价格内部大参考,hivi器材贷款按接全功略;
-- 各地区终极发烧友的器材组合(贴图),联系方式,专家门诊计划,收费标准,各地区烧友聚会;hivi烧友的高烧心得、体验,器材赏析会发起和细节,烧友联谊、hivi抖羽毛泡妞大法函授速成;
-- hivi器材大展的消息和实况,贴图大拼比;
-- 精典的文章转精华区作为hivi初哥的入门教材;
-- 二板(手)市场;
-- 各地区心理诊所和精神病院的联系大夫及电话号码;
-- 等等
现在论坛刚刚启动,希望各位大师和前辈多多捧场,慨然相助,有好的器材和心得就多多灌水,口渴的烧友多提问题和要求,相信只要有这个方向并坚持不变,一定能把终极hivi(硬件)发烧论坛办起来,说不定以后等文章多了,就干脆办个网站,叫《中国hivi俱乐部》!
后记(转载自《影音极品》第101期 P35)
作为一个现代繁华都市里的匆匆过客,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不知道饥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我们因精神家园的迷失而变得迷惘和寂寞。我们不断放弃自己的坚持,在不断放弃中逐渐迷失方向,最后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记得曾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人的生命并不比一根芦苇强硬多少,但人的生命因它的思想而比芦苇更有意义。在此,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人的生命并不比一根芦苇强硬多少,但人得生命因它有了色彩和音乐而比芦苇更有意义。
-
·
终极hivi(硬件)发烧天地!
(作者:终极硬件 时间: 点击数: 237)
- 收藏
-
终极hivi(硬件)发烧论坛:http://sh.netsh.com/fcgi-bin/listboard.fcgi?bookname=24530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在寂寞的网络海洋里震荡许久,发现形形色色的音响类论坛太多了,个中虽不乏行色兼备的大家之作,却没有一片属于纯hivi硬件的空间来给我们这些高烧不退的hivi迷们解解渴。于是便申请了上面这个较为另类的论坛,专功hivi硬件,拒绝hifi制品或hivi的软件资源,希望讨论的区域集中在:
-- 高烧hivi的购房指南,哪个楼盘里的聋子比较多,视听面积比较大,客厅和视听室的关系不至于让老婆气得天天回娘家睡觉,以及购房要决、杀价秘籍,尾房大通缉,贷款须知等等;
-- 极品家庭影院视听环境的设计和施工。包括哪个包工队的口碑在hivi fan里比较高,价钱多少,哪里寻找;有没有hivi视听室的专家门诊部,设计费是多少,主工程师家的少爷在哪里上小学,校长有谁认识;视听环境的预先布线终极指南,墙内(屋顶、地板)的电线、信号线、喇叭线怎么走,留多少米,采用内置还是走线盒(什么牌子);电闸盒怎么改造,数码和模拟的电线怎么分开;吸音材料如何选择,室内环境主色调的选择,折光布的选择,地板材料;样板间的图片贴图等等;
-- 终极hivi器材的选购和搭配,贴图,THX认证产品大拼比,代理商价格内部大参考,hivi器材贷款按接全功略;
-- 各地区终极发烧友的器材组合(贴图),联系方式,专家门诊计划,收费标准,各地区烧友聚会;hivi烧友的高烧心得、体验,器材赏析会发起和细节,烧友联谊、hivi抖羽毛泡妞大法函授速成;
-- hivi器材大展的消息和实况,贴图大拼比;
-- 精典的文章转精华区作为hivi初哥的入门教材;
-- 二板(手)市场;
-- 各地区心理诊所和精神病院的联系大夫及电话号码;
-- 等等
现在论坛刚刚启动,希望各位大师和前辈多多捧场,慨然相助,有好的器材和心得就多多灌水,口渴的烧友多提问题和要求,相信只要有这个方向并坚持不变,一定能把终极hivi(硬件)发烧论坛办起来,说不定以后等文章多了,就干脆办个网站,叫《中国hivi俱乐部》!
后记(转载自《影音极品》第101期 P35)
作为一个现代繁华都市里的匆匆过客,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不知道饥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我们因精神家园的迷失而变得迷惘和寂寞。我们不断放弃自己的坚持,在不断放弃中逐渐迷失方向,最后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记得曾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人的生命并不比一根芦苇强硬多少,但人的生命因它的思想而比芦苇更有意义。在此,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人的生命并不比一根芦苇强硬多少,但人得生命因它有了色彩和音乐而比芦苇更有意义。
-
·
各位大虾:丹拿1.3MKⅡ
(作者:pigwan 时间: 点击数: 445)
- 收藏
-
js叫价18k,网上标价13.5k,是js太黑还是网上标价太低?
-
·
借个地方发广告!我的摄影家伙,谁要
(作者:Zhang Tony (TAD) 时间: 点击数: 408)
- 收藏
-
1)Canon EOS5,90新,用了不超过50个胶卷(从胶卷导轨可以看出)。在闪光灯座处有些0.5mm的油漆脱落,正面“Canon”处有一条痕。有盒子
2)Canon VG10,80到85左右,有些油漆掉了,没有盒子
1+2共人民币3000
3)Canon EOS620,老掉牙的机器了,做第二机身挺好的。CANON唯一一台金属机身的EOS。有些漏电,用完了要将电池取出来!:P。。。。1200大元
4) Canon EF 20-35mm/3.5-4.5,用了不超过5次,有盒子/说明书,连77mm canon的MC保护镜(不能过滤紫外线!只是保护镜), 3200大洋(其实跟市场价格一样,不过赚了个保护镜)
5)Canon EF 85/1.8 USM,95%新,没有盒子,连一个HOYA UV镜,2200元
6)Canon EF 28-80mm/3.5-5.6,也是老掉牙了,不过用得还可以,随便给
全部要的话9500元,送10筒FUJI 100
我准备买CONTAX G2,连28/45/90mm头,以后再配个21mm头。大家意见如何?我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自动功能,重要的是镜头的质量,小巧,在旅途拍风景和MM好用。CONTAX G系列的镜头成像真的好,而且又便宜!!!
小弟从13岁学摄影,到现在也有15年了。当然技术是属于业余级别的,没有拍过正片,多数时候是给MM拍。。。。hehe!!实在厌倦了笨重的CANON,以我瘦小的身材背这两套东西去爬山肯定是要累趴下的。
·
(作者:tannoy 时间:2001-11-11 00:16:24)- 如果仅陪mm玩,21mm没有用处。
如果用来勾mm,不如莱卡的引力大。·
(作者:Zhang Tony (TAD) 时间:2001-11-11 11:30:10)- 1)泡mm的话,多数mm是绝对不知道canon与leica的分别的。我估计连凤凰205跟LEICA M6也分不出来。就如大部分mm不能分辨ATC20跟街上的300元的音箱一样。我估计勾mm,还不如戴顶Polo的太阳帽效果更好。
2)拍mm的话,拿只LeicaR8+Sonna90mm,绝对没有拿EOS5+70-200/2.8给她的震撼大,因为。。。。canon的DD大条了许多!!!!!mm评价我们的DD,第一印象就是Size,她没有用过之前是不会知道德国小DD比日本大DD还要好的!!!!:P
3)21mm主要是拍风景。拍mm还是用90mm的好。拍生活照的话,45也可以。- 1)泡mm的话,多数mm是绝对不知道canon与leica的分别的。我估计连凤凰205跟LEICA M6也分不出来。就如大部分mm不能分辨ATC20跟街上的300元的音箱一样。我估计勾mm,还不如戴顶Polo的太阳帽效果更好。
·
(作者:hzc 时间:2001-11-12 1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