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刘大哥,请问是否收到我前天的邮件?
(作者:pet 时间: 点击数: 427)
- 收藏
-
-
·
关于发烧
(作者:海沫 时间: 点击数: 298)
- 收藏
-
请科学“发烧”
音乐与音响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把音乐比作“小姐”,音响就是“服侍小姐的丫鬟”。然而不少所谓的“发烧友”并不明白此理,而是“反仆为主”,甚至奉音响为神明而“走火入魔”。
比如为了能找到摔碎瓶子的每一个碎片的不同声音、为了判断蔡琴唱歌时的“准确年龄”、为了数出《山童》合唱时孩子的多少和队列等诸如此类,一些财大气粗的“发烧友”会不惜高价购置南美紫楠木机柜,说是用来放置器材会使音质提高许多,或是买来水晶石脚钉垫在音箱下面会使解析力大增,或是高价寻购明朝砖瓦用于避震以“防低音驻波”;囊中羞涩的“发烧友”会将CD碟放在冰箱冷冻室进行“冷冻”5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或在CD碟上涂抹“神油”以“获得分析力”、或用杭州真丝包扎线材以“消数码味”、或专买深色外表的音箱以“增加声音的厚重温暖感”、或用闪光灯将CD碟连续照射15-20次(不能多也不能少),以求20bit-24bit的录音效果、或用针头在CD碟中心孔周围无信号轨迹处打上6个小孔(不能多也不能少),使唱盘发抖率过高的缺陷大为改善……
凡出如此“发烧”高招者看似寻求真实自然声音的偏方,实际上就像是“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因为他们不了解音乐究竟什么?也不知道音响的科学性。可谓“精神可嘉,行为愚蠢。”
音乐是“谜”,因为音乐是抽象的,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赋予音乐在各种艺术中最具深奥的性质,是能使人产生丰富想象力的艺术,每次聆听好的音乐,都会因为当时的心情和环境的差异以及各人的经历而产生不同的感觉。所以音乐的内涵决不是诸如频率、泛音、分贝、功率、阻抗、失真、阻尼等刻板的技术参数所能概括得了的。技术参数描述的不是音乐,只是音响本身的物理特性和状态,而这些特性和状态是离不开科学规律的,超出客观规律寻求提高音质的偏方只是“缘木求鱼”,必将走入歧途。只有用科学和艺术的态度将听音乐和玩音响结合起来,才不会本末倒置而“走火入魔”。
0571-88804016/13805737003
-
·
DENON S1 CD唱机
(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962)
- 收藏
-
我想亲自聆听过S1的人在普通发烧友中间并不是太多吧?先看看这台“坦克”式装甲机的装备吧。
1。5公分厚的面板简洁大方,1公分厚的铸铝底盘,每一个支撑点都是直接浇铸在底盘上的。三毫米厚的两侧侧板内衬镜面似的纯紫铜板,使的整个机器自重达20公斤。
转盘是与它的上级分体转盘完全相同的,整个机械系统全部安装在一块铸铝上,光头是直线马达伺服寻迹。主轴马达是石英直驱的,直径达6毫米的主轴,端面安装了极为耐磨损的红宝石。那只比CD片还要大出一圈的片镇重达200克。其安装工艺和机械加工之精密程度让人实在叹为观止。忽然想起了港人有一个著名音响评论家曾经说过:“看了其转盘结构和工艺,再看其他转盘,统统都是玩具了,DP-S1转盘绝对是世界上最精确。最稳定的转盘”。如果说原来对港台写手的评价还有看法的话,这会真的是无话可说了。我早先有几个帖子,说今年我玩了不少高档转盘,包括SONY XA-7ES的光学固定、MALANTZ 15的CDM4-PRO、TEAC25XN的VRDS、先锋T07的倒置转盘。可以说都是名品转盘,可是如今看到了DENON的三重避震铸铝转盘才知道高手自有高中手。曾听一位香港朋友介绍说,把一个篮球从两米高处自由降落到正在工作的S1上,丝毫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其抗震性之好看见一斑。
机械结构的扎实紧固自然是无与伦比了。解码器部分当然是沿用了旗舰CA-S1的电路,几乎是完全相同的电路,不一样的是CA-S1是左右声道分离的而DCD-S1则是紧缩在了一块板子上。A/D的核心器件当然是DENON一贯喜欢使用的PCM-1702了,不过这里使用的可是四片K级饿。电源部分那真是壮观,几只巨大的音响专用电解高达几万微法,给功放做滤波也绰绰有余了。两只60W的全封闭变压器分别给数码、转盘部分供电。
优异的转盘,无与伦比的防震性能,高技术结晶的D/A转换器,那么声音如何?
一开声,大气、平衡、稳重是第一印象,非常中性无渲染,如果你拿DENON的其他CD机来想当然的猜想这抬机器的声音那就大错了,它声音不硬,也不亮(广州的发烧友门觉得它反到不入SACD777亮),质感致密饱满结实。层次细节无可挑剔,动态速度本来就是DENON的强项,在旗舰即上当然也要更加发挥出色了。难怪港台的几家杂志的老编都曾使用它做参考机。
缺点呢?。。。。我嫌它少了一点人情味,听人声少了一点人文气息,就是机器。当然这是一个个人口味的问题了。除此以外我还挑不出它有多少毛病。反正那种四平八稳的厚重丰满的声音早已经把我给征服了。而且他的低频表现是我听到过的CD机里面最出色的了,量感质感都没的说。
JAZZ兄虾兄JOGO、ROCK等都认为它的高频表现没有SONY的SACD-777好,我想也是对的,在与SONY XA7ES的对比中XA7ES唯一能够觉得可以与S1较量的就是延伸比较好的高频了。估计也可能是S1为了保证中频的美感而特意这样调校的这种风格吧。因为在其下级机S10II上并没有感觉出高频偏暗来。
这台机器有9成新,13000多点。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去衡量它的声音表现的话,是最超值CD唱机了。可惜它的新机国内零售价是33000元。而且现在也找不到它的影子了。
·
(作者:ldh 时间:2001-06-12 14:34:49)·
(作者:尺八 时间:2001-06-12 14:56:14)·
(作者:ldh 时间:2001-06-12 15:19:17)- 因为他家的CP-S1加CA-S1售价16万人民币左右,而S1几乎囊括了前两者的所有精华,曾有评论说实际上就是把CP-S1与CA-S1合二为一的合并机。这话虽不完全正确,却也不是空穴来风。买这台机器前曾电话访问过香港的几位大烧友,几乎是一致评价S1具有分体旗舰机CP-S1加CA-S1的9成效果,而价格却只有其1/5,对于精明的日本人来说,这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所以S1的下价机DCD-S10以及S10II相继出笼了。S10II的D/A转换电路也是继承了S1的基本方框,但电路大大简化,用料也简陋的多,转盘就更是不值得一提了。更主要的声音相比之下,少了大气平衡凝重的感觉,另外的一些音质上的差异也是明显可辨的。
·
(作者:大头虾 时间:2001-06-12 14:54:17)- 不过以我的口味, 我还是喜欢大哥摩过的TEAC10.
·
(作者:海帆 时间:2001-06-12 17:41:40)- 我的劲浪905和ECI-3,我喜欢厚实通透,解析力高的音色。
·
(作者:kinkin 时间:2001-06-12 19:54:05)- 在上一手主人家中,主人家为他拾配了分体式的贵丰前级(忘了型号,据主人家介绍,是属于经典的一级,现已很难找到,当时我颇为好奇:为什么音量控制都分开左右控制0既!),KRELL FPB(600?)后级,THIEL 7.0音箱,一开声,木特的小提琴声就正如刘大哥所说的"质感致密饱满结实。层次细节无可挑剔",但速度偏快,再放"白头翁",更证明了此点不足,据主人家解释说都怪条喇叭线累事(6000多大元),之前没换线要可不是这样的,再听下去,与菜鸟兄都有同感:音场不行!可以讲完全没有什么音场,这可能完全是是主人家的听音环境所致:整个环境很不对称,音箱摆长边,没有怎样专门为听音乐做过布置...,看着一大堆贵价器材(相对我来说),初哥我仿佛明白一个道理:贵价器材都要拾配合理且连环境都要配合才有可能出好声.
更令我眼都发直的是:主人家拥有的那超过二千张的正版CD(绝大部分是古典),好羡慕呵!- 在上一手主人家中,主人家为他拾配了分体式的贵丰前级(忘了型号,据主人家介绍,是属于经典的一级,现已很难找到,当时我颇为好奇:为什么音量控制都分开左右控制0既!),KRELL FPB(600?)后级,THIEL 7.0音箱,一开声,木特的小提琴声就正如刘大哥所说的"质感致密饱满结实。层次细节无可挑剔",但速度偏快,再放"白头翁",更证明了此点不足,据主人家解释说都怪条喇叭线累事(6000多大元),之前没换线要可不是这样的,再听下去,与菜鸟兄都有同感:音场不行!可以讲完全没有什么音场,这可能完全是是主人家的听音环境所致:整个环境很不对称,音箱摆长边,没有怎样专门为听音乐做过布置...,看着一大堆贵价器材(相对我来说),初哥我仿佛明白一个道理:贵价器材都要拾配合理且连环境都要配合才有可能出好声.
·
(作者:尺八 时间:2001-06-12 22:02:41)- 刘大哥怎么解决S1高频的问题呢?
别看照片漂亮, 天龙S1的声音, 如果对比SONY SCD 777ES, 我估计... (作者:大头虾 时间:今天 20:31 点击数: 1) 排除搭配光谈CD机, 估计10个人中9个选SONY SCD777ES, 呵呵-
那1/10个就是我了 (作者:ldh 时间:今天 21:04 点击数: 2) 中低频表现不完美的器材,中高频表现再好,也不能例入高档器材之班。好的高档器材要的是全面表现,但单项表现未必是非常好,象虾兄这种口味偏颇的爱好可能是不喜欢S1的,你不是说你宁愿听TEAC10吗,难道S1还不如你的10N?所以这就是口味的问题了。S1不适合口味偏颇的发烧友使用。它很中性,很平淡,没有渲染。我现在手头拥有好多款高档CD机,全面相比之下没有胜过S1的。当你想搭配一套平衡中性的高档器材时,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全面与完美(尽管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的发烧友,你就会觉得中性全面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字眼呀。况且象虾兄这样的发烧友单凭一次搭配就否定它也显然不公允了吧。- 刘大哥怎么解决S1高频的问题呢?
·
(作者:amati 时间:2001-11-13 02:14:19)- 这台s1在哪,这样的价格我有兴趣,前年有一台陈列机要2万,我没要。我这边有它的大哥,分体的,我想只要它的转盘,主人不想给
·
(作者:ldh 时间:2001-11-13 09:12:44)·
(作者:tim 时间:2001-11-13 13:26:54)- 我看到一个,要14000。不知是否贵了?
·
(作者:烧录一族 时间:2001-11-15 12:57:43)- 采用CMK-4的转盘,与VRDS-7是同级的,比10N采用的CMK-3转盘档次低,报价$700多,配套的解码器是D-T1,18BIT8倍取样,报价同T1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15 12:58:00)·
(作者:pet 时间:2001-11-15 13:01:04)- 95年stero sound 113期有介绍,其它的我正在打
-
·
请问斑竹和各位大虾,有谁听过
(作者:benlt 时间: 点击数: 306)
- 收藏
-
超时空标着quantum的喇叭线,有什么特点?
还有多少价格
-
·
请教流版主功放电路问题
(作者:jacket 时间: 点击数: 321)
- 收藏
-
我的功放是奥克玛生产的PAS-2500,自己看了一篇文章后也想摩功放,可惜因为短路将后级的功放管给烧了,该功放采用左右声道分离设计,后级放大采用经典的达林顿三级放大电路,每个声道第三级用三对15A、150W的2SC5200、2SA1943作末级功率放大,返厂家修理后我再打开功放,发现厂家将原来的三对对管卸下了一对,现在只剩下两对对管,这样对音质是否会有影响,另外如果有影响的话,我自己将卸下的一对管补旱上,在电路上不会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