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
请教如何推好5个单拿120+
(作者:gm310 时间: 点击数: 306)
- 收藏
-
请教下,我用5个单拿120+做影院,av功放搞大不定,现用ymh1000解码,斯巴克的1205.1a后级推,比较勉强.
请给些意见,谢了
-
·
危言纵听?---研究称光盘表面有害物质可能会伤害儿童智力
(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355)
- 收藏
-
研究称光盘表面有害物质可能会伤害儿童智力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07:17 竞报
据澳大利亚《悉尼晨报》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家中放有的大量光盘可能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潜在危害!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00名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吃惊地发现:在有很多光盘环境之下生活两年以上的儿童的反应要比其他的儿童迟钝,智力发育也要缓慢一些。对此现象,研究人员展开深入研究。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家中储存光盘的柜子,经常会扑面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其实,这些难闻的味道来自于光盘。”研究人员说道。据研究人员介绍,一般来说,光盘表面的涂层是一种与油漆类似的有机涂料,含有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发出刺鼻的气味。
“实际上制作每张光盘所使用的这种涂料的量很少,但是如果把大量光盘放在一起就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为苯属于剧毒溶剂,即使吸入少量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损害,它能在人体内蓄积,使神经系统和造血组织受到损害;如果重金属的摄入量过多,会使人慢性中毒,尤其会给正处于智力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人员具体解释说。另外,有些光盘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对儿童的健康非常不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光盘进入到公众生活中,研究人员提示,家长购回光盘之后,一定要尽量把光盘放置在远离儿童卧室的地方;与此同时还要尽量让儿童少直接接触到光盘;存放光盘的柜子最好经常打开通通风。最后研究人员也表示,家长不必过分惊恐,只要做到上述防范措施,光盘就不会对儿童发育造成伤害。
-
·
上次谈了用Web Cam来调节超距。这次来谈调VTA。
(作者:Jim Wang 时间: 点击数: 223)
- 收藏
-
这个摄VTA的Cam的中心要和这个板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上。图中红色箭头所指之处是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的标尺。这个标尺上的线条和唱盘平面成22度。这也是VTA常用的角度。
-
·
胆 石 之爭
(作者:dadb 时间: 点击数: 519)
- 收藏
-
转贴自www.av-forums.net
以电子管(胆)和晶体管(石)制作音响用放大器,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各有其短,本无可争之处。怎奈近年被炒得沸沸扬扬,好象非要决个雌雄似的。以我的看法这是徒劳,也决不会有什么结果。然而问题既以提出,我认为以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问题说清楚也是应该的。
胆机在被石机取代后,又再次被推向市场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数码音源开发初期,在声音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生硬的数码声很令人生厌。而当时晶体管放大器技术还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人们自然想起胆机那甜润、柔美的音色,胆机确实把令人生厌的数码声掩盖了起来。尽管胆机存在不少方面问题,不符合数码音源的Hi-Fi要求,但作为一种折中,胆机还是被市场接受了。
但其后多年间,晶体管发生了很大进步。无论是原件本身还是电路设计,制作工艺都取得很大进步。时至今日,且不说高级机种,就3-5千的低档石机也可以把声音做得很好,克服当年的数码声也不是难事,石机也可以做出“胆味”。再加上数码音源的进步,优质转盘,优秀的译码器的开发,音源的质量也大大进步。因此胆机当时再次复出的理由,到今日以不复存在。所以胆也好,石也好本就是萝卜青菜之别。对Hi-Fi比较认真的发烧友当然是首选石机,而对胆机的音色迷恋,对Hi-Fi无所谓的发烧友当然是非胆莫属。当然这里所指的是中低档的石、胆机,因为到Hi-END级数,胆、石的差别就大大地缩小。笔者曾听过Audio Research的十万元级的胆前后级,它的胆味是淡淡的,而不是低档胆机那种浓浓、浑浑的甜柔。而在Hi-Fi的其它要素:音场、动态、瞬变、解析力、速度、高低频的延伸都有出色的表现,这是低档胆机所没有的。
发烧友常常喜欢用“耳听为实”来作为音响系统的听音标准。但细分析这里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其一,人的耳朵听音频响肯定是不同的。如果每个人都只从自己听到的来下结论,那么岂不“天下大乱”。其二,每个人对声音的修养,对音乐的修养各不相同,如果以每个人的听感来下结论也必“天下大乱”。其三、音乐家在演奏时所发出的乐音的客观,你在音乐厅听到声音不是由你个人喜好可变的,这些声音由一定的客观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的存在说明音响系统还是有一个客观标准的。一套器材无论价位高低,关键在于和谐互补,使器材的声音达到一种平衡。不管你喜欢什么音色,一些基本的要求如:频率响应的平直、分析力、动态、瞬变、速度感、定位、空气感、音场、声音整体上的活生感……,都应有相应的表现。只有在此基础上,你所喜好的音色略有突出(适当的染色音),但又不妨害整体的平衡,那是允许的。反之,无论把中频做得多么甜美、暖厚,而在整体上表现很差的器材是不能说是好器材。这种声音也不能说是好声音。实际上无论是浓重的胆味胆机,还是低档石机做出胆味,实际上是种“阴谋”,中频过份的甜美、暖厚,带来的副作用:频响变窄、声音拖慢、浓浑一片,失去了音乐自然流畅的流动感、活生感,失去了音乐的细致感、节奏、分析力,瞬变以及速度感。总而言之,这种失真的声音,不是Hi-Fi声音。
因此,胆机、石机谁好谁坏应按声音的客观要素综合判定,不能简单断言,胆比石好,石比胆好。
我们来看看胆石之争中的几个常被提到的问题。
信噪比。常常用耳朵是否能直接听到来比较,这是有失偏颇的。是的信噪比达到1%时,耳朵就很难直接听到噪声的存在,但是这实际存在的1%噪声,对听音还是有影响的。不少微弱信号被1%噪声掩盖了。于是听感上就失去了很多音乐细节。音场也变得有些浑,方向感变得迟钝。因此在听感上,分析度,弱信号的动态明显下降,当然不仅是这二个方面,实际上对各项听感表现都有直接影响。因此把信噪比做高,在听感上有意义的。中低档胆机由于先天不足,信噪比是不容易做高,因此听起来背景上总是似有似无的有一种嗡嗡感,做不到寂静无声。
频响范围。胆机所标也都不会小于20Hz-20KHz的。但是,中低档胆机常常不标±dB,胆后级由于输出变压器这个电感组件的存在,低频将产生很大相移,限止频宽,造成相位失真。使低频声音发挥,在低频速度、力度及冲击力都会大打折扣。胆机的高音比较顺滑(实际上是中高频段),也有足够的空气感,但再上去的高频和超高频听来也同中高频段差不多听感,被做成比较圆滑,实际上高频也上不去,缺少超高频的那刺破青天的感觉,例如小号加了弱音器后,就应有种尖哑的野味。在中低档胆机中就完全没有。一套Hi-Fi器材放音时,应有平衡高、中、低频表现,也就是在量感比例、线条清晰上有一定的表现。这样人听起来才会感到舒服,才能心安。如果把中频做得很美,高低二端既无量又无质,那是无法使人安心久听的,也无法把音乐的内涵表现出来。
再说谐波。胆机的偶次谐波是爱胆人士所津津乐道的。尽管它在听感上很讨人喜欢,被称为“善意的失真”、“美丽的音染”。然而它终究还是失真。在放大器指标中,谐波失真是越低越好,无论奇次还是偶次谐波造成的听感虽然较悦耳,但这悦耳的声音却不是音乐中原来发出的声音了。大部分低档胆机,小提琴和中提琴很难区分,木管乐器和同频段的铜管乐器也很难区分,至于低音提琴,更是弦震和琴箱振动浑为一谈了。弦乐器应有弦震音和琴箱共振音,正由于这二种声音组成了一件弦乐器的完美音色,在听感上应能听得出弦震和箱震,我们才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中提琴。如果二种声音调和成一了,那么,中提琴和小提琴就无法区分了,这正是不少中低胆机存在的问题。我们真正要听的是乐器本身发出的泛音,而不是电子线路所产生的谐波。前者是乐器本身的音色,后者是人为。尽管有时人为声音也很好听,但它终究是“假的”不是真的。也因此在录音监听时几乎没有用胆机的。因为,录音监听追求的传真,不允许遗失信号细节,不允许增加多余信号,由线路造成的偶次谐波也是不允许的。
一般而言,胆机的速度较慢。这也是造成温暖感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听感的速度快慢感也是一种相位差,高低频之间相位差大了,感觉上速度就慢。而高低之间相位差小听感上速度就快。凡是玩过均衡器的朋友都有这种体会。因此,严格说速度慢是一种相位失真,有经验的发烧友都知道速度感可以通过调校手段来改变。
不少人评说胆机的音色时都说胆机音乐感好。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音响器回放听音的音乐感是一种综合质感体验。如是否有适当的速度,接近原音乐演奏场所的舞台感,大信号动态和弱信号动态是否足够,节奏乐器的节拍韵律以及乐器的自然像真度,全频的平衡和高频的伸延以及低频的力度等等,只有这些综合的听感才能使听者感受到音乐本身的内涵,才能体验到音乐的感染力。这样的音乐回放才是音乐感好的回放。且不说大型乐队的交响乐,就是弦乐器回放,如果只有小提琴的音色而中提琴和大提琴浑成一片,你就不能领略到弦乐四重奏的真义。第一小提琴的领唱,中提琴的应答,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呼应和唱。哪一环节表现不好,都直接影响音乐感的表达。因为音乐感是一种放音的整体表现,决不是某一频段的音色就能达成的。
上面仅就几个方面来谈了一下,当然不止这些方面。我这样写并不是否定胆机,也不是想说,石一定优于胆,而是正如我开头所说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音响听音角度说,以客观标准为基础,以主观喜好为目的选胆、选石,本无可争。
·
(作者:li 时间:2006-03-30 13:59:44)- 谈论这类的问题很没意思,搞不好要火拼的。
曾兄还是放毒好玩,还能看点新鲜东西。。。。- 谈论这类的问题很没意思,搞不好要火拼的。
·
(作者:旅途 时间:2006-03-30 14:46:46)
功力深了
豆腐能做出肉味
功力不深
肉能做出木渣味
在我眼里
都是有失真的东西
做不好
就是功力问题
·
(作者:古董 时间:2006-03-31 09:16:04)- 1,玩胆机的都是对HIFI没有追求的人。2,高档石机比中低档胆机好。
·
(作者:22659784 时间:2006-03-31 10:23:30)- 文中說到"因此,严格说速度慢是一种相位失真,有经验的发烧友都知道速度感可以通过调校手段来改变。"
我現在正為速度所困,系統速度太快,如在不換線材或器材的情況下,要如何放慢速度,謝謝!!- 文中說到"因此,严格说速度慢是一种相位失真,有经验的发烧友都知道速度感可以通过调校手段来改变。"
-
·
自文兄,俺上了对二手B&W802S3
(作者:阿昆 时间: 点击数: 206)
- 收藏
-
想依猫画老虎,学自文兄用NAD,请教NAD中性价比高的二手机什么型号可以搞定802?最好不要太贵的,毕竟妹仔大过主人婆似乎不太妥当,谢谢。
-
·
有关南方,很郁闷的事!
(作者:tw1812 时间: 点击数: 475)
- 收藏
-
去年4月以来一直找南方拿货(CD唱片).除了效率较慢,价格稍贵点,古典货不多外,其它方面还不错.大概是去年11月份吧,有次进货多打过去5元钱,黄小姐说把这钱搁货里一起发过来.我说又不是以后不合作了,下次少收我五元不就完了吗?后来收到货后和南方核对(还有个毛病,南方发的货总是和你的订单有点出入),她说5元钱放货里头了,我说没有呀.又仔细翻了一遍,确实没有.想想几块钱的事就不计较了,如是和黄小姐说:可能我粗心大意搁箱子里和那些费报纸等一起扔了.
一个多星期前,又找南方进回一批货.这回和她要求我打款的时候所报的碟总数和金额与实践收到的货及清单出入比较大.我收到的清单和货也不对.电话过去,黄小姐说总共是5张单,还有152元的退款和清单装同一个胶袋的.我说胶袋里只有4张清单,是订书钉订一起的,其它啥也没有.又核对了数目,还少一张邓丽君的<十五周年>.还好在有3位等我货的烧友见证我开的箱,其中有一位烧友电话过去给我佐证.黄小姐答曰查清给我答复.后来自己仔细算了算,应该是差168元而不是152元.又邮件并电话过去告知.还是答曰待查.
期间最少3次电话询问,都答黄小姐走开了,回来复我电话.但一直没有等到黄小姐电话和邮件.今天总算黄小姐接了电话,却一口咬定她们是2个人核对的,错不了.我问是不是你亲自核对过的,她不答,只叫我等等.另一女的接过电话告诉我:如果我收到的货和她们发的数目有出入,它们是不负责任的,她们自己进货也一样.我说是不是这意思:如果你们发了200张,我收到的只有180张,那么是不是我就要承受20张的损失?她答是的!我说我当初电话询问你们发货没有的时候,怎么没人告诉我里面装了钱?她说我们这么多客户不是每个人每一次都告知的.我又说王二麻子找你们拿货的时候,多的钱都是在下一次拿货的时候减,怎么我的就要把钱装货里头?她说她们很多客户都是每次都结清,王二麻子是个例外,是他自己这么要求的.我说我不也是这么要求吗?原来不是也有过余款计入后一次的吗?
最后当然是没有结果的结果.我损失的只是这200多块,但她们损失的除了最少20W的年销售额外,还有她们的信誉!!!在此郑重提请大家邮购要小心.尤其小心广州南方唱片!
-
·
甲类电路温升很高吗?
(作者:liu6381 时间: 点击数: 321)
- 收藏
-
原来总是玩甲乙类,现该玩甲类双单声道,发现温度很高,请教斑竹:甲类的温升大体上为多少,有人说能达到50度,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机内元器件的寿命岂不是比甲乙类短的多!